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六十二章 江南织造局

明天子 第六十二章 江南织造局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六十二章 江南织造局

第六十二章江南织造局

除此之外,朱祁镇还大量铸造铜钱。

而铜料的来源也是有两大来源,一是云南铜料。

云南铜矿一直是很丰富的,即便到了清代云南铜料也是铸币的主要原材料。其次就是日本铜料。

说实话,对于日本的铜矿完全是银矿的副产品。本来是在佐渡岛上有一些金铜混合矿,也有一些铜料出产,但是这些铜料绝对不是主流。

但是在朱祁镇的命令之下,大明在日本的各国触角都如饥如渴的寻找着银矿,但是银矿虽然发行不少,但是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铜矿。这些铜矿运到了北京之后,压制成为铜钱,与云南铜钱一并发行,一年大概在二百万贯上下。

也就是一年可以增加二百万贯货币供应量。

而且日本铜矿的潜力似乎还没有挖掘干净。

这才堪堪压制了国内银荒的苗头,但是这样做一度让银元与铜钱的兑换出了问题。也是少府银行居中调节,才没有让银元兑换铜钱的价钱跌的太离谱。

但是与蓬勃的经济发展来看,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不由的让朱祁镇有些头疼。

而且海关还屡屡查明,有人愿意将大量银元铜钱走私到南洋去。虽然明令禁止,但是也没有什么用处。

毕竟,在日本,还有南洋,乃至于瓦刺都用大明的钱,也算是传统了。所以面对这样的局面,如果而今用的是纸币,那么妥妥的大明掌控金融霸权,但是而今用的都是真金白银,这种局面就让朱祁镇有些无奈了。

汪岳带着几分表功的意思,说道:“陛下,去岁之后,江南织造局已经掌控了两万张织机,大多在松江,天下棉布,松江占一半,而今江南织造局就占据一半,剩下的一半,陛下给一点时间,我定然能让所有的织机都归江南织造局所有。”

“到时候,单单是江南织造局每年利润最少能上缴近千万两。”

朱祁镇听了之后,却没有欢喜之意。而是陷入沉思之中了。

钱自然是好的东西,即便是皇帝也是要用钱的。但是棉布产业如果全部抓在皇室手中,是一个好事吗?

朱祁镇相信汪岳本人还是精通商业的,否则也不会如此漂亮的将徐家的产业拿到手。

这固然在背后有皇帝权威做背书,但是要知道松江作为江南之乱的发源地,而徐家产业又是这其中的核心。

汪岳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恢复生产,其中自然有他自

己的能力。

只是朱祁镇越发明白江苏的经济潜力,对而今这一件事情就越发慎重。

朱祁镇再明白不过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江南如此的经济根基,将来江南必然要在朝廷上占据一席之地,而不是如而今一样长期面对朝廷有意无意的打压。

所以,朱祁镇最决定对江南政策的时候,必须要慎重。

这也是为什么朱祁镇不在北京好好待着,要来这里的原因,很多事情不在当地看看,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决断。

是的,垄断棉布产业,会给朱祁镇带来一个不下于盐税的收入,甚至更多。

但是如果朝廷将这一个的产业上的红利全部吃干抹尽,对于江南士绅来说,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江南士绅一直以来与朝廷对立的情绪,必然继续扩大,甚至越发根深蒂固。

这对大明的统治并不是一件好事。

朱祁镇作为大明皇帝,也不能这样做。

而且朱祁镇觉得这样做,对棉布这个行业本身也不好选择。

大明官府的衙门气息,朱祁镇岂能不知道,看几个盐运司将灶户给逼成了什么样子,即便是朱祁镇三令五申,但也要隔几年找一个盐运司出身官来祭旗,才让其余官员老实一些。

如果棉布产业仅仅是这个规模,朱祁镇或许就让官府垄断了。

但是棉布产业规模将会有多大?这是一个朱祁镇也说不清楚的数字,但是朱祁镇却知道是很大很大,绝对不是而今每年两三亿匹棉布可以比的。

而官府如果垄断了,以官府的尿性,肯定上挤下压,将这条产业链上的利润全部吃尽,甚至不会到了少府的帐上,而是进入官吏的腰包之内。

对棉布产业带来很坏的影响。

朱祁镇想了好一阵子,叹息一声,咬牙拒绝了这一个价值数千万两的蛋糕,说道:“算了,江南织造局就保持而今的规模吧,不要再扩张了。不过,今后相当一部分军装,宫内所用的棉布会要江南织造的货,如果出了问题,朕是要人头祭旗的。”

当然了,这样庞大的产业。朱祁镇也不可能一筷子都不下,也只能先保持这样吧。

汪岳一时间也摸不清朱祁镇的心思,但是他却不可能拒绝朱祁镇的。所以虽然满心不甘,还是说道:“臣遵旨。”

朱祁镇说道:“你对江南士绅都熟悉吗?”

汪岳说道:“回禀陛下很熟悉,这些人表明清高,但是背地里都有产

业,无非是族人出面经营,或者干脆是产业就是家族的,他们两袖清风什么也不沾而已。”

朱祁镇说道:“到了苏州之后,我会让王恕安排一场接风宴,这一件事情你也要参与进去,名单拟定,将那些家中有产业而科名较弱的人,也加进来。”

“到时候,你在朕身边,给朕指点一下,都是谁。”

王恕是科举出身的,朱祁镇说要延请当地名流,想来王恕定然是按照科名,也就是科举的名次,还有致仕官员这两类人来安排的。

但是朱祁镇看来,这些人并不代表未来,越来越商业化的未来,自然是亲近商业的家族才能发展壮大。

所以,朱祁镇也要对这些家族进行倾斜。

当然了,以江南的现状其实很多家族都是两者都有的,但是也有一些不是这样的,而松江徐家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

徐春申如果有一个进士出身,决计不会下场如此之惨。

汪岳听了,说道:“臣谢陛下恩典。臣定然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不出任何纰漏。”

对于汪岳来说,他身上商贾的标签,是他最厌恶的东西,没有之一。而安排宴会,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是这样的事情,却是礼臣要做的事情。

特别是为皇帝安排宴会。

如果在北京大宴群臣以及外国使臣,如正旦宴这样大宴,从来是礼部尚书挂名的,虽然未必亲自参与进去,但是如果宴会上出了礼仪的错误,负责的还是礼部尚书。

而礼部却是所有官员之中,最亲贵的仅次于翰林院修书。

汪岳能参与进去,只觉得自己的身份提高了不少。

朱祁镇却没有想到这一点。毕竟做皇帝时间越长,朱祁镇的思维模式,越倾向于别人为他着想,而不是设身处地考虑一些某个臣子的感受。

因为不需要。

朱祁镇只要要大小臣子为大局着想就行了。而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大局。

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很容易缺乏同理心的。即便是朱祁镇从后世而来,刚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自己一直在提醒自己,但是即便如此,朱祁镇越来越多失去了作为一个人,一个平凡人的感受。

而越来越是一个皇帝。

不仅仅是一个权力生物。也是掌控权力,同样被权力蒙蔽了双眼,自以为一切在握,但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别人想让他知道。

他以为倒是是不是真的,只有天知道了。而他自己是绝对不知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