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五一四章 归来

南宋大相公 第五一四章 归来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五一四章 归来

南宋大相公第五一四章归来使团兵马在七天后出太行山南麓抵达汴梁地界,由于大量兵马被抽调前往宿州边界,山外金兵巡逻兵马并不稠密。方子安命赵刚雷虎等人做好沿途的侦查工作,尽量避免被发现行踪。选择行走的路线是过黄河之后绕行汴梁以西,绕过兵马集结的宿州边界,从河南过淮河进入大宋境内。那里依旧是属于淮西军所辖。

这么一来,路上耽搁了七八日。但晓行夜宿,小心而行,倒也没遇到什么麻烦。只是过新郑境内时,金兵小股兵马发现了使团兵马。然而,那只是一支巡逻小队,只敢远远的鸹噪,并不敢上上前冲杀。倒是让方子安等人紧张了一回,担心他们叫来大批兵马追赶。但实际上,兵马都集结在宿州边界,新郑城中只有不到三千人驻守,那是根本不敢出城的。

一路上方子安最关心的还是宿州的战事。虽知道李显忠只是佯攻吸引敌军兵马,但是打仗的事情很难说。如果被金兵截断退路,那么李显忠率领的过河兵马可就要被包了饺子了。一旦被包围,那便很难全身而退。然则,那便是自己的罪过了。但方子安相信,李显忠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当不至于被金兵断了后路。如果这一点做不到的话,那也太脓包了。

事实上方子安的担心是多余的。宿州战事早已在方子安过汴梁西界的时候已经结束。或者说,其实根本就没打起来。李显忠何其精明,金兵大股兵马从汴梁直扑而来的时候,李显忠已经做好了撤兵的准备。左右两翼也安排了兵马进行保护。在蒲察瀚论和单永年率大军抵达宿州北摆开架势要进攻的时候,却发现对方已经于前夜悄悄退兵,消失的无影无踪。

蒲察瀚论一拳打到了棉花上,白白的损失了宿州边境数千兵马,气的暴跳如雷,怒骂不已。

这是一次漂亮的趁敌空虚的闪击战,前前后后不到半个月时间,攻占宿州以及所辖的虹县和灵璧县三座边镇重镇,歼敌八千余。事了拂衣去,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自绍兴和议以来,边镇摩擦不断的战斗中还从未有过这般大胜。淮西军上下军威大振,人人喜笑颜来,开心不已。

失落的是那些百姓。他们本以为是王师前来光复失地,结果等到的是一场空。李显忠选择半夜撤兵的原因倒也并非完全是为了掩人耳目,让金兵大军无从侦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法面对这些百姓。攻克宿州时,宿州百姓敲锣打鼓箪食壶浆的迎接,满城鞭炮响个不停,都说朝廷没有忘了遗民故地。那情形,李显忠印象深刻。自己撩起了百姓们的心情,将他们送上云端,转眼间又要亲手将他们按到泥潭里,这种感觉李显忠很是难受。

他也不能带着这些百姓走。倒不是因为绍兴和议之中规定淮河以北的土地和百姓都归于金国,哪怕是逃回去的百姓也要送回来的条款。事实上他过河攻击便早已是视和议为无物,带着百姓们离开也不过是多打破一条和议的条款罢了。和攻击对方相比,那其实根本不算什么。他不能带走百姓的原因是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要带着百姓过河,又要动员,又要解释,百姓们故土难离肯定又是淋淋漓漓的麻烦事特别多。而且带着数万百姓行军,必然极为缓慢,金兵骑兵一旦追上,又要保护百姓,那便不得不交战。如此,便很可能被拖入死局。所以李显忠不得不狠心半夜撤兵离开,不去面对那些失望的目光。但他心中暗暗发誓,有朝一日再回来,向父老乡亲们道歉。

五月十二日傍晚,方子安一行从寿州境内渡河进入了大宋境内。一踏上大宋的土地,所有人都如释重负,欢呼雀跃起来。这一次北上出使,历经重重艰难凶险,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恶劣天气,寒冷的旅程,以及数场盘肠大战,可谓是死里逃生的回来了。这绝对值得庆幸。去时两百多名兄弟,回来时有数十名兄弟永远的留在了金国,虽然令人唏嘘伤痛,但是能够保全这么多人回来已然是奇迹了。每个人都曾经绝望的以为自己会死在金国,但是方大人带着他们活着回来了,所以,他们都庆幸不已。

史浩激动的流了眼泪,他过河时差点掉到河里,浑身湿透被士兵们拉上了羊皮筏子。但此刻他也不顾衣衫湿透乱糟糟的体面了,跪在地上抓着地上的草泥叹息不已。

方子安在旁笑道“岳父大人,还是换了衣服吧。虽然天气热了,但是夜风还是很凉的,当心着凉。”

史浩抬头颤声道“子安,这莫不是做梦么?咱们回到大宋了?”

