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首辅 > 第313章 统一教育标准

首辅 第313章 统一教育标准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5:54

第313章 统一教育标准

“当年隋炀帝要搞科举,他得罪了全天下的士族,本质上他是动摇了贵族对人事权的掌握,而今科举经过千年演变,已然让咱们在坐的各位重新掌握,改教育同样是动摇咱们手中掌握的人事权,很得罪人。”

陆远明说道:“今天我陆伯兴在这里说这番话就是想告诉各位,不是我陆伯兴狂妄、猖獗、自大,我很清楚的知道这里的症结和这么做的后果,我说给你们听,也不是你们认为的表决心亦或者当婊子立牌坊,我只是想要明确的告诉各位,为什么我要这么做。

因为现行的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我大明朝迫切需要的发展了,当社会的发展进程加快而行政治理体系跟不上的话,将会爆发极其严峻的矛盾和冲突,今天咱们这些人不愿意改变,将来就会有人拿着刀逼着咱们改变。”

在座百人仅有少部分人若有所思,绝大多数的脸上还是一副不愿相信。

未来的事情在没有发生之前,是不会有人相信的。

哪怕这种事情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亦然如此。

因为今人既不会吸取历史教训,也不会忧心未来,指望大家牺牲现有利益而去成全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就叫理想主义。

只能说这些话得亏是陆远在说,如果是严嵩或者嘉靖开口说出这番话,此刻文渊阁早就闹翻了天。

众人对陆远还是抱有很高敬畏的。

加上之前陆远愿不惜财力的大举拓印《永乐大典》一事,让陆远在士林的名声再登新高。

现在陆远一针见血将如今大明朝的教育--科举体系中的**问题说破,所有人羞愤之余也在等待。

等待陆远打算怎么处置。

不怕你道破真相,只怕你全盘否定。

“说了那么多,陆某就是一个意思。”

陆远竖起一根手指,左右来看:“教育的好坏,我们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同样的读书人,没有书院的背景、没有同乡同学的帮衬和前辈的铺路,哪怕他学艺再精,他也中不得进士,因此我们要改,如何改,就是统一标准。”

“标准考题、标准答案、标准的解题思路,符合标准就是对,不符合标准就是错。”

眼下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陆远已经指明了,就是不透明、不公正导致的**和权力私相授受情况。

同样的考题,答案却并不统一,好与坏的评价完全是座师和官员们说了算。

与其如此,倒不如干脆统一一个标准。

一加一必须等于二,这就是标准考题和标准答案,只要你回答这个答案你就是对的。

别人如此回答能中进士,你这么回答也能中进士,不再以某一个座师或主管官员的个人意志来主导。

“既然谈到了编修新教材,那就不单单只是涉猎一门,国学、术数、天文地理、政治历史都要有,从此之后,所有的孩子接受相同的教育,老师本身的学术高低或仍有差距,但是教材本身是一致的,题目、答案永远统一。”

陆远用不容质疑的语气说道:“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派人去北京,将永乐大典和很多唐宋孤本借来的原因,这些先人留下来的一些知识、见闻和著作都将是我们编修新教材的取学蓝本,融汇百家之学,创一种完全崭新的教育方式,不仅教学生也是教老师。”

众人彼此对望,最后纷纷开口。

“这么做,如何择优录取?”

“按照明公的意思,标准答案即为对,那么若是一场科举,一万个学生都做对了,那是不是咱们国家要录取一万个进士啊。”

“怎么安排这一万名进士?”

“还能说进士都不算是国朝生员了?”

陆远答道:“理论上来说是这样,如果有一万人参加科举做出的都是标准答案,那么这一万人都是进士。”

众皆惊呼。

“但是我希望各位暂时不要想那么远。”

陆远拦了一句:“咱们现在讨论的还只是新教材的编修,陆某之前说的到关于科举和取士只是提前打声招呼,并不在今日讨论的范畴内,我们要从零开始培养一批新学生,可能等他们成长到能够参加科举的时候,那已经是十年乃至二十年后的事情,至于那个时候科举制度包括取士标准和录用要如何改变,到时候再讨论。”

没有全盘否定,也没有立刻推翻,这个新教育取缔旧教育的时间长达十几二十年。

也就是说矛盾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呈全面爆发态势。

“新的教育将完全是义务制的。”

陆远言道:“教育学生的学堂将由朝廷完全出资,不收任何学费,提供饮食和住宿,一句话,我大明朝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权利接受教育,开蒙识字。”

这句话一出,整个文渊阁内瞬间炸开了锅,几乎所有人都出言反对。

“不可能!”

“朝廷的财政哪里能够吃得消。”

“绝对不行。”

“对国家的负担太大了。”

他们每个人都在围绕着国家财政在讨论,唯独没有一个人说这么做会对士族门阀造成的地位冲击。

穷人只要上不起学,一辈子都无法和他们的孩子抢位置。

但如果全天下人都能接受教育,那就要开卷了。

穷人的孩子会拼命学,到时候又是按照标准考题和标准答案来取材,他们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哪里能拼得过穷人家孩子。

教育一旦开始全民化、内卷化,中国这个国家最不缺的就是天才。

“国家的财政负担问题不是咱们今天讨论的范围。”

陆远沉声道:“也不是列位名士先生该操心的事情,其可行性和具体花销同样会做充分调研,咱们到时候用数据来答复,大家不要跑题,另外,我并没有说要在全江南乃至全国立刻施行,咱们议定完新教材之后,在哪里推行,我陆某人会和南京九卿堂官再行商议。”

言外之意,你们只负责订教材就行,其他的事轮不到你们指手画脚。

说完这句话,陆远也歇了一口气,喝茶润喉。

“行了,大家可以开始自由讨论新的教材要包含哪些学科,如何制定统一的标准题纲和标准答案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