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329章 有所求(2)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329章 有所求(2)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329章 有所求(2)

第329章 有所求(2)

作为齐鲁油田的大脑机构,指挥部那边在取消生产大会战制度,改名为齐鲁石油管理局后,开始大量裁并各个职能部门,而且力度不可谓不大。

但即便如此,除了包括穆思远所在的综合管理部,以及宋文轩父亲所在的党委巡察办在内的那9个一类核心部门之外,另有3个独立运行的机关直属单位,12个与分公司相应机关部门及机关直属单位合署办公的机构……共计24个机关部门。

这还只是指挥部的直属部门。

到了分公司一级,即便是指挥部定下了机构精简方案,每家公司也依然保留着23个机关部门及机关直属单位,以及下设的36个直属单位。

别忘了,齐鲁油田目前有着20多家二级分公司,综合一算,齐鲁油田各级机关单位的数量依然还是突破了千数。

偏偏作为生产单位,许多二级分公司在齐鲁石油系统里的地位虽然没有钻探一公司在西南石油管理局里面的地位那么高,但却不逞多让……而且指挥部里面的大部分领导,本就是从这些二级分公司里升上去的。

因此,这里面大大小小的山头,数量之多,牵扯之复杂,可想而知。

事实上,如同钻探一公司当初各科室领导在年前的那场“分赃大会”上呈现出来的心态一样,当部里面要求增加人均效益的文件正式下达之后,眼见着减员增效不可避免,指挥部以及各二级分公司的大部分领导最看重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如何去迅速提升真正意义上的人均效益,而是……如何在这股无法忤逆的汹涌大潮里,保住自己的立身之本。

因此,穆思远等人提出的“三产项目分流计划”才会那么容易得到通过,那十个亿的专项资金,才会那么容易获得审批。

……………………

宋文轩仿佛看不见桌子上放着的刀叉似的,用筷子使劲一压,将盘里的干大虾切成五截,然后优雅地将虾尾送进嘴里:“所以……你现在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么?”

杨默则是看着因为担心自己不会用刀叉,主动把自己的盘子接过去,用刀叉仔细地将那只比巴掌还长了一截的野生大对虾切成小块的穆大小姐,笑了笑:“我想我大概明白了……大华公司连续一个多月都没什么正经动作,让他们着急了呗!”

这中间的道理其实不难理解。

所谓关心则乱,大华资产管理公司能够快速出成绩,以及能出多大的成绩,直接关系一票子人是否能守住自己的立身之本,也关系着许多人能否在“再分配”中拿到更多的蛋糕……更何况,另有一些人其实是不愿意看到他们出成绩的。

这种前进一步是天堂,后退一步是地狱的局势,由不得他们不紧张。

偏偏当初被寄予厚望的大华公司挂牌了一个多月,却愣是一点正经事没办,不但没有去指导各个三产项目的经营,杨默这个事实上的操盘手甚至还在刻意阻止其他人去介入这件事情,这就免不了其余人在胡思乱想了。

偏偏杨默这货正事没干,大华资产公司的账面资金却哗哗哗地往外走,短短有一个多月竟然就砸出去了总计1.3亿的合同资金,去搞那一系列包括“大华工业园商业示范区”建设,以及工业区里那上百家特色小店的援投在内的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动作。

眼瞅着不干正事的大华公司账面资金一下子少了近1/10,那些人在对杨默逐渐失去了信心之余,自然也会想着怎么去挽回损失。

可别忘了,即便是穆思远,对于杨默能否操起这么大一个盘子都心里打鼓的紧,只不过被形势所逼,避无可避之下为了搏一把成绩,只能把宝押在他身上。

连穆思远都是如此,就更别提其他人了。

而一旦大家对杨默开始丧失了信心,那么这种“联合作战”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

大家都想成为新的话事人,把大华公司账上剩余的近12亿资金捏在手中,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盘……就算能力有限,根本无法解决今年十几万甚至二十万停岗职工的分流问题,但最起码能在最大范围内止止损也是极好的。

只不过,这所谓的“止止损”,就要看实际情况是怎样的了。

如果大华公司在这几百号寄予众望的精英手里运作的还算不错,那自然是雨露均沾,在创造出新工作岗位以后,优先照顾每个小山头,务必保住诸位的立身之本……至于那些不在本阵营范围内的职工,那不好意思,能力有限,自求多福吧!

