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士 > 第32章 灵州

宋士 第32章 灵州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5:35:48

第32章 灵州

“一个受到震惊的亚洲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史诗般的中国。决不向蛮族求和,也不以重金去收买他们撤兵,唐太宗扭转形势,战胜他们,使他们害怕中国。”

——勒内格鲁塞:。

自春秋战国时起,灵州已是羌、戎、等民族散居地。始自秦朝始,灵州便被当作“汉家门户”,也为历朝历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必争军事之地,素有“关中捍蔽”、“朔方雄镇”、“兵食完富”之誉。

大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秋,唐太宗李世民驾临灵州,在此接受西北诸少数民族的降服和朝拜,被共同尊为“天可汗”,一洗唐初受突厥的欺侮、被迫对其执甥舅之礼的屈辱,唐太宗与部落使节数千人隆重会盟,史称灵州会盟。

唐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逃往蜀中。途中,太子李亨率部连夜疾驰灵州,登基称帝,并借助朔方节度使兵力,平定安史之乱。故而唐人称灵州是“军输王室,功高天下”。

李元昊建国大夏,国都迁至和灵州隔河相望的兴庆府,灵州的重要性也随之降低,但仍是西平府府治所在。

“想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此会见草原各部落,被尊为可汗,扬我中华之声威,以洗渭水之耻,前贤遗风,令人思之神往。”

驻足于南城外的高地上,看着眼前城门紧闭的灵州城,刘锜的眼睛里面,有一种说不出的犹豫。

大破静塞军司,刘锜驻扎赏移口,自己和李彦仙率部进入西夏腹地,沿途击溃了前来增援的西寿保泰军司,到了黄河以东的灵州。

“九哥,咱们为何不挥兵过河,直逼兴庆府,破城抓了西夏皇帝再说王相公可是答应过你,破了兴庆府,就封你为夏王。”

刘锐的眼睛里有一丝疑惑。虽然青铜峡还有六七万的党项大军驻扎,可是忠义军雷霆一击,未必不能克复。

插一句,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破了兴庆府,九哥可就是夏王。如此奇功,九哥却犹豫观望,让他觉得殊为可惜。

“夏王”

刘锜轻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三路大军齐赴夏境,万千将士浴血奋战,却成我一人之美,于心何安况且,功高震主,切忌锋芒太露,引人侧目。这平夏的功绩,还是大家分享才好。”

刘锐点了点头,兄长说的没错,三路大军齐进,若是独享战功,名不正言不顺不说,恐怕也会引起军中其他将领不服。

“九哥,那这兴庆府……”

“十一哥,稍安勿躁。王相公平定河西,一定会带兵北上。破兴庆府,还是让王相公来独领风骚吧。”

“王相公不是贪功的人。”

兄弟二人都是哈哈笑了起来。在王松手下做事,无人掣肘,兄弟几人都是舒心,心情自然也是放松。

尘土飞扬,远处几匹战马奔腾而来,马上的骑士风尘满面,高举文书,嘴里面大声喊着。

“六百里加急,快带我去见刘相公!”

刘锜心中一颤,和弟弟对望了一眼。

“一定是王相公的捷报!”

李彦仙也是急匆匆过来,站在了刘锜一旁,显然也看到了报信的军士。

军士打马到了跟前,翻身下马,上前跪拜道:“两位相公,六百里加急文书!”

“刘兄,赶紧拆开看看,到底是何情形”

刘锜打开公文,看了几眼,猛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显忠平了河西之地,西夏人河西三大军司灰飞烟灭,我军控制了河西四郡,已经在玉门关和阳关

驻兵了!”

李彦仙接过文书,看了半天,也是哈哈大笑,泪水夺眶而出。

“河西之地,玉门关、阳关,今日终于重回汉家怀抱。这真是天大的喜报啊!”

他走到一旁,轻轻擦去了脸上的泪痕。

刘锐兴奋道:“王相公会率一万骑兵北上,与我军会师于兴庆府城外。两位相公,看来咱们可以攻城了!”

李彦仙转过头来,已经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刘锜和他对望了一眼,都是喜不自禁,感慨万千。

“能让一向钢铁直男的李相公落泪,此事一定要告知全军!”

刘锜用王松的口头禅开起了玩笑。

“刘锐,立即把喜报告朱诸全军,也让将士们乐上一乐!”

刘锐下去片刻,果然,军中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军士们人人都是欢呼雀跃,相拥而庆。

“李兄,灵州城,还需要破城硬攻吗?”

兴奋之余,二人都是长出了一口气,将思绪收了回来。

“李察哥退守青铜峡,灵州城等于已经放弃。攻城死伤太大,趁着河西平定,不如派使者进城,游说一番。你看如何”

“不错,河西平定,先让城中乱上几天,咱们再见机行事!”

