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绛色大宋 > 第六七三节 宛城一口窑

绛色大宋 第六七三节 宛城一口窑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8

第六七三节 宛城一口窑

周必大问多少个窑口,韩绛回答的却是村。

“六十七村。”韩绛回答的六十七不是窑口数,而是六十七个单独的烧制村落。

周必大懂了:“江南西路八百万担下瓷,这只是一个用来掩人耳目的手段,真正的好瓷器出自宛城军所属窑口,老夫相信汝州你抢回来之后,汝州窑也开始小规模炼制上瓷。”

“差不多。”韩绛倒没有隐瞒什么。

周必大又问:“这里烧多少?”

韩绛不知,转身看了一眼当地迎接的官员,那位官吏回答:“还差十万担。”

“上瓷十万担,好厉害。”

那官吏补充了一句:“算不得上瓷,只能说中上,上瓷中的下等品。真正的精品是烧不出来这么多的,许多学徒还在练习中,不过烧差了的也用上得。”

周必大转过头看向韩绛:“这么多瓷器运到临安?老夫不信。”

“运往海外,运到地中海,这些瓷器估值可以换到无数的金、银,或是贵重的种子,咱们这里没有的东西。这些可以换成钱,换成粮食,换成铁来装备军队。我计划在三个月内组织一只拥有战船二百,货船八百的超大规模船队出海。”

韩绛的回答让周必大很震惊。

他不明白海外有多大的市场,他只知道有几十万大食与波斯的商人来到大宋,就是为了作生意来的。

大宋的许多商品都是这些人的目标。

而广州府许多番商被抓,周必大查过,这些番商确实可恶,他们作恶多端,特别是试图控制大宋广州府的民用码头,以及对海外的商贸,这确实是极可恶的。

原本以为韩绛作了一件好事,替大宋拿回了海外作生意的主动权。

很显然,大宋朝廷能分到的怕不足十分之一。

江南西路拼命的烧瓷,烧的都是一文钱两只的碗,而这里,在宛城。一个大宋朝廷认定的叛乱之地,他们烧的是中瓷上品与上瓷下品,就拿碗来说,却是几十上百文一只的碗。

这个利益差实在有点太大了。

想一想,江南西路有点惨。

说话间已经到了登封老窑区,这个村的窑有几口都是当年隋末唐初建造的,周必大在这里看到了不一样的工坊。

周必大是见过一流窑的。

真正的大师傅都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已的工作间,从最初的第一道工序开始,一直到烧出好瓷器来。

而这里不同。

碎料有专业的碎料师,制坯、上釉、描画、修整、烧制都有单独流程。

这样,能烧出好瓷器吗?

周必大有些怀疑。

韩绛指了指那些工匠,示意让周必大自已问。

周必大身上穿的只是一般的富户样的锦袍,也并非官服,倒是披了一件麻衣之后才走进了工坊。

周必大看韩绛完全不说什么,陆游也只是远观,倒是相信自已可以问到实情的。

“这位小哥。”

周必大称呼一声小哥,对方愣了一下。

明显四十多岁奔五十岁的人被人称呼一声小哥,实在是很意外。

可再看,周必大怎么看怎么象是一处德高望重的老者,所以这一声小哥还真的可以叫,赶紧微微点头一礼,手上却是没闲着,依旧还是在制作瓶胚。

周必大坐下:“你这光制胚,其他的手艺不是荒了?”

那位工匠乐呵呵的一笑:“这位贵人说笑了,我今年四十三了,从十三岁跟着师傅到现在三十年,不怕贵人笑话,我还没出师。因为我除了胚打的好,上釉总是差那么一点,描画咱实在是怎么画都差好几点。”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周必大听懂了。

这位不叫没出师,看这瓶胚,这形、这意境,确实是上匠的手艺。

韩绛这才走过来:“王师傅制瓶胚已经摸到宗师的边,可上釉的只是一个中匠的水准,描画色彩说他是下匠都勉强,没那个天赋。烧的水平也不错,但也就是刚刚达到上匠的水准,磨料这活是学徒工来干的。”

“让最擅长的人去作自已手艺最好的活。”

“这种制瓷流程肯定出不了极珍品,却能稳定的出上瓷。极珍品是神来之笔,靠的有天赋的匠人那一瞬间的灵感、运气。十炉出几只就足以传世,却是不可复制的。但寻常的好上瓷却可以用我这种办法造出来。”

周必大默默的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

让最人去作自已最擅长的事,这确实是一个办法。

韩绛又补了一句:“当然,还有一个好处。王师傅只带人作胚,传授制胚的工艺,那么全部的工艺的流程别人也偷学不走,他们只能偷学到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韩绛停下了,转过身问:“王师傅,去年工钱如何?”

提到工钱,这位制胚高手裂开嘴笑了:“小的去年工钱结算一共是六百八十贯,这还不算年底的红赏,还有发下的新年酒、肉、米、布。”

六百八十贯是什么概念。

依宋律,一个县的县官,每个月俸禄加上补贴等等加起来实得为九万钱。依这位匠人的收入,每月实得五万六千钱。

临安府的工匠,月收入最高的约在三万八千钱上下。

韩绛这时在旁补了一句:“王师傅少算了一份,他还要交税。因为他是大匠,摊丁入铺没他什么事,那是给普通小工、小匠的,他要税的。”

制胚高手依然笑呵呵的:“咱这钱是交过税之后的,咱也不会算,他们说月收入高于两万个钱就要交税的,然后超过十万个钱加倍什么的,总之窑账替咱算好,交过了。”

周必大又问了一句:“税,高吗?”

韩绛在旁说道:“不低,象王师傅这种挣的多的,怎么也要抽他几十贯的税。”

王师傅却是一直在笑的。

他大概也知道自已被抽了多少税,可他却没有抱怨。

周必大再问:“税,很高吗?”

王师傅这才说道:“这位贵气的哥儿说的不错,虽然咱不会算,却问窑账老胡哥,他说去年扣我的税有差不多五万个钱。”

周必大是懂税的:“这很高了。比人丁税高太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