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498章 故人相见 鲁肃来投

东汉不三国 第498章 故人相见 鲁肃来投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鲁肃微微仰头,目光中似有回忆之色,缓缓说道:“自洛阳离开后,我便回到家乡,闭门读书,本想就此潜心学问。可不想,袁术听闻我的些许虚名,多次派人前来邀请与征召。起初,我念及天下大乱,或许能借此一展抱负,加之迫于袁术的势力,心中难免有些心动。但随着对袁术的了解逐渐加深,我发现他的种种行为,实在与我心中的道义背道而驰。他骄奢淫逸,不顾百姓死活,一心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我心中失望至极,便不想再应他的征召。然而,袁术怎会轻易放过我,在他的压力之下,我无奈只能为官。可在袁术帐下,我处处受限,始终不得志。”

他顿了顿,目光柔和了几分,接着说道:“后来,袁术占领庐江,我得知舒城乃是周瑜的故乡。我深知周瑜为人,对他敬佩有加,便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护这一方百姓安宁,让周瑜的故乡免遭战乱之苦。于是,我主动申请担任舒城县令,直至今日与你相遇。”

马超静静听着,这才了解到鲁肃离开洛阳后的种种经历。心中不禁对这位老友多了几分感慨与理解。

这时,鲁肃将马超安抚在座位之上,马超一脸不明就里。只见鲁肃正襟危坐,郑重地整理好衣衫,而后恭敬地向马超下拜。马超见状,赶忙起身欲扶,却被鲁肃执意止住。

鲁肃神色庄重,眼中满是真诚与感慨,说道:“孟起,我漂泊江湖这些年,心中一直迷茫。虽心怀为百姓谋福祉的志向,却不知从何做起,好似在黑暗中独自摸索,始终寻不到方向。直到今日与你重逢,我心中不断回想起你少年时期那些宏伟的志向。当年,我虽知晓你的抱负,却未能完全理解。这些年,亲眼目睹百姓在战乱中的痛苦,我才深知你志向的伟大与可贵。”

马超听鲁肃如此夸赞,连连摆手,一脸谦逊地说道:“子敬兄,你实在是过誉了。我马超这些年虽有一腔热血,却也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功绩,何德何能受你这般称赞。”

鲁肃却一脸严肃,认真地说道:“不然,孟起!这些年,我虽不在朝堂之上,却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动向。我看到你即便遭受诸多压迫,身处困境,却始终不改初心,一心为国出力。就凭这份坚韧与执着,便足以证明你的胸怀和抱负绝非寻常人所能比拟。你每一次征战,每一次为朝廷出谋划策,都是在为这乱世带来一丝希望,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鲁肃越说越激动,言辞间满是对马超的钦佩:“孟起,你武艺高强,谋略过人,心怀天下苍生。在这乱世之中,你就如同那中流砥柱,撑起一片天。你的所作所为,让无数人看到了希望,也为我辈树立了楷模。”

马超听着鲁肃这一连串的夸赞,愈发觉得不好意思,急忙伸手去拽鲁肃,说道:“子敬兄,快快请起,这般折煞我了。你我本是旧友,何必如此。”

然而鲁肃坚决不起,他凝视着马超,诚挚地说道:“孟起,我深知自己才华有限,比之你相差甚远。但如蒙你不弃,我愿从此追随于你,效犬马之劳,为实现你那伟大的抱负尽我一份绵薄之力。”

说罢,鲁肃郑重地拜倒在地。马超见状一阵慌乱,赶忙上前,双手用力将鲁肃扶起,说道:“子敬,你我相识已久,如今又志同道合,理应携手一起为这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出一份力才是,何必行此大礼。”

鲁肃激动得眼眶泛红,向前一步,再次高声喊道:“主公!”那声音中满是坚定与热忱。

马超有些不自在地挠挠头,面露难色道:“子敬,我父亲如今尚在,在他老人家面前,我又岂能私自开府,收纳下属。此事万万不可啊。”

鲁肃被马超扶起后,一脸认真地说道:“主公,虽然老主公如今雄踞西北,实力不凡,但依我这些年的观察,老主公似乎并无逐鹿天下、一统河山的雄心壮志。而放眼当今天下,真正能够心系苍生,有能力、有决心救百姓于水火的,唯主公一人而已。故而,我鲁肃心甘情愿拜你为主,追随你成就一番大业。”

马超无奈地苦笑,劝道:“子敬,咱们像从前一样,互称兄弟不好吗?这般主从称呼,反倒显得生分了。”

鲁肃却连连摇头,神情严肃:“主公,此主从之名必须分明。唯有如此,行事才能纲纪井然,众人方可各司其职,大业才有成功的希望。若名分不清,日后恐生诸多事端。”

马超见鲁肃态度坚决,言辞恳切,实在无法再推脱,只得无奈点头同意。

鲁肃见马超同意,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当下便一心一意地为马超规划起来。他深知,此时局势复杂,必须尽快做出周全的安排。二人商议片刻后,决定先来到营房中。

