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乞活西晋末 > 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协议

乞活西晋末 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协议

作者:万载老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27:52

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协议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乐中城,随着华兴府与弁韩、百济和诚韩这调停三国在私下取得共识,五方和平会谈渐入尾声。当然,相比志在倭岛的华兴府和急于饕餮的调停三国,马韩只怕是和谈五方中,真心希望谈判谈到天荒地老的唯一一方。

天可怜见,之前在晋使邢晨串联下,还在幻想着倚靠半岛联合施压,赶走血旗军侵略者的马韩,这会儿再是迟钝也确定了邻国们的狼子野心,怎奈邢晨外出合纵一去不归,偏生素来联手马韩压制百济的晋二郡,也即百济之北的乐浪带方,这一次也对马韩的求助没甚动静。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好似整个世界都抛弃了马韩。

落后就要挨打,更何况落后还要作死的货!达成妥协的其余四方自不愿再等,可怜的马韩使者箕堂慑于三个邻国的野心,此时自然更不敢再行挑衅华兴府的耐心。最终,他在四方联合逼迫下,也是在韩王的最新指示下,不得不代表马韩做出重大让步,以管束不力和御下不严等坑憋理由,同意向华兴府支付两万五千金的战争赔款。

不过,马韩使者箕堂并不甘心彻底失败,就在谈定赔款的当夜,自认解决了马韩与华兴府之间最大分歧的他,私下里求见纪泽被拒,求见张宾被拒,求见马涛被拒,最终痛定思痛,还是老实拜访了主持谈判的礼部侍郎卢志,这才没有被拒。

“唉,我马韩本和华兴府一衣带水,正该亲密交好,怎奈大王一时心软,却是收容了高氏余孽,以至贵我双方徒生嫌隙,悔之晚矣。”一番长吁短叹,箕堂向着以礼相待的卢志,由衷而动情道,“好在,高氏已然覆灭,我方也诚心赔偿致歉,只愿贵我双方能够就此修好,共同...”

看着箕堂的热切劲儿,分明已经忘了华兴府推动的马韩灭国危机,忘了华兴府刚刚对马韩造成的伤害与削弱,乃至打破平衡引来了其他三国的觊觎;再听着箕堂的喋喋不休,卢志愈觉不得劲,愈觉恶寒,总算明白为啥今夜别人都没空接见马韩使者了。

终于,在第九次揉搓自己发僵的笑容之后,卢志还是打断道:“贵使心意,卢某已然明白,过去之事这里就先不提了。只不知贵使深夜造访,所为何来?时辰不早了,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呃,想来如今局势尊驾必也清楚,还请贵方救救我马韩吧!”箕堂微一错愕,旋即满脸悲戚,双目发红,直至掩面而泣道,“只恨那三家恶邻,本以为同是檀君后人,该当彼此护住,谁知他们竟会狼子野心至此!而今我马韩三面皆敌,贵方若不相救,恐将基业难保,落入恶邻之手啦!”

仅是恶邻吗,还有内贼呢!卢志心底喟然,须知华兴府与丘里方国的深度合作已然紧锣密鼓拉开序幕。为示投诚,丘拔之父也即丘里臣智三日前亲自来岛秘密拜见了纪泽,华兴府则以平价甚或免费援助的形式,随即向丘里方国紧急提供了水泥、钢铁等大量建材用于城防建设,兵甲军需用于武装夷兵,更以民间志愿的名义提供了一批军官、技师,自也少不了政治渗透,从而全力打造丘里城这一钢铁桥头堡。

“倘若贵方慷慨相援,我马韩上下定然铭感五内,愿竭举国之力,尽谢贵方之恩!”见卢志始终不为所动,箕堂也是真急了,索性开始没口子的许诺好处,“譬如,贵方之前所提的最初和谈条件,我方皆可接受,我方还可将清兰方国与庆全方国直接赠与贵方,还有,我方可让王太子前来为质,或者,贵方可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谈嘛...”

