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种计划的后续

耕耘贞观 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种计划的后续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0:54

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种计划的后续

耕耘贞观

说实话,李泰对污染进行治理其实挺符合整个华夏的世界观的。

因为大家讲究得是天人合一,将就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以如果炼钢厂这种东西出现,哪怕国家因利益会进行大规模生产,但实际上在唐代社会环境中会受到相当大敌视。

因为百姓很难直接享受到钢铁生产带来的利益,但却非常容易因为钢铁生产带来损害。

就有点像清末民初时期百姓们会拿着锄头敲打火车一样,他们不知道火车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他们只是知道火车发出了嗡嗡声会让他们的先祖不得安宁。

这样的情况下,李泰原本就为了防备言官直谏而弄出来的环保体系,实际上对很多儒家出身的儒士来说还是相当吃这一套的。

如果这能够提升国力的话,他们就更支持了。

毕竟这时代的儒家还没到明儒清儒那种臭不可闻的地步,他们也是想发展的。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好,那这件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李世民点点头,不再追究这一件事。

毕竟这一次,李泰能能够直接在长安重新建立一个钢铁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等于是把技术给交了出来,李泰都这么配合了,那自己还有什么好多说的。

与之对比,李世民到底是要头疼,要给这整个高炉安排多少的工匠了。

还是那句话,顶尖的人才李世民手上不缺,但那种一般性学徒到大匠的骨干力量,就算李世民也不敢说自己有多余。

毕竟李泰修建道路,也吸纳了不少朝廷之内的大匠。

修河南道的道路,这不仅是李泰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国家的事。

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就算在钱上支撑不了,但如果手上人才储备有剩余,那李泰说要调度,那也就调度掉了。

现在又冒出一个钢铁城,想来现在工部的阎立德应该很头疼吧。

“现在便是另外一件事,学府兵要不要保持较为完整的编制!”李世民沉声道。

“保留完整编制……”李泰听到李世民如此的话,不由愣了愣道,

“没这必要吧,我们大唐不是采用府兵制吗,就算不是战打完了离开,第一批人到了今年应该也要退役了!”

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狠狠瞪了李泰一样,道,“一日是府兵,一生都是府兵,就算暂时退役了,以后听到命令,也是要征召起来进行战争的,除非……”

李世民想到这里突然想到什么,目光狠狠瞪向李泰道,

“你这么想要他们退役,莫非你已经安排好了他们以后的生活了?”

“我想要征召他们跟着我修路!”李泰很坦然很大声的对李世民道。

“修路?!”李世民听了李泰的话,狠狠拍了一下龙椅,怒气冲冲的指着李泰道,

“你听听你说得是人话吗?你居然让这些府兵精英跟着你做徭役,你这话说出来要寒了多少将士们的心!”

“额,我给钱的,这就不算是徭役了,是工作!”李泰严肃道,“为国家工作。”

“还嘴硬!”李世民怒气值拉满,这是什么话,说自己让徭役干活不给钱吗!

李泰不免有几分的畏惧,但还是强硬的说道:“我知道这样有几分过分。

但他们拥有自适应天赋的能力,负重实在是太惊人了。

干其他的活不一定,但干工地上的活,真太需要他们这些人了!”

李泰此刻是真心实意的,毕竟哪怕这个社会稍微有那么点玄幻色彩,百姓的身体素质增强了那么一点,但对于改造自然来说,这种增强真的不明显。

但这些拥有自适应天赋的将士,让他们去工地干活,每个都能搬运自身重量的惊人存在。

这种人打什么仗,过来搬砖啊,搬砖多有前途啊,自己也会给你们补贴的啊!

“你还说!”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更有几分的哭笑不得。

自己知道了这样的甲士,恨不得复制一支让自己的大唐更加拥有战斗力。

但李泰知道了之后,居然是想要让这些甲士解甲归田,马放南山然后去做徭役……

这都是什么事情啊!

“反正有卫国公在,父亲想要这甲士的话,直接训练一批出来也就是了,不需要一直盯着学府兵啊!”

李泰很无奈道,“他们好不容易从战场上走了一遭,让他们好好歇息一下,以后都不用再上战场,难道这不好吗?”

