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330章 加速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330章 加速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330章 加速

第330章 加速

既然能在1990年投入1.3个亿,那么杨默搞的这个所谓的商业示范区,面积就绝对不可能小。

事实上,由于主管单位承诺,只要大华公司在未来三年内肯在这块近乎于荒地的北城郊区盖上建筑,且这些建筑是真实用于办公、商业、生产、居住用途,同时建筑的密度不低于15%但又不高于50%,那么在与后续其它工业园区的规划相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建筑所覆盖的区域,皆可以划为大华工业园区的工业用地。

这是个足以令后世人嫉妒到发狂的政策,其优惠力度之大,弹性之夸张,甚至不比某位香江首富在初期得到的政策差多少了。

毫不夸张的说,拥有着园区三十年经营管理权的大华公司只要愿意,把今年许诺投资的六个亿全部变成建筑去把地皮盘下来,那么两三年后,这家央企单位在工业用地这一块,就能成为DZ市最大的“包租公”。

但是或许是重生之后经历了一系列见闻,对于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杨默来说,虽然他知道以后世德州老城区的工业用地紧张程度来说,只要合理地运用政策规则,绝对可以一劳永逸地抱上一个硕大的金饭碗,躺着就能把大钱给赚了,但他并不打算这么无耻。

……………………

两天后,悄无声息间,几个人出现在了初具雏形的商业区地头上。

看着这个跟后世的商业街布局有些类似,但却又大不相同的简易建筑群,杨默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老覃,现在已经给你追加了预算,劳务公司那边也给你紧急追加了人手,商业1区需要多久才能建好?”

杨默扭头问向旁边的覃鑫,眼睛却是始终盯着那一群群挥汗如雨的工人,以及街后半段,那近百间才修到一半的红砖房。

听到杨默那平静的语气,负责协调和监管商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覃鑫嘴皮子哆嗦了一下,知道这位老大有些不满意现在的进度。

犹豫了一下,覃鑫苦着脸说道:“科长,大约还得要20天左右,商业1区才能完全建的好。”

20天?那就是要到月底了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中间情况就变就麻烦了!

杨默蹙起了眉头,语气里有些不悦:“怎么还需要这么久?第五农场那边不是紧急加派了200多名职工过来么?庆丰食品那边也从DZ市这边增募了300多社会劳动力过来……再加上之前的工人,这前前后后加起来有3700多号人,结果你告诉我还要20天才能修好!?”

说到最后,声音直接严厉了起来。

覃鑫身子哆嗦了一下,脸色比苦瓜还苦:“科长,虽然紧急调派了500多号人,人手得到了极大补充,但是……现在已经是在三班倒了,要想再加快工期……他、他不现实啊!”

说着,覃鑫咽了咽口水:“咱这商业示范区本来就盘子大,除了商业一区以外,还有商业二区和三区,这三个区加起来需要盖的房子超过了一千两百间;”

“除此之外还有包含了四个大型仓库的仓储区一期……虽然其中有三个是并没有什么施工难度的普通仓库,但还有一个是高标准的冷冻仓库啊!”

“好吧,按照规划,不管是商业三区还是仓储一区的两间普通仓库,工期可以适当往后延一延,能在八月份之前完成就成……但除了这几个区之外,还有商品集散区需要建啊!”

“按照科长伱的计划,这商品集散区乃是重中之重,占地面积达到了161.2亩不说,需要盖的商铺也超过了630个。”

“除此之外,还有四栋综合服务楼,一个占地10亩的户外综合休闲场,三条与主城区衔接的柏油马路……这么多的工程同时开工,就算是按照科长你的要求一切从简,就算是几千号工人连轴转,月底之前建好已经是极限了啊!”

说着,覃鑫小心翼翼地看着杨默:“按照科长你当时的要求,这些区域要求紧密相连,且建筑密度必须保持在40%左右,像用于引流和示范的商业1区和2区的建筑密度更是需要达到50%,这样才能构筑出您想要的氛围感。”

“可建筑密度一提上来,各种物资的配送就是一个大问题,在道路交通设施依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工作调配难度和工人作业的危险性也是直线上升……”

“科长,我不是推脱,客观困难放在这,在商业1区那种狭长的空间布局里,就算我让全部工人跑过来赶工,在这种物资供给不畅通的情况下,它的进度也不会快多少啊。”

“更何况、更何况您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强调过,各个功能区域是一个整体,缺了哪个都会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布置作业计划的时候,本就有先有后,这样才能基本上同时完工……工作重心一下子向商业1区侧重的话,在打乱了工作计划的情况下,反而有可能闹出乱子,甚至事故不断,得不偿失啊!”

