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第33章 中华人物

宋士 第33章 中华人物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第33章 中华人物

宋士第33章中华人物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自后半夜起,灵州城中的爆炸声、厮杀声就没有停止过。期间,除了少数一些夏军的兵匪入户烧杀抢掠,倒没有任何的宋军上门讨扰。百姓们不知外面的厮杀如何,也不知是不是宋军入城,他们只是紧紧关闭门窗,握紧了手里的兵器或农具,以备不时之需。

终于,太阳日上三竿,城中的厮杀声也停了下来。听到外面官府衙役的铜锣声和“秋毫无犯”的呐喊声传来,一夜惶恐的灵州百姓,这才放下心来。

宋军已经占领了灵州城,这从满街的血污和刀枪箭痕,以及烟熏火燎就可以看出。百姓们,尤其是那些汉人百姓和孩童,都是大着胆子出门。

“天朝大军入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莫惊,店铺照常开张,买卖依旧,百姓只需安分守己,不得滋扰生事,相安无事,早宜告知……”

看到满街张贴的安民告示,看到上面官府的红色大印,注意到那些巡逻的宋军并无侵扰,百姓们才是半信半疑。至于那大印是谁的,那个衙门,倒没有几个人注意。

百姓们四处串门,互相通告,那些个羌人、蕃人百姓才一个个壮着胆子走上街头,看到一切安然无恙,才放下心来,开始他们习以为常的一日。

西平府府衙大堂之中,刘锜坐于正堂之中,正在盘问伤亡情况,以及城中情形。

“都统,我军战死两千三百余人,重伤六百余人,歼敌七千,俘虏五千……”

刘锜点了点头。一场夜战,还有“内奸”引路帮衬,还是伤亡了如此多的将士。

还不如野战来的痛快。一旦是攻城巷战,将士死伤惨重,不可避免。

“阵亡将士的尸体都火化了,到时候送回去,运往河北,到时候百姓都能去祭祀。”

军中的惯例,所有阵亡的将士,都会供奉在河北的忠烈祠中。

“都统,你说张都统他们,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东路的西夏援军没有赶过来,说明已经被张都统牵制,他的部下都是河东忠义军的精锐,金人也奈何不得。”

刘锜沉思了片刻,继续道:“河西战事已经结束,王相公率大军来援,估计还得七八日,咱们在这里静待就是。”

现在粮草充足,又有城池可守,确实没有后顾之忧。

军士兴奋道:“王相公亲自来援,兴庆府要倒霉了!”

“将军,城中尚存库银三十余万贯,粮食万石,足可保大军两月之用。”

高守忠的嫡长子高文英伫立在一旁,轻声道。

刚才刘锜和军士的对话,让他不由得胆战心惊。忠义军三路大军直奔西夏,王松亲自出马,西夏,恐怕是要灭国了。

“高兄弟,你立了大功,已经是自己人,不必拘束,坐下说话。”

刘锜一团和气,微微笑道:

“昨夜打开南城门的,是你的亲弟弟高文杰吧。你高氏兄弟立下大功,保全合城百姓,等王相公到了,本将一定为你兄弟引荐一下。”

凉州城有高甫父子,灵州城有高守忠父子,年轻一代,都是做出了自己心中的选择,他们的父辈只是附随而已。

前有高甫,后有高守忠,西夏,如何不败!

高文英大喜过望,赶紧肃拜道:“听闻王相公盖世英雄,如能一见,足慰平生。小人多谢将军成全!”

昨夜他父子三人商议后,高守忠派长子高文英秘密出城联络宋

军,次子高文杰把守的南门大门洞开,放宋军入城。高守忠则是坐镇中枢,居中指挥。他为官多年,老谋深算,派人关闭府衙,看好钱粮库房,以防党项人狗急跳墙,烧了辎重粮草。

“高兄弟,不必过谦。你父子护住了辎重粮草,也是大功一件。王相公做事最是公道,一定不会亏待你父子三人!”

这高氏兄弟不愧是高门大户出身,做事缜密,举止有度,再加上年轻,倒是可以培养一下。

“都统,高守忠一群人负荆请罪到了。”

刘锜心中一惊,抬头看去,果然,一群移动的荆棘移动了过来,大堂上的军士赶紧贴边而立,以免被荆棘划伤。

“罪人高守忠,携一众灵州官员,城中士绅,见过天朝上官。”

高守忠发髻散开,诚惶诚恐,面上和衣服上还有不少污黑,不知是战后故意涂抹,还是煞有其事,反正行头和造型十分准确。

他身后的众人和高守忠一样,个个都是中华衣冠,身背荆条,面色痛苦,如丧考妣。

高文英不由得脸上一红,赶紧把视线转过一边。父亲和他身后众人的这些造型,实在是太雷人了。

出身官宦世家,熟悉官场的刘锜怎能不明白这些表面上的东西,他满面春风,从案几后匆忙走出,上前扶起了一揖到底的高守忠,温声道:

“高相公,身处异邦,不忘赤子之心,主动投诚,免去万千将士身死,高相公乃有功之人,王相公也不会忘的!”

他抬起头来,对着后面的一众人等大声喊道:

“各位有心之人,忠义军会铭记在心,大家都起来吧!”

