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秦做皇帝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回咸阳

回到大秦做皇帝 第一百六十九章 回咸阳

作者:青灯说书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15:30

第一百六十九章 回咸阳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扶苏走回自己的座位,便看见此时的李斯正好在嬴政身边,更令人惊奇的是,一块肉嬴政居然将一半分给了李斯。

能和嬴政同案而食,嬴政这份对李斯的信任和宠信可是大秦帝国独一份了!

不过,此景要是被那些迂腐的儒家巨头看见,只怕要直呼:君不君,臣不臣了。

看到扶苏回来,嬴政问道:“和诸子百家的各位先贤都谈了些什么?”

“儿臣正要向父皇禀报。”扶苏跪地道:“夏有校,商有序,周有痒,而我大秦尚无此组织,扶苏冒昧,邀请诸子百家的先贤广开山门,收纳弟子,并呈请父皇,由朝廷对学院进行补贴……”

随后,扶苏将之前所说的事情全部向嬴政复述了一遍。

嬴政嘴角露出了笑意,起先对于扶苏这次去见诸子百家的巨头,嬴政也没觉得什么,主要是想让扶苏和这些人认识一下,可带回来的成果却是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扶苏说到后面,嬴政脸上的笑意越发浓厚,尤其是听到想要授业之人必须要有博士学问,理由更是充足,防止有德行不足之人浑水摸鱼,误人子弟。

嬴政自然明白这是扶苏对自己设置博士学位的一次改革,只不过,这次改革却是改的十分巧妙,让这些诸子百家的巨头都必须效命于大秦,跟着大秦的步伐走。

而对于教授的内容,扶苏同样做了说明,需要经过朝廷审核,教材方才能投入使用,这更是杜绝了这些人当中有包藏祸心之辈。

听后,嬴政却是看向身边的李斯,道:“丞相,你以为如何?”

李斯先前听着扶苏的陈述,暗叹扶苏手段的高明,不动声色就将诸子百家这些清高之人一一收拢,更是握住了这些人的命脉。

未来如果这些人有哪一个敢跳,一纸诏令就可以让这些人跪地求饶。

此等手段,比之当初的焚书令手段温柔了许多,但其威力却是远远胜过焚书令,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手段,令李斯越发觉得自己低估了面前这位扶苏公子。

李斯拱手道:“公子远见,臣远远不如。”

听到李斯这般评判,扶苏躬身道:“此等不过是扶苏一点浅薄之见,丞相乃是当世有名的大家,不过是因为忙于政务,无暇理会这些事情罢了。”

“故扶苏冒昧,想再劳烦丞相一趟。”

“公子请说。”

“丞相对于我大秦的律法最为精通,因此,我想请丞相为学院立制,为万世之法度。”

看到以往斗的针尖对麦芒的二人此刻在自己面前有说有笑,嬴政甚为开怀。

对于扶苏所做的这一切,嬴政更是觉得扶苏办的不错,一直以来,这些巨头就游离于朝廷之外,偏偏这些人还对财富不动心,无法收买。

如今,用扶苏的方法,只用很小的代价就收买了这些巨头,更让这些巨头为朝廷做事,实乃不易!

而扶苏更是懂得了及时抽身而退的道理,事情谈成之后,却是让李斯去具体操办,无疑,这样的做法比之以前成熟了许多,更不会引起别人的主意。

嬴政心中不禁对仙人更加感激,自己这个儿子总算是有些样子了!

宴会散了之后,见李斯离开,扶苏追了上去,道:“丞相,回到咸阳之后,扶苏向借阅一些大秦的律法,届时,还请丞相允准。”

听到扶苏这个要求,李斯也为之一怔,道:“公子借阅律法为何?”

扶苏道:“丞相,扶苏走访民间半年有余,深感律法对于百姓之重要,不知律法,何以能为国效力?走访这些时日,方知以往扶苏实在是太过浅薄,对父皇误解太深,亦不明父皇之良苦用心。”

见扶苏言辞恳切,李斯道:“回到咸阳之后,公子尽管去借阅,斯会叮嘱他们。”

“扶苏多谢丞相。”

在李斯做丞相之前,李斯任职的便是廷尉,主管律法,所以,一直以来,大秦有关律法方面的事情,许多都要征询李斯的意见。

这也是先前为何扶苏将为学院立制的事情交给李斯处理的原因,整个大秦,不会有人做的比李斯更加出色。

“公子不必如此,说起来,老臣倒是承了几次公子的人情呢!老臣在此倒是要向公子道谢。”

“……”