但如果创造出来的新岗位不足以雨露均沾,那就很抱歉了,死道友不死贫道,自然是要“弃车保帅”……就算是彼此闹翻,那也得先保住自己的立身之本不是?

别以为这不可能,穆思远虽然是发起人,但他在这些人里的地位却不是最高的,出力也不是最大的,只要大家对他失去了信心,否掉他的话事权也不过就是一场小会的事情。

………………

听见杨默直接点明问题的核心,宋文轩笑了起来:“杨部长能明白就好。”

说着,宋文轩脸上带着一丝莫名的笑意:“指挥部的领导基本上都不擅长商业,也看不出杨部长你前面的那些动作用意,其实再正常不过了。”

“在他们看来,既然杨部长以前是靠着自己的金手指,通过默默百炸、默默百炒,以及817肉**苗繁育所等一系列令人惊艳的项目帮助钻探一公司创造一批又一批的岗位,帮助贵公司彻底解决了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那么到了大华公司以后,你也应该这样做才对。”

“所以,当看到伱始终没有挑选出东营下属的三产项目来扶持和指导运营,他们大失所望之下,开始胡思乱想起来,也再正常不过了。”

说到这,宋文轩耸了耸肩,帅气的脸上露出一丝讥讽:“所以有人就坐不住了,打算以职工的不满情绪为切入口,打算在恰当的时候,一鼓作气把你弄下去,然后重新分配大华公司的运营权。”

神情莫名地笑了笑,宋文轩看了一眼把装着十多块虾肉的盘子递给杨默的穆大小姐,目光闪动了一下:“没法子,咱们是央企,像这种涉及到全体职工意见的问题,一旦摆在台面上来,那就是绝杀……这手段虽然有些犯忌讳,但却非常好用,一旦使出来,就算穆叔叔想要帮你开脱,也根本不好使。”

杨默品味了一下宋文轩的语气,忽然笑了起来:“哦?指挥部的领导们看不出我之前那些动作的用意……意思是宋主任你看出了端倪了啰?”

看见杨默对于自己扮小丑帮他渡过一劫的事情避而不谈,一副并不领情的模样,宋文轩似乎并不在意,只是轻轻笑了笑:“忘记给杨部长说了,我在英国,进修的是商科……而且顺利从亨利商学院毕业了。”

亨利商学院?杨默着实吃了一惊。

后世论及经济学专业或者金融等商科专业,动则就会把哈佛、剑桥等名牌大学拿来说事,殊不知,在欧美地区,还有一所大学,其地位一点也不逊色于哈佛剑桥,而且其毕业生的受欢迎程度,犹有过之。

那就是……雷丁大学。

准确的说是……雷丁大学的亨利商学院。

这所在欧美商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商学院,是英国成立最早、最先获得了三重认证的商学院。

后世的雷丁大学,之所以能与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6所高校,并称为日不落商科领域的七驾马车,完全可以说是托了他们合并了亨利商学院的福……亨利商学院的厉害之处,可见一斑。

只不过在惊讶之后,杨默却又很快地冷静了下来,亨利商学院虽然被誉为欧洲最好的商学院,但他们的商科跟英国的特点一样,素来以金融类相关专业闻名于世。

虽然金融也是商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玩意跟实体商业的运营不能说是完全不沾边吧,但却也是乌龟和王八的区别,因此杨默听到这货竟然顺利从亨利商学院毕业之后,只是对着一脸矜持的宋文轩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哦?”

