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数量

乱世栋梁 第一百九十一章 数量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九十一章 数量

皇宫一隅,被雪花渐渐染白的马场里,一排整齐的马厩内,毛色各异的马在各自槽位内悠哉悠哉吃着草。

带着儿子们来喂马的李笠,回答着儿子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为何这些马如此“样貌平平”?

样貌平平,指的是按照相马术的要点来评价这些马,简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身高不高,也就是矮了些;马脖子相对要短,鼻孔不大,呼吸时给人一种有“有气无力

”的感觉。

四肢肌肉松垮,马蹄不够大、不够饱满,说明冲刺速度快不到哪里去;

两眼黯淡无光,精神气不行。

总总特征表明,这些马当做骑乘代步马还行,要作为战马有些勉强,想要作为具装甲骑,估计跑不了多少里就要垮了。

儿子们相马的眼力,已经达到了普通牧民的标准,李笠很满意,儿子们的这个疑惑,他用提问来回答:

“这三个月,你们照顾这几匹马,比起之前的那一批高头大马,哪一批好照顾?”

“现在这一批好照顾!”少年们毫不犹豫的回答。

李笠再问:“譬如说?哪几个方面?”

他让儿子们养马,是作为动物观察课来进行的,一如后世的学校,让学生们养一些小动物,来观察动物习性。

所以,皇子们很快就把眼下这一批马为何好照顾的理由说出来。

一,胃口好,不挑食,喂什么草料都能吃,不**料也不容易掉膘。

草料干一些、湿一些,都无所谓,吃了湿一些的草料,也不容易拉肚子,而上一批的高头大马就讲究得多了。

二,受得苦,皇子们给出的证据是马厩蚊子多的时候,这些马处之泰然,很淡定。

相比之下,上一批的高头大马,很容易被蚊子弄得躁动不安。

三,食量一般,但能干活、耐力不错:载人、拉车,一天走个上百里,连续几日如此,也不显疲态。

李笠对儿子们的观察结果也很满意,给出答案:

“这样的马,只做骑乘代步,或者拉拉车,不指望批甲冲锋陷阵,因为饲养成本低,好养活,耐艰苦条件,来干苦活累活,正合适。”

“死了也不心疼,合适用作消耗品。”

这最后一段“死了也不心疼,合适作为消耗品”,让皇子们有些愕然。

辛辛苦苦养的马,死了也不心疼?

李笠接着说:“这些马都是草原上常见的马,耐酷寒,吃草就能活,大批量饲养后,成本相对低很多,在战争中消耗,为何要心疼?”

“大规模战役之中,马匹的损耗率过半,是常有的事,阵亡、伤重不治、过度劳累,或者照顾不周,或者杀马补充干粮、解渴,以及饿死,都是死因。”

有皇子脱口而出:“这,这太残忍了!”

“这就是战争,孩子,这就是战争。”李笠看着儿子,缓缓说道:“大规模的战争中,人都是消耗品,遑论马?”

“为何百姓害怕服劳役,尤其害怕服军役,随军出征?因为这么一去,人很可能就没了。”

“或许是死在战场上,或许是因为水土不服,病死在他乡,或许是长期劳累,类似在征途。”

“人尚且如此,马,又能好到哪里去?”

“汉武帝时,漠北之战,汉军派出十四万匹战马,最后回来的,也就三万匹左右,损失了十余万,这就是战争。”

李笠一边说,一边指着马厩中的马:“既然都是要死,那么,宁可死马,也好过死人,不是么?”

“所以,它们是作为消耗品而被饲养的,离开马场,随军出征之后,就没有人想着它们能活着回来。”

“要么,累死在千里突击的路上,要么,被杀了吃肉,喝血,为将士们补充体力,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提升官军作战时的移动速度,作为牺牲。”

“这些马不挑食、耐力好、吃得苦,在战争期间中,不需要特别的照顾,不需要特别待遇,只要地上有草,它们就能吃饱。”

“脏活累活,它们来干,死了,也就死了,饲养成本也低,不心疼。”

“所以,即便它们身材相对矮小,无法披重甲冲锋,冲刺速度也不快,作为消耗品的地位却无可替代。”

李笠的一番陈述,让皇子们觉得恍惚,因为在他们看来,精心饲养的马,即便是随军出征,也该得到精心照顾,以及小心使用。

李笠带着儿子们继续喂马,继续说:

“作战期间,能得到精心照顾的马,只有那些战马,他们是主人建功立业的保证,也是冲锋陷阵时生命的保障,所以,有专人照顾,每日都能**料。”

“但是,更多的驮马、挽马、代步马,没有这样的待遇,吃的只有草,喝的水,未必干净。”

“盯着烈日或者寒风行军一日,累得不行,却没人认真照顾,身上有伤,也无法得到及时治疗。”

“甚至,草料还被克扣,被人私下里倒卖,拿去换钱,亦或是成为发泄的对象,遭到虐待,却无法申诉。”

“所以,大部分的马,在战争期间,吃不好,休息不好,受伤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又累又饿还要干苦活累活,被人透支使用,死亡率高,是必然的。”

这话题,对于年少的皇子们来说,有些沉重,但李笠还是要说,毕竟这就是现实:

“打仗要有骑兵,仗才好打,而骑兵要厉害,就不能缺马,朝廷大办马政的意义,就在于每年大批量提供堪用的军马,其中大半是这类消耗品。”

“一场大战下来,马匹损失率惊人,但是,只要马政给力,补充的马,数量高于损失的马,那么,官军的战斗力就有保障。”

“大批量养马,就得圈养,若散养,中原哪来那么多牧场?而且光靠草原放牧,草场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这是十分耗钱的事情,如果朝廷没有饶州大铜矿打底,如何能在中原办下许多马场,大批量饲养这样的马?”

李笠说到这里,向儿子们展望未来:“元魏巅峰时,全国马匹数量据说有二百万匹,而楚国,目标是在建国三十年时,马匹数量有四百万匹。”

“四百万匹?”皇子们被这个数字震撼了,“这么多?”

“多么?不多。”李笠觉得这个数字并不夸张,“改良后的养马、育马技术,加上高效率的马政制度,就该养出这么多马,光靠草原放牧,那要多少草场?”

“将来,你们到了壮年,朝廷有了四百万匹马打底,什么碛南、碛北草原,什么草原霸主,都不算什么了。”

为何是这个数量?李笠有一个依据,那就是近代的东洋岛国,改用西洋的先进养马、育马技术后,花了二三十年时间,养殖的马匹数量,超过一百万匹。

以岛国的条件,没有大草原,靠着科学养马,都能养出这么多马。

李笠觉得全中原进行“科学养马”,又在有草原的情况下,用三十年时间,把马匹数量从“半壁版图”元魏的二百万匹翻一番,很夸张么?

他再次指着眼前这些其貌不扬的马:“这些马,物美价廉,吃上面不讲究,能干苦活累活,朝廷想要拥有强大的骑兵力量,这些马就是基石。”

“等将来,有了这么多马,草原上的事情,就是朝廷说了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