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礼入学府

耕耘贞观 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礼入学府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0:54

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礼入学府

耕耘贞观

薛大鼎便写了一封信让薛礼亲手交给还在沧州的李淳风。

毕竟打算往农业学府之中安插一两个大龄学生,薛大鼎思来想去,感觉也没必要把这件事情特地跟李泰一说。

毕竟李泰身为燕王,不说日理万机,但想也跟自己一样忙得脚不沾地。

所以自己还是别去打扰李泰了,跟李淳风报告一声,让李淳风安排也就是了。

虽然李淳风已不是农业学府山长,但李淳风想在幽州学府安插个新生又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便把自己的介绍信让薛礼带给了李淳风。

而对李淳风来说,随着沧州道路修缮完毕,幽州农业学府的农学社也有序围绕着沧州、南皮和无棣三处有序的建设,尤其小麦的势头也长得相当不错。

这一切都让李淳风放下心来,准备回幽州去跟李泰汇报这段时间的收获,就有了回幽州的念头。

所以,李淳风看了看薛大鼎推荐的薛礼,倒也没什么迟疑的把薛礼给带回去了。

毕竟薛大鼎这种培养自己骨干核心的心思,李淳风也多少知道几分。

这种培养骨干的心思,也是李淳风连夏收都顾不上,果断跑回幽州的原因之一。

因为今年农业学府毕业的学生有八百人,对比起以前每年毕业只有百多人,还要被海军吸收大半的窘境,现在有了八百多人,自己可说什么也要给自己留下来一些。

不然干起活来,实在是太辛苦了。

说实话,现在的李淳风王真儒等人对底层那些搬砖的百姓的要求真不高。

只要底层百姓懂得以物换物,明白搬砖能有饭吃,然后安心的接受管理就足够了。

但真正困难得是怎么样高效的管理他们,这就需要足够的基层管理人员。

但高陵农业学府里面的学生,有需要填补大运河津口的,有因为建立了农学社而不得不派人驻扎的,留到在徭役上的人真不多,更多的还是徭役干多了,自己带出来的徭役学徒。

而现在整个幽州,甚至包括沧州都进入了大发展的阶段,可以说整个天津城的各处都缺少人手,李淳风怕自己回去晚了,这些人早就被其他虎视眈眈的家伙给先下手为强了,尤其是王真儒,怕是早就对幽州学府的学子垂涎三尺了。

所以,这次李淳风便带着薛礼回幽州,然后把薛礼直接安排到新建设校舍中。

嘱托了薛礼先是以插班生的身份在幽州学府待着,至少像图书馆之类的地方给薛礼开放。

但在学习安排上,李淳风决定还是让薛礼跟着今年新生一起入学进入到农科中。

薛礼对这样的安排,倒没任何反对,毕竟薛礼本身就只是过来学习农科知识的。

只是,薛礼对幽州学府的图书馆非常羡慕,相对那些年龄还小就被送入到了这里的小孩完全不知道幽州学府的图书馆代表着什么。

但到底是从河东薛家这个名门大族中出来的,薛礼非常明白,藏书的图书馆代表了什么。

所以第一时间便跑到幽州学府的图书馆,对里面正兼职的图书管理员道,

“老师,这幽州农业学府有多少藏书?我可以看吗”

“现在大约三千卷吧!”图书管理员倒是打量了一下没有穿校服的薛礼,谨慎回答道,

“每年还会从高陵学府那边要来一千卷左右复印本。

你若想要看,倒每天都可以在图书馆里找个角落看就是了,但所有书籍不许带出图书馆。

如果你学分足够的话,可以向图书馆要纸张笔墨,自己抄录一份书籍,拿回去慢慢看。”

“高陵学府这么多书吗?”薛礼听到这话,不由对远在长安的高陵学府表达敬意。

“嗯,传说世家有感燕王贤良,在燕王的号召下,便是向大小世家借书两万卷。

后来且不说陆续有其他世家或者朝廷官员编撰文集会送到高陵学府而去。

就算农业每年都会挑选精品论文,选入到农业学府的图书馆中。”

图书管理员说道这里,带着几分自豪道,“传说现在高陵学府藏书已渐到三万册了!”

