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四百一十四章:逃走的吴襄和吴三桂

第四百一十四章:逃走的吴襄和吴三桂

“哈哈,既然如此,那洪大人就跟着我先回去吧!”

周老六看着洪承畴,哈哈大笑了起来。

洪承畴急忙赔笑两声,恭恭敬敬的道:“将军都这样说了,那罪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周老六点点头,大手一挥,对着自己身后的骑兵大喊道:“走,回长安所!”

反正现在都已经将洪承畴给抓住了,而洪承畴也已经投降了,也没有呆在这里的必要了。

说着,周老六就带着洪承畴以及被俘虏的贺人龙和他的家丁等人朝着长安所的方向而去。

这个时候,长安所中所有的驻军都出动了,这些士兵不断的朝那些四散而逃的溃兵追去。

现在的战场上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也被士兵不停的往长安所送去。

经过询问之后,周老六才知道如今已经俘虏了差不多有两万多人。

其中还有湖广总兵以及关宁军的祖大寿。

因为两人的身份特殊,所以就提前被押送回了长安所城池中。

至于吴三桂和吴襄父子俩,还没有消息,但是前去追赶的骑兵已经出发了,想来应该能追上。

周老六对这些搜捕溃兵的将士叮嘱了几句,同时将贺人龙以及他的家丁交给了这些士兵。

而他则带着洪承畴朝着长安所的方向进发。

洪承畴骑在一匹战马上,心中满是感慨。

他看着从他身边经过,身强体壮,武器精良的宣镇兵马,一脸无奈的摇着头。

这些兵马身上都穿着精锐无比的铠甲,黝黑锃亮,看来都是精钢打造的。

用精钢打造的铠甲,恐怕就算是那些最精锐的家丁才能装备上。

而在宣镇士兵这里,几乎每个人都有。

“败的不冤,败的不冤啊。”洪承畴满是感慨的长叹道。

看到这里,洪承畴也开始转变自己的心态,因为他明白,现在就只能抱紧赵文的大腿,不然的话,自己的下场一定会凄惨无比。

朝廷是回不去了,不管自己投没投降,崇祯也不会放过自己。一战将五万兵马全丢了,崇祯要是能放过自己,那就是一件怪事了。

自己想要活命的话,就只能抱紧宣镇的大腿。

没多长时间,周老六就带着洪承畴来到了长安所的前面。

周老六停在长安所城池前面的火炮阵地旁。

“洪大人,你来看看这是什么!”

周老六从战马上跳了下来,走到一门152毫米加农榴弹炮的旁边。

他拍打着加农榴弹炮的炮管,一脸笑容的对着洪承畴说道。

火炮阵地上正在清理保养火炮的炮兵看到周老六过来,急忙停下了手中的活,恭恭敬敬的站在原地。

周老六冲着他们摆摆手,低声道:“你们忙你们自己的事去吧,不用管我。”

这些炮兵又开始忙活起来。

洪承畴跳下战马,走到加农榴弹炮旁。

“这该不会就是将军用来轰击吴三桂军阵的火炮吧?”洪承畴指着这些火炮,一脸疑惑的看着周老六。

这些火炮的样子在洪承畴看来,实在是古怪的厉害,一般来说,这个时代的火炮基本上都是一些有些粗壮无比炮管、长度和厚度都大的惊人,重量更是惊人的火炮。

像现在眼前这种炮管细小,样子古怪的火炮,洪承畴还是第一次见到。

“我看这些火炮的炮管有些细小,这么细小的炮管,威力真的有那么大?”洪承畴有些不太相信的看向周老六。

虽然之前都已经见识到了火炮的威力,可是洪承畴现在还是有些不敢相信,那种恐怖的爆炸就是眼前这些其貌不扬、样子古怪的火炮所造成的。

在洪承畴看来,想要制造出那么恐怖的爆炸,火炮的重量最起码也得有上万斤,可是没想到却只有这么小。

说实话,152毫米加农榴弹炮的炮管和红衣大炮比起来,确实要细小一些。

周老六轻笑一声,“呵呵,你别看这些炮管细小,这玩意威力可不小呢。

一炮下去,方圆十几丈之内不留活物。听说总兵大人进攻雁门关的时候,就是用火炮将雁门关的城墙活生生炸塌了。

雁门关的城墙我想我不用说你也知道,雁门关的城墙都挡不住,更何况你们这些乌合之众?”