见箕堂如此,卢志也不免心生怜悯,作为半岛即将对战双方中的弱势一方,四顾茫茫的马韩显已趋于疯狂,其开出的条件甚至令卢志觉着眼热。怎奈他清楚,对于一场二十万规模的半岛大战,华兴府绝对不愿跳入泥潭,至少在各方打出狗脑子之前,那是绝对不会的。

“唉,我华兴府不便也无力参与半岛内战,府主心意已决,卢某委实爱莫能助啊。”压下心头诸般思绪,卢志一脸诚恳道,“当然,我华兴府是有正义感的,看不惯恃强凌弱与以众凌寡,故而,我方可以帮助贵方多争取些许备战时间,且在半岛战起之前,兵甲粮秣等军需,甚至庆首真等三千多贵军战俘,贵方都可随时交易带走,数量不限,价格公道,钱到即付!”

直娘贼,什么帮助咱们争取备战时间,是给尔等留下售货时间吧,果然是死要钱的华兴府啊!箕堂心中大骂,面上却丝毫不敢表现出不满,而是颇显感激的与卢志探讨起了细节。毕竟华兴府所提供的皆是马韩目前备战急需却无从购买的,而他今晚前来本也没太指望能够说服华兴府兵援马韩,购买军需从而武装赤手空拳的马韩青壮,才是他的第一目的。

一场你情我愿的交易,待二人将军购协议谈了个七七八八,箕堂突然常叹口气,面露恳切道:“在下这里还有一件私事,不知可否劳烦卢侍郎?”

“足下试言之,但若卢某力所能及,绝不推诿。”

卢志略一错愕,旋即淡笑道。说来对于这个为了国家兴亡而上蹿下跳的马韩使者,尽管其人不乏做作,卢志还是颇有好感的。

“箕某愿随韩王殿下赴死抗敌,直至与国共存亡。”最后一展马韩忠臣形象,箕堂随后左右看看,终是略显尴尬道,“怎奈护犊心切,实在不忍我那未成年的八子九女,以及十三房妻妾就此蒙难,唉,我欲趁此番军购交易之机,将他们连同些许薄财送至文明岛,以避大难,这里只好舍下面皮,还请卢侍郎日后加以庇护啊。”

“呃,小事而已,好说。”卢志点头应下,嘴角却不禁抽抽。尽管心中理解箕堂的行为,可咋就越看这厮越不顺眼呢。

“呵呵,卢侍郎果然古道热肠,既如此,一事不烦二主。估计届时不光在下,怕有众多马韩臣属会将子女家眷送至文明岛避难,还请卢侍郎也捎带看顾一二。其实也无它,只要莫被人无端欺凌即可。”箕堂陪着笑,再次恳求道。他倒也知晓,像卢志这等知名大儒,一旦点头,通常都会言出必行。

“足下却是不甚了解我华兴府一应政策,与其央我个人相助,倒不如让他们暂以平民身份,直接入籍华兴府,有一应法规在,何来他人再敢欺负?”这次卢志并未顺着箕堂的思路走,他淡笑道,“半岛百姓罹难,我华兴府自当仁善救助,府主已然决定,大凡半岛难民前来投奔我华兴府,皆可享受寻常汉人投奔待遇,还可根据个人经济与才能状况,予以志愿安置。”

“卢侍郎此言当真?呵呵,在下口误,口误,卢侍郎自然言重如山,呵呵,还请卢侍郎细言之。”箕堂一边赔着笑,一边目光闪烁的思量着。对于三面皆敌的马韩上下,华兴府只要真能给予韩人移民与汉人移民相同的待遇,其必将成为马韩夷民最为理想的逃难所,更多后续移民指日可待,这对马韩是祸,对他的子女则是福。

卢志也没在意箕堂的失礼,倒是耐心客串起了推介:“譬如足下那些子女,既有钱财又通汉文,便无需似寻常难民一般,被安排去夷州垦荒开发,而可在任意空缺县城购置房产,藉此自主选择户籍所在地,并以平民身份入籍华兴府。非但如此,某这礼部侍郎还可安排他们入学就读,亦可从事教师之职,升阶快速且安全体面。此外,为了吸引大族来投,本府的《拓荒法》还就垦荒条目有了重大变动...”