宋文轩见到杨默的神情,微微皱了皱眉,不过想起目前国内对于国外所知甚少,杨默很有可能压根底就没听过亨利商学院的名字之后,也就释然了,当下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指挥部的领导们对于商业的认知依旧还保留在十几二十年前,一些人依旧秉持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觉得只要做好产品和管理,三产项目自然就会盈利;”

“而另一些人即便是复盘了十余年的持续失败后,受到你去年成绩的启发,思维有所松动,但也依旧不过是聚焦于项目本身,停留在见子打子的层面。”

说到这,宋文轩把身子微微往后靠了靠,表情有种说不出的矜持:“如果三产项目的体量只有钻探一公司那种规模,那这种见子打子的想法没错,集中大部分力量,依托一两个明星项目去遮瑕,通过快速增加的新增岗位去解决公司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被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策略。”

“但是东营指挥部下面有数百家三产单位,其中不少单位本身的体量还不小,再采用这种策略就完全不现实了……打造明星项目要花费巨大的财力和精力,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耗时漫长不说,还不一定成功……哪怕是杨部长再厉害,一个人又能锤出几根钉?”

“所以,面对着这么多家三产单位,面对着今年这么艰巨的任务,要想把这些三产项目盘活,唯一的办法就是构筑一个可以与市场双向互动的平台……一方面以由市场自己来提出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大华公司独特系统地位,逼迫着下属三产单位根据市场需求改进工艺,生产出对应产品的双向平台!”

习惯性地插了插手,宋文轩看向杨默的表情有些复杂:“其实,这个工作方向,杨部长在公司挂牌第二天的会上就已经提出来了,只不过这种平台模式在国内根本就没出现过,绝大部分人也根本不明白这种模式的威力,所以只以为杨部长是在说一些官话套话罢了;”

“但事实上,杨部长以前早就这么操作过,而且效果非常好,如今只不过是变换了下形态,再度拿出来罢了。”

轻轻摇了摇头,宋文轩叹了口气:“去年临邑县解决本地企业三角债问题所取得的成就,就连外省的主管单位看了都惊叹不已,而特别工作小组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解决三角债问题,杨部长设计的债务置换模式其实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虽然说由于这种模式因为中间种种的微妙关联,许多地区很难复制,或者说不愿意复制,特别工作小组撤离之后,临邑县后来的债务置换模式也开始难以为继,但从本身而言,这是非战之罪,这套模式却是没有任何问题,且被证实是走得通的。”

说到这,宋文轩看了一眼认真倾听着的穆丽雅,笑了笑:“外人总是把目光聚焦在【置换】这两个字上,但其实在我看来,打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隔阂,并且通过外力处成了彼此之间的双向奔赴,才是这套模式里最关键的部分……否则即便是提供了种种便利,也没有人会愿意买一大堆自己根本用不上或者不喜欢的商品。”

“而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杨部长之所以一上来就不惜投入巨资,命令工人们三班倒地将那个大华工业园区商业示范区建起来,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要想打造一个可以打通企业与市场信息隔阂的平台而已。”

“当然,那个商业示范区只不过是平台的一部分……我曾经派人调查过,那些由夏留通销社、第五农场等单位新组建的卫星企业与大华签订合作协议后,立马就奔赴了各地,开始用他们的形式说服了部分三产单位与部分农村地区开始双向对接。”

“显而易见,这些拥有着良好群众关系的卫星单位才是这个平台最关键的隐形组成部分……而这大半个月来,已经有四十多家三产单位在不计入历史债务的情况下,逐渐实现了盈利,虽然说目前的盈利额并不算高,却也证明了这一模式是能走得通的。”

“但是很可惜,所谓一叶而障目,大部分人都更关注自己是不是能快速出成绩,以及是不是能在领导面前彰显一下存在感……所以有些东西我能看得出来,其余人却未必能看得出来。”