周老六的脸上满是自豪,虽然周老六说的很是平静,但是语气中的那股威胁之气非常明显。

洪承畴不是傻子,他当然能从周老六的语气中听到这些威胁。

“在下日后定然不会背叛总兵大人,以后定然以总兵大人马首是瞻!”洪承畴急忙冲着周老六一抱拳,低声下气的保证起来。

洪承畴心中苦涩无比,以周老六现在的身份放在朝廷来说,也不过是一介守备。

而自己却是兵马大元帅,就算是总兵遇见自己,那也得对自己行礼。

可是现在,自己不仅要恭恭敬敬的,甚至还要低声下气。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今形势比人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行了,你也不用给我保忠心,你要给总兵大人保忠心。这样吧,过几天我把你送到宣镇去,你留在长安所没有什么用处,去了宣镇之后,看看刘文众刘先生对你有什么安排。

现在总兵大人没在宣镇,大人走之前留下过命令,一切事情以刘文众刘先生为准。”周老六说道。

“刘文众?他是什么人?在宣镇地位这么高?竟然能被总兵大人这么看重?”

这个刘文众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能被赵文如此看重,在他自己离开宣镇之后,竟然将宣镇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这个刘文众。

这种事情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干的。

现在已经投降了赵文,这有些事情就要先弄明白,避免以后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周老六解释道:“这样给你说吧,这个刘先生是最早投靠总兵大人的文人,在投靠的时间上,仅仅比我迟那么一点。

再还有,总兵大人的正妻,也就是我们的主母,乃是刘文众的义女。

而主母之前也为总兵大人生了一个儿子,现在估计都有七八个月大了。你说这个刘先生能不被总兵大人看重吗?

其实,刘先生之所以能被总兵大人看重可不光是因为这个事情,刘先生的本事也不小。每次总兵大人有事外出的时候,他总能将整个宣镇治理的井井有条,这一点不服都不行!”

洪承畴听着周老六的解释,心中惊讶不已,“没想到这个刘文众来历竟然如此之深,他竟然是赵文正妻的义父,而且他的义女还给赵文生了一个儿子。

怪不得赵文能将宣镇的事情交给他,看来这个刘文众乃是赵文的铁杆心腹了,以后想要在宣镇立足,就先要和这个刘文众打好关系了。”

洪承畴下定决心,只要到了宣镇,那就一定要先和这个刘文众打好关系,不然的话,肯定会没有好果子吃。

“那这个刘文众有没有什么爱好呢?又或者他喜欢干什么事情?”洪承畴不着痕迹的问道。

周老六轻笑一声,瞬间就明白了洪承畴的想法。

无非就是想通过投其所好这种方式来讨好刘文众罢了。

“你说的这个,我还真不清楚。虽然我跟随总兵大人的时间很早,可是我在总兵大人身边待的时间不长,老早之前我就被派到山西平阳府去了,很多事情我并不清楚。”周老六拍打着面前的加农榴弹炮的炮管,缓缓说道。

洪承畴一愣,“山西平阳府?这是怎么回事?”

洪承畴根本不知道赵文还派人占领山西平阳府的事情,所以在听到周老六提到山西平阳府的时候就有些疑惑。

看着一脸懵逼的洪承畴,周老六也不在隐瞒,“算了,你现在都已经投降我们了,有些事情也该让你知道了。反正这件事情在宣镇也算是一件人尽皆知的事情。

在很早之前,总兵大人还只是龙门堡守备,那个时候总兵大人就开始将我和一众兄弟派到了山西平阳府。

我领着人马在山西平阳府也经营了几年,我不敢说将平阳府经营的铁板一块,但也能称得上是将平阳府死死地捏在了手中。”

洪承畴看着周老六不像是说谎的样子,虽然表面上平静,可是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从当龙门堡守备的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开始经营山西平阳府了,那个时候是崇祯二年,也就是说,赵文要在五六年前就已经有了反心。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谋划造反的事情。

洪承畴一个激灵,身上的汗毛倒数,要是真的如他所说,那这个赵文实在是太恐怖了吧。

“行了,我就先说这么多,还是先回去吧,待会有事情让你去做。”