…………

在河东郡停留了一日,嬴政便带着九鼎返回了咸阳,而李由则是回到了三川郡,若非是因为九鼎之事,这一次李由可就是擅离职守了。

李由离开三川郡的时日也不算短,因此,在河东郡事情完毕之后,自然便以最快的速度被打发回了三川郡。

回咸阳的一路上,嬴政的饮食尽皆由扶苏负责,扶苏层出不穷的花样令嬴政眼界大开,尤其是扶苏将铁锅弄出来之后,做的炒菜立即征服了嬴政的味蕾,也因此,扶苏可以制造的花样更加繁多。

嬴政赶往河东郡的时候,自然是以最快的速度,而回来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快了,更兼之,嬴政有意将宝鼎展示给世人看,所以,这般速度更加缓慢。

又过了五日,扶苏方才回到了咸阳。

远远的看着咸阳城,没想到半年之后,他又回到了这里,当日,他就曾说过:他一定会回来的。

咸阳城的贵族,赵高,你们一个都别想跑,当日我出城你们派人暗杀于我,这笔账我一定会和你们慢慢的清算。

车驾稍缓,扶苏便看见冯去疾已经领着百官到了咸阳城外恭迎,扶苏很快就将眼底的杀意收敛起来,如今扶苏已经能够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如,知道在什么时候表露出何等的神情,又该收敛什么样的情绪。

随着始皇帝的车驾缓缓前行,扶苏看的也越发看的清楚,可以说此刻的咸阳城万人空巷,很多人都想一睹宝鼎的风采。

前些时日,听闻九鼎出汾睢,咸阳城中更有一些狗大户亲自跑到了河东郡,就是想一睹宝鼎。

道路两旁,有着兵士开道,方才让车驾能缓缓前行,随着车队缓缓行进,九鼎终于出现在人群眼前,引起了人群一阵阵欢呼。

九鼎,在此时,就是华夏民族心中的信仰,对于关中的百姓来说,更有着特殊的涵义,是天命在秦的明证。

昔年,秦武王举鼎而死,说明彼时的秦还未得到天命的认可,而现在,九鼎出世,说明大秦已经是天命所在。

而伴随着的,便是扶苏在民间的声望进一步高涨,诸多事迹开始在百姓口中流传,变的越发神乎。

“扶苏,随朕来太庙。”

嬴政吩咐了一声,车驾便已经向太庙驶去。

对于这件事,扶苏自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作为嬴政的长子,要重回咸阳,自然要禀告先祖。

而九鼎出世,嬴政同样需要到太庙向先祖禀告,告诉先祖,找到了九鼎,天命在秦。

嬴政所做的这些,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原因,加强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向世人宣布他乃是受命于天的君王。而扶苏日后若想参政,这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因为,当日,正是因为接受了公室成例的处罚,扶苏方才离开了咸阳。

太庙正殿,香火萦绕,嬴政恭恭敬敬三跪九拜,一旁宗正待嬴政和扶苏行礼完毕,肃穆道:“国君嬴政开太庙,祭告先祖。”

嬴政再度躬身一拜,看着上方一排排神主牌位,都是大秦历代的先祖,正是因为这些先祖筚路蓝缕,一代代奋斗,方才有了今日的大秦帝国。

嬴政朗声道:“臣嬴政开太庙,有二事向列祖列宗禀告。”

“其一,臣嬴政得长子扶苏提醒,方知我大秦会有一场劫难,幸蒙上天不弃,先祖庇佑,嘉宝鼎于大秦,助我大秦度过劫难。嬴政特以祭拜先祖,求列位先祖保佑大秦度过此次劫难。”

说完,六名力士将宝鼎安置在宗庙外,伴随着秦国的先祖,一同接受人们的瞻仰供奉。

“皇子扶苏,入太庙正殿。”伴随着太庙外面一声唱喏,扶苏从最底层的台阶开始一步一拜,虔诚的拜见太庙正殿外。

“大秦先祖襄公二十七代子孙,高祖昭襄王之玄孙,曾祖孝文王之重孙,先祖庄襄王之孙,始皇帝之长子扶苏游历归来,祭拜先祖父亡灵,以全人伦之孝悌,求见父皇。”

待说完这句之后,扶苏方才进入太庙正殿,嬴政再度躬身一拜,道:“皇子扶苏,蒙仙人指引,为大秦寻回宝鼎,立有大功,今赦免扶苏前所犯之罪过,复其皇子之身份。”

嬴政说完,扶苏立即躬身三拜。道:“儿臣谢父皇。”

等一切仪式完成,扶苏知道,自己方才算是正式的回到了咸阳。历时半年有余的行程总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同样也意味着一段新的征程即将开始,扶苏知道,前路还有很多艰难在等着自己,可扶苏已然无所畏惧。

半年的磨炼带给扶苏是全方面的提升,深夜的揣摩让扶苏对事物看的比以往透彻许多。微信关注“优读”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手机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