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114章 布局

宋士 114章 布局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114章 布局

落日余晖,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较场,三三两两的学员在较场上散步,低声交谈,也有一些在锻炼或者加练。

张过光着上身,脸上身上全是汗水,围绕着较场卖力地跑着,尽管腿沉的几乎抬不起来。

“张过,加油啊!”

不时有熟悉的同学经过,或是为张过加油,或是有几分戏谑。

是呀,排骨满身,瘦弱不堪,军中每次技能测试,他都是勉勉强强才能通过。若不是他训练刻苦,身手敏捷,也许他连普通的军士都当不上。

令人惊讶的是,军中推荐士兵上“讲武堂”,无论是教官还是军中将领,许多人都是推荐了他。

按理说,以张过这样貌不惊人,普普通通的样貌,留在军中已经是阿弥陀佛,更不用说上讲武堂了。

教官们给他的评价是吃苦耐劳,不达标誓不罢休。军中的评价是作战勇猛,心狠手辣,颇有战功。

较场一角巨大的椿树下,王松和讲武堂的几个教官,正在观看着较场上绕圈的张过。

“相公,这小子是荆湖人氏,要不是靖康年间遭了灾,全家被杀,他也不会流落异乡,到军中干这刀头舔血的玩命勾当!”

“刀疤脸”蒋虎倒是对张过颇为了解,看起来印象不错。

“家里世代经商,上过学堂,没有功名……”

王松打开手里的册子,点了点头,正色道:“就是他了。训练完了以后,让他前来见我!”

蒋虎赶紧答应,心里面却在嘀咕。既然要用人家,为何还要等别人训练完,不给别人喘口气的机会。

王松拿起册子翻了下去,翻到一页,停了下来。

“方雄,太行山悍匪,为人油滑,最会察言观色……”

王松不由得笑了起来,指着上面的评语道:“这是谁给的评语,也太埋汰人了吧。”

张横红了一张脸,不好意思道:“相公,这是小人的意思。这小子以前在小人帐下效力,办取巧的事情,最是攻无不克!”

王松点点头,仔细看了看方雄的资料,郑重道:“就是这二人,叫他们晚上来见我。此事乃是军中机密,谁也不能散播出去。否则休怪军法无情。”

众将领都是肃然听令。有人心头狐疑,就这几个歪瓜裂枣,不知道相公找他们,到底意欲何为

到底意欲何为

王松的目光扫过外面漆黑的夜空,不由得暗自沉思。

选择这么多看似平常,其实却是心智坚忍之人,正是为了情报,事关各地军政风土人情的情报。

府州一战,自己几乎身死,两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么多将士的死亡,难道还引不起他对情报的重视吗?

若是他能早早探知府州的军情,而不是折虎冒死前来禀报,也许他早已经全歼了完颜娄室军,中原的战局也不会这么乱。

情报的价值不言而喻。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以仅阵亡69人的代价,就干掉了满清两万多的八旗精锐,背后靠的是情报的差异。一方面,清军从外商处获得假情报,另一方面,英军截获清廷的和,以及从满清情报处驻京办获得大量的情报,把满清的战略意图和兵力部署摸得一清二楚。满清不战败,天理难容。

更不用说那永不消逝的电波。

俄罗斯的克格勃,米帝的FBI,英国人的情报六处,那个不是兴风作浪,搅得世界风起云涌,而始作俑者则是尽得其中利益。

王松将来的目标,自然是要席卷天下,甚至要拓兵海外,与之相应的情报机构,也要适时推出。

新成立的机宜司由张横控制,但其中的许多成员,却是王松一手挑选。毕竟,在见识上,王松要比张横超出许多。

“沙盘的制作,主要在于布局和测量数字的准确……”

讲台上,段盛正在聚精会神地给下面的一众学生讲解沙盘的制作,作为“讲武堂”的老师,他可是少有的没有从军经历的旧朝官吏。

靖康元年,金人大举南下,辽人故将小鞠录趁机破丰州建宁寨,知寨杨震与两个儿子皆力战而死,阖家遇难。身为建宁寨吏员,他不得不仓皇出逃,就连妻子都没能护得周全。

逃亡河东又河北,因为他精通算数之学,又有多年吏员从政经历,一番考核培训之后,他就当起了“讲武堂”的培训讲师。

下课铃声响起,段盛夹起课本,出了教室,刚要准备离开,却被门外等候的军士叫住。

“段先生,请你去教导处一下,军中有人在那里等你。”

段盛心里面一惊,赶紧跟在卫兵身后,紧紧跟上。

看到段盛进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转过头来,浓眉大眼,长胳膊长腿,正是张横。

“段先生,请坐。在下张横,机宜司就是由在下掌管。”

段盛心头一颤,不由自主站直了身子。

“小人段盛,见过张……相公。”

张横是谁,军中的将领人人都知道。经常和军中将领打交道,段盛自然知道张横身份。

“段盛,35岁,丰州建宁寨税吏,年轻时曾在军中效力,任都头一职,会党项话。靖康元年,辽人入侵建宁寨,父母妻儿皆没于战乱之中。先入河东忠义军中任辎重库官,后入讲武堂,任培训教师一职。坚忍狠绝,心思缜密……”

张横的话,让段盛不由得一惊。想不到自己那些陈年旧事,也被探知的一清二楚。

张横也是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男子,平平常常,属于那种扔到人堆里很难找出来的类型。也不知道王松怎么一眼,就相中了他。

“段盛,机宜司派人查过你的底细,当然不是为了怀疑你或者其他缘由,而是因为要派你去做极其重要,也是最为危险之事,你明白了吗?”