周老六拍了拍手掌,从身后亲卫的手中接过马缰绳,随后翻身上马,朝着长安所城池而去。

洪承畴也急忙跨上战马,朝着周老六追去。

与此同时,十几匹快马在大地上飞奔着,在这些人身后三四里左右有着一队荷枪实弹的长安所骑兵不停的追赶。

在这些逃命的骑兵当中,有一个穿着银白色铠甲的小将一脸的慌张,他不时转过脑袋,往后面看去。

这人身上的铠甲不是别人的,正是吴三桂身上的铠甲。

虽然铠甲是吴三桂的,但是这人的长相和吴三桂却没有任何关系。

这人乃是穿着吴三桂的铠甲,为吴三桂引开追兵的家丁。

除过穿着吴三桂的铠甲之外,还有一个穿着吴襄铠甲的家丁。

在之前的时候,吴三桂和吴襄为了躲避长安所骑兵的追杀,他们只好将自己的铠甲和自己麾下家丁的铠甲互换,而自己穿着普通士兵的铠甲,装作引开追兵的样子,带着五六个家丁朝着另一个方向逃去。

追赶吴三桂的长安所骑兵主要目标就是吴三桂和吴襄,而这些骑兵又没有见过吴三桂和吴襄,所以当吴三桂和吴襄穿着普通士兵铠甲装作引开他们的时候,他们连看都没看,就任由吴三桂去了。

毕竟和俘虏吴三桂和吴襄相比,几个可有可无的小喽啰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此时的吴三桂穿着普通士兵的铠甲,骑在一匹战马上,朝着京城的方向不停的狂奔。

在他的身旁乃是他的父亲吴襄。

现在的他们一共只剩下五六个人不到,原本他们还收拢了三四百的关宁军骑兵。

可在长安所骑兵的不断追杀之下,收拢来的这些骑兵一波又一波的去引开追兵,到最后只剩下身边这么点。

“桂儿,你之前见没见洪大人?”吴襄紧紧的跟在吴三桂的身旁,他冲着吴三桂大喊道。

吴三桂回道:“根据之前收拢回来的骑兵所说,洪大人好像被叛军给俘虏了,现在估计凶多吉少了,说不定都已经殉国了!”

周老六俘虏洪承畴的时候被一些溃败的关宁军看到了,而这些溃败的关宁军中有一部分逃走了,最后被吴三桂给收拢了。

被吴三桂收拢的这些关宁军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吴三桂。

吴襄长叹一口,“唉,按照叛军的性格,恐怕洪大人要凶多吉少啊。”

“父亲,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现在咱们还是抓紧跑路吧!”吴三桂一甩手中的马鞭,再次让战马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

第二天早上,七八匹战马出现在京城的郊外。

当他们出现的那一刻,京城中的守军就注意到了他们。

“有人骑着战马从西面过来了,数量在七八个左右!”

站在城墙瞭望塔上的士兵率先发现了他们。

随着瞭望塔上士兵的喊声,守城的士兵一下子紧张起来。

出现的这七八匹战马不是别人正是吴三桂和吴襄等人。

“我们乃是关宁军,这是我们的身份命牌!”吴襄城门前方一里左右的地方,他从战马上跳了下来,将自己的身份命牌取了出来。

这个时候,一个百户领着自己的麾下人马冲到了吴襄的面前。

“原来是辽东总兵吴襄吴总兵,您不是跟着洪大人去宣镇攻打叛军去了吗?怎么突然又回来了?”

这个百户将吴襄的身份命牌还给吴襄,看着吴襄落魄的样子,一脸疑惑的看着吴襄。

现在的吴襄落魄不已,脸上满是疲倦,头盔也不知道丢到哪了,头发灰扑扑的,身上的铠甲也是普通士兵的铠甲。

吴襄长出一口气,“此事一言难尽,还请将城门口的百姓驱散,我有重大军情面见皇上。”

百户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在下就按照总兵大人的吩咐,将城门口的百姓驱散。”

百户说着就领着自己麾下的人马朝着城门口而去,开始将城门处进进出出的百姓驱散。

当百姓被驱散之后,吴襄重新跨上战马,领着剩余的人冲进了京城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