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家功业 > 第370章 天子忌讳

汉家功业 第370章 天子忌讳

作者:官笙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03:25

第370章 天子忌讳

第370章 天子忌讳

汉中郡。

张辽从城外剿匪回来,还不带卸甲,便有一个幕僚笑着进来,道:“中郎将,剿灭了这一处匪患,汉中便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了。”

张辽没有应声,大口的喝茶。

趁着冬季,匪患聚集不出,张辽半个月剿灭了七八处匪患,将汉中郡几个大匪患是彻底拔除了。

汉中是一处战略要地,多年来不知道多少人在争夺,加上连连战乱,汉中是一片疲敝,盗匪丛生。

孙坚为汉中太守时,也曾极力剿匪,但背后因为有刘焉等人的暗中扶持,所以收效甚微。

刘备继任后,在笼络人心中,派遣张飞,关羽四处出击,只取得了明面上的效果。

陈宫脸色微变,抬手道:“并无来往,更无贪渎半分,请仆射明鉴。”

“啊啊啊……痒,痒,父皇痒……”

刘愈回来了。

小家伙愣住了,愣愣看着刘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次轮到钟繇怔神了,道:“这件事是御史台的主意?戏志才知晓?”

陈宫顿觉口干舌燥,欲言又止。

幕僚见说通了张辽,连忙上前一步,低声道:“中郎将,最好是徐州,徐州是战略要地,又有豫、请为臂膀,讨贼最为得力。”

他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一定要让眼前的陛下信服!

幕僚等亲兵走后,忽的低声道:“将军,我听说,朝廷在商议,要再设一个雍州,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是真,将军或许不用调离。”

“是。”亲兵应着,转身出去。

荀攸同样心惊胆战,万万没想到,刘愈会在刘辩面前,当众说出要做太子这种话。

“好啊好啊。”刘愈顿时从刘辩怀里跳下来,抱着何太后,仰着小脸,充满乖巧的道。

幕僚闻言,道:“朝廷平灭董卓,威震海内外,这三羌也坐不住了,这是要派马车进京为质吗?”

好一阵子,刘辩将他抱到一旁,满意的点头道:“朕都知道了,做的不错,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荀攸低着头,看着刘辩的双脚,心里千思百转,在想一个合理的解释,能够让眼前的陛下信服。

“卿家,你觉得我大汉的危险,是这些四处的叛逆,是关外的夷族,还是在这洛阳城里?”

张辽想了想,道:“那马超是何等人?”

走过来已经是错了,再开口解释,那就是坐实!

刘辩抱着茶杯,脸上没有丝毫表情,目光看着对面墙壁上巨大的大汉地图。

幕僚略微诧异,这种机密之事,张辽也知道?

他知道张辽有圣眷,只是没想到张辽的圣眷,居然到了这种程度!

陈宫怔了下,而后道:“仆射,天师道,由来已久,朝廷向来礼遇,先帝还曾下旨封赏。”

对于邪教的危害,钟繇深知,一旦让他们聚集成众,稍一蛊惑就是大乱子。

张辽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几乎平定了所有匪患,同时招募青壮,在汉中积极训练,一副厉兵秣马的态势。

张辽仔细思索,似也有些同意了,道:“不论是哪里,尽忠用命就是了。”

“你盯紧他们,”

钟繇站起来,道:“明年即将改元,不能有任何乱子。尤其是各种祭礼,不容他们出现。”

荀攸抬头,愣了下,完全没有听到刘辩在说什么,脑子乱成一锅粥,双眼迷茫的看着刘辩。

可这是荀攸一路护送去豫州又护送回来,进宫回奏的第一面!

荀攸心神紧绷,不自觉的向着刘辩走去。

这会儿在宫里,喜气洋洋一片。

何太后,与唐姬等人看着,微笑不语。

慌乱无比中,荀攸在心里呐喊,咆哮不断。

这一声如同炸雷,将荀攸惊醒。

刘辩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瞥了眼荀攸,微笑着与刘愈问道:“哦,你要做太子?太子是什么你知道吗?谁教你的?”

