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085章 拉拢

宋士 085章 拉拢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085章 拉拢

河北,相州城外,忠义军大营,入夜时分,除了刁斗之声“邦邦”作响,万籁俱寂。

“徐统制,有人给你递来书信。”

徐庆正在和王贵等人说话,亲兵进来禀报,呈上书信。

徐庆和王贵对望了一眼,都是心中狐疑。徐庆接过书信,挥了挥手,亲兵退了下去。

“徐庆,是谁的信”

“我也不知道,看了就是。”

徐庆打开书信,看了一下信中的内容,脸色不由得一变。

“徐庆,到底是谁的信,怎么神神秘秘的”

陈广也凑了上来。

“是张相公的信,他已被朝廷任命为河北忠义军监军,人已经到了相州。”

“张浚他写信给你,到底有何要事”

王贵不由得心里一惊,不由自主脱口而出。

“信不但是写给我的,也是写给你二人,你们看过便知道。”

王贵接过书信,打开念了起来:

“明日午时,相州知州衙门一叙……。张相公监军河北忠义军,怎么不先来军中反而去了相州城”

王贵放下了书信,几人都是各怀心事,在灯下琢磨起来。

进了相州衙门,来到后院,看到正在花园之中饮酒赋诗的知州汪伯彦和通判赵不试,徐庆三人赶紧上前行礼。

“各位将军,请随军士到院房之中,张相公早已在此等候。”

看到徐庆三人的身影消失,赵不试摇摇头道:“真不知道张浚作何打算,拉拢这些泥腿子有个屁用。以我看来,不如直接撤换掉岳飞等人,张浚直接领兵,岂不快哉”

大宋皇室,果然是见解独到。金兵两次南下,文臣统兵非溃即逃,东京城几乎不保,不知这位大宋宗室,何以对文臣统兵有如此大的信心

你永远也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以文制武,果然是深入骨髓,刻骨铭心。

“赵通判,王松攻克太原,恢复石岭关,金兵再要南下,恐怕要借道陕西,其人之能,真可以是震古烁今。不过武夫掌兵,藩镇之祸不远。赵通判你身为大宋宗室,理应向皇帝进言,以免让王松坐大,后患无穷。”

汪伯彦精明之至,也许唯一看错的就是王松横空出世,救了摇摇欲坠的宋室。若不是如此,也许他早已是从龙之臣,执宰天下了。

不过他倒也是佩服。王松之能,独步天下,尤其是卜算子.梅中那一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更是深合他心。

只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和王松,文武殊途,再加上拥戴赵构的龌龊,二人之间,已是不能调和。

听到汪伯彦的话语,赵不试摇头道:“汪相公有所不知,皇宫里传来的消息,柔福帝姬很快就会下嫁王松。依在下看来,王松功名富贵皆有,岂会专权,汪知州切勿担心。”

汪伯彦一愣,嘴里不由道:“这王松好大的福气。帝姬下嫁,官家宠幸,重兵在手,可以称得上我大宋第一人矣!”

赵不试重重拍了一下桌子,愤然道:“若王松有不臣之心,本官绝不会束手就擒,一定会与他死磕到底!”

汪伯彦笑道:“赵通判,对于这武夫,朝廷已是猜忌在心。比如眼前这张浚监军河北忠义军。或许不出半年,河北忠义军就能重归朝廷,成为我朝虎贲。”

赵不拭愣了一下,随即哈哈笑了起来。

“我还以为官家已经忘了此事,忘得祖宗之法。如今看来,朝廷是早有预谋,官家做得好呀!”

他转过头来,低声笑道:“汪相公,你对军中之事颇为熟悉,看来做了不少事情啊。”

汪伯彦摇头道:“也不尽是,朝廷每次来官员视察军中,都是对岳飞等人百般拉拢,耳提面命,其中苦口婆心之言,谆谆教导之举,在下在一旁看得清楚。是以有此一言。”

赵不拭恍然大悟,点头道:“食君俸禄,自然要忠君爱国。张浚今日之举看,忠义军中那些王松的亲信,此刻怕是如鲠在喉,难熬的狠呀!”

汪伯彦鼻子里哼了一声,鄙夷道:“话说回来,王松的才华无可挑剔。“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当日王松就是用这一首词,打动了柔福帝姬。就不知道王松黯然南归之时,他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赵不拭冷笑道:“到时候王松无权无势,柔福帝姬会不会嫁给他,尚未可知。到时候要是个鸡飞蛋打,只怕他笑不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两旁值守的军士看着喜笑颜开的二人,都是鄙夷地扭过头去。

这二人如此兴高采烈,不知道那位忠贞之士,又要遭殃了。

徐庆三人进了房间,张浚满面笑容,站了起来。

“三位将军请坐。”

“张相公请上座。”

一番客套之下,张浚当仁不让坐了上席,徐庆、王贵、陈广三人分开坐下。

满朝朱紫贵,皆是读书人。在张浚这科举取士的士大夫面前,徐庆三人都是自惭形秽,拘谨不安。

“张相公,怎么没见岳统来”

