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574章 孙策使节 再次登门

东汉不三国 第574章 孙策使节 再次登门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8:42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世家大族的一举一动都难以逃过有心人的眼睛,他们与陶应暗通款曲的消息,很快就传进了王朗的耳中。彼时,王朗正端坐在书房,审阅着各地呈来的军情急报,眉头紧锁,满脸忧色。

“大人,不好了!”幕僚匆匆闯入,神色慌张,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听闻杜家、陆家、顾家、张家那几家,私下里与陶应接触频繁,恐怕……”

王朗手中的毛笔猛地一顿,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开来,洇出一团乌黑。他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奈,摆了摆手,示意幕僚不必再说。这些日子,他不是没有察觉到世家们的异样,只是在这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下,他实在分身乏术。

山越的侵扰从未停歇,连绵的战火燃遍了吴郡的诸多郡县,百姓流离失所,军队疲于奔命。而他手中可用的兵力有限,粮草军饷更是捉襟见肘,一直以来,都还指望着世家大族在财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

尽管王朗心里清楚,陶应此番率军前来,绝非单纯为了协助平乱,背后必然有着更深的野心,但他却无力阻止。如今,得知世家大族竟与陶应暗通款曲,他只觉一阵无力感从脚底蔓延至全身,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正将他苦心维持的局面一点点撕裂。

王朗站起身,缓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阴霾密布的天空,久久不语。时局崩坏至此,他空有一腔抱负,却已无回天之力,满心只剩下深深的无奈与悲凉 。

正当王朗满心无奈,对着窗外的阴霾出神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屋内的寂静。一名侍卫匆匆走进书房,单膝跪地,高声禀报:“大人,孙策派使者桓阶求见,此刻已在府外等候。”

王朗闻言,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孙策屡次派人前来,所为何事?他与孙策,虽同处这江东乱世,却各怀心思,立场也不尽相同。之前的几次会面,双方言语交锋不断,气氛紧张。此番桓阶再次到访,莫不是又有新的变数?

王朗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请他进来吧。”说罢,整了整衣冠,神色恢复了几分从容。他深知,在这复杂的局势下,每一次应对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让吴郡陷入更深的危机。

不一会儿,桓阶在侍卫的引领下步入书房。他身着一袭长袍,神色镇定,拱手行礼道:“王大人,别来无恙。我家主公派我前来,有要事与大人相商。”王朗微微点头,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桓先生客气了,请坐。不知孙将军此番又有何见教?”书房内,气氛再度变得微妙起来,一场新的博弈,即将拉开帷幕 。

桓阶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书房,先是恭敬地向王朗行了一礼,而后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不紧不慢地开口:“王大人,我家主公孙策向来敬重您,此次派我前来,便是想表达一番诚意与善意。如今这吴郡的局势,大人想必比我更清楚,实在是不容乐观呐。”

王朗坐在主位上,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神色看似平静,可微微皱起的眉头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忧虑。听桓阶这么说,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倔强的笑意,语气笃定地回应道:“桓先生多虑了。如今有徐州陶应将军的相助,山越之乱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待我与陶将军联手,早晚能将这些贼寇扫除干净,还吴郡一片太平。”

桓阶闻言,轻轻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脸上依旧保持着礼貌的笑容,意味深长地说道:“王大人,这话恐怕有些牵强了。山越之勇,可不是轻易能小觑的。实不相瞒,就连我家主公,初到吴县时,也在山越手上吃了亏,被打得兵马难以出城。后来还是在会稽郡重新调集了大量兵马,才勉强将山越击退。这其中的艰难险阻,想必大人也有所耳闻。”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在安静的书房里回荡,让王朗的脸色微微一变 。

王朗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一阵白一阵红,恰似打翻了调色盘,可他依旧梗着脖子,态度强硬,声音里带着几分虚张声势的味道:“桓先生,些许失地,不过是我军一时疏忽所致。只要时机一到,我军展开反击,那便是山越贼寇彻底覆灭之时。我在这吴郡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岂会被这点挫折轻易打倒?”言语间,他还努力挺直腰杆,试图维持住那所剩不多的威严。

