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 第六百零二章 万岁爷,你快回来吧!

第六百零二章 万岁爷,你快回来吧!

江枫并没有把自己的手段完全施展开,而是帮助崇祯皇帝一步一步提升帝王威望。

就像是南宋时期,教导赵构一样。

有人天生为王。

但是大部分却并不是天生就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崇祯皇帝的能力在后世颇受争议。

然而以现在的江枫来看,崇祯皇帝要比南宋的赵构要合格多了,也好教导多了。

最起码,现在的崇祯皇帝没有赵构那种,需要以白日飞升来作为诱惑,促使他成为一个中兴之主。

崇祯皇帝是诚心诚意想要成为一名中兴之主,想要让大明的国祚能够延续下去。

陕西之地,在洪承畴的强硬手腕之下,已经几乎是平定了下来。

那些个农民的叛军也在最开始就掐灭了他们的起义火焰。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紫禁城的官员也越发想要崇祯皇帝能够回到朝堂,而不是在长安处理朝政。

一旦时间久了。

他们担心到时候长安之地反倒是会形成第二个朝堂,又或者是万岁爷起了迁都的心思。

他们的那些个产业还有利益链条都在这京师。

再加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乃是祖制,一旦迁都,那就是违背了祖制。

到时候是要被人嘲笑的。

谁也担不起这个迁都的黑锅啊!

崇祯皇帝其实也在犹豫,是继续在陕西之地,静观洪承畴、孙传庭、袁崇焕的局势,看一看大明天下各方的反应,还是直接回到紫禁城。

按照国师所言,直接废掉锦衣卫和东厂,重新建立文官御史台制度。

这种改革肯定是会触动很多人。

崇祯皇帝现在是没有这个毅力来做出这个决定。

“国师,内阁首辅韩癀亲自上呈,希望我能够班师回朝,朝堂之上已经备受压力,需要我回去坐镇京师。

然而,我还是想要留在这里,想要看一看陕西之地的叛乱彻底解决。

让陕西之地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也想要看一看天下各方的反应,看清楚这个大明朝野。

不知道国师以为如何?”

江枫回道:“其实也是时候回去了,陕西之地有了洪承畴,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而北方三省之地有孙传庭,这大明朝野上下,在经受了这件事情之后,必然会安静一段时间。

这个时候,也正是你坐镇朝堂,开始改变监督百官的制度。”

崇祯皇帝听到江枫这么说,才做出了决定。

给远在绥德处理贪、污、腐、败之事的洪承畴一道旨意,让他继续清肃整个陕西,并且可以直接破格提拔一些有才之人。

也给了孙传庭一道旨意,让他可以建立适合边军的制度,也就是放了一部分的权力给孙传庭。

在这之后。

才表示班师回朝。

而这一次,从长安到紫禁城,走了一个月的时间。

崇祯皇帝亲自走到各地都城,看了看民生。

也处置了一些当地的贪、官、污、吏,抄了一些人家。

稍微平复了一下百姓的反抗情绪。

但是在江枫看来。

这种做法有些杯水车薪。

毕竟大明的疆土还是比较大的,大江南北之地都已经开始腐、败起来,不是只有这北方之地的一处。

只不过,也不可能现在就让崇祯皇帝巡视天下。

这才崇祯三年。

帝王的威望也没有完全被提升到了一定的程度,让天下人非常信服的地步。

不少大才也没有得到重用,真要是巡视天下。

崇祯皇帝不得杀的血流成河?

一个月后。

御驾亲征的崇祯皇帝终于回到了京师。

为了能够让崇祯皇帝回到京师,那些大臣对于沿途的一些官员求救的书信避而不见。

相对于那些人的性命和自己头上的乌纱帽,那自然还是乌纱帽比较重要。

“臣等,恭迎万岁爷凯旋归来!”

韩癀感动地快要流泪了。

总算是等到万岁爷班师回朝。

不然他这一把老骨头,怕是要累死在内阁中。

自从万岁爷开始清肃整个陕西之地的时候,他就接到了不少陕西之地的豪族对这一事情不满的书信。

还接到了来自于其他势力的威胁。

但是为了支持崇祯皇帝,韩癀对于这些书信都是置之不理,咬牙坚持到了现在。

他们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

在崇祯皇帝清肃三省边关,特别是张家口的时候,整个朝堂的百官,也都是派了官员前去支持。

为此,还被刺杀了好几位朝中的侍郎。

而京师之地的那些外戚贵勋,更是联合起来,请求他们谏言万岁爷,罢免袁崇焕的总督之职。

因为就是袁崇焕戍守边关不利,放了鞑子进来。

导致他们在京师外的庄园还有亲人,都遭受了鞑子的侵略。

这仇恨。

他们是不可能找鞑子报,只能是转移到了袁崇焕的身上。

而朝堂的百官却也知道,袁崇焕的重要性。

也知道万岁爷还是相信袁崇焕,大明国师更是支持袁崇焕继续戍守辽东的。

只能是派遣官员安抚这些人。

为了让崇祯皇帝回来,他们最后整理了跟多棘手的政务,全部上呈给了崇祯皇帝。

只是到现在都没有收到回复。

不过总算是把崇祯皇帝劝了回来,这其中的辛酸,也就只有内阁首辅韩癀明白。

崇祯皇帝看了一眼韩癀,看了一眼京师朝堂的官员。

“免礼!”

说完,直接吩咐兵部尚书王洽对这一次跟随御驾亲征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的将士们进行嘉奖。

然后又对范景文下令,让他负责对那些战死的将士们进行抚恤金的发放。

而这个钱财,自然是这一路上抄家得来的。

之后,才邀请江枫一起,做着撵车回到了皇宫。

紧接着,就召开了朝会。

宝座之上,崇祯皇帝拿着一本奏折,开口道:“这就是朕的皇亲国戚!”

一开口,百官们就开始心惊不已。

“京师之地遭受鞑子的侵袭,他们未曾出一分钱一份力,为何大明官兵防守不利,蓟州、通州接连失陷?

难道朕这心中不清楚吗?

当时鞑子兵临城下,朕向他们开口,让他们捐赠钱财和物资,以支援勤王大军。

可是他们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叫苦的?”

自从见到了陕西的民生之后,崇祯皇帝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叫穷叫苦的官员和贵勋,绝对不穷不苦,很有可能是大富大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