“三万册了?这么多?”薛礼听到这话忍不住发出了感叹与羡慕。

毕竟,这可是整整三万册书籍,对薛礼来说,实在太难想象这画面了。

事实上,图书馆一开始建立起来时,李泰也就只是想要扣点书籍,来农业学府装装门面。

后来因为进京科考时,允许考生到农业学府的图书馆中看书,当然还是看书免费,但如果想要抄录的话,那就需要钱去买纸笔。

如果私自带书出去,被发现了更是会直接取消科考的名额,对于这些考生来说,威慑还是相当大的。

正如此,一些穷苦考生一般会选择报名成为农业学府老师,然后享受学校的福利,或者一样赚取学分去抄书。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吸纳了一部分社会上的师资力量,帮助农业学府健康发展。

不过,这些老师加入到农业学府后,他们发现农业学府的由李泰定下每名毕业学生都必须要写的论文制度,基本上想要毕业,就必须要完成一份论文。

而其中学生写得最好的五百篇会被学校收入到图书馆,表示你们对学校的贡献,学校也有幸培养出这么出色的学生之类的鼓励意思。

但李泰不懂得这时代的人对写书著作的重视,以及一种天生想要的传承使命感。

尤其他们觉得连这些写着粗鄙言语的普通学生都能著书立说,那他们凭什么不能试试。

而这些人是什么人,全部都是进京赶考的学子,不说他们的能力如何,但他们的文章绝对是全国都能够拿得出手的,而只要有人被学校收录,那攀比自然就不可避免。

但这件事情,惹怒了一直都乖乖在图书馆里面做图书馆里员的颜勤礼。

虽然严格上来说并不是李泰的人,但颜勤礼到底是跟着李泰最早的人。

而这些家伙们些的文章严重增加了颜勤礼,孔志约,虞旭三人整理书籍的负担。

毕竟这三个家伙已经在图书馆里面整理了三年了,但却不见图书馆内的书籍完成整理,以及抄写好复印本,现在一转眼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这能忍?!

所以颜勤礼便出面,表明以后老师的伦策书籍每年最多收录一百份,学生的精品论文则是学校最多收集五百份,才把工作量给压下来。

不过,也正是如此,能向农业学府留书的考生反而更加的多了。

教师们写起论文来,那是比要考试学生更加拼命努力。

毕竟只要稿子被农业学府收录,成为能保存下来的精品,那更是能成为进身之阶。

这自然让农业学府进行著书立说的人暴增,给人一种图书馆内的书源源不断的感觉。

当然,这时候的薛礼只是感觉,幽州农业学府已经很厉害了,但高陵学府好像更厉害。

若有机会的话,无论如何也要到那里看看那里的三万卷书到底是什么景象。

而薛礼就这么来到农业学府,开始去寻找基础的农书,然后去老老实实把农业学府的有关农科的知识学会。

毕竟薛礼并没有忘记,自己来到幽州农业学府的意义。

这时候,不仅李淳风带着薛礼回到了天津城,张亮与岑文本在沧州观察了一段日子后,还是来到了幽州。

而幽州,尤其是天津城带给两人的感受就太震惊了。

这种震惊,几乎是他们下船靠岸,来到了天津的津口,乘上了轨道马车,直接以货运安装的速度,一路奔跑到了天津港口,天津城在自己的面前一掠而过,而自己的身体被这轨道马车的迅捷速度,拉得完全甩开了灵魂,等下车时,两腿都有些发软,走不了路。

然后,他们只能乘坐着轨道马车又拉了回来,拉到天津城。

因为事先安排的探子,已经包下了酒楼,所以张亮与岑文本两人,虽然因为轨道马车跑到急速,所带来的惊人速度而两腿发软,但到底找回了天津城。

来到天津城门口时,一直都等在门口等着的密探马上迎接上来,搀扶着两人来到已经住进的天津城客店中。

这时候,魏旭过来拍拍那位走在最后的密探,道,“这人就是你所说的鄅国公张亮?”