四月初一,乐中城,以出卖马韩利益为隐线,辅以一系列背后协议,五方和平会议终在乐岛圆满达成共识,除了马韩赔款与庆全撤军两项,也暂时划定了华兴府与半岛诸国分主海陆的格局。随后,华兴时报在第一时间刊发了五方代表最终商榷的协议内容,当然,一切条款都打着和平、商贸、合作与抚恤等等光鲜幌子,协议细节无需赘言。

就此,凭借在半岛旬日之战中的强力震慑,凭借在外交策略上的以退为进,华兴府非但悍然粉碎了邢晨之流的阴谋阳谋,还依据对百济弁韩野心的准确洞察,及时吃干抹净跳出马韩泥潭,并顺手牵羊的挣了个盆满钵满。至于半岛即将再度陷入新一轮的大火拼,华兴府就只能口称遗憾的乐见其成了。

事实上,各方皆已心知肚明,这次和平协议仅是为了将华兴府送离饭局,其注定是新一轮饕餮大宴的前奏,发令枪或许就是血旗军撤离庆全的那一刻。尽管出于暗助马韩并大发战争财的缘故,华兴府要求各国国主正式确认协议并获得赔款之后,血旗军才会执行和谈协议,撤离庆全,但没谁认为华兴府还能再拖上多久。

算算时间,从使者们离开乐岛,到各方国王正式认同,再到条约实施,最多也就半月,而这基本也就是各方的最后准备时间了...

视线转到大晋。冀州赵郡,平棘城郊,孙家坞堡。这是一座长宽百多丈,水泥砖石结构的崭新坞堡,其内有户四五百,多为孙家族人。恰似这座坞堡的崭新,如今的孙家也在赵郡崭露头角,声势愈隆,堪称本土势力的代表家族。虽然官面上最高仅是一个七品虚职,但在工商、人脉乃至底层军政中却已举足轻重。

此刻,坞堡正厅,济济一堂的坐着孙家各房各支的族老与俊彦,他们都在聚精会神的聆听着少家主孙治的叙述,而孙治所说的,正是他刚从乐岛带回的,有关南洋拓荒特区土地新政的消息。

“诸位叔伯长辈,近来朝廷内争再起,地方上匪乱不断,新蔡王享乐多过勤政,河北乱象已生,我孙家与太平商会年后已有两批货物遭劫。长此以往,只怕我孙家好不容易积攒的这些家当,难免为此乱局葬送。”扫视厅中众人,孙治诚恳道,“是以,治恳请将家族产业与族人,最大限度的迁往海外,或商或农,方为长久之计。”

“那华兴府势头强劲不假,可那都是他纪氏的,不,是他安海将军一人的。他那诸般法规,限奴、限田、选举等等,无不逼迫辖下百姓分至一丁一户的最小户,即便那所谓的特区,三十年后依旧要分为最小户,若是入其治下,我孙家迟早都得分崩瓦解。”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叟率先开口,却是不无训斥,“文通,我等知你与华兴府牵扯甚深,但你莫忘了,你终归是我孙家人,凡事须为家族考虑。”

“是啊,最初我等也想投靠安海将军,可辛苦为其运送物资,还送出族中子弟任其驱使,这才出了个七品县令孙力。可又怎样,那庶子非但被安排到了一个叫奄美岛的海中孤岛,甚至连给家族谋上千亩良田都不能。族中催他几次,他索性都不搭理了,毕竟分户出去了,族中也拿他没法。”紧挨方才老者的席边,又一族老附和道,“给那华兴府鞍前马后,纯属白忙乎,哪比挤身大晋士族,这才是正道啊。”

孙治眉头一蹙,这两位族老是孙家二房和四房的保守派,素来吵吵耕读传家,看不起工商之事,偏生手又伸得很长,啥好处都想管着,动辄还用族中老长辈的身份压人。自从他孙治靠拢华兴府,并通过太平商会愈加发达之后,可没少被这两位说道,论及原因,红眼是一方面,更有族中话语权乃至利益分配的争夺。

作为孙家新生代的领军人物,孙治手掌太平商会,还是华兴府暗中认可的,孙家也无权更换,他可不虚所谓的族权。不乏礼数的鞠了一躬,他淡淡道:“两位叔祖,我得澄清一下,别个安海将军可没主动邀请我孙家前去南洋垦荒,在人家眼里,咱孙家又算什么?再说了,如今需要躲避战乱的是我孙家,需要田地聚居的也是我孙家,人家华兴府着急吗?那些新政可是我为家族避难,托人恳请才得以施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