段盛心头狐疑,立即站直了身子,大声道:“只要能杀番贼,党项人也行,小人愿意赴汤蹈火,剖肝沥胆,张相公下令就是!”

“果然是个聪明人。”

张横轻轻笑道:“军中只有一个相公,你是知道的,叫我张机宜就行。”

他顿了顿,郑重道:“机宜司打算派你去河西,搜集情报,策反官员,不知你是否愿意”

段盛心头一荡,正色道:“相公是要对西夏用兵了。小人愿意前往,小人定会谨慎从事,不负王相公和张机宜所托!”

张横轻轻点了点头。这段盛一点就通,确实是个人才,看来,还是王松有知人之明。

“河西之地,隔绝北方游牧,贯通西域,此事至关重要,你可谓重任在肩。从今日起,你就是河西情报处的处长,河西之事,就拜托你了!”

段盛点了点头,轻声问道:

“张机宜,请问我何日启程,都有那些相关人等”

“你见过王相公,挑齐人手之后,即刻出发。”

段盛出来,军士把他来到另外一个房间,很快,王松走了进来。

“段盛,让你在讲武堂做教员,实在是委屈你了!”

王松握着段盛的手,满面笑容,异常的热情。

“段盛,你是一个人才,我不会看错。到了河西,做事一定要谨慎,到时都安安全全的回来。等到大军收复河西,大功告成的那一天,咱们一醉方休。”

段盛受宠若惊,难得地心头一热,抱拳道:“相公放心,小人必不辱使命!”

王松点了点头。国破家亡之人,能把仇恨埋在心里,忍辱负重,而又业务熟练,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段盛,情报之事异常凶险,稍不留意便是身死异邦,前功尽弃。你都需要些什么,钱财人力,一并说出来,我一定尽量满足于你!”

段盛沉思片刻,轻声道:“相公,小人想挑几个得力之人,不知相公能否应允”

王松点点头,笑道:“这是自然。情报之要,军国大事,自然要群策群力。”

段盛在房间里等了片刻,几个年轻人匆匆推门进来,为首一人激动道:“段先生,学生以后就追随你左右了!”

段盛哈哈一笑,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

“常华,王辉,以后咱们就要并肩作战了!”

常华摇了摇头:“河西这么大,咱们几个人,责任重大啊!”

讲武堂的较场上,王松盯着远处训练的军官们,聚精会神。

“相公,你说这些人能行吗?”

张横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终于忍不住说了出来。

“段盛孤身一人,又无家眷,到了河西,若不辞而别,或投靠了夏人,却叫人如何放心还有那个张过,窝窝囊囊的,半天憋不出个屁来,派他到荆湖主事,会不会太草率了些”

“段盛身负灭家之恨,除了忠义军,谁能替他报此血海深仇况且他孤身一人,却不另结新欢,可见此人乃是至诚之人,可堪重用。”

王松回过头来,看了看自己的左右手,轻声笑了起来。

“至于张过,连你都觉得他不像是探子,杨幺那些人又怎会觉得潜伏卧底,要的就是看似平常之人。要是都像张兄你这么英明神武,早就被揪出来了。”

张横黑脸一红,不服气地顶嘴道:

“相公,如你所说,段盛和张过也就算了。那个方雄,油嘴滑舌,口蜜腹剑,派他去江南主持大局,这不是羊入虎口吗?你就不怕他携款私逃,落个鸡飞蛋打”

王松把他笑了起来,自己的这位兄弟还真的是军中之人,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沙子。

“张兄,你可知方雄为何上了太行山,做了绿林好汉,和你一样”

张横气鼓鼓地说道:“他上不上山,当不当强盗,又有何相干”

王松轻轻摇了摇头,沉声道:“方雄本也是良家百姓,曾有一青梅竹马的相好女子,谁知却被当地的豪强糟蹋。方雄状告无门,这才杀了豪强,上了太行山。”

张横心头一惊,刚到嘴边要反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这样说来,这方雄倒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自己是对其有所偏见了。

“张横,方雄恨官府入骨,加上他八面玲珑,去江南潜伏,面对那些贪官污吏,出入风月场所,是不是个恰当的人选”

张横轻轻点了点头。归根结底,宣抚司是王松说了算,自己只不过查漏补缺而已。只要王松不和大宋朝廷卿卿我我,他这个做兄弟的,又何必和主帅过不去。

最重要的是,在识人、用人这一块上,王松好像从来都没有失算过,他不得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