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 第六百零四章 孙承宗、国师让你当御史大夫

第六百零四章 孙承宗、国师让你当御史大夫

当崇祯皇帝说出了恢复御史台制度,并且加强之后。

韩癀等人的神色,那当真是有一些复杂了。

难道,国师是站在东林党的吗?

一时间。

韩癀这位东林党的代表人物,突然想到了自己的那些私交甚好的东林好友。

而孙承宗和范景文却又觉得这个方法似乎并不太妥。

锦衣卫和东厂一个是太祖定下来的监察百官、直家侍卫、巡查缉捕职责。

另一个乃是明成祖建立的东辑事厂,作用和锦衣卫是一样的。

这两个机构的建立,在大明朝可是掀起了腥风血雨。

如今说废就废了。

却又有一些让人舍不得。

说白了,有一些人其实有一些默守陈规,不敢接受新鲜的事物。

总是担心新鲜的事物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万岁爷。”范景文站出来了。

刚刚在朝会之上,此人便大出风头,算得上是坐实了礼部侍郎这个位置。

一个敢于朝会直谏的大臣,自然是深得帝心的人。

当年的周延儒、温体仁和王永光便是如此,他们能够明白万岁爷的心思。

每一次的建言,万岁爷都会采纳。

这就说明了他们在万岁爷心中的地位,也说明了他们在朝堂之上的地位。

崇祯皇帝对范景文道:“你可是有什么想法?”

范景文躬身道:“御史台制度自汉朝时期一直到蒙元,列朝历代都在沿用,的确算得上是一个监察百官、肃正朝纲的制度。

然则,这锦衣卫乃是太祖建立,突然废去,恐怕会被天下人看作是有违祖制。

而且,如今锦衣卫、东厂两个官职,拥有着万余之众,直接废除锦衣卫和东厂,这些人又该何去何从?”

崇祯皇帝是越发觉得范景文的确是一个有大才的人了。

考虑的问题和国师所言的那些问题,基本上都是一样,能够看到问题的关键。

孙承宗这个时候也上前,躬身道:“万岁爷,这祖制不可废。一旦没了锦衣卫和东厂,仅仅是以御史台来监察百官,一旦御史台监察不力,地方上的官员一样贪墨,又该如何?”

孙承宗的担忧也是当初江枫所讲述的一部分。

以现在大明官员的行事作风。

肯定会出现官官相护的情况。

还会出现地方上的御史台很难有什么作为,被当地的官员把控的死死的。

还可能遭遇地方上的豪族以及富商等雇佣死士直接刺杀了。

这种事情肯定是会发生的。

但是不能因为这些事情的可能性就直接不实行监察百官的机制,而任由百官以权谋私。

崇祯皇帝直接说道:“锦衣卫如今的情况,朕也已然清楚,多少人只是挂一个职位,享受着俸禄却不做事情?

周延儒都知道把自己的哥哥送进锦衣卫,朕不相信其他人不知道?

如今的锦衣卫,当真还能监察百官吗?

如今的东厂,还是以前的那个东厂吗?

朕要是重新启用了东厂,尔等会愿意吗?”

崇祯皇帝的一番反问,顿时让整个御书房都安静下来。

“朕明白,恢复御史台、废除锦衣卫和东厂,乃是违反了祖制。

然而如今大明就要亡国了,难道就算是亡国,也不能稍微改变一下祖制,让大明国祚继续坚持下去?”

众臣连忙躬身道:“万岁爷言重了!”

“不是朕言重了,而是事实就是如此。孙卿,你当初可是去过辽东,也委任到了地方,你来说说,辽东现在是什么局势,地方上又是什么局势。”

孙承宗连忙回道:“回禀万岁爷,辽东之地如今已经扭转了战局,皇太极被国师杀死,鞑子陷入了内乱,袁将军和满桂将军趁虚而入,捷报连连。”

崇祯皇帝瞪着眼睛看着孙承宗。

此人又接着说道:“然大明行省之地却已经是各地自治的态势,这朝廷的旨意只能传到行省,而未能传到地方。”

此言一出,韩癀等人却明显有一些不相信。

王洽问道:“既然如此,那为何每一年的赋税和饷银却能如实缴纳?”

孙承宗看着王洽等人,缓缓地说道:“自然是因为这些地方上的官员超出了朝廷设置的数目,每一次缴纳的饷银和赋税也都是层层扣留。

到了朝廷的国库之时,差不多刚刚好。”

王洽脸色一变,顿时不说话了。

韩癀作为内阁首辅更是不想见到这般样子,那他这个内阁首辅还算得上是大明天下的内阁首辅吗?

那这个紫禁城的朝廷还算的上是大明天下的朝廷吗?

看了看崇祯皇帝。

只见万岁爷的神色也不好看,顿时也明白了。

“朕非亡国之君,尔等也非亡国之臣,然而地方上的那些贪、官、污、吏却是亡国之贼!

锦衣卫和东厂没有必要存在了。

国师也曾说过,自从阉党之后,东厂始终是一根刺,让尔等不好过,也让朕不好过。

锦衣卫也已经成为了那些个以权谋私的大臣的挂职之位,完全没有了监察百官的能力。

既然如此,那就让这些人都去边关戍守吧。

大明现在的国库养不了这么多的庸人!”

韩癀只好施礼说道:“万岁爷,废除锦衣卫和东厂,恢复御史台之制度,此事应当从长计议。”

崇祯皇帝说道:“自然是从长计议,但是这东辑事厂先废除吧,然后重建御史台。

孙卿,国师举荐你为御史台大夫重建御史台。”

众人都看向了孙承宗。

一旦御史台重建,必然会形成一个位高权重的御史台,毕竟东厂和锦衣卫都被废了。

至于从以前的御史台改制之后的都察院,已经变成了文官闲职。

虽然有一些言官,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些言官已经不属于都察院了。

而孙承宗一旦重建了御史台,那就是想要弹劾谁,就能够弹劾谁。

以现在京师之地的官员,还有地方上的官员作风来看。

这一次的御史台,那必然是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

孙承宗也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会直接交给了他,并且他从吏部尚书上升到了御史台大夫。

官升一级不假。

但是这肩上的重担却更多了。

御史台啊!

以现在大明朝野的局势来看,他这个御史台也不太好建立起来吧?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