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诸王会京师

明天子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诸王会京师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诸王会京师

明天子第一百二十九章诸王会京师第一百二十九章诸王会京师

朱祁镇淡淡一笑,说道:“韩卿多虑了。”

朱祁镇没有与韩雍多说话了。

曾经的君臣相得,已经不在了。

他们彼此之间已经有一道厚厚的墙。或者说,他们之间,从来有着这堵墙。

在此之前,朱祁镇要用韩雍,而韩雍也想在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上,发挥自己的能力。所以两人之间,都是想办法适应对方。

或许这就是相忍为国。

但是此刻,韩雍退位在即。

韩雍自然是无所畏惧。

有什么可畏惧的?

无欲则刚。到了韩雍这个地位,他只要不做出什么犯大逆的事情,即便是朱祁镇也不能轻易动他。

毕竟韩雍不是一个人。他身后有大量的支持者。

而且韩雍了解朱祁镇。朱祁镇作为一个皇帝,他不是一个任性的人。即便是韩雍有一些触怒朱祁镇的地方,只要不是大事,朱祁镇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有些事情不用忍了。

而同样,朱祁镇之前要用韩雍做事,在很多时候,朱祁镇需要说服韩雍,将自己的思想,塞进别人的脑中,特别这个人还是一个当代人杰。

这也一个很耗脑力的事情。

而今朱祁镇也不在乎韩雍的意见了,甚至韩雍说什么都可以。

因为,韩雍在朱祁镇心中,已经不是首辅了。

两人就这样相对淡淡一笑,似乎十年的合作,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的。

韩雍心中也明白,随即说到下一个议题,说道:“陛下,最近天下藩王会于京师,各项事务礼部,顺天府忙碌无比,臣以为不能拖下去了。”

宁王父子伏诛之后,各地藩王都被震怖非常,自然不得不来到京师之中。

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各地藩王在当地,都不是什么好鸟,指望他们来到北京之后,就变得遵纪守法起来,岂不是痴人说梦?

刚刚开始的时候,还能收敛一二。

但是时间一长,就故态复萌。

所以,让礼部,宗人府,顺天府忙着擦屁股。

虽然朱祁镇早已表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龙子凤孙还是与其他人不同。有关部门都必须严阵以待。

朱祁镇之所以,一直拖着他们理会。本意是想等一等,晾一晾。等是等南洋之战的消息,毕南洋的战事的胜负,直接关系着迁徙藩王的速度。晾一晾,却是想看看着些藩王到底是何嘴脸。

宁王之乱之中,几乎大部分藩

王都与宁王有私下的联系。其中联系最多的是乃是楚王,这才让宁王有了能打下天下的错觉。

朱祁镇不是不知道。

如果他不知道,他每年几十万两养着的东厂与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

只是,他们毕竟姓朱。

朱祁镇也不处置,真要痛下杀手。朱祁镇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得一堆骂名,就是那种看起来没用,用起来没用,却可以恶心死人的感觉。

让朱祁镇有些无可奈何。

他们算准了朱祁镇不会,也不能大开杀戒。刚刚到了京师之后,倒是低调一点,但是时间一长,反而觉得朱祁镇拿他们是没有办法的。

在北京到有几分变本加厉的样子。

朱祁镇早已烦的不行了。此刻听韩雍说起这一件事情,他微微一顿说道:“好,这一件事情,是该了结了。”

就在朱祁镇与韩雍议事完结之后。朱祁镇就派人传召襄王。

在朱祁镇召见的所有藩王之中,襄王是与所有藩王之中画风最不一样的一位。

其他的藩王都是养尊处优。

身体痴肥,很多体重都有两百斤以上,是一个大胖子,走起路来都是要人搀扶的那一种。

其实比较健康的,也是一身文人气质,总体上是手不能拿,肩不能抗。

而襄王却不一样了。

这一代襄王名叫朱祁镛,乃是第一任襄王,也是襄宪王的嫡长子。与朱祁镇年纪差不多大,但是看起来比朱祁镇老多了。

早已两鬓斑白了。整个人看上去很瘦,但是朱祁镇看得出来,他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却非手无缚鸡之力,看手上的各种老茧。朱祁镇估计他的弓马刀剑之术,都是相当娴熟的。

整个人的气质,让朱祁镇想起来,他见过很多老将军。

这些将来就是这种沉稳的气质。

不得不承认,麓川这一块领地的确是锻炼人。老襄王留下的基业,不过一府之地,几十万子民,军队数万而已。

要在这个地方立足,襄王要做太多的事情。

襄王世子能在这个地方支持下来,也就极大的锻炼出襄王朱祁镛的能力。

朱祁镇看到襄王,心中暗道:“这才是我想看到大明皇族。如果大明皇族都是如襄王这样的,大明江山又岂能为区区鞑子所灭?”

朱祁镇对大明宗室的改造的终极目的,就是军事贵族。

朱祁镇与朱祁镛相互见礼之后,感叹道:“如果叔王能见到皇弟如此,想来也是含笑九泉的。”

朱祁镛比朱祁镇小两岁。是堂兄弟。

襄王说道:“多谢陛下缪赞,臣弟不肖,只求能守住父亲的基业而已。”

朱祁镇说道:“我可不是缪赞,皇弟也看见了,这些藩王一个个都是什么东西?一群废物,如果太祖皇帝能看见后世子孙如此,不知道做何感想?”

这样的话,朱祁镇能随便说。但是朱祁镛却不能随便接话。只是默默的垂手而立。不言不语。

朱祁镇话音一转,说道:“皇弟,我召你来,也是为了今日之事,我欲将诸王分封南洋,却不知道皇弟意下如何?”

虽然朱祁镇一口一个弟弟,但是襄王朱祁镛从来没有将皇帝当哥哥。

面对朱祁镇的问话,自然说道:“臣弟以为,陛下圣明远见于千里之外,非寻常人能及,各地藩王不能明陛下之意,是他们的错。”

首先,襄王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皇帝在咨询你的意见之前,已经表过态了。难道皇帝是想听你劝谏的?

襄王只能支持。

其次,襄王一脉作为第一个在外分封的藩王,在麓川几十年,历经两代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在整体上来说,不过是老襄王,还是现代这一位襄王,都是没有后悔过。

无他,比起那种被变向圈进在一座城池之中的生活,虽然麓川的生活是艰苦了一些,危险了一些。但是却能给男人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权力与成就感。

在内地的藩王是万万不想到一个在外分封藩王的权力。

在内地的时候,几乎时时刻刻被衙门盯着,在很多案子上与当地官府扯皮。但是在麓川虽然危险,但是各项决策从藩王一人做的。

掌控数万大军,数十万百姓,立国一方。并能将基业传给后世。襄王打心眼之中支持这样的政策。

本质上是对藩王的利好。

最后,在襄王看到各地藩王的样子,心中更确定了不能这样养着宗室,不仅仅是花销巨大,而且是一群废物。

如此不得不说,朱祁镇很早之前就没有宗室子弟从军,很多底层宗室子弟,都从武学毕业。但是宗室将领在整个大明是一种被暗暗压制的情况。

这是一种骨子里对宗室的不信任之处,很多时候,这些宗室将领不过是文职而已。做不了什么事情。

但是在麓川,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汉人少,夷人多,宗室将领在麓川根本不是掉分项,而是加分项。襄王更是看见过,好多宗室子弟为了麓川,与各地土司厮杀,战死在沙场之上。

与这些肥头大耳的藩王放在一起,这些藩王就更加不堪入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