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 第119章: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第119章: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望着眼前的这座巨型火炉,许多粉丝都被震撼到了!他们看过李子夜不少视频,之前的火炉跟这次的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实属弟弟。

考虑到有些粉丝,可不能看不懂其中原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搞来的烟囱。

于是李子夜在镜头前,解疑释惑的说道,“在我身后的这座建筑,名为高炉。早在华夏西汉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高炉。”

“到了商代,我国硬陶的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180。这种高温为金属冶炼取得了良好条件。”

“为了原汁原味的还原兽首喷泉,在村里长辈们的帮助下,我们搭建了这座高六米,直径三米的古炼高炉……”

李子夜如实的介绍着。他话音落下,仅见屏幕前的粉丝们,不由得发出感叹!别人拍视频各种节省经费,马马虎虎水时长。

而李子夜倒好,他追求的是精益求精,哪怕经费爆炸,也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如此格局和态度,让粉丝们大写的佩服!

“我勒个去!子夜大神也太牛批了吧?为了打造十二生肖兽首,居然还建了一座这么高的火炉?第一眼,我还以为是电厂的烟囱。”

“真的服了!大神果然是大神,这手笔一看就是大制作呀!活该你有那么多粉丝”

“卧槽,路转粉了!之前朋友给我推荐好多次,我平时忙都没时间看,现在难得休息,要把之前的都补上”

“什么是业界良心啊!所以传统工艺,我只看李大神的,其他跟风模仿看都不看。”

……

李子夜的大手笔,把粉丝们都给惊艳到了。接下来就是古炼高炉的建造过程。

期初画面里的李子夜,是一个人推车搬砖。没过多久,村里的长辈们便主动过来帮忙,众人持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很快把一大堆砖块,都搬到村头。

接下来,众人在李子夜的领导下,分工明确。挖地基的挖地基,和红泥的和红泥。就连小孩子们也不闲着,整齐的背诵平时在私塾里,先生教他们的古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娃娃们用稚嫩的童声,背诵着荀子的《劝学》。

每个孩子都背得十分流利,比不少看视频的成年学渣,都厉害。学渣们早把这些都还给老师了……

家村村民的团结有爱,让许多大城市里的人们,心生向往。《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梦想的美好世界。而李子夜的家村,却离他们很近……

在众人的努力下,巨大的古炼高炉被一层层筑起,转眼就从地基垒上了六米高的空中。

为了测试高炉的运作环境,李子夜先在炉子的炉衬里,灌入一缸清水。而后和村里长辈们搬来焦炭,用作炼化时的燃料。

接着又搬来一大块红铜,外加诸多贵重金属,如金、银、锡、铱等,放置在高炉中……

待一切准备就绪,李子夜引燃焦炭,让炉内温度持续上升。等到达一定程度后,开启鼓风机,持续为火炉送氧。

上千度的高温火焰,逐渐把炉壁烧得滚烫。虽然炉门闭合,没有火焰窜出。但从周围扭曲的空气判断,现场的温度绝对不低。

熊熊燃烧的火焰,把炉衬里的清水也煮到沸腾,大量的水蒸气,沿着炉壁不断上升,最终从高炉的烟囱口飘出。

不远处的李子夜,正计算着时间。等到红铜彻底炼化,他会将铁质容器,整个抬出,然后将液态红铜,倒入模具中。

他提前制作的模具,是一块由黏土雕刻的牌匾。上面刻着宫殿、园林、生肖喷泉,并有题字“夏宫”。

粉丝们一看就意识到,这块牌匾应该是“十二生肖水力喷泉”的图景。

不过令粉丝们有些迟疑的是,如果没记错的话,圆明园水力喷泉后的是海晏堂。它的建筑风格,偏向欧式。

而模具中的“夏宫”,既不是欧式,也不是清廷风格,反而跟唐朝的宫殿有些相似……

看到这里,不少屏幕前的小伙伴,十分诧异。不知道这幅图景,究竟代表着什么含义。

正当他们困惑不解的时候,只见镜头拉近,黏土模具的右下角,还刻着一行文字,“家村老年活动中心”。

看到这行文字,屏幕前的粉丝们,瞬间蚌埠住了!