杨默有些讶然地看着眼前的宋文轩,他没想到,这货竟然真的看出来自己想要做什么了。

没错,他从来就没想着自己劳神费力地去一个个把那些三产项目扶持起来,也没傻到跟个保姆似的,啥事都要去亲力亲为,凭借着央企强大的资源调动能力,依仗着指挥部那颇高的行政级所带来的便利,别去搭建一个双向沟通平台,才是最有效,最省事的做法。

虽然这其中肯定少不了一些三产单位因为思维固化或者管理问题,在后续的市场竞争中GG……

但谁在乎?要知道,如今可不是商业竞争白热化的后世,虽然从去年开始起,国内的经济进入寒冬期,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增量市场,只要能有1/3左右的三产项目或者有足够的新增合作项目能够走入正轨,凭借着时代的红利快速发展,解决那些停岗职工的分流问题,其实已经够了!

……………………

被看出自己计划的杨默毫不吝啬地竖起了大拇指:“宋主任果然不愧是亨利商学院毕业的,这商业上的视野,果然够广阔!”

称赞完了后,他却似笑非笑地看着宋文轩:“只不过我有些好奇的是……你既然看出了我的打算,想要通过程序正义去开展自己想要开展的工作,那便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了,以你宋主任的能力和家庭背景,何至于说出什么有求于我的话?”

说着,杨默懒洋洋地将一块切好的虾肉塞进嘴里:“如果是害怕我从中作梗,宋主任大可不必。”

“你可能以前没跟我共过事,所以不太清楚……我杨某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在正事上向来一是一二是二,只要你提交上来的项目不违背公司的既定战略,且具有可执行性,我绝对不会卡住不批!”

宋文轩却是摇了摇头:“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我自然不至于开这个口。”

微微沉吟了一下,这个长的在后世足以C位出道的帅哥表情认真了起来:“杨默,我之前说过,我开这个口,与其说是有求于你,不如说是各取所需。”

“有些情况可能你不是很了解,穆叔叔那边现在已经有些压不住了,而且情况有些被动,一旦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你必然会被撤换下去,而且还是会被冠上一个非常不光彩的名义被撤下去。”

宋文轩的眼神有些冷酷:“我知道你当初跟穆叔叔有过约定,这也被你视作是自己的最大护身符,但你要搞清楚……这只是你和穆叔叔的约定,而不是跟所有人的约定!”

杨默闻言,眉头皱了起来,宋文轩这话里的含义乍听之下很简单,但细细一品,蕴含的信息却极为丰富。

下意识地看了看表情同样有些忧虑的穆大小姐一眼,杨默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所以呢?”

宋文轩平静地看着他:“大华公司账面上那十亿资金的敏感性无需我再强调,而大华公司今年能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其牵扯的因果之深,也远比你以为的要复杂……而根据我父亲的推断,如果这个月内大华公司依然没有折腾出什么名堂的话,穆叔叔那边就要彻底扛不住了。”

“然而很可惜,我查了查你那个商业示范区的施工计划和进程,在本月底根本不可能建设完成,就更别提正式投入运营了……你应该清楚,即便你加快速度把相关的基建工作完成,也依然需要至少半个月以上的时间去准备和协调其它工作,这才能正式投入运营。”

“等到你那个商业示范区能投入运营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杨默表情不变:“所以呢?”

宋文轩深吸一口气:“所以我需要你帮我,在事情还没发展到不好收拾之前,以审批立项的形式,把至少3个亿以上的资金使用权,转移到我手上!”

三个亿!?

杨默眉头深深皱了起来,这可委实不是一笔小数字了,超过一千万的资金使用规模就需要在董事会上做出解释,超过五千万的大型项目更是需要董事会投票决定,就连当初杨默在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时候,通过那个商业示范区的立项也是费了不少的唇舌,转移三个亿的资金使用权过去……这事哪有那么容易!宋文轩见状,耐心解释道:“我知道这很麻烦,尤其是在上面领导开始不信任你的这时候,就更加麻烦了……可是再怎么麻烦,也必须要这么做!”