张辽性格谨慎,心思内敛,有韬略也有胆略。他脱掉铠甲,面不改色,道:“我不过剿灭了一些匪盗,哪里有资格封号将军,莫要胡说,引人笑话。”

张辽刚要说话,忽然一个亲兵跑进来,道:“禀报中郎将,马腾派其子马超过境,准备上洛阳进贡。”

张辽点点头,道:“看来马腾是有诚意的,放他过境吧。”

陈宫已经赶走了其他人,值房里只有他们二人,没有伪装,一脸的坦诚,道:“仆射,非是下官推诿。实则是这天师道并未有过错,既无杀人也无劫掠,洛阳府六都尉都有查探,皆无实证。”

唐瑁冷汗直流,一个句话不敢说,双腿如灌铅,一步一挪的走了出去。

张辽随口般的道:“我在洛阳时,陛下亲口驳回。陛下说,州郡太多,要合并郡县,不会再设一州。”

不知道过了多久,刘辩平淡的声音,在荀攸耳边响起。

荀攸哦哦两声,心神回归,强压着心悸,道:“臣认为是在洛阳城里。”

钟繇想了又想,暗感棘手。

难怪陈宫有庇护那五斗米教的意思,背后居然是陈留王刘协。

这会儿,他站着,站在一个人面前,神色恭谨小心。

何太后笑容更多,顺手将快要绷不住的唐姬拉走。

钟繇有些恍然了。

五斗米教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宫里背景,短短一年便发展壮大,遍布洛阳。

刘辩笑了笑,将他抱在怀里,道:“尽听人胡说?朕怎么最大了?朕还能打得过你祖母?再说了,你就是太子,你还有母亲。将来还有老师,怎么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亲兵道:“回将军,身形健硕,孔武有力,在凉州颇有勇武之名,在马腾诸子中,此子最是出息。”

话音一落,满殿皆静。

而提到陈留王刘协,就少不了宫里那位陛下。

刘辩一笑,道:“卿家,你觉得我大汉的危险,是这些四处的叛逆,是关外的夷族,还是在这洛阳城里?”

幕僚却不觉得,道:“中郎将,接下来朝廷的平乱目标,无非是益、荆、扬三州。朝野对那曹操忌惮颇深,不可能再由他领兵,以圣眷来看,下官推测,唯有三人,一是赵云,二是黄忠,三就是中郎将。”

但下意识觉得不对,可又走出了几步,只能硬着头皮,来到刘辩面前,躬着身,一言不发。

陈宫这几年为了洛阳府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做出了很多政绩,加上他不偏不倚,谨言慎行,在朝野的官声出奇的好。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哎呀,不错,你怎么还胖了?”

张辽目送他离去,而后瞥向门旁的大刀,走过去,拿起来,认真的打量。

钟繇没有多说,离开了洛阳府。

思索片刻,钟繇又道:“我听说,那张鲁之母美艳非常,现在正在太后宫里?”

赵云应该是最为轻松的人,随后走出。

这其中,还包括了刘辩的老岳父,文名盖世的大儒蔡邕!

荀攸不想做第二个!

所以,他要找到一个足够合理的解释,不能步王允的后尘!

‘一定有,一定有的!’

更何况这个人是张辽,这可是当今陛下的爱将!

张辽虽然出身寒微,可这些年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他已经不是那个不入流的兵卒了。

陈宫回头扫了眼外面,道:“依下官的推断,是陈留王。”

“假的。”

因为,王允在前!

王允当年暗中操弄,妄图东宫,激起了宫里的怒火,王允被夷三族,相关涉及,被杀的高达数百人,而被罢免,流放的更多达千余人!

河南尹被废,改建洛阳府,洛阳府尹为陈宫。

刘辩等了一会儿,听不到回答,转过头,就看到了荀攸的表情。

何太后似有些生气,上前拉过刘愈,道:“行了,乖孙才回来,说这些做什么。乖孙,饿不饿,去祖母那,祖母有好吃的。”

何太后,唐姬,唐瑁,加上站在一旁的荀攸,赵云等人,挤满了后殿。

荀攸没有开口,刘辩也无声。

“下官领命。”陈宫抬手应道,心里却压力大增。

“嗯,”

“明鉴是实话,你要是继续虚言糊弄,我便参你一本。”钟繇道。

洛阳,洛阳府。

小家伙大叫,脸上笑不断。

这还没走多久,又是一群人,打着帆,敲着锣,四处喊叫,引来无数人围观。

陈宫不畏惧荀攸,对荀彧也只是敬为上官,但唯独这个脸色严肃,不怒自威的钟繇,不知道为什么,从心底有些惧意。

钟繇面无表情,威严自顾,道:“伱收取了他们的好处?”

