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七十三章 灭此朝食

明天子 第七十三章 灭此朝食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七十三章 灭此朝食

明天子第七十三章灭此朝食第七十三章灭此朝食

事到如今,征战南洋这一件事情,已经成为定局了。

太子心中怎么想也无法改变。

既然无法改变,他只能将这一件事情接下来,并且办的妥妥当当的。

朱祁镇听了太子如此说道:“怎么灭此朝食?”

太子沉吟片刻,心思流转,说道:“孩儿有缓急两策。”

朱祁镇说道:“说说。”

太子说道:“急策自然是现在就命令张懋带领嘉定之军与南洋水师共南下,攻淡目国。大军乘船而下,不过月余就能到淡目。淡目城临海而建。集我大明水路之师,可以一战而定。”

朱祁镇说道:“那缓策当如何?”

太子说道:“整兵经武,宣淡目不臣之罪,昭告南洋各国,令其出兵从征。大征淡目。”

朱祁镇眼睛之中,流漏出一丝欣赏的意思。说道:“你觉得当用急,还是用缓?”

太子说道:“自然是缓策,朝廷南征,非为一草芥之国,而是为南洋。正以此观南洋各国之向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太子胸中也是有韬略的。

只是有时候私心重了一些,毕竟是朱祁镇用心培养出来的继承人,或许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是最少在水平之上。

即便去了太子这一层身份,做一个朝廷重臣也是合格的。

缓急两策,看似急策是兵家要义所在,所谓兵贵神速,淡目之灭满者伯夷,兵锋近十载,军民皆疲。

大兵临之,一战而定。

自然是符合兵法之中,用最小代价,换最大的战果。

但是如果,用缓策。一来给了淡目一国准备时间。毕竟南洋精髓大半在爪哇岛上,人口稠密,盛产粮食。特别是有大量火山灰,土地肥沃,即便是在现代,爪哇岛也是印度尼西亚重要的水稻产区。

而在这个时代,粮食人口,就是国力的象征。

淡目国是小国,那是与大明相比的,如果单单论东南亚来说,吞并满者伯夷的淡目,妥妥南洋小霸主。

给淡目时间,自然是增加了大明征服淡目的难度。

二来,大明在南洋影响力很大是不假,但是真以为大明号令一出,南洋各国臣服?那就是异想天开了。

虽然这些国家都对大明称臣,但是前文也解释了,这种称臣更像是一种生意。朝贡贸易而已,而且一些口头便宜而已,真要大明进入南洋,各国未必心中服气。

征召各国士卒,标志着大明对南洋从影响力,到实质上控制的第一步,这么多国家,

未必都愿意。

说不定别的地方,还会惹出麻烦。

这是急策的弊端。

但是利弊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就看一个人是怎么看了。

急策的弊端,也是缓策的优点。

急策是军事上的最优解,而缓策是基于政治上的因素。

看似朝廷大张旗鼓,甚至打草惊蛇。但是却是分辨敌我的一个过程。

正如之前所言,大明从来是天朝,出兵是要大义的,绝对不能无罪而伐。虽然实在没有办法的话,也是可以用一些阴私手段的。

但是能不用,还是不用比较好。

这一次淡目灭大明藩属国,大明讨伐名正言顺。

大明作为宗主国,发动正义的战争,要求各藩属国出人出力出钱,也是基于君臣大义,无可挑剔。

即便之前大明朝贡贸易之中,从来没有对这些国家进行索取,甚至以厚往薄来的政策,厚待他们。这一次直接征召各国兵马,基本上是第一次对各国进行索取。

自然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

朝廷如果只是每一个淡目国,这样做自然是将事情越闹越大,得不偿失。但是如果说朝廷的目的是整个南洋,正好分辨出谁是潜在的敌人。

毕竟,连朝廷这样正义的战争都不愿意支持,那就是与淡目私通,是叛臣。

太子对朱祁镇的心思揣摩到位。

朱祁镇而今并没有想要将南洋全部列入大明版图之中,非不愿,实不能也。南洋种种的情况,今后很长时间,就是好像汉唐时期的西域一般,虽然上面有朝廷统治,下面还有大量的国家从属。

这一次是借淡目国之灭,震慑整个南洋,如果有跳梁小丑出来对抗朝廷,自然也在征伐之列。

将所有反对者一扫而空,南洋就是大明的了。

太子深明这一点,所以,这一次他不怕大打。只怕打不大。

朱祁镇说道:“好,南洋远在千里之外,有一个缓急,朝廷也不可能立即派出援军,有前朝前车之鉴,这一次你多待些人去。”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道:“怀恩。”

怀恩立即出列说道:“奴婢在。”

朱祁镇说道:“拟旨给内阁,太子挂征南大将军,总领两广交趾福建人马。令两广总督白昂为征南大将军长史。诏航海侯王英,平江伯陈锐,南宁侯毛锐,田州伯岑睿并南京京营五万,交趾,两广,福建各为卫所军,北洋南洋水师,皆从节制。”

怀恩立即说道:“是。”

怀恩立即下去,片刻之后,就将这

些内容整理成文。

朱祁镇看过之后,从身上翻出一个印章,盖了上去,却是朱祁镇的私印。

这样的任命太过重大,重大到朱祁镇不与留在北京的内阁通气都不行。而且他这一次出来,并没有将二十四方玉玺带来。

大多数时候都用这一方私印。

王英乃是老将,打仗或许不大行,但是资历老,大明南北洋水师都是他的徒子徒孙,而且他祖上就是郑和的副使王景。对南洋的情况很了解。

而且这一次南洋抵定之后,一够封一个国公,之后就该致仕了。也该发挥余热了。

平江伯陈锐乃是正统勋贵们推出来分王英之权的后起之秀,就是当初跟随于谦治水的平江伯陈豫的儿子。

是少壮派,武学出身,苗根正红。

这一老一少,代表了水师之中全部势力。

而毛锐所部大多是南方出身的将士,虽然南方人未必适应热带的气候,但是怎也要比北方人更适应吧。

而田州伯岑睿,自然是在广西土司改土归流之中,向朝廷积极靠拢的岑家家主。很多土司家族到了北京之后,因为教育家底的原因,很快就变成很普通的闲散勋贵,每年领一些俸禄之外,其余的事情都办不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土司都这样的。

比如岑睿。

而今的岑睿已经是大明一员实权将领了。

而且为了安抚土司,岑睿还在交趾带兵,所带的都是广西狼兵为底子打造的军队。岑睿被重用,虽然有朝廷安抚土司的意思,但也有岑睿自己的能力。

这也是亲父子。

朱祁镇一声令下,将大明四个省,千万百姓,几十万水陆大军全部给太子。

这也是朱祁镇对太子的最大的一次考试了。

如果太子能将这一件事情办下来,那么当一个皇帝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错了。

毕竟南洋之战,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之战,也是一场政治战。

朱祁镇说道:“朕先从商税之中,还有内库之中,拔给你两百万两,暂且充为军费,之后的军费由户部拨付。此事就交给你了,好生去准备吧。”

几十万大军,天南地北,还有各路人马聚集在一起,比如王英此刻他在北京当枢密副使,也算是大明高官之一。

单单是将人手聚集到一起,就要几个月时间。

大战之前的准备,真是需要好些事情要做,几个月估计还下不来。

太子也知道其中轻重,立即说道:“孩儿明白。只是如此孩儿就不能陪在父皇身边了,孩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