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一百二十四章 他成不了事

东晋小军将 第一百二十四章 他成不了事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一百二十四章 他成不了事

“这次北伐,大司马率军到达枋头之前,郗嘉宾曾经建议,让大司马轻装前进,直抵邺城。结果,大司马顾虑太多,给否决了。”刘牢之惋惜地道。

竺瑶瞪着眼睛,不服气地道:“用兵之道,‘以奇胜,以正合’,不能总想着以奇兵致胜,否则早晚必吃大亏。堂堂正正的进军,自然更加稳妥。”

刘牢之笑道:“将军说的是。不过燕国可是人口近千万的大国啊!大司马只率五万兵马就去发动一场灭国之战,委实是太过自信了。”

竺瑶登时语塞。现在想想,桓温发动的这场北伐,确实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刘牢之接着道:“当初大司马如果不是心存妄念,只是图谋豫、青、兖三州沦陷的土地,那么现在应该已经得胜回朝了。等三五年后,河南安定,可以为大军提供足够的粮草了;汴水、睢水这些河流得到清理,粮道无虞。那时候大司马再领大军北上灭燕,犹未迟也。”

竺瑶自然知道刘牢之的话说的是稳重之策,据说当初郗超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只是刘牢之现在说起来……

“你这不过是事后诸葛,若不能直捣中枢,则燕国可以从容调遣兵马,与我军在河南进行缠斗,如此僵持下去,还不知要耗费多少钱粮呢!”竺瑶强辩道。

“直捣中枢?”刘牢之觉得更是好笑,“若大司马真能直捣中枢,现在慕容暐早就跑到辽东去了!当初,燕国太子太傅封孚就曾经问申胤道,‘桓温众强士整,承流直进,今大军徒逡巡高岸,兵不接刃,未见克殄之理,事将如何?’大司马故作姿态,以致贻误战机,连燕国的人都看得清楚呢!”

竺瑶越发不悦了:“这些事,你又是如何知道的,还不是道听途说?”

刘牢之摇了摇头:“不然。小婿有商队往来于燕晋之间,能得到不少详实的消息。何况,这申胤也曾经到小婿的军营里出使过,小婿想知道这些并不难。”

竺瑶冷冷地道:“你那时候不过一个小小的建威参军,竟然敢接见燕国使节?”

刘牢之却不以为意:“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以利于消息。申胤能言善辩,是个有大才的人,可惜沦落北境,为慕容氏所用。”

竺瑶“哼”了一声,冷声道:“这位申大才子,却是有何高见?”

刘牢之叹了口气:“当时申胤说道,‘以温今日声势,似能有为,然在吾观之,必无成功。何则?晋室衰弱,温**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又,温娇而恃众,怯于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持久,坐取全胜;若粮廪衍悬,情见势屈,必不战自败,此自然之数。’现在看来,申胤之言,诚然不虚啊!”

竺瑶暗道:“这申胤的话虽然说得不中听,却也并非没有道理。大司马此败,固然有大司马自身决策失误的原因,却也有国内司马氏及一干朝臣从中作梗的原因。北伐已然失败,大司马想要让国内的士族们低头,难!”

“即便如此,那又如何?大司马必能重新振作起来的。”竺瑶道。

刘牢之叹了口气,说道:“大司马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都已经到了这个年纪,还谈什么重新振作?将军有没有想过,小婿为什么这时候跟你谈这些?”

竺瑶也被刘牢之的话说愣了。若他不是自己的女婿,跟自己说这些混账话,自己早该拂袖而去才是。

“为……为了什么?”竺瑶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问出这么一句话来。

“大司马错失战机的事,也不是第一次了。当初进关中伐苻键,大司马就不敢直趋长安,错失良机,让付健缓过气来,坚壁清野,从容布置,与晋军周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晋军撤退的时候,还是被秦军击败了!今年历史再次重演,丈人觉得这是偶然的吗?”刘牢之加码道。

这两次失败,正应了刘牢之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桓温北伐,不过是为了立威,根本就不是冲着灭国去的,所以桓温务求稳妥,不肯冒险。这两次战事,都是在撤退的时候,被敌人打败的。联想到当初桓温攻成都,差点落败,还是因为传令兵敲错了鼓才赢下了战事。桓温战斗意志薄弱,不敢拼死一搏的弱点几次导致其大败。

竺瑶被刘牢之说得有些动摇了,不过他还是觉得以大司马的权势,即便是那些士族人家都反对,依然阻止不了桓氏取代司马氏的步伐。这……这可毕竟是从龙之功啊,竺氏一门的富贵,全系于此,岂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放手的!

“大司马纵然一时难以决断,他麾下人才济济,还怕没有人进谏吗?老夫这就去见大司马,向他陈述利害……”竺瑶犹自不肯放弃。他是老式武将,遵循这个时候的“忠义”观念:既然他是桓氏的将领,吃得是桓家的饭,自然就应该听从桓氏的命令。

刘牢之摇了摇头。他没想到竺瑶如此固执,说不通道理的。

“君臣一道坎,没那么容易越过去的。如果大司马越不过去,桓氏将成为晋国君臣打压的对象。桓氏的威望始于有‘忠’名的桓茂伦,显贵于大司马。等到大司马的子孙出仕时,群臣一定会记得大司马的酷烈,进而结盟打压,桓氏又哪会有中兴的希望?到了那时候,像丈人这些跟随桓氏逼迫朝廷的武将们,又将要如何自处呢?”

刘牢之的话,句句像刀子一样扎进了竺瑶的心里。

“谁说大司马要越过‘君臣’这道坎的?”竺瑶哑着嗓子问道。他话声一出,自己也绝的奇怪,殊不知,这不过是他的身体诚实地反映出了他的不安而已。

“大司马之心,路人皆知!”刘牢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