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第60章 展望

宋士 第60章 展望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第60章 展望

窗外阳光明媚,春风十里,绿满枝头,百花齐放,鸟儿在明净的天空轻盈地飞翔。大名府,难得地迎来了一段和风徐徐的平静日子。

站在窗前,看了一会窗外湛蓝的天空,王松转过身来,迟疑了一会,这才问道:

“李公,张横那边,有什么消息传来吗?”

来到大宋**年,王松也已经入乡随俗,习惯了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他一袭长衫,黑色的布鞋,发髻用铜簪叉起,完完全全一副宋朝普通士子的装扮。

当然,平日里出去,他会挎剑佩刀,以显示出这个民族尚武的一面。即便是在各级官吏的选拔之中,那些有军中经历,或武技娴熟者,他也刻意器重录取。

体魄健康者,往往会更自信,拥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心底也要坦荡的多。

“回相公,水师已经占领了板桥镇和胶西,目前李宝驻扎于胶西,黄飞虎率水师北上,准备夺取登州、潍州之地。至于张横部,应该已经到了东平府,此地是济南府的最后一块屏障。大战或许会一触即发,或许已经接战。”

王松轻轻点了点头。张横三万兵力,再加上万余水师,兵力虽然不如刘豫的十几万之多,但忠义军是集中一处,伪齐则是分散各处,局部兵力上,忠义军并不吃亏。

以忠义军的精锐,火器之犀利,只要没有大的指挥失误,这一仗应该不难。

何况,忠义军水师在外围牵制,刘豫不得不分兵驻守,以免被忠义军几面夹击。

除去伪齐,不但可以消除忠义军的卧榻之患,更重要的是,歼灭依附于女真人的伪齐,更会在大义上占据优势。

相对于大宋朝廷的无能和一味南逃,忠义军则是捷报连连,宣抚司治下的百姓,甚至是燕云之地、大宋境内的百姓,他们更支持谁,显然一目了然。

“北面的金人,还有夏人,他们有没有动静”

按照王松的估计,女真人和伪齐休戚相关,忠义军对伪齐用兵,女真大军,尤其是驻守燕京的完颜宗弼,一定会南下掣肘。

“相公,完颜宗弼部想要南下,不过我军已经在拒马河布防。双方隔河相望,形成对峙之势,但尚无大的战事发生。”

王松轻轻一笑,鼻子里冷哼了一声。

陕西一战,女真大军死伤惨重,元气大伤,正如李若虚所言,双方已经形成了对峙之势。

忠义军虽然同样损失惨重,但两河、陕西、河南百姓超过两千万,想要募兵几万,简直是易如反掌。

而反观人数稀少的女真人,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至于夏人,只是做壁上观,未曾出兵。想来是要敝帚自珍,伺机而动。”

“敝帚自珍!”

李若虚的话,惹起王松的一阵大笑。

“李乾顺想要左右逢源,从中取利,却是打错了算盘。西夏本我中华故地,等灭了刘豫,下一步就是西夏了。”

他看了看旁边的一众幕僚,王大节立刻走了出来。

“相公,既然要对夏人用兵,就需未雨绸缪。河西乃是夏国右臂,斩之则灭夏指日可待。下官愿去兰州府,整备军务,筹备粮草,迎接大军西进。”

王松点点头,这王大节也是历史上挂名的贤者,对于他的能力和忠诚,王松自然不会怀疑。

河西和横山乃是夏人左膀右臂,夺了河西,打通西域,中原的西部屏障无忧,并且可以挥兵西进,重置西域都护府,重现汉家往日辉煌。

“大节,本官授你为河西安抚使,坐镇兰州,安抚百姓,筹备辎重粮草。”

王松正色道:“到了陇右,要和军方的情报人员亲密配合,拉拢分化,瓦解对方,尤其是那些汉人官员,为大军西进扫清障碍。”

王大节欣然称诺,喜上眉梢。他在王松幕僚之中,断断续续已有六七年,却没有立功立事的机会,这次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其他幕僚也都是暗暗称羡。河西之地,中原屏障,连接西域,想不到却给王大节抢先一步,拔了头筹。

“相公,如今南边,朝廷和湖广的杨幺争夺愈演愈烈,双方你来我往,都是死伤惨重。荆湖、江宁府,包括淮南、扬州一带,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我军要不要南下,先占了荆湖北路和淮河以北……”

朱梦说的话,让王松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开始沉思起来。

不“占”了淮北和荆湖北路,百姓无法休养生息,脱离战乱之祸。可若是挥兵南下,恐怕又要和大宋朝廷起冲突,这正是他担心的地方。这样一来,忠义军在道义上就失了先机。

“各位都清楚,如今,还不是和朝廷撕破脸面的最佳时机。”