“卧槽?老年活动中心?这块牌匾,是用来挂在老年活动中心的?子夜大神,你该不会想把你们村的活动中心,改造成图案上的夏宫吧?”

“难怪清廷的兽首喷泉,搭配了唐朝的宫殿,我想怎么时代跨越这么大捏,原来是……我擦!你这是要打造全国最牛的老年中心吗?”

“十二生肖兽首 水力喷泉 唐朝宫殿,这么豪华的配置,等我老了能不能去你们那养老啊!”

……

粉丝们这才意识到,原来眼前这块牌匾,包括图景上的设计,都是用来标配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的。

如此惊世骇俗的想法和设计,着实把粉丝们惊呆了……纷纷羡慕起家村的村民来。

关于李子夜为什么要把清廷的兽首喷泉,跟唐朝的宫殿搭配在一起。那是因为他不喜欢海晏堂的欧式风格。

至于清廷宫殿,虽然谈不上喜欢。但它的建筑风格,跟水力喷泉不太搭。

之前为了文物修复,李子夜只能原汁原味的用到清廷传承。但现在建设家乡,他会更偏向于整体的审美。

法律上也没规定,不能朝代混搭吧……而夏宫这个名字,也不是清廷专属。

李子夜曾考虑十二生肖兽首喷泉,跟秦宫、宋宫、汉宫结合,但最后效果,都不如唐宫来得好看。

当高炉里的红铜被火焰熔化,李子夜拉动设置在烟囱口的铁索钢缆,将炉内的锤炼机关打开。

清廷精炼的红铜,富含了多种贵金属。光是高温炼化,还不能让它们充分融合。

毕竟容器里的液态金属,它们只是熔化,并不是沸腾。所以缺乏流动性,需要外力介入。不然等凝固后会发现,红铜颜色东一块西一块,明显不均匀。

而李子夜设置的锤炼机关,能很好的搅动液态合金,让它们彼此交-融,不分你我……

这些知识点,都被妹妹用文字,显示在画面下方。让观看视频的小伙伴们,能看懂她哥的操作。

当粉丝和观众们,看完妹妹留的文字,他们一下子就被亲哥的操作,给折服了!

“我去!原来是这样啊!我本来以为只要炼化就可以了,没想到这门道有那么深!”

“再一次的给大神跪了!仔细想来也是,像这种大型的熔炼,可不是过家家,合金即使熔化也很难均匀融合。”

“牛啤呀,我的大神!如果不说话的,估计我这辈子都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

……

观众们再一次的涨了见识,以后也多了一份跟人吹牛皮的谈资。

待融合得差不多后,李子夜将工具拉到烟囱口固定,然后和两位长辈一起打开炉门,取出炉火内的铁质容器。

铁的熔点比红铜等金属高,只要把温度控制在1200度以下,铁器只会烧红,不会融化。

李子夜和长辈们抬着铁器,来到模具前,然后喊“一、二、三!”一起发力,将液态红铜倒入预热过的模具中,让它自然凝固。

考虑到液态金属的冲击,过程中可能溅出,大家把重心都放得很低,让火红的液态铜,流到模具的每一处角落。

为了让底面能够平整,李子夜还拿来特制的压板,趁着红铜还没成型,反复压平。

这压板的使用,也是有技巧的。太快压不行,会粘上液态的铜合金。太慢了则没有效果。需要在合金表面,凝固出一层薄薄的硬壳时,按压效果才最好……

屏幕前的观众们,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大规模的炼制方法。其他传统工艺的视频里,作者顶多烧个戒指,打个手链,属于小活。

