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首辅 > 第312章 教育科举体系的腐败问题

首辅 第312章 教育科举体系的腐败问题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5:54

第312章 教育科举体系的**问题

小冰河的事暂时压在心上,进了文渊阁之后的陆远立刻就将精力转移到这次的教材编修上。

此刻的文渊阁已经坐满了上百号人,加上通政使司派来负责记录的官员,乌泱泱的一片。

陆远一现身,这些人无不起身作揖。

“见过陆明公。”

这里对陆远的尊称又改作了明公,这个称谓是对有名望者的尊称,不同于明台、门下这种带有主从性质。

“各位贤达、先生快请坐吧。”

陆远简单看了一圈,发现主位给自己预留着,但他并没有去坐,而是很自然的添了把椅子,坐到了人群中。

“今天陆某在这里也是和各位一样,是先贤子孙,是一名学生,不是官,所以各位可以尽情的畅所欲言,咱们今天的主旨很清楚,就是为了讨论新教材的编修方向,其他的不予计较。”

陆远简单的定下会议基调,随后继续言道。

“在讨论新教材的编修之前,陆某想先问在坐各位一个问题,我大明朝开国至今的教育,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明公,何谓统一标准?”

“即一个稚子孩童从学术开蒙到科举入仕这一过程,各地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否相同?”

众人议论声起。

“这当然是不相同的。”

“孩童入学或自行在家苦读,开蒙的书籍、为其开蒙的教师并非一人一书,自会不会相同。”

听着议论声,陆远颔首。

“各位说的没错,我大明朝的教育或者历朝历代的教育体系,从来都没有一个规范的普及的标准,以开蒙为例,穷苦的孩子只能自己闭门读书,他没有老师,他对书籍内容的认知完全取决于书上的注疏,或者没有注疏的全靠自己理解。

而家境优渥些的可以请私塾或者入书院,由老师进行开蒙,但老师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术有高低、学有先后,得名士大儒开蒙的学生将来考功名、中进士就一定会比那种请普通老师要容易许多。

为什么同样取一本书,比如《论语》来开蒙,只是因为开蒙的老师不同,学生将来的成绩就大相径庭,甚至有的人二十岁中进士,有的人五十岁才中进士?

这又仅仅只是因为学生的资质有别、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别吗,这其中,有没有**,教育系统存不存在人情事故一说?”

陆远直言不讳的说道:“我看是有的吧,在座的先生名士们,有没有从江西来的,有的话烦请举下右手即可。”

在场众人有江西籍贯的纷纷举起手。

“通政使司点一下人数。”

统计很快出来。

五十七人。

“五十七人。”陆远感慨了一声:“全场与会名士先生一百一十三人,独江西一省占了近半数,这是什么一个比例?”

“陆某也是江西人,江西的教育情况陆某很有发言权。”

“江西以书院育才,很遗憾陆某没有上过书院,为什么没上过,因为被排挤,书院从老师到学生无不官宦门第,瞧不上陆某一个商贾之家,他们有自己的生态圈,明白什么叫生态圈吗,简单来说就是生存繁衍的环境状态,而这个生态圈是对外排斥的。

天下进士半江西,地方府县一级的童试、府试、乡试,乃至朝廷开科时的会试、殿试,出题、拟题、圈题的座师也大多数都是江西籍,从嘉靖十二年开始,严嵩就以吏部尚书、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不同职位主持过两次科举,谁能中进士,完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除了点状元、榜眼、探花的权力归皇帝以外,二甲、三甲这些个进士、同进士全部由吏部、礼部、翰林院三个衙门来定。

而这三个衙门包括地方的提学道衙门,官员多数都是江西籍,是以江西的进士就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了一种政治上的教育闭环,因为江西的官员多所以江西的进士多,因为江西的进士多,所以江西的官员多。

同乡、同学成了一种纽带,成了一种权力私相授受的途径,当年整庵先生提拔了还在国子监做司业的严嵩,让严嵩接他的班做了吏部尚书,再之后南京吏部尚书是唐卿先生(王学夔),唐卿先生是江西安福人,再之后是我陆伯兴,江西袁州人,如今是罗珵罗部堂,江西泰和人。”

陆远说到这里扫视全场:“整庵先生之前是杨旦公,他老人家也是江西人,从正德八年到如今的嘉靖三十五年,四十多年的时间内,南京吏部尚书换了十个人,八个江西籍、一个广东籍、一个湖广籍。

所以教育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国家培养人才还是为了给自己培植党羽?我们的取材没有一个标准,同样的题目,这个学生做注就能是进士,那个学生做注就是落榜,两篇文章的好坏如何评定完全取决于座师、取决于吏部、礼部、翰林院某些掌握实权的官员手中!”

场内一片低声惊呼,任谁都没有想到陆远竟然说出如此大胆的话来。

直接戳破了科举这一制度千年以来的遮羞布。

“都说科举取士比之举荐制度更公平,可发展至今,真的公平吗?嗯?”

陆远扫视全场,一字一句的说道:“就拿我陆伯兴来说,我的弟弟中了进士,到底是他的才华还是因为我陆某人的面子?今天咱们这里关上门说话,各位谁能给我答案?”

通政使司记录的官员放下笔,没有再往下记录。

殿阁内一片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敢正面回答陆远的问题。

不少人都暗自腹诽。

你弟弟怎么中的进士你自己没点数?

“既然你们都不愿意说,那就我说。”

陆远等了片刻都不见有人开口,便继续言道:“我们所有人都在搞权力的私相授受,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在这么做,所以不会有人检举和揭发,所以才会全部捍卫这个制度,所以当我陆某人提出要搞新教育体系的时候,才会有如此铺天盖地的反对声,很多人都骂我陆伯兴是自己吃饱了饭把锅给砸了!”

可不说吗,你陆远同样是操控科举的受益者,而今却又旗帜鲜明的反对现行教育--科举体系,不就是吃饱了砸锅。

什么德性!(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