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首辅 > 第290章 争论

首辅 第290章 争论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5:54

第290章 争论

“教育试点?”

“什么意思?”

“罗部堂,这四个字老夫哪一个都认识,怎么连在一起就看不懂呢。”

国子监的大堂内,罗珵和国子监的一些官员坐在一起,向后者这些人转述了之前和陆远间的谈话,当罗珵提到了陆远口中的教育试点一事时,这些人无不大为诧异。

罗珵也不好遮掩,这种事也没法遮掩,直言道:“意思还不明白,就是太傅他老人家没打算将孩子送进国子监读书,他对现有的我大明朝的教育、取材方式不满意,简明扼要一句话,经史子集不再是我大明朝将来的取材标准。

广西和湖广部份宣慰司归服王化的时间短,儒学不昌,搞教育试点的阻力小,所以太傅决定在这两个地方先推行,将来新教育下出来的学生怎么安顿?他们若是想当官,那么取材的科举制度就要跟着改,这么说,听懂了吧。”

堂屋内一片鸦雀无声。

好嘛,太傅要造自己的反了。

一个走科举制度出身的进士,现在要亲手推翻科举,这不是造自己的反是什么。

这些个老头你看我我看你,吭哧了半天也没有一个出头唱反调的,这让罗珵很是不可思议。

他原以为自己一解释清楚这些人就会跳着脚的骂娘反对呢。

随即反应过来。

这些人不是不反对,而是都不愿意做出头鸟啊。

就算有了出头鸟,这群人也不会急着反对,而是会先观望出头鸟的下场。

如果出头鸟死的很惨,他们就转头支持,如果出头鸟没事或者有更多的出头鸟出来,那他们才会摇旗呐喊走入反对陆远的阵营之中。

这中间有个先后的顺序。

好一个独善其身啊。

清楚陆远恐怖的都在装糊涂,但是这世上永远不缺傻子。

就在罗珵将陆远要搞教育试点的事传达到翰林院和国子监后,就立马有一个叫卓时懋的进士跳了出来,到处嚷嚷着圣贤之学不可改,祖宗成法不可废。

他自己嚷嚷就算了,还鼓动同学一起上疏,组织着要去北京找嘉靖弹劾陆远。

这一刻,不知道多少目光盯着陆远。

深不可测的陆太傅会怎么处置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进士呢。

暗杀?警告?拉拢?还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都没有!

陆远不仅懒得搭理这个卓时懋,还授意南京报局将这个卓时懋的言论登到了报纸上。

弄死一个卓时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完全没有必要。

登报、广而告之,大家一起讨论,问题才会出现,只有出现了才能解决。

果不其然,随着卓时懋的言论登了报,南京城内议论声瞬间大了起来。

“谈,大大方方的谈,不搞一言堂,不搞堵塞言路,想怎么议论怎么议论。”

有了陆远的默许和放纵,南京日报成为了正反双方激烈争论的主战场。

反方就是这个卓时懋,而后又有越来越多的监院生员参与进来。

至于正方则是李崇,将他升任浙江右布政使的调令本来都要下了,因为这次争论陆远暂时给他压了下来,想看看李崇如何反击的。

“众生蒙昧,蠢钝无知,非圣人之学术何以开教化?”

反方的态度一上来就高高在上:“若非圣人布道,如何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如何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希文公,圣人留书,非在于术,而在于德化,是以用德培基方可育才。”

面对反方的观点,李崇没有引经据典同其争论,而是直接将松江府这三年来的成绩用数据的方式登到报纸上。

“圣人教种地吗?圣人教制造大炮火枪吗?圣人教造船吗?圣人教做生意吗?圣人教什么是银行储贷、什么是进出口吗?”

“摆出这些数据不是为了批评圣人,而是想正告某些吹嘘圣人无所不知者,我大明朝不是春秋,这个国家有着一万万丁口,有着极其复杂的国情,不再是两千年前只靠着种地就能实现国泰民安,即便是孔圣人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什么直到今日,作为孔圣人的徒子徒孙,反而不愿意承认和接纳其他学术的存在。”

“我们应该要将更多有益于国家的知识带进学堂,鼓励更多的孩子去学习,这样将来才能为国家做贡献,没有说捧着四书五经走进造船厂的,这些造船的工人或许不会背诵论语,但他们的专业知识一样可以著作成书,一样可以成为一门选修的学科来为国家培养人才。”

李崇是第一个旗帜鲜明支持搞教育试点的官员,自他而后,张居正、赵贞吉这些曾经做过陆远随官的官员也是纷纷发声支持,认为推广新教育刻不容缓,应该尽快组织召开一次商议新学术的会议。

卓时懋等人的优势在于背靠两千年儒学的历史底蕴,有着足够数量的儒学派支持,而李崇的优势就在于松江府这三年多来实打实的变化。

别的任何东西都可以骗人,唯独数据不会。

虽然数据也可以注水做假帐,但松江的情况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四年前的松江刚刚经历吴淞口失陷,被汪直祸祸成了一片废墟,现在的松江一片复兴景象,不单单只是说百姓安居种地,那遍地开花的商铺就是实证。

商业繁荣说明百姓手里有钱。

哪里来的钱,还不是开埠之后大量资本的汇集反哺的成果。

松江遍地富商,富商多工作岗位就多,百姓赚钱的活计就多。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正反两方在报纸上吵的不可开交,唯独三品以上的官员们至今没有任何声音。

各地的布政使司衙门也没有表态。

主流仍然是持观望的。

这也算是意料之内的事情。

因为谁都在等,等陆远给出态度。

虽然说教育试点是陆远提出来的,但陆远到底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的推行,还是说只是一个想法,遇到阻力就搁置?

这才是大家观望的原因。

也就在这一特殊时期,陆远做了这么一件事。

“本辅要去松江视察,派人请一下魏国公,看看他有没有时间与本辅同去。”

“是。”(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