李靖见到这件事情扯到自己,站出来对李世民行礼后,才对李泰道:

“魏王,这种四千破五十万的精锐,这种军队保留下来还是有价值的!

我们大唐虽然采用府兵制度,一般上是主将保留亲兵天赋,等到府兵召集,一边训练一边进军,等到了战场厮杀一场基本上也都能够掌握天赋能力。

但学府兵不一样,他们完成武器掌握与自适应天赋的熔炼,若采用这种办法就太可惜了。

因为府兵下次征战未必会跟随一样的统帅,也就是说如果下次再征召,统帅军队不同,领军将领不同,这样他们好不容易熔炼了武器掌握的自适应天赋就会被洗掉了。

所以对这种经历过以少胜多大战并完成熔炼武器掌握的精锐,更加倾向将其保留下编制。

而不是采取普通将领的处理方式,保留亲兵,解散府兵。”

“那阿耶的意思是把这一支学府兵保留下来,继续常驻西海郡吗?”李泰好奇问道。

“正常情况之下,这学府兵只适合在西海郡那种比较特殊的地方磨炼自适应天赋!”

李靖说道这里,目光不由向着李泰看了过去,然后道,

“但魏王既然能够提供一百六十斤以上的甲胃来给学府兵进行锻炼,那实际上学府兵可以在任何地方训练。

那么他们也就有了常驻长安,随时向着四周进行支援的基础,而且进行支援的还是重步兵,这意义就不一样了。”

李泰略带着几分的不理解说道:“难道卫国公不能训练出同样天赋的士卒吗?”

“天赋容易训练,顺手捏一个就是了。”果然李靖并没有表示这有什么难度。

但李靖很快便补充道,“但还是那一句话天赋一样,可掌握的人会是一样吗?!

我虽然能够根据需要直接用军阵套用天赋,但想要士卒真正掌握这天赋,士卒自身也是需要消耗汗水的。

尤其是自适应这一种天赋……他们的伙食,应该不是普通的米饭吧!”

李泰听到李靖的话,到是思索了一下,说道:“餐餐有肉,这条件算高吗?”

听到了这话,在场的几人都恨不得缝上李泰的嘴巴。

尤其是魏征,都恨不得好好数落一下李泰了,什么叫做餐餐有肉这条件高不高,怕就算是某些地主都未必能做到如此啊。

李靖听到李泰的话,倒是用相当审视的眼睛看了看房玄龄。

仿佛在说,看看人家做后勤,再看看你做后勤,我们军队半个月能够吃一次肉吗?

房玄龄面对李靖的目光毫无畏惧,这条件莫说士兵,就算士大夫想要做到怕也需要家里有矿才行。

你看看你旁边那个叫做魏征的,看看他能不能做到。

所以,这种标准根本就不是正常人能够做到的,魏王能做到,那是因为他是怪物啊!

两人虽然只是一眼,但已经在精神上交流了千言万语。

“咳咳!”李靖咳嗽了几声道:“西海郡那里有那么多肉吗?!”

李泰理所当然的说道:“我不是在哪里布置了草种计划,王玄策是草种计划的负责人啊。

虽然最终目标是让当地的百姓容从游牧民族融入到以农耕为主的大唐。

但这个过程肯定要有盈利,才能让这计划持续下去,而不仅是我们大唐单方面付出吧!

还有幽州那边日益增加的羊肉数量,难道不看的吗?”

听到这话,所有人的目光不由向着房玄龄看了过去,房玄龄无奈道:

“幽州生产虽然以牛马羊为主,但实际上顺着运河,基本上就在关东境内消化掉了,没有一只牛羊能过虎牢关到达长安。倒是马匹每年能送一些过来!”

牛除了交易的,还有很大一部分被农学社弄了过去,租借给当地的百姓使用。

至于羊,李泰想想,自己一般上喜欢在冬天吃羊肉火锅,到了夏天喜欢吃烤全羊……

肯定不是自己的错,一定是幽州那边的产量实在是太低了,导致洛阳这么一点市场都消化不了!