钟繇有些厌烦,让侍卫绕道。

钟繇翻着案牍上的公文,道:“你说,你处理不了那五斗米教,让我亲自过来跟你说?”

钟繇是左仆射,真的要参他一本,即便宫里不会拿他怎么样,官声也毁了,加上激怒‘颍川党’,陈宫怕是在洛阳城呆不了多久,只能自请调离。

如果是平日,那就是童言无忌,最多追究他的母亲或者外祖父。

不远处,唐姬脸色发白,嘴唇哆嗦。

‘那应该是徐、豫二州之一了……’幕僚心里想着。

“除了荀攸,你们都走吧。”刘辩伸手拿起茶杯,语气寡淡的道。

但张辽这一次不同,随着刘焉病死,刘璋困顿,没有对汉中进行滋扰,给了张辽一个天赐良机。

陈宫犹豫再三,还是道:“仆射,按照规制,六都尉是双重辖制,除了洛阳府,还受御史台指导行事,六都尉都曾与下官说,他们曾试图驱离,都被御史台的巡城御史给阻止了。”

刘辩将小家伙抱在怀里,信手乱摸。

张辽不等他多想,道:“先生再与众人商议一番,我要料定清楚才能离开。”

内监,宫女最后出去,只留下一个荀攸。

他也有些千里讨贼,一朝封侯,锦衣还乡的勃勃野心!

“我倒希望是豫州!”张辽摸着大刀自语。

而被刘辩余光扫过的荀攸,更是心惊胆战,浑身紧绷,一动不动。

可越是紧张,越是无法思绪半点,难以周全。

小家伙睁着大眼睛,猛的站到软榻上,双手舞动,大声道:“父皇,我要做太子!”

唐姬俏脸煞白,都快哭出来了。

‘中郎将’在大汉朝的军阶中,勉强算中等,‘将军’是一个分水岭,一旦封号将军,哪怕是杂牌,也意味着前途无量,将有大用!

他却不知道,他不想做汉中太守,困守一地,可也有人在打汉中的主意。

不知不觉间,荀攸感觉到了脖颈发冷,双脚扣紧。

绕来绕去,又绕回了宫里。

前面已经有一个黄巾军了,不能再来一个紫衫军。

陈宫道:“这个下官不知,都是些谣言。”

幕僚等张辽喝完茶,这才沉吟着道:“中郎将,大司马府的公文没有说明调将军回洛阳的用意,但以下官猜测,无非是豫、徐二州。以将军的能力,加上圣眷,怕是要封号将军了。”

幕僚会意,抬手道:“下官这就去。”

沉默。

钟繇抬头看着他,淡淡道:“妖言惑众不算罪责吗?什么五雷真神,什么斩妖除魔,欺瞒无知百姓,榨取米粮,这些不算吗?”

刘辩又转过头,盯着地图,道:“朕也是这么认为的。叛逆也好,夷族也罢,只要我们君臣一心,戮力同心,夷族,逆贼都不再话下。最可怕的,就是君臣离心,朝臣内讧。今天天子杀良臣,明日奸臣还良将,这杀来杀去,都是在耗我大汉朝的元气,叛逆,夷族只会偷着笑,连离间计都省了,多好的事情啊……换做是朕,做梦都能笑醒。”

刘愈有些好奇怎么突然安静了,眨了眨眼,道:“我听说,除了父皇,太子最大,我要做父皇下面最大的官,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荀攸悄悄耸了耸喉咙,思绪艰难转动,但太过僵硬,无法理解刘辩话里的意思。

刘辩又喝了口茶,道:“这朝臣离心,是一大忌。还有一个,是天子家事。诸皇子争夺东宫之位,这种内讧最为可怕,分门别类,拉帮结派,相互攻讦掣肘,那种酷烈程度,朕都不敢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