方子安笑道“当然,咱们刚刚渡过的便是淮河。宋金以淮河为界,岳父大人难道忘了?这里便是大宋了,我们回家了。很快岳父大人就能见到岳母和凝月了,不必受罪了。”

史浩叹息道“真好。子安,这一趟能活着回来,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说不出什么来,只能说,多谢你了。若无你运筹帷幄,我们怎能完成使命?”

方子安哈哈笑道“岳父大人说这些作甚?一家人还说这些么?再说了,岳父大人说的有语病,我们可没完成什么使命。我们的使命是和金人谈判和议啊,咱们连谈都没谈,何来完成使命。”

史浩一愣,旋即也哈哈大笑起来,点头道“倒也是,咱们甚至连和金人谈都没谈呢。我这一趟也不知干了什么?准备了一大堆说辞,准备和金人唇枪舌剑一番,结果全没用上。每天就闲着看书睡觉行路,感觉什么也没做。”

方子安摇头道“岳父大人在那里便足以稳定军心了,有的时候无需做什么。岳父大人此行让子安更加钦佩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岳父大人涵养好,换做一般人,我的一些作为早就被制止和呵斥了。但岳父大人没有这么做。这才是最难得的。”

史浩笑道“你拍我马屁,我也很高兴。不过你这话留着哄别人去吧,你可哄不了我。不说了,咱们赶紧上路吧,赶往濠州怕还得两个时辰。我可不想再露宿一晚了。我这老胳膊老腿实在是经不住折腾。此次回京城后,我要告假一个月,好好的在家调养调养。”

方子安呵呵而笑,点头扶着史浩上车换了衣衫,转头来吩咐尚自喜笑颜开相互庆贺,讨论着回临安后去那家酒楼庆贺的众人立刻上路。

接下来这一个多时辰的路程可谓轻松之极。到了大宋境内,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下来,路也不觉得漫长了,一路上更是说说笑笑气氛热烈。

路途上很快被淮西军设立的瞭望兵站发现,数十骑赶来查看,还以为是金兵过了河。发现是从金国归来的史浩和方子安两位大人率领的使团兵马时,骑兵们都很高兴。他们这几日被告知随时注意有无大宋使团过河的踪迹,连续等了七八日也没见踪迹,现在终于等到了,自然高兴不已。

有人提前去禀报李显忠,几只骑兵小队则跟随护送,打着火把给使团兵马照明引路。路上,方子安从他们口中得知,淮西军攻破宿州之后,金兵赶来进攻,淮西军当即全部过河退回的情形,方子安这才放下心来。没有出纰漏便好,否则便是自己的罪过了。

初更时分,濠州城点点的灯光已然在望。李显忠早已在西城门外等候多时。见到使团兵马抵达,李显忠大笑着策马而来,拱手行礼。

方子安却下了马,站在李显忠马头前恭敬行礼道“李统制,请受子安一礼。此次若非李统制冒险出兵佯动,我等便无法归来了。方子安代表我使团全体,感激不尽。”

李显忠忙下了马摆手道“千万别这么着,方大人,我这么做可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大事。为了那件大事,别说是出兵了,便是掉脑袋我也是愿意的。二位大人和诸位兄弟在金国事略我已知晓,令人钦佩拜服。我有许多话想要跟你们叙呢。我已经安排下了酒席,给各位安顿好了住处,咱们进城说话如何?”

方子安和史浩连连道谢,众人重新上马,从西城吊桥而入,进入城中。城门在身后关闭的时候,所有人的一颗心也落了地。看着眼前黑魆魆的熟悉样式的城池街道和建筑,所有人心里都欣慰无比。即便此刻大街上并无百姓,几乎空无一人,那也是无比的亲切和熟悉,无比的开心和满足。

方子安心中也自感慨万千。自己历经半年时间,闯过无数关山。历经艰险,终于成功归来,而且怀中揣着的是秦桧的罪证,这是很不容易的。方子安自己也没想到此去会经历如此多的险境,若非自己计划周详加上一些运气,怕是真的要折戟于金国了。

虽然回到了大宋,但方子安知道,事情远远没有结束。秦桧岂会甘心受死,这封效忠书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能不能达到自己铲除奸佞,肃清朝堂的目的呢?方子安并不能完全的确定。但此刻方子安不想去考虑这些,他只想安安稳稳的享受回到大宋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其他的一切,都暂时抛到九霄云外去便是。

本卷终,请看下卷风起云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