“河北忠义军有众位将军在,本官也就放心了。”

注意到徐庆等人的窘态,张浚微微一笑,化解了众人的尴尬。

“军中之事,本官会和岳都统私下详谈。岳都统对朝廷一片忠心,陛下和众位大臣都是心知肚明。各位将军,你们就不要杞人忧天了。”

徐庆三人眼光相对,都是点了点头。

他们出来面见张浚,并没有对岳飞说明,心里始终忐忑不安。如今听到张俊这么一说,各自才放下心来。

“说起来,往日里还多亏张相公的教诲,我们几个多谢相公了。”

张浚做事还算周到,满腹经纶不说,行军打仗也是颇有见底。其人并没有一般士大夫的繁文缛节,也让三人莫名地亲近。

张浚微微点头。这三人虽为市井之人,但脑袋灵活,懂得变通,又有一身武艺,他正好借此可以控制河北忠义军。

至于岳飞,半年多的交道打下来,他已是非常了解。岳飞对大宋朝廷忠心耿耿,倒不用他担心。

这三人对岳飞倒是忠心耿耿。不过日久见人心,大难临头,这些人还是不是如此忠义,就尚未可知了。

“本官当日任河北处置使时,在中立军中呆了些时日,知道几位都是军中悍将,士卒信服,岳统制也是信任有加。朝廷那边,本官会为各位将军美言。此次出征,建功立业,就全靠各位将军了。”

眼光扫过三人,看他们都是面色发红,张浚声音忽然重了起来。

“听说王相公夺了太原城,杀的番子落花流水。希望各位将军多立战功,早日恢复河北。咱们也和王相公比比,看看谁为朝廷建的功勋更大,谁更能称得上国之长城!”

张浚的话,徐庆三人都是听了个清清楚楚,个个都是面红耳赤,心头狂跳。

这位张相公如此说,是真的打算把河东河北两支忠义军分开吗?

这到底是朝廷的旨意,还是这位张相公故意为之

“张相公,我等兄弟对朝廷,对官家忠心耿耿,此心可比日月。只要朝廷一声令下,我等兄弟自会奋勇当先,以报君恩!”

徐庆三人一起站了起来,抱拳行礼,言词慷慨激昂。

“好,果然都是国之长城。我敬三位将军一杯!”

张浚轻轻拍了一下桌子,首先举起了酒杯。徐庆几人都是端起酒杯,各自一饮而尽。

“本官临行前,陛下殷殷叮嘱,让在下抚慰众军,言道,即便这河北忠义军没有了王相公,也会运转自如,各位将军可能做到”

徐庆几人面面相觑,额头汗水细流。

“张相公放心就是,我等必会遵照朝廷旨意,以岳统制军令为先,不让朝廷和张相公忧心!”

三人一起站了起来,再次郑重发誓,人人面色凝重。

“都是好汉子,大家坐下说话。”

张浚摆摆手,让三人坐下,摇摇头叹息道。

“若是军中都如三位将军这般忠心,本官也就高枕无忧了。”

就在徐庆三人心中狐疑不定之时,张浚放下酒杯,轻声问道:

“本官欲宴请董先和牛通几位王松的旧部,让他们心甘情愿,以岳统制军令为先。你们说说,有没有这个必要”

徐庆和王贵一惊,陈广却不由得生出一丝妒忌。

他自问自己和董先武艺不相上下,董先是个大老粗,自己好坏读过私塾,博览兵书。

这样的一个老粗,却凌驾于自己之上,担任河北军的副都统制,实在让他心有不甘。

“张相公,董先和牛通起于微末,对王松忠心耿耿,乃是他的门下鹰犬。张相公想要收服二人,恐怕会事与愿违。至于张胜,此人油滑,难知其心。赵邦杰倒是可以一用,请张相公斟酌。”

张浚心里鄙夷。你三人也不是起于微末,若不是王松,现在还在乡下种地,哪里还有忠义之说。

不过他此时要依赖众人,这些话自然不会说出。

“既然如此,本官也就不强人所难了。”

张浚微微一笑,脸色又变得冰冷。

“河北忠义军只有董先这一个副都统,难负盛名。本官会向朝廷上奏,增设副都统一个,到时功名马上取,本官一定记得各位!”

三人心里都是怦怦乱跳,荣华富贵指日可待,加官进爵只是寸步之间,机会难得,不抓住的,都是傻子!

几个花枝招展的年轻官妓进来,在众人左右坐下,莺歌燕语,席间也变的有趣起来。

酒菜流水般地端了上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飞禽走兽,游鱼细虾,新鲜果蔬,美酒扑鼻……

美女作陪,香风扑鼻,美酒佳肴,众人大快朵颐,不由得个个意动。

醒掌杀人柄,醉卧美人膝,高官厚禄,醇酒美人,钟鸣鼎食,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