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盛唐挽歌 > 第756章 佛祖有几个师?

盛唐挽歌 第756章 佛祖有几个师?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7:17

第756章 佛祖有几个师?

历史已经证明,如果一个将领之前打了败仗,那么这一次面对同样的对手,很可能会吸取教训,反败为胜。

尚息东赞此前被沙州的唐军教训了一顿,但都只是兵锋被挫,主力尚存,况且后续有吐蕃兵马源源不断的从高原进入到河湟谷地,有人为他托底。

因此吐蕃军的总兵力,对沙州的唐军还是具有压倒性优势。按道理,不可能打败仗。

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会如人们所预料的那般顺利。

尚息东赞在进攻沙州罗城的时候,不断被河对岸那座“子城”派出的兵马骚扰。本地又缺乏制作攻城器械所需的高大乔木,以至于尚息东赞不得不派人从大斗拔谷南端的高山上采伐。

这一边被骚扰,一边又缺乏攻城器械,导致攻城战很不顺利。

大半个月过去了,不仅达扎路恭要求的“速攻沙州”没有实现,尚息东赞部反倒是被沙州子城那边出来的唐军游骑,用弓箭日常骚扰。

部曲屡有折损,不胜其扰,这种战法很恶心人。

派大部队去追吧,行动迟缓等于是被人遛狗,部队疲劳无法换防。派小部队去追,尚息东赞也试过两次,每次都是有去无回被人全歼了。

那为什么尚息东赞不派人把甘泉河(即党河)对岸的沙州子城也围起来呢?

其实也不是尚息东赞不想,而是第一次半夜渡河,打算悄咪咪围城的时候,被人伏击了。如同被毒蛇咬过一口的人,看到井绳就会胆怯一般,尚息东赞就不敢再尝试了。

他已经知道,沙州唐军高层中有厉害角色,不好对付,最好是别再浪了,稳扎稳打为好。

本来一军分两部,隔着一条河,围困分别位于河两边的两座城,这就是兵家大忌,极容易被守军逐个击破。

隔着河,不方便组织进攻,不方便联络沟通,一旦遇到大事,很可能就会迎来颠覆性溃败。

尚息东赞虽然不是打老了仗的兵油子,但这点军事常识还是有的。

既然强攻不下,那就暂时苟且吧。

尚息东赞写了一封战报给达扎路恭,说“唐军兵多无法速胜,本地府库物资充盈,建议围而不打”。

其实吧,这也不是尚息东赞在瞎说。

因为和西域贸易的需要,沙州本地大户跟仓鼠的习惯差不多,喜欢习惯性的囤积大量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城中多粮”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是,当这份战报递到达扎路恭手中以后,这位吐蕃大论却不这么想。

达扎路恭认为,唐军如何且不去说,但尚息东赞这个人,很可能是有反心,是故意在给他找茬。

“尚”姓本就是赞普母族出身的贵戚(但不一定是同一个大家族),而达扎路恭出身于吐蕃国内不太显赫的“恩兰氏”,两者之间天然就有矛盾。

有点类似于长安天龙人和长安郊区天龙人的区别。

之前几年,达扎路恭就借着争权的机会,收拾了一大票“尚”氏的吐蕃贵族。

尚息东赞是因为家族和现在这位赞普的母族关系不大,所以才得以幸免,同时也是作为“新朝”的政治势力代表,参与这场战争。

所以,对于达扎路恭来说,尚息东赞究竟是打不过唐军,还是故意在送,故意摆烂,可就要两说了。

一纸军令,达扎路恭让尚息东赞速速来凉州禀告军情!而后者刚刚进入凉州城,他与随行亲卫,就被达扎路恭下令逮捕。

后者当天便以“通敌畏战”的罪名,将尚息东赞斩首。同时任命与尚息东赞同一家族的尚赞摩顶替对方的位置,让对方返回沙州主持大局。

作战方针,也从原来的“速攻沙州”,变成了尚息东赞所建议的“围而不打”。

可是,既然尚息东赞的建议没有错,那他为什么要被斩首示众呢?

这个问题吐蕃军高层不敢问,也没多大兴趣深究,他们只知道尚息东赞死得不冤。

因为在吐蕃国内,一个贵族不会打仗,就是天然的原罪,与他个人的秉性和行事风格无关。不会打仗的贵族,就等同于他应该早点死。

尚息东赞攻打沙州屡屡受挫,于是他就该死,道理就是这样的简单直白。而用什么理由将其处死,反而不重要了。

历史上吐蕃国内中后期的一系列动乱,都与这个弱肉强食的直线思维有关。不善战者皆可杀,在生如夏花死如秋叶的高原吐蕃,或许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生存之道吧。

由于尚息东赞的无能,导致吐蕃军横扫西域的计划受挫。于是达扎路恭决定对沙州围而不打,反正他已经截断了河西走廊。

在稳固了河西的局面后,吐蕃军开始集结兵力,进攻陇右腹地,兵锋直指兰州!