王松的脸色冰冷,对于大宋朝廷,他已经不抱任何的幻想,也绝不会让对方牵着自己的鼻子。

这个时候,他心里和明镜一般,。他想要做的事情,封狼居胥,志吞天下,拓兵海外,靠着这样没有血气的一群君臣,无异于痴人说梦。

府州城外,一万多忠义军兄弟的尸体,难道还不能让他清醒过来吗。

“在淮河沿岸设置收容所,安置无家可归的难民。不要过淮河,除非是贸易的船只。让他们再打一阵子,回头咱们再收拾残局。”

历史上,即便是有大名鼎鼎的岳飞,杨幺起义也坚持了六年之久。现在没有了岳飞,杨幺的农民政权和大宋朝廷,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相公,水师若是占领了山东各岛,接下来又该如何”

太过乐观的幕僚们,已经把眼光放在了平定山东半岛之后。在他们看来,以忠义军之兵锋,水陆并举,歼灭伪齐大军,平定山东,只是时间问题。

众人一起来到地图前,王松看着地图上东海的地形,指了指高丽南部。

“相公莫非是要假道高丽,从侧翼攻击女真人”

“高丽蛮夷小国,见利忘义,不可与之共事。况且,高丽已经向金朝称臣,出于自保,也不会让我军入境。”

王松轻轻点了点头。高丽王朝一贯秉行“事大”国策,首鼠两端,不可与之共谋。

历史上,靖康之耻后,宋高宗赵构即位,曾于建炎元年,派遣商人胡蠡、柳悦等人以国信使的身份,多次前往高丽,希望通过对方刺探金国情报,均遭到拒绝。建炎二年,赵构又让浙东路马步军都总管杨应城出面,商谈是否可以请高丽借道“迎回二帝”,遭到高丽人的直接拒绝,还被高丽羞辱了一顿番:“二圣今在燕云,大朝虽尽纳土,未必可得,何不练兵与战?”

想要借助高丽,却被对方羞辱,大宋君臣,可谓丢尽了上国天朝的脸面。

众人看王松没有言语,纷纷安静了下来,想要看他,做出怎样的回答。

“借道高丽”

王松轻轻摇了摇头,跟着眉头紧皱了起来。

“高丽本就是我中华故土,习我中华语言,尊我中华文化。借道高丽,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这一次,咱们要平了高丽,重建安东都护府和鸡林州都护府。”

安东都护府是唐朝六个主要都护府之一,原为唐朝和新罗联军在灭亡高句丽之后,建立的管理高句丽故地的机构。后来,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搬到辽东。安史之乱之后,安东都护府是失去中原王朝的控制。但是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新罗仍然臣服于唐朝。

而鸡林州都督府则是唐朝在新罗领土上设立的羁糜都督府,都督由新罗王担任。自公元663年起,先后有16位新罗王被唐朝委任为鸡林州都督,历时200余年。

新罗王朝曾借助唐朝力量灭掉百济和高句丽,而后趁唐朝内乱,驱逐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势力,统一了朝鲜半岛中南部地区。其在内乱中分裂为“后三国”,后归附高丽,国亡。

堂中众人都是大吃一惊,谁也没有想到,王松已经有了如此大的野心。

“不止是高丽、日本,还有南边的流求,占城、麻逸、勃泥,这些将来都是我们要征服的地方。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要知道,庞大的生存空间,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由与安全的关键。这便是中华的未来。”

“相公,此事得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李若虚满头大汗。王松的思维太过跳跃,他已经跟不上对方的步伐。

“李公所言甚是,自然不能操之过急。”

王松点点头道:“先灭了伪齐,然后就是西夏。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总不能穷兵黩武,让百姓怨声载道,那就打错,特错了!”

一场场的战争下来,需要的是全民的投入。粮草辎重若是跟不上,再大的目标,也只能是枉然。

一行幕僚们出来的时候,个个都是面色凝重,全然不见往日的轻松。

“相公如此用兵,这也太疯狂了吧?”

朱梦说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初春季节,他却是汗流浃背,浑身凉飕飕。

“谁说不是,山东未平,已经是剑指海外。看来这以后,恐怕是大战连连了。”

李若虚长出了一口气,胸口的压抑,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各位,车到山前必有路,相公做事,从来都是未雨绸缪,他不会胡来的!”

一直没有说话的郭永,倒是镇定自若。

“大家不要忘了,大军拓兵海外,完全可以以战养战。再说了,我天朝这么多的人口,总是需要大量的土地。难道让他们总是待在这里,没吃没喝,又起来闹腾”

中华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间。王松的这一理论,倒是深得他的赞赏。

人口剧烈增长,最好的方法自然是获得更多的土地,难道非要挤在一起,争夺有限的资源

“无论如何,也得先打败了伪齐,灭了西夏,平了燕云之地再说。”

李若虚郑重道。他看了看晴朗的天空,莫名地恢复了些信心。

“各位,咱们还是做好份内之事。至于将来的走向如何,咱们拭目以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