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小宋腾龙 > 第535章 从简

小宋腾龙 第535章 从简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7:37

第535章 从简

首先在感情上说不过去,岳云和岳雷居然更想带上这些人,总算他们这支“渭河先遣大军”的旗子底下也可以有上千的人马了。

康王看着信哈哈大笑,对众人道,“你们说夏国又减了负担,又顺应了民意,还与我们结了好,李乾顺能不同意么?”

吴芍药说,“就是不知道他给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赵构说,“能换马匹的人总不会是动不了的,只要能拿的动刀枪、能走的了路我们便要,立刻给余丽燕复信,没问题!”

只要康王点头,实在上不了阵的人,余丽燕也得收下来,真跑不动的也可以将他们留在曲正甫的牧队里。

到最后,能跟着渭河大军行动的,大概能有一千五百人,如果康王能再给兴庆城多加一万石粮食,李乾顺答应给这些人装备好马匹、甲械。

赵构对吴芍药说,“复信吧,这件事万万不能算细帐,也不能拖,以防李乾顺反悔,它开启的是宋夏之间的合作,我们付出的是粮食,收获的是大势和人心,若拒绝了这件事,首先余丽燕便要失望了。”

康王的帐算的已经够细致了,李乾顺是个从不吃亏的人,很显然,如果再有一万石秋粮送过去,对夏国又是一大利好,但康王又何曾吃亏了?

两个明白人做事,没必要藏着掖着。

吴娘子暗想,九哥先将余丽燕纳入府中,选择上看似无意,是不是也有收拢余辽旧部的味道呢,辽国公耶律啊国此时也被康王救到了临安,辽国旧民是心向着金国,还是心朝着宋国呢。

但我也不差过余丽燕,一次姐妹结拜便给九哥拉住两位大帅的家里人,认了一门亲又拉住一位大帅,这个帐我早就算了,若放在以前也不能说没必要,如今皇室的人都从韩州救回来,再不替九哥算这个帐可不行了。

尹待檄认为,燕妃对于金军破灭她母国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以前她还亲自上过阵,心情可以想象啊。

他就是有些不确定,张德远拉着南岳大军正在三原同金国四太子对垒,燕妃会不会一拉足了人便去参战?

更别说还带着两员初出茅庐的小将。

赵构立刻给燕妃复信,同意她信中提到的这些主张,并且答应她增筹一万两千石粮食,比李乾顺希望的数目还要多出两千石来,即刻由汉中往兴庆城启运。

此事还有一个更大的利处,尹先生说,“大战在即,夏国是金宋都想拉住的那一方,我们先迈出了这一步,便阻塞了金夏联络的可能,对我们岂不是一大利处?”

康王说,“这是取大势,在细帐上吃些亏也是可以的。”

刘平叔和岳飞也持这样的观点,由康王侧妃出面促成的、彼此利益互惠的合作并非泛泛的沟通,注定更令李乾顺放心。

因为要立刻操办民间佩剑之事,北岳大帅刘平叔适时提议,尹先生似不应再负责二次筹粮,王刺史足堪此任。

赵构再次暗暗观察了,王彦和岳飞到了一处,彼此间都很客气,不像有旧怨的样子,王彦更是欣然受命,对刘大帅的提议心存感激。

他与康王请示,这次便由他亲自押送粮食出行,反正再次送到夏边即可,他还想见一见曲端,了解一下牧场近况,回来再向康王殿下回禀。

做事要立竿见影,粮食仍由兴元府筹集,将来兴元府冬粮出现了亏欠再从四川补充,一边是家里的事,另一边算是家外,缓急应有区分。

尹待檄回来以后,在佩剑之事上他主张大政从简。

所有佩剑者,除了诉讼,见官,进入各级府衙者须解下佩剑之外,其余任何时候、任何人不可强制其解剑,佩剑者都按坊镇、乡里进行编册。

还要在官军中挑选正直勇武者,由他们出任部将、队将,逐级进行人员管理和操练,忙时耕樵,闲时练队列进退、练厮杀格斗,可以称其为“预备役”,大开尚武健民之风,又可应不时之急。

最简单的章法就是最明确的,胜过条框如网,却糊涂着不执行。

持剑蓄意害人者,按原有刑律严厉惩处。

这是只有汉中和安康一带才有的政策,至少在近期不会在其他地方施行,因而采取了吴娘子的提议,此事不往临安报请,先做起来看效果。

刘大帅偷偷的和岳大帅说,“吴娘子的这个主张好是好,但将来有人发难时,不向临安报请也算一条过错了,我们也虚弱的很哩!”

他说,有人没法子康王,自然也没法子吴娘子,但一定怀疑这个主意是我们两个武臣在身边怂恿的,不得不慎啊!

岳飞则不这样想,兴许吴娘子故意这么做的呢?他认为默默的做就成了,也许在此事上最利发声的正是吴娘子,再说,马上在河淮或陕州便要大战,我们的侧重应该在备战上。”

刘大帅道,“大帅之言有理,这件大事足以载入史册,而且注定只有康王才敢做,若放在此时的江南,可就万万不宜了。”

江南正在平乱呢。

所有的事情忙忙糟糟,都是想起来便做,从不拖泥带水,但从目前看去乱中有序,什么都有人负责,人气儿也顺。

张德远任着川陕宣抚处置使,手里有便宜处置之权,对陕州和四川诸路官员的任免都有权限,对曲端都可以说罢便罢,此时康王到了安康,张德远的这项权利自然也就没有了,前线的详细军报很快要随时报到安康来,经由饶峰关的信兵将会络绎不绝。

赵构从金州府王彦的手下挑选了十几名麻利精干的书吏,命他们按班到康王府前厅坐值,协助收发军报,随时通知刘、岳两位大帅,对重要的紧急的内容,要不分昼夜随时呈给康王。

而内府传信,除吴娘子和六姐赵富金之外,王妟,斡勒妹,兀颜彤分班坐值,不能延误前厅送到的任何信息。

前方军报未到,康王府前前后后已经像模像样的坐班了。

斡勒妹当班,人只要坐在这里就误不了事,最近她迷上了一本诗集,上次去买红花时顺便买的,此时一个人坐在后宅的凳子上看,“雨后沙虚古岸崩,渔梁移入乱云层。归时月落汀洲暗,认得妻儿结网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