“是是是!”密探听到魏旭的话连连点头。

“燕王说了,既然上次的事情是个误会,那这次事情就算过去了。

这里有几片的金叶子,拿了在幽州吃好喝好就是!”魏旭抓了一把金叶子放到密探手中。

“谢谢魏帅,谢谢燕王!”这密探听到魏旭的话连连对魏旭表达了感谢。

魏旭只是把东西放到密探手中后,郑重道,“金叶子拿好了!”

这密探看了一眼离开了魏旭,以及周遭走开的徭役,心中却也暗道倒霉。

自己也没有想到刚来到了这天津城,就因为没有自己的长安口音被盯上了。

当天夜里一群人全部被套了麻袋被人打晕,然后送到魏旭面前。

什么密探,到了天津这一座城就仿佛是全身上下都被人给死死的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给是被对方所掌握,尤其是领头的打算把自己当成高句丽人直接杀了,以给高句丽警告。

自己就果断投降了,都不带半分迟疑的。因为犯不着啊,

毕竟,这又不是什么生死仇敌,自己原本也就只是来探查天津城的情况,这是观风使的职责,爆出了这个身份,对方总不可能什么都不管不顾的把自己当做是高句丽奸细杀了。

正是如此才有了今天这幕,张亮与岑文本两人在驰道上的马车是被特地叮嘱过拉极速的。

只不过,这些探子是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才来到天津城,用各种各样方式伪装潜入到天津城后,只不过探听一点消息而已,怎么就陆续暴露了呢!

甚至更过分的,有几个伪装成乞丐的兄弟,本来应该是无往不利,但他们都没逃得过天津城的不良人,也都被套上麻袋带了过来,整个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城市,却仿佛铁桶一般。

其实很简单,因为整个天津城没乞丐,凡出现任何有手有脚的乞丐,李泰直接让不良人一抓,就把他们丢到矿山里面挖矿去了。

对李泰来说,他自己有钱过得逍遥也就算了,但如果有手有脚的却还乞讨而活,那李泰绝对秉承着哪怕是一卷卫生纸都是有用处的想法,还是让他们先去挖三年矿吧。

如果死了,就当是为这社会做贡献了,如果没死……不可能的,这种被投入到矿场的人,可没享受到正常矿工应该有的工作条件以及福利,毕竟他们可都是进去服役的。

所以,这几个伪装成乞丐的探子,若真死咬着自己的身份,那早就被李泰丢矿场了。

而除了乞丐以外,矿山的常客还有地痞流氓,泼皮无赖,甚至某些横行无忌的街霸,也都在不良人的亲切慰问下,全部都丢到矿洞里面。

对李泰来说,在这个能草菅人命的年代,反正自己没有虚伪的高举什么人权,只要别影响到城市的繁荣,或者百姓生产,那其他人再怎么样的纸醉金迷自己也不理会。

但只要谁打扰了百姓正常营业,那就是跟自己的钱包过意不去,跟自己的政绩过不去。

那不论你的身份是谁,老子都能狠下心弄死你,顶多名声上承担点酷吏的名声,但以自己在儒家顶风臭十里的名声,区区酷吏算得了什么。

也正是这严苛的规定,才让整个天津的繁荣能持续下去,成为百姓们能放心的进行生产经营,放心交易的地方。

这时候张亮来到酒店,喝了好几碗的酒水,才把自己因为过于高速,而有些想要恶心想吐的感觉给压下去。

张亮死死握着自己的龟甲,道,“这驰道也太快了!”

“不过,有了这驰道的货物往来倒无比迅速,有什么需要装箱的东西,也能通过驰道快速转运!”岑文本深吸一口气,拿出纸笔,开始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叹道:

“只是驰道建设成本向来高昂,没燕王才来此地几年的时间,居然便能修建出驰道来。

朝廷中都私下传说燕王有无中生有之能,看来不是空穴来风啊!”

两人没想到,才刚来这天津城,便被这城市来了一场下马威。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