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497章 公堂之上 旧友重逢

东汉不三国 第497章 公堂之上 旧友重逢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马超被关在牢房里,满心焦急如同困兽,他扯着嗓子大声呼喊:“来人!到底怎么回事!”声音在狭小昏暗的牢房里回荡,透着无尽的愤怒与急切。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牢房传来潘凤和武安国同样焦急的叫喊:“将军,将军,你还好吗?将军!”

马超赶忙回应:“我没事!你们怎么样?”

潘凤大声回道:“我们也被绑得结结实实,不知道怎么就被抓了!”

武安国也跟着喊道:“对啊将军,昨晚还好好的,怎么一觉醒来就成这样了!”

众人满心疑惑,面面相觑却又都隔着牢房无法相见,实在想不明白为何会突然遭此变故,被俘至此。

公元193年,大汉天子刘辩的兴平三年,举世无双的名将马超,竟在这狭小逼暗的牢房里熬过了原本该阖家欢庆的除夕之夜,如今外面已到了旭日当空。阳光透过牢房顶上那狭小的气窗,洒下一小片惨白的光影,马超静静地坐在牢房角落,身上的囚服破旧不堪,凌乱的发丝遮住了他锐利的双眼。

“将军!”潘凤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咱们总不能在这儿等死,得想个法子出去。”

武安国也附和道:“对,可到底是谁下的手,把咱们弄进这鬼地方?”

马超脑海中思绪翻涌,在这寂静的牢房里,他依稀忆起昨夜与客栈伙计的交谈,提到舒城如今的县令正是鲁肃,字子敬。他想起在洛阳时与鲁肃的过往,那时便深知鲁肃才学渊博,胸有沟壑,心怀正义,是个不可多得的人物。更何况,二人本就是旧识,情谊匪浅。

马超凑近牢房栅栏,压低声音向潘凤和武安国说道:“二位稍安勿躁。这舒城的县令是鲁肃,我与他在洛阳有过交情,深知他为人。想来他不会无缘无故将我们囚禁于此,其中或许有误会。咱们先稳住心神,莫要慌乱,我想办法与他沟通,弄清楚状况,总会有转机。”

潘凤和武安国听闻,心中虽仍担忧,但马超的话似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情绪渐渐平复下来,静静等待着马超设法化解这场危机。

马超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沉声道:“定是鲁肃察觉了咱们的身份,趁咱们醉酒布下陷阱。既来之则安之,先摸清状况,再寻脱身之机。” 此时,牢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三人瞬间警惕起来,紧紧盯着那扇牢门……

就在马超与潘凤、武安国低声交谈之际,突然,牢房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紧接着,一群衙役和民壮如狼似虎地闯了进来,二话不说,便对马超推推搡搡,要将他带出牢房。

潘凤和武安国见状,心急如焚,大声呼喊:“你们干什么!放开将军!”然而,他们的呼喊却无济于事,马超还是被强行带走了。

马超虽被这般粗鲁对待,但因想着即将面对故人鲁肃,虽身为被俘之身,却也努力保持着几分从容镇定。他随着民壮一路前行,很快被带到了大堂之上。

大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鲁肃高坐于公案之后,面色冷峻,“啪”的一声,猛拍惊堂木,大声喝道:“堂下是何人?你等一行人究竟是谁?速速报上名来,来此究竟是何目的?”

马超一听这声音,便知是鲁肃无疑。见他这般佯装不识的模样,马超心中一时五味杂陈,一时间竟不知是该实话实说、出言相认,还是配合他继续这场表演。电光火石之间,马超心生一计,急忙高呼:“无罪,无罪!我等不过是寻常商人,昨夜在客栈中饮酒,不知为何今日却被押至牢中?”

鲁肃闻言,又是一拍惊堂木,怒道:“好贼子,竟敢还如此大言不惭,咆哮公堂!看来你是心中不服。来人,且去客栈取来他们所运货物,我要让他心服口服!”衙役们领命后,立刻匆匆而去。

待衙役们离开后,鲁肃这才起身,快步走下堂来。他来到马超面前,脸上换上一副亲切的笑容,对着马超恭敬地躬身说道:“孟起贤弟,自洛阳一别,便是数载光阴,为兄可是想煞你了。”

马超对于鲁肃这突如其来的态度转变,着实有些不太适应,心中更是疑惑丛生。他微微皱起眉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说道:“子敬兄,你这前后态度判若两人,究竟是何故?我刚还以为子敬兄已然忘却昔日情谊,不念旧交了呢。”

