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七十二章 南洋变故

明天子 第七十二章 南洋变故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七十二章 南洋变故

明天子第七十二章南洋变故第七十二章南洋变故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道:“南四湖情况不妙,这几年水灾连连,而且这里的情况与淮河情况有些相像,都是水道东流入海受阻,淤积不去。这样吧,你先主持这一个工程。在此之间,也不要忘记勘探淮河水文,最好一项一项的来。”

商税已经收上来。

朝廷的财政的缺口,已经有了弥补。

再加上少府的一些积蓄,抽调一百万两,还是可以的。

而且很多工程,总量很大,每年花费却未必多。

毕竟花钱也是要过程的。

而且朱祁镇决定在自己的晚年,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彻底修好淮河。但是这样大事从来需要的不仅仅是钱,还有人才。

朱祁镇选择陈翼。自然是多方考察的。

有很多人推荐陈翼。

但是陈翼到底行不行?朱祁镇也不知道。但是朱祁镇选择陈翼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陈翼年轻。

这才三十多岁。

这淮河要修建十几年,甚至十几年未必能修好。

所以,朱祁镇希望能由一个人修完,不要搞出中间换人的事情。

毕竟每一个人的思路,都是不一样的,最好善始善终。

很多人推荐陈翼,其实是陈翼在年龄上加分不少。

不管多少人推荐,不试试朱祁镇依旧不会放心的,南四湖计划,在徐州以北最低点修建一个大湖,将四周水流聚集在此地,还要修建一道河流,绕过鲁南的山脉,通过海州入海,也是要挖一条河道。

只是这里水流量不大,不用挖太深。

如果陈翼能将这一件事情做好。那么淮河计划也有几分把握。

陈翼大喜过望,说道:“臣遵命。”

朱祁镇打发走了陈翼,却见太子急匆匆的来了。

对于曹鼐的葬礼,朱祁镇仅仅是在葬礼上露了一面,剩下的事情,他就让太子安排了。

毕竟君臣有别。

朱祁镇对刘定之也是这样的礼遇,也不好做太过了。

只是太子过来的时间点,有些不大对,脸色也有些不大对。于是他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太子声音有一点疲倦,说道:“父皇,满者伯夷亡国了,满者伯夷国王与亲族,都为淡目国王所杀。满门鸡犬不留。”

太子万万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虽然太子一回来,就知道朱祁镇没有想让他在中原常留,但是他心中还是有一个念想的。想在父皇身边时间长了,或许能改变父皇的心思。

而且这几个月之内,太子过的很充实。

他终于接触到大明中枢的权力,虽然还是一个外围人员,他在国事之中的意见,也被朱祁镇多次否定。但是这种权力迷醉,足够让太子整个人,从内到外精神焕发。

他似乎看出来,这样下去,他不提南洋的事情,南洋征战之事,似乎就不存在了。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南洋局面给了他一个如此大的惊喜。

细细想来,其实也在预料之中。

毕竟爪哇岛上这么多年的拉锯,不管是那一方都是身心具疲。谁都不想打下去了。双方不管是谁结束战事的心都是非常强的。

而太子离开嘉定,并没有保密。也保不住秘密。

随着太子在南京的公开露面,明报为首的大小报刊,都会报道,太子还要争夺影响力,自然是恨不得自己名声越大越好,怎么可能隐姓埋名?

如此一来,又怎么保密?

太子不在南洋,大军调动自然是要受到影响的,不趁着这个时候结束战斗,又等到什么时候?

只是太子没有想到,满者伯夷好歹是大国,连几个月都坚持不住。

太子有预感,他这一次南洋征战,是绝对免不了了。

朱祁镇听了,面目微微一挑,却有几分欢喜之色,说道:“怎么回事?细细说来。”

太子说道:“儿臣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具体情况不明,但是以儿臣看来,是亚齐国牵着旧港宣慰司的兵马,以至于满者伯夷急切之间,没有援兵。嘉定到凌牙门,需要是十三天,到爪哇需要二十天上下。”

“这一来一去,就需要一个半月,再加上儿臣又不在嘉定,张懋权知南洋都司事,只是他总就比不上孩儿,估计调兵也需要一个月上下,而且夏秋之际,南洋风暴不少,又耽搁了几日。”

“就这样前后不过三个月,满者伯夷就亡国了。”

太子一副很铁不成钢的语气。

要知道,在满者伯夷的军队不仅仅有满者伯夷的兵马,还有占城,暹罗,真腊三国的兵马,这还是他促成的。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连三个月都支撑不了。

但凡他能支撑三个月,援兵差不多就会到了。

朱祁镇对满者伯夷的存续并不感兴趣,朱祁镇对南洋想了不知道多少年。酝酿了不知道多少年。

只是大明就是大明,是天朝,自然不能兴无名之师。

什么时候出兵都要名正言顺的。

虽然有些虚伪,但是政治上本来就是这样的。

不管是灭安南

下朝鲜,攻日本,定西藏,朱祁镇都是遵循的这个逻辑。

什么?你说,如果对方安安分分老老实实的,你找不到借口怎么办?

如果这样的国家太小,就好像是琉球的话,就留着粉饰太平吧,反正灭了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如果战略意义重大,那就等吧。

毕竟,一般来说,这些国家不会完全符合儒家的道义,只要留心总是能找到问题。如果实在找不到,锦衣卫是用来做什么的?

而今满者伯夷的亡国,对满者伯夷的权贵与百姓来说,或许是一个天大的坏事,但是对于朱祁镇来说,真是一个好像消息。

毕竟满者伯夷乃是大明的属国,大明承担保护的责任,你小打小闹也就算了,居然灭国,大明自然有存亡续绝的义务。

存亡续绝,乃是春秋之大义,即便是所有儒臣也说不出来一个“不”字。更妙的是,满者伯夷国王一脉死绝了。

如果满者伯夷国王一脉还有人活着,多少是一个麻烦,说不得要以一个世袭国公来换爪哇之地。

而今是最妙不过,击败淡目之后,就能名正言顺的将爪哇抓在手心之中。

虽然爪哇不能作为殖民地。

毕竟爪哇不对外殖民就不错了,爪哇最为南洋的中心,即便是后世也是人口密度极高的地方。在这个时代,虽然不是后世那数以亿计的人口。但也有好几百万。

有这多人在,大明总不能硬迁徙百姓的。杀了他们腾地方?

朱祁镇倒是有这个心,但是大明舆论是不允许朱祁镇这样做的。

虽然爪哇能作为殖民地,这并不妨碍爪哇的战略价值,只要拿下爪哇,朝廷在南洋就完全打开了局面。

满者伯夷作为南洋霸主,他亡国了。留下的地位,自然要被淡目国所继承。朝廷只要打败淡目国,南洋就真正成为大明的南洋都司。

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朱祁镇说道:“事已如此,说什么都晚了,想想怎么收拾残局吧。”

太子说道:“我估计淡目国贡使而今就在路上了,并会带来厚礼。这残局怎么收拾,就看父皇怎么做了?”

“如此说来,这个淡目国王是一个聪明人。”朱祁镇笑道:“你觉得我会怎么做?”

对淡目国王来说,只要大明一点头,满者伯夷的地位就是淡目国的了。、

自然是不惜重金。

只是他不知道朱祁镇的心思。

太子却是知道的。

太子深吸一口气,说道:“自然是大军南下,灭此朝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