说到这里,宋文轩一脸认真地看着他:“诚然,我不否认我有私心……我想做出一番成绩,而且有信心做出一番成绩……你应该知道像我们这种家庭,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做出了成绩之后,我父母,以及那些叔叔伯伯,才会拥有更重的份量,更多的话语权……跟普通家庭不一样,我们比的不仅仅是父辈,还要比子女……只有那些被认为是未来二十年里可以一直往上走的家庭,才被看作是真正的有影响力!”

“但这一切,都需要平台……我现在不缺平台,不缺能力,唯一缺的是,能让我充分展示能力的启动资金!”

毫不遮掩地表露了自己的野心后,宋文轩看了一眼始终默不作声的穆丽雅:“但更重要的是,我这是在救你,也是在救小雅和穆叔叔!”

“在其余部门之前提交的项目不断被你否定掉的时候,只有你不断过审我这边的项目,向我转移资金使用权,其余人才会以为我们宋家已经彻底地站在了穆叔叔这边,才会镇住那些有了其余想法的人,然后顺利把时间拖到你那个商业示范区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

一脸诚恳地看着杨默,宋文轩眼神中写满了自信:“杨默,相信我,除非是走投无路了,否则没有人愿意在还有一丝念想的情况下得罪党委巡察办的一把手!”

“而你并不清楚的是,与其他人不同,我父亲对于大华公司的成立,持着的是中立态度,而他介入到这个项目中来,更多的也只是指挥部党委办公室照例安排的任务……正是因为如此,一但你频繁向我转移资金使用权,让他们产生了误会后,在没有彻底搞清楚情况的情况下,他们绝对不会乱动的!”

党委巡查办?东营九大核心部门之一?

杨默深深地看了这位帅哥一眼……这大华公司里面,到底还盘亘着多少牛鬼神蛇?

说实话,哪怕这货把情况说的再严重,他也没怎么放在心里。

一来,他的人事档案是放在钻探公司那边的,东营那边就算有再多的手段,撑破天也就把他从副总和业务审核部部长的职位上薅下去而已,甚至就连将他从大华公司里除名都做不到……大华公司是两家单位联营的公司,钻探公司又在里面占有不少的股份,两家单位分属不同的阵列,你东营就算威风再大,在这块也使不到钻探公司这边来。

二来,就算东营那边把他薅下去,贬成闲职他也不怕,不管是那些卫星企业还是那个商业示范区项目,都是实打实签了合同,甚至是由董事会全体通过了的,就算有人成了新的操盘手,也不可能毁约。

偏偏那个最重要的商业示范区所涉及到的真正业务,是被分散到了那些卫星公司手中的,因此只要完成了基建工作,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会按照杨默当初设计的想法自己运转起来。

然而更要命的是,后续大华公司想要真正介入到这些工作中都介入不了,这个商业示范区只不过是个物理枢纽而已,真正保证计划顺利开展的无形枢纽,却掌控在夏留通销社和庆丰食品手中……杨默的想法是对接BC端信息,居中协调,构筑商业生态和产业生态,这东西根本不是光砸钱就能搞定的不说,人家也不会因为你脑袋上顶着央企这两个字,就真的会听你的命令了。

所以除非是有人敢冒着大不韪毁约取消这个商业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否则杨默会不会被薅下去根本不重要,丧失了经营主导权和资金支配权也不重要……像这种以JIT模式为主的生态圈构建,除去初期的基建费用外,杨默对于资金的渴求根本就不强烈。

再说了,即便是其余计划需要资金,你真当杨默没办法凑出钱来,非指着大华公司账上的那十几亿?开什么玩笑!别忘了,他手里还有那五百多个加盟商这张底牌呢!

