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 第91章 先锋官赵子龙请战! 中书令陈溢之高就?

“校尉陈廷,先帝慧眼所拾遗珠,蜀郡治理、洛阳谈判、灌堰治农,均建奇功,此经国之士,陛下可善加任用。”

晚间,诸葛亮伏案,落笔在卷章上写下如下文字,妻子黄月英端来了一杯清茶,“子龙将军过来了,想要见你。”

“快请进来。”诸葛亮顿时精神,对黄月英说道。

“子龙将军前来所为何事?”诸葛亮请赵云落座,黄月英奉上一杯茶。

“丞相,听说我军即将北伐用兵了?”赵云说道。

“哈哈哈,赵老将军从何听闻的啊?”诸葛亮说道。

“丞相免除了都江堰西南侧平原青羌移民的一年田赋,但却还是通过购买的方式,按二八的税率足额收粮。成都预备营的军队频繁调动,可见丞相是准备向汉中运兵、运粮了。”赵云回答。

“老将军真是明察秋毫,为了尽量避开曹魏的眼线,这些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没想到老将军从一些细微的变化中就能推测出我军的动向,真不愧是久经沙场良将。”诸葛亮说道。

“丞相打算何时用兵?”赵云问道。

“我打算明日早朝,上报天子。天子准予之后,我自率军驻扎在汉中,然后伺机而动。”诸葛亮说道。

“丞相打算派何人为先锋大将?”赵云问道。

“我知道老将军心意,然而今年马超将军病故,先帝的五虎上将如今只剩下找赵将军一人了,前年,赵将军还随我深入南中不毛之地,苦力征战,我实在不忍心让你再随我北上。”诸葛亮万分为难地说道。

“廉颇八十岁还能开得硬弓,我赵云才不到六十,仍有一战之力。如今北伐曹魏、光复汉室,正是我等追随先帝以来的夙愿,如不能为北伐事业一洒热血,我即便是活到百岁,也终是会带着遗憾入土。丞相若是今日不同意我的请战,不让我做这个先锋大将,那赵云出门以后,就撞死在台柱之上。”赵云激动万分地说道。

“赵老将军自然不负廉颇之勇,只是如今虽然与东吴孙权交好,南中叛乱相对平息,但仍需要一员上将坐镇江州,护卫京师和陛下的安全。也可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北上支援。依我看,只有赵将军堪当此番重任。只要有赵将军的威名在,东吴孙权,南中企图作乱的叛乱分子,必然有所忌惮和威慑。”

诸葛亮语重心长地说道,力图劝赵云留守江州。

“丞相此言差矣。从先帝东征倾覆之后,便开始修筑白帝城的防御工事,如今已经修建的固若金汤。还有尚书令李严坐镇白帝城,东吴军队的攻坚能力是短板,况且逆流佯攻我白帝城,实在是不自量力。

如今,我们与孙权交好,以孙权的见识,断然不可再与我们发生嫌隙,不然必为曹魏所吞。

而南中地区,自丞相南征归来,虽然也爆发了零星叛乱,但庲降都督李恢总能够及时在叛乱的火苗燃烧起来之前,就将其扑灭。即使是最强的高定一支势力,降而复叛,马忠也很快将其击败,把高定斩首。

像南中建宁郡的孟获势力,李恢作为建宁郡太守,通过城市建设、发展经济,实现的增量,有效提高了当地百姓、还有孟获等地方豪族的利益,整体而言,南中地区正朝着丞相所预期的那样,成为为蜀中提供兵源和钱粮的后院。”赵云分析说道。

“好吧,我也正愁思何人能担任我军先锋大将,有常山赵子龙做先锋,必然能让魏军胆寒!只是,虽然我素知子龙将军有勇有谋,但今日此番言语高论,对时局的分析把握着实让我刮目相看。却不太像是,出自将军之口啊。”诸葛亮同意了赵云的请战,但他也听出来一些端倪。

“哈哈哈,什么都瞒不过丞相。我来相府之前,恰巧路过了都江堰,就去找都江堰的主官坐而论道了会。”赵云说道。

“原来是陈溢之,给老将军指点迷津了。”诸葛亮闻言说道,“既然如此,那还请老将军替我看这段话,有无不妥之处。”

诸葛亮将刚写好的这段话,给赵云看。

— — — — — — — — — — —

“校尉陈廷,先帝慧眼所拾遗珠,蜀郡治理、洛阳谈判、灌堰治农,均建奇功,此经国之士,陛下可善加任用。”

— — — — — — — — — — —

“丞相对溢之的评价非常准确,陈溢之确实是一个经国之才,善于治国理政。”赵云说道。

“我打算让陈溢之留守成都,陪伴在陛下身旁。依老将军之见,该授予他何等职务较为妥当。目前他是典农校尉领都江堰堰官,兼丞相主簿。

我的想法是,将他从典农校尉一职务破格提拔为大司农,丞相主簿一职务升迁为中书令,平尚书事。子龙将军,你看这个安排是否妥当。”诸葛亮问道。

“如此一来,陈溢之以大司农就位列九卿了。而他迁中书令,平尚书事,也是蒋琬、费祎、郭攸之、董允之后,尚书台里最有实权的官员了。

从他做粮官时期和我去救援先帝开始,这些年来,他接受的事物也是干一件事成一件事,真是我们蜀汉的福将。

唯一的污点就是,此前,丞相想对其在军事上加以重用,让他都督南中诸军事,可惜他还是缺少了为将者的冷静,杀害俘虏,违反了蜀汉军队的纪律。

这个任命,我觉得没有问题,尽管他非常年轻,但他当得起如此任命。”赵云好像没说完的样子。

丞相犹犹豫豫地将卷章合上,说道,“那就如此吧,是最佳的选择。有陈溢之在成都,蜀汉的发展必然无虞,我军北伐后方必然稳固。”

“只是丞相真的想让陈溢之留守后方吗?”赵云反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