牢房里,潘凤和武安国被关押其中,身上绳索捆绑得紧紧的。他们二人本就心急如焚,见马超和鲁肃前来,误以为是要对马超不利,顿时双眼圆睁,怒目而视。未等马超开口,二人猛地发力,挣脱了绳索。只见潘凤一个箭步冲向牢房木栏杆,双手如铁钳般紧紧抓住,大喝一声,竟将那木栏杆当中硬生生折断,擎在手中当作武器。与此同时,武安国也扯下一根栏杆,对着马超大声喊道:“将军,莫怕!我等护你先走,定能杀出重围!”

马超见状,心中一阵心虚,他尴尬地看了看鲁肃,鲁肃则带着调笑般的神情,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两位忠心护主的武将。马超赶忙开口说道:“别,别急,别急啊!二位兄弟,这子敬是我们自己人,如今他已投效于我,咱们都是一家人了。”

潘凤和武安国听闻此言,顿时愣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手中还紧握着折断的木栏杆,一脸的不知所措。

鲁肃见状,笑着点评道:“二位将军虽然性情鲁莽了些,但这护主之心,那真是没得说的,当真是忠义之士啊!”说罢,对二人一番称赞,言语中满是欣赏与肯定。

随后,鲁肃吩咐手下将马超的亲卫们一一放出。亲卫们重获自由,纷纷围拢在马超身边,对鲁肃投以感激的目光。此时,营房中气氛逐渐缓和。

鲁肃满脸忧虑,紧盯着马超,急切问道:“主公,此次怎会在此处暴露行踪?”马超眉头紧锁,神情凝重,将在庐江郡郡城与张勋起冲突一事缓缓道出。鲁肃听闻,暗自思忖,微微摇头道:“非是张鲁,而是那气量狭窄、贪婪无度的张勋从中作梗。此次他必定迫不及待通告全县全郡,全力缉拿主公与诸位兄弟。虽说主公身份暂未彻底暴露,可行踪既已泄露,那张勋定不会轻易罢休,这庐江郡实已危机四伏,不可久留,当务之急,需速速前往九江。”

马超听闻,心中早有此意,赶忙应道:“正合我意,我等本就打算马不停蹄即刻启程。”鲁肃却面露难色,缓缓说道:“此刻形势严峻,即便乔装打扮,恐也难以掩人耳目,况且队伍中还有伤员,陆路行走实在太过艰难,稍有不慎便会暴露行踪。”马超心中一阵纠结,焦急问道:“那该如何是好?先生可有高见?”

鲁肃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说道:“不妨走水路。委屈主公扮作与我同行之人,其他兄弟们皆扮作我的护卫。我如今仍是袁术手底下的官员,此身份尚可利用一二。趁庐江郡尚未全面戒严,我们乘船从水路扬长而去,于大江之上顺流而下,直奔九江郡,再从长计议。”

马超听闻,眼中一亮,连声称好,当下便与鲁肃仔细推敲其中细节,随后众人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马超心中满是感激与愧疚,对鲁肃说道:“子敬,你在此有官有爵,却为了我舍弃这一切,待日后返回长安,我定在天子面前全力举荐你。”

鲁肃微微一笑,神色坦然,说道:“主公,若为官却不能为民做事,这官职又有何意义?今日有幸得遇明主,我鲁肃心中畅快无比。况且,主公也无需为我举荐。我虽未在朝廷中任职,但外界传言纷纷,皆知主公与天子之间存在矛盾。我追随主公,并非为了谋取官职,只愿能为正义之举,辅佐主公成就大业。”

鲁肃微微一顿,目光中闪过一丝审慎,又缓缓说道:“主公,有句话,本不该从我口中说出,但局势至此,不得不言。这天子,我虽未曾亲眼得见,然而从各方听闻的诸多事宜来看,总觉其气量狭隘,恐难成就一番大业,主公还是应当早做打算为好。”

马超听闻此言,心中一阵复杂。他自然明白鲁肃所说并非毫无道理,可这却与他内心坚守的信念有所抵触。马超一心怀着赤诚,只想保境安民,让大汉的荣光再度普照天下。他对着鲁肃,无奈地轻轻一笑,说道:“子敬,你这话,李儒先生也曾劝过我。只是在我看来,大汉历经诸多磨难,好不容易才维持住如今这个局面,实在不能再任其崩坏下去啊。”

鲁肃看着马超一脸真挚,眼中满是对复兴汉室的执着与坚定,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忍,实在不愿此刻给他泼冷水。于是,他轻叹一声,说道:“罢了,此事关系重大,一时之间也难以决断,后续再从长计议吧。当务之急,主公还是早点去打点行装,我这边也即刻去安排,咱们尽早出发,以免夜长梦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