鲁肃赶忙摆了摆手,一脸歉意地解释道:“孟起贤弟,你有所不知啊。这些衙役都是舒城县里的老人,他们对本地事务极为熟悉,可正因如此,他们难免会多嘴多舌。城中刚刚得到消息,说是有一支三四十人的队伍,上头下令全面戒备。你们进城之时,我便隐隐察觉到异样。待你们入住客栈后,我亲自去查看,一眼便认出了你。只是当时人多眼杂,抓捕行动又牵扯到守军协助,我生怕走漏了风声,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才出此下策,佯装不认识你,先行稳住局面。如今将衙役支出去,也是为了能与你单独交谈,不暴露你的身份呐。”

马超听了鲁肃这番解释,心中的疑惑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感动。他轻轻握住鲁肃的手,感慨道:“子敬兄,是我误会你了。没想到你为了我的安危,竟考虑得如此周全,这般良苦用心,实在让马超感激不尽。”马超心中暗自思忖,鲁肃此举,不仅展现了他的谨慎与智慧,更体现了对旧友的深厚情谊。

鲁肃笑着拍了拍马超的手,说道:“贤弟说哪里话,咱们昔日在洛阳相识,情谊深厚,我又岂会不顾你的安危。如今你身处险境,我定当全力相助。只是,你此番带领这三四十人,究竟所为何事?为何会引得上头下令戒备呢?”鲁肃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关切地问道。

马超听鲁肃如此询问,长叹一声,坦诚相告:“子敬兄,实不相瞒,我此行目的乃是前往吴郡,与结义兄弟孙策会面。如今袁术在扬州一带肆意妄为,致使扬州百姓深陷水火,民不聊生。我与孙策商议,共商讨伐袁术的大计,旨在解扬州之危,救百姓于倒悬。”

鲁肃听闻,眉头紧皱,面露责备之色:“孟起,你身为一军统帅,行事当以大局为重,怎可轻易涉险?你向来聪慧无双,文武双全,本应事事谨慎,却怎会如此大意,竟轻轻松松就被一众守城官兵、衙役和民壮给捉拿了去?这实在不该啊!”

马超面露惭色,愧疚地说道:“子敬兄教训得是,我的确太过疏忽。离家已久,一路奔波,恰逢除夕之夜,本就思乡心切。又得知此地乃是我兄弟周瑜的故乡,再听闻你在此地担任县令,几重消息传来,心中满是欢喜与放松,一时竟忘却了身处险境,放松了心神,才酿成此祸,实在惭愧。”

鲁肃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你即便要去会盟,也不可如此行色匆匆。只带这寥寥数十人,太过冒险。切莫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就整天艺高人胆大,轻易涉险。一旦有个闪失,不仅你自身难保,那伐袁术、解扬州之危的大计,又该如何推进?你肩负重任,行事不可再如此鲁莽了。”

马超重重地点了点头,诚恳地说:“子敬兄所言极是,马超定当铭记于心。此番教训深刻,日后行事,我必加倍谨慎。只是如今之计,还望子敬兄能施以援手,助我尽快脱身,前往吴郡与孙策会合,共商大计。”

鲁肃一声长叹,面露难色地说道:“孟起,如今我身为袁术之臣,若是公然助你,岂不是背上背叛袁术之名?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你我都清楚。” 其实,鲁肃这番话,也是在试探马超,想看看他是否还是洛阳城中那个满腔热血、一心为国为民的少年。

马超听闻,目光瞬间变得坚毅,毫不迟疑地说道:“子敬兄,袁术此**国殃民,所作所为天理难容。他不顾自己四世三公的身份,倒行逆施,致使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这般行径,与那乱臣贼子何异?我马超此生志愿,便是荡平奸佞,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袁术乃是我必杀之敌,又岂会因你在他麾下,就有所顾忌?”

鲁肃微微点头,却仍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虽不在朝中,却也知晓天子对你明里暗里的各种排挤。你在朝中不得意,空有一身本领,却难展抱负。如此,你为何还要执意扶保朝廷?”

马超神情庄重,缓缓说道:“子敬兄,天子行事,有时确实让我不满。但我马超看重的并非天子一人,而是这大汉江山,是天下苍生。如今汉室倾颓,诸侯割据,国家已然四分五裂。若此时我等再不为朝廷尽力,任由各方势力混战,受苦的只会是天下百姓。我实不忍心见百姓生灵涂炭,所以无论天子如何对我,我都不愿国家分裂,定要尽我所能,恢复这天下太平。”

鲁肃听闻马超这番言辞恳切的话语,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深知,眼前的马超依旧是那个心怀天下的热血之人,值得自己托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