“将军,失节之人,不敢苛求将军原谅,只求将来能死在中华之地,埋骨大江南北,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高守忠摇头叹息,高文英赶紧上前,扶住了父亲。

后面的众人也是一起大声道:“虽在异邦,不忘中华故地,生不能为中华之人,死愿为中华之鬼!”

刘锜一阵头疼,他亲自拔掉了高守忠身上的荆条,递给周围的军士,摇头苦笑道:

“高相公何苦多此一举,有心就行了。各位,有心了!”

刘锜挥挥手,军士们上前,拔去了各人身上的荆棘,院子里扔了满满一大捆。仔细打量,树枝同一个品种,粗细和颜色几乎一样,看样子是来自同一棵树,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等到众人都收拾好了衣服,在两边的椅子上坐下,刘锜这才开口说道。

“各位迷途知返,里应外合,引我天朝大军入城,灵州城免于涂炭,灵州百姓得以保全,功莫大焉。还请诸位贤达群策群力,支持我大军北上。本将在这里,多谢诸位了!”

刘锜抱拳行礼,众人都是连连谦让。诸人都是从刘锜的话里听了出来,这位和蔼近人的宋军将军,这是让他们出粮出钱啊。

幸亏,昨日高守忠已经给众人打过招呼,让众人出些血,否则今天就要出丑了。

看来,还是高守忠深谋远虑,不愧是朝廷的相公。自己这些人鼠目寸光,舍不得小财,实在是差远了。

“小人等已经捐献了些钱财粮食,还请高相公向将军禀明。”

“将军,我等这些俗人,也只能尽绵薄之力,还望大将军不要推辞!”

官员和乡绅们的一番话语,刘锜更是笑容满面,连连点头。

“诸位,这真是雪中送炭,本将诚惶诚恐,多谢诸位啊!”

高守忠见一团和气,趁热打铁,从怀中取出几张纸来。

“将军,这是我等捐出的财物明细,十万石粮食,二十万贯钱财,另有战马三百,绫罗绸缎若干,现就放在府库后衙,捐赠者的名字和捐赠明细都在上面,请将军过目。”

这就是投名状啊,保命的资本。刘锜哈哈一笑,这倒是个意外的收获。

“诸位,我代王相公,代忠义军的兄弟,多谢诸位了!”

下面的众人虽然心里肉疼,但都是笑容满面,纷纷说道:

“王相公天纵奇才,他日执掌牛耳,必能造福天下百姓,善莫大焉!”

“等王相公到了,还烦将军引荐一下,一睹真容!多谢将军了!”

刘锜暗暗苦笑,他正要让人准备宴席,安抚众人,忽然外面的军士躁动了起来。

“出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何事”

刘锜话音刚落,李彦仙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喘气道:“刘兄,快快跟我出城迎接,王相公到了!”

刘锜大吃一惊。600里加急公文仅仅到了三天,王松就已经率大军赶到,看来都是骑兵无疑。

高守忠和一众左右对望了一眼,都是暗自庆幸。幸好在王松到达之前投诚,否则大军到来,摧城拔寨,还不知要弄出多少事端。

“将军,我等也一同前去!”

高守忠等人都是喊了起来。

高文英看着父亲脸上的污黑,还有那一身破破烂烂的脏衣裳,迟疑道:

“爹,你看你这脸,你这打扮,要不要梳洗一下”

“对!对!对!”

高守忠慌忙道:“你们都去梳洗打扮,赶紧换了衣裳,可不能这样子去见王相公!”

看着父亲一行人慌慌张张跑向后衙的身影,高文英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一次,父亲可谓是用力过猛了。

“各位兄弟,大家别来无恙!”

万千铁骑簇拥之下,王松兜鍪铁甲,红色的披风随风而起,高头大马之上,一对铁枪赫然在目。他打马向前,频频向众军挥手,所到之处,一片山呼海啸,刀枪并举,数万将士个个面色涨红,人人都是亢奋,呐喊声此起彼伏,远远传了出去。

刘锜和李彦仙等人上前,在官道上一起单膝跪地,大声道:

“末将刘锜、李彦仙,麾下众将士,拜见王相公!”

所有的将士都是单膝下跪,一起抱拳,同声道:“参见王相公!”

众人异口同声,城里城外,有如天崩地裂,惊雷阵阵,响彻云霄。

出城观看的百姓个个面如土色,那些心有不甘者都是汗流浃背,目瞪口呆。许多人只觉呼吸急促,胸口发闷,不由自主都是跪了下来,不敢抬起头来观看。

高守忠心里先是凉了半截。汉人有如此英雄,西夏灭亡,只在旦夕之间,恐怕女真也会步其后尘。

转念一想,他又莫名地有些庆幸,庆幸自己是个堂堂的汉人,不会和这样的人物为敌,不会和这样的军伍为敌。

他身后的官员和士绅,个个都是心惊肉跳,伏地不起。忠义军军威如此萧杀,王松霸气外露,众人只觉得这才是天朝人物,赳赳王师,实至名归。

“想不到汉人之中,竟然有如此英雄!”

高文英、高文杰兄弟一起跪下,心旌摇曳。只有王松这样的人物,才配得上当世英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