二人相对一笑,心情莫名地轻松了起来。

灵州城中,往日热闹的街市死寂一片。临街的商铺全部插上了门板,街上行人寥寥,除了来回巡逻的军士,很难看到百姓的身影。

宋军兵临城下,谁都意味着什么。那是边境上的大军,肯定已经708落,否则,宋军也打不到这西夏的腹地来。

要知道,灵州城距离兴庆府,可只有百里之遥,跨过了黄河,半日即到。

城中的百姓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党项人和蕃人。相对于他们,那些汉人却要泰然自若的多。自从报纸流入了西夏,所有的百姓都是明明白白,报纸上说的明白,忠义军从不杀汉人。即便是那些党项人和蕃人,他们也不会滥杀无辜。

当然,除非你非要和人家忠义军作对。而且,总是有不少顽固之人,不肯结束眼前的事实。

尤其是驻扎城中的上万党项将士,在那些党项贵族的怂恿之下,提着刀子红着眼想要拼命的人不在少数。

一旦忠义军进城,他们的财富、奴隶、土地、庄园等等,肯定都会被没收。一夜回到解放前,事关自己的身家性命,这些人自然要奋起一搏了。

况且,灵州城高大雄峻,据城而守,上万大军,怎么也能守上个两三个月。也许那个时候,宋军就已经退军了。

西平府知府衙门,高守忠不安的在衙门大堂中走来走去,心中烦躁不已。

自己触怒龙颜,被下放到这里,还没当几个月的知府,宋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他可是知道,忠义军对付金夏的这些汉臣,可谓是从不手软。就连忠义军的相公王松,不也亲手在东京城外,杀了刘彦宗吗!

他们这些汉臣,帮着自己的主子出谋划策,边境上死伤的汉人可是无数。一旦落入了这些人的手中……

哎!若是能留得一条性命,就算把这林都城献给忠义军,从此告老还乡,终老泉林,又有何妨。

抬起头来,正好看见自己的儿子从外面匆匆进来,脸如死灰,高守忠的心,一下子抽紧了起来。

“爹,大事不好了!”

儿子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不小心还摔了一跤。

“大郎,不要惊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高守忠上前,赶紧把

儿子扶了起来。

“爹,宋军占领了河西,十几万党项大军灰飞烟灭,宋军已经整军北上了!”

高守忠眼前一黑,双膝一软,差点摔倒在地,这次却是儿子扶住了他。

“大夏完了,咱们也完了,宋人要拿回他们的江山呢!”

高守忠脸色煞白,全身都在颤抖。

“爹,宋军即便破城,又和咱们有什么关系你又为何如此慌张”

高守忠立刻沉下了脸来。他拍着桌上的报纸,瞪大了眼睛,望着儿子。

“大郎,宋军破城,咱们就是身死族灭,咱们可是这上面的“汉奸”啊!”

高守忠又开始踱起步来,嘴里面嘟嘟囔囔,摇头晃脑,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爹,你杞人忧天了,你好像算不上什么“汉奸”,人家刘彦宗,时立爱,那才是报纸上钦点的。”

儿子的话,让高守忠愣了一会,随即大笑了起来。

“刘彦宗、时立爱为金人攻宋上下奔走,怂恿金人伐宋,那才是汉奸。我高守忠只不过守成之臣,举兵伐謀,那是党项人自己的事情,与我何干!”

高衙内惊讶地看着放声大笑的父亲。刚才还愁眉苦脸、惶惶不可终日,瞬间又是云淡风轻,趾高气扬。

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让他还真有些接受不了,一个老年人,还有这么好的心脏。

一阵狂笑之后,高守忠忽然又停止了笑声,皱起了眉头,跟着摇起头来。

“虽然不是汉奸,却也无功无过,若是秋后算账……”

高守忠坐会了椅子上,开始思索起来。

一旦回到他熟知的国内政治领域,面对着熟稔的官场中人,他又立刻变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父子俩正在低头沉思,下人进来禀报,说是一些城中的士绅上门求见。

“高相公啊,宋军兵临城下,灵州城恐怕要生灵涂炭,你可要主持大局,独掌乾坤啊!”

“高相公,那些党项爷爷,他们那管咱们的死活,你可要给我等做主啊!”

“家破人亡,性命不保,如何是好啊!”

一群锦衣华服的富商巨贾在堂中坐下,个个都是唉声叹气,忧心忡忡。

“各位贤达,宋军兵强马壮,大夏覆亡,已是板上钉钉。大难临头各自飞,党项人对我汉人猜忌太深,宋军兵临城下,他们自己的死活都管不了,又岂会顾及我汉人的死活。”

高守忠说的倒是实话。朝中为官这么多年,党项人军政上只手遮天,汉人那里插的进去。

不要看李乾顺表面上崇尚儒学,亲近汉臣,真到了山河破碎的关头,他信任的还是那些党项贵族。

“高相公,你可得想个法子啊,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呀!”

士绅们一阵附和,都是深有同感。

“各位,若是在下提出一计,能保得各位周全,各位愿意忍痛割爱吗”

士绅们先是一愣,随即纷纷点头道:

“高相公直言就是,只要能保全性命,我等以高相公马首是瞻!”

有些人已经心里明白。高守忠此举,肯定是要弃暗投明了。

“好!”

高守忠轻轻拍了拍桌子,沉声道:

“生死关头,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在座各位和高某人一起,拿出十万石粮食,二十万贯钱财,此事方有些把握。”

士绅们面面相觑,随即都是站起身来,一起肃拜道:

“唯高相公马首是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