……

深夜,汴州,大相国寺。

住持惠安正在佛堂里念经,不知为何,他最近总是觉得心神不宁。

如今的大相国寺,也经历了一场“改革”,简单的说,就是“佛祖的归佛祖,世俗的归世俗”。

会念经的和尚,要更加专注于念经,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要保证队伍的“纯洁性”。

而不会念经的和尚,要会做买卖。既然他们不会念经,那干脆就不要念了,吃喝嫖赌做什么都行,只要能给佛祖献上香油钱就可以当做无事发生。

赚钱供奉佛祖,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积累功德呢?

所以他们玩女人,喝酒吃肉,其实也无所谓了不是么?

如今大相国寺内部,也是面临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情况。想着这些杂事,惠安无奈叹了口气。他其实也不想这些,但是,形势比人强啊!

近些年在汴州,你不谈钱,那还能谈什么?

连小农都开始专门种菜拿出来贩卖了。种菜的十几亩地,养活了一大家子,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寺庙要是不谈钱,那怎么维持得下去?

“罪过罪过,弟子罪过。”

惠安数着佛珠,嘴里念念叨叨的,耳边只有不知名虫豸的鸣叫声。

“大师,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你也是睡不着么?”

惠安耳边忽然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吓得他浑身一个哆嗦。他扭过头,就看到方重勇跪在佛堂的软垫上,看着面前的金佛在自言自语。

脸上没有任何虔诚的意思,反倒是有点像是在看笑话。

“敢问官家深夜来访,是在向佛祖诉说着什么呢?”

惠安压下内心的不安,疑惑问道。

“本官在向佛祖告罪呀。

本来清理门户的事情,应该由你这位住持来办的,可是你却一味地姑息养奸!

本官不得已出手,已经是冒犯了佛祖,故而在此向佛祖请罪。”

方重勇似笑非笑的看着惠安说道,那目光好似可以直接看到这位老住持的心思一样,令他不敢直视。

“隔壁的尼姑庵,想来此刻应该很热闹吧。一对又一对赤条条的和尚尼姑,抱在一起扭动着。

不知道佛祖知道了此事,会怎么想呢?”

方重勇继续质问道。

“罪过罪过……”

惠安闭上眼睛,嘴里不住念叨着。只是手里的佛珠,数得更快了。

他还能说什么,都被官家抓现行了,这件事难道还能善了吗?

“官家,贫僧已经不管俗家之事。这种事情你来问贫僧,贫僧也无法回答你。”

惠安叹了口气说道。

显然,他要把自己先摘出去。至于其他的那些事情,只能说,随便怎么样都好了。

惠安的想法,有点类似于方重勇前世知道的一些假圣母,盲从作恶。

在没出事之前,他们享受着别人吃肉我喝汤的便利,对那些恶事不发一语,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一旦事发,立刻切割,表示他们什么也没做,都是坏人在做坏事!

那些不念经的和尚开银趴,跟我这个念经的和尚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又没有犯戒条!

惠安此刻便是这个意思。

“大师,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么本官把那些犯了戒条的淫僧抓去善缘山庄,乃至让他们运粮到前线,也是合情合理,也是让他们恕罪的正义之举,对吧?”

方重勇笑眯眯的问道。

“官家请便,只须记住,佛祖无处不在。”

惠安闭着眼睛说道。

你这个为虎作伥的,居然还敢跟我抬杠!

一听这话方重勇就火了。

“吐蕃人进犯河西的时候,佛祖在哪里?”

方重勇冷声质问道。

惠安不答,也没法回答。

“哼,本官就是要扫除这佛堂里的污秽!

佛祖要是觉得被冒犯了想找本官,让他带着他的佛兵佛将,来找本官便是,本官随时恭候!

来人啊,送大师去内堂。然后把这大相国寺,给本官查封了,好好的查一查寺庙里面的污秽!”

方重勇对身边亲兵吩咐了一声,然后起身便走,懒得跟惠安这厮瞎逼逼。

敬酒不吃吃罚酒,本来想给个机会让大相国寺的秃驴们“自查”,没想到住持大师还想装逼。

对于这些不事生产的秃驴,方重勇从来不惯着。

既然想装,那就让他装个够!