桓阶神色平静,目光却锐利如鹰,直直地盯着王朗,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王大人,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临水县、安吉县已先后落入山越之手,如今永安城正被敌军重重围困,形势岌岌可危,乌程县也有山越势力渗透,同样危在旦夕。大人您多次出城迎敌,这一番番苦战下来,折损的兵力可不少。如今城内还剩多少可用之兵,大人您心里肯定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的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在王朗的心头。

这话恰似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精准无误地戳中了王朗的痛处。他下意识地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可喉咙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扼住,那些原本准备好的争辩话语,此刻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毕竟,这接连不断的战败,兵力严重损耗的事实,在那些有心打探消息的人眼中,根本就藏不住,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王朗又羞又恼,愤怒瞬间冲上脑门,他猛地一拍桌子,“砰”的一声巨响,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紧接着,他站起身,双眼圆睁,怒目而视,大声吼道:“难道孙将军派先生来,就是专门为了羞辱我一番?若真是如此,恭喜你,你的目的达到了!现在,请你立刻离开,我不想再见到你!”说罢,他用力一甩衣袖,转过身去,背对着桓阶,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显示出他内心难以平息的愤怒与不甘 。

桓阶面对王朗的怒火,神色未改,依旧好整以暇,抬手虚压,示意王朗稍安勿躁:“王大人,先莫要焦急动火,我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夸大。我家将军此次派我前来,可不是为了给您添堵,实在是诚心诚意想要帮您化解眼前这困局。”

王朗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胸腔中翻涌的情绪,脸上挤出一抹勉强的笑容,语气故作镇定:“桓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虽说山越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但如今徐州陶应公子已率领大军赶来支援,有他相助,对付山越必然不在话下,就不劳你家孙将军费心多虑了。”

桓阶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紧接着话锋一转:“王大人,您真觉得事情有这么简单吗?这陶应公子千里迢迢赶来,恐怕也是来者不善呐。这世上,哪有人家平白无故、毫无所求就出兵相助的道理?他背后所图,大人您难道从未细想过?”

这一番话恰似一记重锤,再度精准地戳中王朗内心深处最担忧的痛点。王朗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张了张嘴,却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无奈地叹了口气,苦笑着开口:“好吧,既然你们对这些事情都了如指掌,那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了。不妨敞开了说,你家将军派你前来,究竟所为何事,你就直接明言吧。”

桓阶闻言,微微颔首,脸上带着几分诚恳:“好,大人既然如此爽快,那我便直说了。我家将军仍旧希望能与大人携手合作,一同对抗山越。”

王朗听闻,眉头瞬间拧成了个“川”字,满脸狐疑道:“你方才还说陶应公子相助不怀好意,怎么,难道你家孙将军就毫无企图?”

桓阶倒也不恼,坦然回应:“大人既然这么问,若说我家将军全无企图,那也是假话。对我家将军而言,此番击溃山越后,愿与大人两家共分吴郡。我军依旧掌控许贡之前的地盘,互不干涉。”

王朗一听,不禁冷笑一声,质疑道:“如此,你家将军不是白白出力?这我实在难以相信。”

桓阶不慌不忙,神色镇定,有条不紊地解释:“大人且听我细细道来。如今这吴郡之地,我家主公已然占据了一半,可山越贼寇隐匿于山林之中,神出鬼没,时常出来袭扰。只要山越一日不除,这吴郡就永远不得安宁。正因如此,我家将军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彻底击溃山越,以求一劳永逸,还江东百姓太平,也为巩固我军现有基业 ,这对双方都有益处。”

王朗此刻坐在书房内,内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乱成了一锅粥。回想起陶应初来乍到的种种表现,他仍心有余悸,脊背止不住地发凉。早些时候,徐州愿意出兵相助,他本是求之不得,满心以为救星降临,能帮他平定山越之乱,稳固自己在吴郡的统治。可随着局势发展,陶应的一举一动都透着深意,让他逐渐意识到,这援助背后或许藏着巨大的危机,自己就像被架在火上烤,骑虎难下。

山越的势力在吴郡肆意蔓延,强敌当前,凭他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想要取胜,又不得不依靠徐州的援助,这让他陷入两难。而如今,孙策风头正盛,也将目光瞄准了吴郡,公然提出要与他合作,实则是想在自己的地盘上分一杯羹。再看陶应,其野心似乎更大,大有找机会将他的地盘彻底吞并之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