这些加盟商里面可有不少是白手套身份,以他杨某人过往的彪悍战绩,振臂一挥之下,你以为能凑出来的钱少了?所以……

杨默有些懒懒地看着眼前一脸自信光芒的帅小伙,语气里却满是八卦:“为什么?”

这话却是在问,明明你们宋家是以中立的姿态介入到大华公司这个项目里来的,为什么会冒着不小的风险站在穆思远这边?

他在来的路上可是听穆大小姐说过了,穆宋两家虽然以前关系极好,但随着撮合一双儿女不成,穆大小姐又跑到钻探公司来,两家的关系可是出现了一条裂痕,并且开始生疏了起来。

见到杨默一副对正事满不在意,反倒是对这些八卦很感兴趣的模样,宋文轩顿时愣住了。

看了看一旁安安静静坐着,哪怕涉及到了自家父亲也始终没有开口说项,似乎一切都是以这个男人为准的穆大小姐,宋文轩苦笑一声。

“原因嘛,其实也不难理解。”

有些看不透杨默底牌的宋文轩心里涌出一丝失望,看着穆丽雅微微笑了笑:“虽然因为我和小雅的事情,让双方父母很下不来台,在外人看起来似乎有渐行渐远的趋势,但我们都很清楚,宋穆两家乃是天然的盟友,甚至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哪怕双方闹得再僵,不管是哪一家遇到了大麻烦,另一家那是定然要倾力相助的。”

杨默一头雾水,有些听不懂这货的话。

穆大小姐见状,犹豫了一下,然后把身子微微向杨默近了近,小声解释道:“齐鲁不比西南四省,也不比那些边疆省份,因此像我们穆家和宋家这种家庭虽然有一些照顾,但照顾之余,却也有许多限制,因此一旦彼此出现了问题,那是定然需要相互帮助的……别忘了,我和宋大哥都是回族。”

杨默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想起今天在老回民街那些摊主在穆大小姐用特殊用语打了招呼后,对方表现出来的热情,忍不住叹了口气……原来如此啊。

一直观察着杨默表情的穆大小姐微微松了口气,然后如同一个普通的传统回族女人一样,乖巧地杨默续了杯茶,小心翼翼地压低了声音:“所以我之前说,希望你能看在我的面子上,跟宋大哥聊一聊……我一直把他当哥哥的,所以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们家和宋大哥家如果不相互守望,是要被唾弃的……我知道你肯定不会让我父亲难做,也有信心不会让我父亲难做……事实上,我相信我爸也是这么想的,不然他早就给你打电话了。”

“但现在宋大哥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能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却苦于没有资金去一展才华;所以……杨默,你能不能帮一帮宋大哥?”

杨默沉吟了一下,身为一个齐鲁人,而且还是知晓不少后世情况的重生者,他自然知道穆大小姐并没有骗他……同为回族,还是这种家庭,宋穆两家的确是先天的盟友,而且这种盟友关系比外人以为的要坚固的多。

事实上,宋家在根本不知晓杨默具体计划的情况下,冒着不小的风险想要帮穆思远一把,就已经说明了很多情况了。

所以……

杨默笑着瞅了瞅旁边一脸忐忑的穆大小姐,又瞅了瞅对面表情有些莫名的宋文轩,最终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好吧,看在雅儿的份上,我可以网开一面。”

“宋主任既然在亨利商学院进修过,那想必主修的是金融……也对,据说在上面的推动下,今年上交所估计就要挂牌了,宋主任打算谋求在这一块做出点成绩也是情理之中。”

“只不过三个亿嘛,确实有点多了,而且以咱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推一家单位上市根本也要不了这么多钱,要不这样……”

关于杨默后面的话,宋文轩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只是惊骇无比地看着他。

他、他,他怎么知道我是打算在这方面入手的!?

而且上交所的事情到现在还是机密,他是怎么知道今年必然会挂牌的?

宋文轩宛如见鬼了似的,死死盯住杨默,脑海里一片空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