走出大相国寺,方重勇就看到何昌期从隔壁的西静庵里走了出来,身后的亲兵,押解着一个个衣衫不整的年轻男女,都是光着头,不是和尚就是尼姑。

“官家,您是没看到,末将刚才看到尼姑庵的佛堂里面,好家伙,十几对男女一起搞啊!

老远就听到,那喊声像是被人拿刀割肉一样,疼得只叫唤呐。”

何昌期做了一个揉面的手势,脸上的笑容有一些猥琐。

方重勇对此完全无感,随意摆了摆手,示意何昌期不必说那些无聊的细节了。

他管和尚是怎么揉捏尼姑软嫩身体的,他是要捞钱啊!

为什么佛寺里的**,现在变得如此猖獗了呢?因为和尚们经商赚钱了,饱暖思淫欲而已。

这些尼姑,本质上和妓女差不多,也是收钱办事。

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这种资源的无效利用,方重勇向来都是不能容忍的!

这些和尚的满身力气,那是要留着搬砖的!怎么能花费在尼姑身上呢!

在他看来,玩女人不是罪,但不干活玩女人就是十恶不赦了!

“犯事的和尚充入押运粮秣的辅兵,犯事的尼姑送去工坊织布!大战开启,任何人力都是宝贵的,告诉弟兄们不许杀人!”

方重勇告诫何昌期道。

“得令!官家放心,弟兄们都等着上阵立功呢,谁愿意在这些烂泥身上浪费时间啊!

保管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何昌期拍胸脯冷笑道。

抓一个和尚,运粮的辅兵就多一个,他们在前线战斗的胜算就高一分。

所以,杀人有什么意思?

抓人等于是抓战功,等同于变相捞钱。

想明白这一茬,就会深刻理解方重勇的军令是多么体贴。

“嗯,去吧!”

方重勇一抬手,何昌期赶忙的跑了,指挥手下继续搜查。京兆尹元结今夜也带着衙役在别处搜查。从今夜开始,持续的“严打”将会如火如荼般进行。

至于什么时候结束,那就要看支援河西前线的物资和人力,什么时候够用了。

“刘尚书,你看看够不够?”

方重勇指着大相国寺的大门询问道。

刘晏轻轻摇头道:“官家,佛寺里的浮财很多,但是这些浮财不能变成军资,不能变成粮秣,更不能取代人力。您应该是最清楚不过了,也就把这些和尚抓起来从军有点用处。”

刘晏给方重勇点出了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钱不能当饭吃!

这个道理,对于前世见惯了金融危机的方重勇来说,自然是不难理解。

理论上,官府可以无限度的印钱,甚至可以有数之不尽的金银贵金属。然而,社会物资的总量,并不会因此变多。

短时间内,要凑足出兵河西所需的物资,包括方方面面的需求,对于汴州朝廷来说,压力极大。

那不是给够几个月军粮就完事的。

修桥修路挖河堤,支援洛阳和长安的重建,打通商路等等,哪里都需要人力与物资。

“车光倩已经带着一万兵马进入潼关了,元载现在在游说李抱玉。物资我们也不是说要一次性拿回来,可以分期付款嘛?”

方重勇讪笑说道。

“怎么个分期呢?”

刘晏好奇问道,他这个人很死心眼,不爱吹牛,要谈就谈实际的。

“我们出兵,可以逐步进入关中,边整训边出兵。

大军逐步向陇右进发,越往西边的兵马越少,越是靠近关中兵马就越多,再根据粮道调动兵马西进。

wwш★тTkan★co

先站稳脚跟,迟滞吐蕃军的攻势再说,这一战不会那么快结束的,别把我们的腰给闪了。”

方重勇正色说道。

“确实,官家高见。”

刘晏想了想,点点头说道。方重勇这个人的优点就是很务实,不会脑子一热,把所有的困难都交给下属。

当然了,与之对应的,他一旦决定了推进什么事,那都是深思熟虑过的,也就意味着手下人必须要坚决推进。

“我们先准备着,看看李抱玉那边怎么说。他要是点头,这件事就好办了。”

方重勇叹了口气说道,大敌当前,并非所有人都是一致对外的。

就好像今夜在尼姑庵里开银趴的那些和尚一样,他们脑子里就是玩女人,压根不在乎吐蕃人是不是要打过来。

对此,方重勇也没有其他办法。大敌当前就得一致对外,有人不听话,就只好拿刀让他们听话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