至于猪肉这种东西,在这个时代有了,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并不出名。

李泰偶尔也有吃猪肉,但自己想大规模生产试了试,最后规模还是上不去。

很简单,没有适合猪吃的饲料,像牛羊马什么的种草计划特殊选择的草种能够作为主食,自己偶尔在给他们加些吃的,一般上牛羊马都能饲养得不错。

但猪不一样,如果只是普通的个体饲养,那百姓回去时顺手弄点猪草回去喂猪就够了。

可自己想要大规模饲养,肯定是需要一种饲料,而且这种饲料还不能跟人抢粮食,否则至少要到粮食溢出的时候自己才有大规模饲养的可能。

所以现在猪的规模就是上不去的,至少比较起牛马羊来,猪的大规模培养成本要高得多。

牛马羊得益于草种计划,规模越来越大了,而且必须要提的是,草种计划播种的田地,并不是耕种正常小麦水稻粮食的田地,所以牛马羊的规模变大都是增量收益。

这样的情况下,说不定比较起猪肉,牛肉都有比它更便宜的时候。

李泰则更进一步解释道:“在幽州那边的羊肉能通过运河,以及冬日凿冰存续的冰块尽可能的保存下来,但在西海郡那边的羊肉因为路途遥远,基本上就不可能贩卖到长安来。

所以就地解决是最好的办法,他们吃肉都吃上火了还要每次的物资都要有茶叶才行!”

“……”侯君集与李靖两人都是到过了西海郡的,两人对视一眼却也明白李泰说得没错。

那次没有参与到李泰的后勤操作,而是舍不得牛马羊的士卒,那些带着的牛羊基本路上就没了,不是走死了被大家分了吃,就是走丢了被大家分了吃。

从西海郡到长安的距离也许不远,但这路途除非是贩卖马匹什么的,单只贩卖羊肉,运费就亏得商人绝望。

这种赔本买卖,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做。

“在西海郡,不仅是羊肉,因为没有耕种,甚至连牛肉应该也是有机会吃的!”李泰道。

“他们还吃牛肉!”魏征听到这话,这声音都不由高了几声。

“西海郡的牦牛下不了高原,下来会被热死的,味道也就一般般,不过如果出钱比较多的话,吃起来比中原的牛肉应该味道会好一些!”李泰开口道。

听到这话,连李世民都有些忍不住了,说道:“你还敢评价!”

“咳咳!”李泰到底恢复了过来,继续解释道,

“草种计划养殖起来的牛羊如果没有办法正常的消耗掉,那就只能够吃掉了。

其实我觉得可以跟吐蕃商量,他们要不要这些牛羊,需要的话,也算开辟出一条商路来!”

“吐蕃自己也有牛羊吧!”魏征听到李泰的话,不由对李泰问道,“他们需要我们的?”

“同样是养牛羊,成本到底是不同的!说实话,我觉得最好把这些牛羊直接放在东女国进行交易,到底要不要他们吐蕃自己说了算也就是了!”李泰摇头道,

“如果能够把吐蕃境内的牛羊产业冲垮……算了,距离到底是太远了一点,但成本上西海郡肯定是有优势。

如果能把东女国变成商业城市,这或许也能更展现我们大唐的诚意!”

说实话,像这种商业城市想要再变成国家的门户实际上是很难的。

这就是为什么李泰不在幽州城作为通商口岸,而是特地从无到有的重新开发天津的原因。

某种程度上来说,你想要这个地方的经济活跃,那这地方的人的节操就会变得相当有弹性,再让他们担任保家卫国的重则时,跟他们自身利益起冲突时,他们多少会犹豫。

所以实际上,边境的军队如果跟商贸牵扯的太大,会非常容易被堕落腐化的。

而用这样的方法,原本吐蕃想要在东女国建立对付大唐的屏障,那么很可能这里反而会成为吐蕃的弱点。

“等到吐蕃今年过来进贡的时候,你自己去鸿胪寺问问!”李世民沉声道,

“只不过这样的话,学府兵到了长安他们的伙食待遇反而下降了吗?”

“那到不至于,没有羊肉牛肉,不是还有鸡肉嘛,再说我们大唐人到底是以米面为主食,相信他们在边境吃了三年的肉,想来也过得不是很舒服!”李泰很是从容的说道。

“魏王,您瞧瞧您说得像话嘛!”此刻一直在旁边听着的侯君集都忍不住了。

天天吃肉,自己的亲卫都没有这待遇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