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数量(续)

乱世栋梁 第一百九十二章 数量(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九十二章 数量(续)

雄壮的骏马,毛色青骢,但很有光泽,在阳光下反射着亮光,使得整匹马仿佛被一层光晕笼罩。

亦或是如瓷器般上了一层釉,烨烨生辉。

李笠仔细抚摸着这匹马,只觉其毛可用油光发亮来形容。

所以,是特地给毛上油、打蜡了吧?

他收回手,仔细看了看手掌,并未发现有油腻腻的现象。

很显然,这是因为马的营养好,所以毛色光亮,道理和人一样。

人若长期缺乏营养,头发会变得枯黄,根本就不会乌黑发亮。

李笠拍了拍这匹青骢马,扶着马鞍,踩蹬上马,稳稳坐着,然后双腿用力,以脚后跟马刺轻碰马腹,很快便小跑起来。

他此刻身处马场,周围有不少这样的骏马,其身形明显比那些作为“消耗品”的马高大许多。

但是,马场里数量最多的,还是那些“消耗品”。

不远处,骑着一匹红马的冯小怜,见李笠骑马过来,兴奋地挥舞右手:“陛下!!”

她刚学会骑马,所以不敢有太大动作,但很想驾驭坐骑接近皇帝,不由得双腿用力,钝头马刺戳得胯下坐骑有些不舒服,撒开蹄子奔跑起来。

这一跑,吓得冯小怜花容失色,喊都喊不出来,双手紧紧抓着缰绳,面色惨白。

忽有一阵风吹过,一道影子靠近,却是一身蓝色短装、骑着黑马的段玉英接近。

段玉英骑术娴熟,很快和冯小怜并驾齐驱。

“莫要动,由它跑,不会有事的。”

段玉英交代冯小怜,见冯小怜神志清醒,稍稍放了心。

随后口中不断呢喃着什么,仿佛是哄怀中婴儿入睡的母亲那般,轻声安慰那受惊的红马。

渐渐地,红马冷静下来,放慢脚步。

从奔跑变成快走,又变成慢走。

李笠从另一边靠近,段玉英见险情化解,对李笠点点头,随后骑马向前奔跑,向马场的另一端跑去。

那边,几位妃嫔正和子女们骑马散步。

今日无雪,多云,略有微风,正是出来走走的好天气。

“没事吧,莫怕。”李笠问,冯小怜一听,眼眶瞬间发红,泪眼汪汪的样子,楚楚可怜:“陛下,方才妾差点就坠马了...”

眼泪说有就有,真不愧“小怜”之名。

李笠只觉这位勾人魂魄的本事,不比年纪相仿的张丽华差。

他策马贴近,摸摸冯小怜的面颊:“莫怕,这些马不是野马,就算受惊,也不会撅人下来,只是跑,你扯住缰绳即可。”

周围有随从,众目睽睽之下,冯小怜不好得寸进尺,便骑马跟着李笠向前跑。

跑着跑着,却见前方尘土大作,仿佛有万马奔腾。

她定睛一看,却是许多“身材一般”的马汇聚成群,从北面而来,要进入马场外围跑道。

因为有围栏,所以这些马进不到马场里。

马群旁边,多有身着戎服的骑手,骑马跟在左右,抑或是在前方开路,作为引导。

“这是马场的日常训练,带着群马绕圈跑,练习耐力。”李笠适时讲解起来,指着这一大群马:“总共要跑五十圈,中间可以休息、吃东西,累计路程二百里。”

“要跑这么多圈?”冯小怜十分惊讶,李笠点点头:“这是必要的运动量,锻炼马的耐力,不需要跑多快,但至少要坚持下来。”

“为何是跑二百里呢?”冯小怜再问,她当然是没话找话,皇帝关心马,她就得问马的问题,这样才能有话题。

“因为一般情况下,骑兵的作战半径是一百里,所以姑且认为,一匹马每天跑二百里是必要的。”

“当然,这样的训练并不频繁,不然马吃不消,场地也不够,所以需要轮训。”

李笠说完指向另一边,汴水畔的一处建筑群。

“那里的运动器械,譬如马用跑步机,遛马机,才是维持军马运动量的利器,确保每一匹马,每天都有基本的运动量。”

冯小怜参观过那片区域,觉得很疑惑:“陛下不是说,这些马,都是消耗品,上了战场,死了就死了,为何还这么大费周章训练呢?”

李笠回答:“让没有受过作战训练的人,赤手空拳上战场,对己方打胜仗没有任何帮助,纯粹是送人头,甚至会误事,马也是如此。”

“消耗品,即便死,也要死得有意义,在它们死之前,要把将士送到战场,要把辎重车拉到目的地,平日不锻炼,怎么行?”

冯小怜察言观色,觉得或许能扯起另一个话题,便小心翼翼的问:“陛下,官军将来收复长安,距离不算远呀,哪里用得着这么多消耗品?”

李笠摇摇头:“关中是不远,可陇右地区呢?那地方可一直不太平...”

“那里,西有吐谷浑,北有突厥,还与西域诸国联通,地势平坦,无论是过路客,还是地头蛇,骑着马,来去如风,将来地方官府光靠堡垒群,哪里镇得住?”

冯小怜为了抓住皇帝的心,可是煞费苦心,不光学习各类声乐技艺,还尝试了解一些国家大事,好歹和皇帝能有更多的话题可以聊。

真聊起来后,她并不需要发表什么真知灼见,也不指望影响决策,只是想让皇帝觉得自己是个贴心的倾诉对象,这样就够了。

语言上的倾诉,就是心理上的发泄,接着是生理上的发泄,最后如同疲惫的公牛,在她怀里舒舒服服的睡着。

皇帝需要一个舒舒服服的窝,她就要营造出这样的窝。

如此一来,皇帝对她的依赖,就会越来越大。

果不其然,冯小怜成功打开李笠的话匣子,他侃侃而谈:

“拿下关中,并不是结束,陇右地区,也就是西凉地区,是必须拿下的,但是,在地方上建立秩序,不容易。”

“你知道么?后汉时,西凉地区就是一个巨大的伤口,此起彼伏的叛乱,弄得朝廷为此头痛不已。”

“每年投入大量军费,不断派兵讨伐叛乱,但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西凉地区的叛乱,几乎把朝廷的财政都拖垮了。”

“到了元魏,关、陇地区爆发的叛乱,也让当时的朝廷头痛不已,所以,对付周国,目光不仅仅要放在关中,还得注意陇右。”

“以为攻克长安,拿下周国中枢就万事大吉,那可不好。”

“陇右地区若是不服管,三天两头有叛乱,地头蛇勾结吐谷浑、突厥乃至西域诸国搞事,朝廷的财政可吃不消。”

冯小怜其实听不懂李笠说的这些,但还是装作饶有趣味的样子问:“官军那么厉害,怎么会压不住陇右的地头蛇呢?”

“突厥不是已经被陛下打得抱头鼠窜了么?怎么还敢来?”

李笠笑起来:“河西走廊最外端的沙州敦煌,走官道至长安的路程,至少三千里。”

“三千里什么概念?从北方幽州蓟城走陆路,抵达洞庭湖畔的湘州临湘,路程大概也是三千里。”

“陇右地区形势复杂,若长期在那里驻扎大军,三千里距离上的后勤开支,会把朝廷弄破产的。”

“所以,陇右地区,常备军数量多不到哪里去,那么,地头蛇勾结外敌,来个抢劫式的反复入侵,朝廷是受不了的。”

冯小怜大概听懂了,李笠做了总结:“所以,官军对周国的攻势,准备要充分,一旦发动,就要尽快控制局面,不能留隐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