而李子夜直接整个大的,一次看个爽。

经过按压的红铜,变得十分平整。半小时后,液态铜合金冷却定型。

众人挖出铜匾,将表面的黏土清洗干净。只见这时,一块颜色深沉的铜匾,泛着暗红色泽,内蕴精光的出现在众人眼前。

如此品质的红铜合金,属于清廷特殊工艺精炼,它跟圆明园十二兽首,仙鹤铜像等国宝颜色很相似,即使历经风雨也不会锈蚀。

为了粉丝们能更好的进行对比,贴心的妹妹还在视频里,放上八尊兽首的照片。

他们的色泽跟李子夜锻造的铜匾,不说一模一样吧,但也极为相似。等到铜匾放上个百来年,它的颜色就会跟兽首更相似了……

观看视频的小伙伴们,一会儿看看兽首,一会儿又看看铜匾。

不得不说,李子夜的手艺实在是绝了!甚至他还做到了举一反三,将清廷的工艺活学活用了起来……

“李大神依旧是那么秀,制作铜匾的工艺流程,跟兽首应该差不多吧?看颜色就很接近,这属于是真的精通。”

“没错,子夜大神已经到了融会贯通的地步了,所以不管是铜像,还是铜匾,又或者别的什么,估计都手到擒来!”

“看了大神那么多期视频,还有电视、直播,从来没见到过他翻车,简直天赋异禀,超乎常人!”

……

当红铜牌匾被清洗干净,这时李子夜拿来刻刀,做最后的精雕细琢。

只见他表情专注的划动刻刀,让刀刃游走在铜制花纹。把那些毛糙的纹路,修饰干净,将线条变得更加细腻

秀丽的园林,精美的宫殿,以及那十二生肖水力喷泉……在李子夜的操刀下,美轮美奂的呈现而出,生动形象的跃然在牌匾之上。

看得周围村民,还有屏幕前的观众、粉丝们,惊叹连连。

待所有细节都处理干净后,李子夜用力吹了吹牌匾上的铜屑。只听“呼”的一声,暗红色的铜屑,仿佛跳动的彩粉,被吹落地上。

这些铜粉,还有高炉里的炭渣,最后都会被清扫干净,以免让环境变得脏乱。

雕刻完成后,为了让铜匾更加艳丽,只见李子夜拿来水银和金,给牌匾上的文字,还有建筑、匾框,上了一层鎏金。

让原本只有暗红色泽的铜匾,增添了华贵的金色。红铜作为背景,鎏金作为点缀,让两者完美融合……当阳光照耀在图景上,画面简直美得不可一世……

观看视频的小伙伴们,已经深深的陷入其中,再也出不去了。他们一眨不眨的望着匾额,望着美丽的夏宫园林,华丽的唐朝宫殿,还有那十二生肖喷泉。

心里想着,“如果图景上的一切都能成真,那岂不成了仙境?”

“关键这只是村子的老年活动中心啊,喂!真的是恐怖如斯……”

本来粉丝们,还想靠着李子夜的视频,望梅止渴。然而看着看着,却对李子夜的大手笔,更加期待。属于是越陷越深了。

视频最后,是家村村民们的欢庆大会。叔叔、阿姨们各种热闹,各种表演,其乐融融的看着就很舒服。

播放到这里,进度条也快撑不住了。网友们不约而同的大声疾呼,真希望能加钟个半小时。

可惜他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不过好在视频结尾,有妹妹的倾情演出。

为了保障节目效果,妹妹李子涵不惜个人形象,把她京剧唱破音的画面,也剪了进来。

“我家的表猪数不清!”

因为唱的太用力,妹妹把表叔唱成了表猪,直接把村里的老人们,笑得是前仰后合。就连屏幕前看视频的观众,也被她逗乐了。纷纷刷评论鼓励、表扬妹妹。

“有一说一,这不比春-晚好看多了?自然的搞笑才是真,强行段子只会尴尬。”

“妹妹加油!你是最棒的!不过话说回来,亲哥的二胡拉得是真好呀!什么时候来一曲《二泉映月》?”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