看着一脸忐忑的覃鑫,杨默沉吟了一下,很光棍地点了点头:“是我糊涂了,你说的没错,既然当初已经做好了计划,那就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很容易出乱子……老覃,不好意思了!”

说着拍了拍覃鑫的肩膀,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后,递了一根小熊猫过去,算作是赔罪了。

覃鑫受宠若惊地接过那根小熊猫,然后很主动地掏出打火机给杨默点燃烟,这才把火凑到自己嘴边。

按理说,他现在也是正科级干部了,虽然职位上比杨默低了半级,但职称上是平级的,万万不至于在这个比他年轻了近十岁的科长面前这么卑躬屈膝。

但是……

架不住他骨子里畏惧杨默啊!

这不仅仅是因为年前和何永义一起接手了那一堆重要无比的任务后,他就已经是杨默事实上的小弟了,更是因为这个短短一年多就蹿上来的年轻科长,一系列战绩实在是有些彪悍。

短短一年就三上三下啊,并且现在直接把手切在钻探公司的命脉上……这尼玛能是普通人?

别说他了,就算是公司里的那些副总,如今看到杨默都是心虚的紧,生怕不小心得罪了这位掌控着公司一半生死的偏财神……虽然有老王总坐镇大局,但也依然指望着这货给公司输血渡过难关呢,得罪了他,不阴不阳地说上几句,保准有一大堆为了保住自家山头利益的家伙跳出来给你找不痛快。

再说了,这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待在德州的覃鑫很明白大华公司里面发生了什么。

作为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通过一系列手段把大华公司七百多号职工架的死死的不说,最近还隐隐跟东营的大佬们杠上了,而且很有些死磕的架势。

这尼玛……

换你你不怕?杨默却没去在意这位曾经苟了十几年的“前秦泰公司经理”的态度,抽了几口烟之后,将烟蒂往地上一丢:“成,老覃你先去忙吧,商业一区这边的事我来想办法……记住你刚才的话,不要因为我刚才的嘴瓢就去刻意加快工作进度,工人的人身安全要放在首位!”

覃鑫闻言,狠狠点了点头,无论在什么时候,出了安全事故都是一等一的大事,虽然建筑施工和石油钻井一样,其实都有“指标”,但能不出事还是不要出事微妙。

脚上微微动了动,覃鑫又听了下来:“可是老大,虽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老大你想赶紧启动商业一区的想法却是看的出来的……眼下工期还是照旧的话,会不会有些不合适?”

说着,覃鑫犹豫了一下,轻轻说道:“要不,我去跟工人们做做思想工作,顺便再跟车队那边协调一下,稍稍加快一下商业1区的建设进度?”

杨默笑骂道:“滚!你自个仔细瞧瞧,这些工人们又有哪个稍稍偷懒了一下?人家拼了命地给咱们干活,你还要给人家做思想工作?黑心资本家都做不来这事……去去去!少在那出歪主意,把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工作调度给我抓好了才是正理!”

说着,杨默微微一沉吟,然后拍了拍覃鑫地肩膀:“老覃,我知道你是在担心我,谢了……但是不怕的,我的确是想要尽快启动商业1区,但是嘛……换个想法,启动商业一区也不一定非要等到它完全建好才行嘛。”

说着,用下巴指了指:“喏,商业一区不是也有几十家店铺已经在试运营了么……咱同样也可以也玩一手试运营嘛!”

顺着杨默指的方向看去,覃鑫扫了扫那些已经开始挂牌的商家,有些一头雾水。

这些是默默百炒邀约过来的商家中的一小部分。

默默百炒邀约过来的商家不少,大部分都是有着一技之长,并且品性经过了筛选的老顾客。

由于商业1区尚未修建完毕的缘故,大部分人要么还是在市区里跑着其他活计,要么开始挑着担子去大华公司和那些三产办事处职工的住宿区里叫卖,只有那些不适合把商品挑出去叫卖,但一时在城里面又找不到活计的人,才会在庆丰食品的帮扶下,先在那些已经修好的店铺里开始尝试营业。

为此,覃鑫还专门下令,把商业一区前1/4段提前封顶装修,用于安置这些人。

只不过……

就这么三十多家商铺,又能做什么文章?微有些疑惑地看了杨默一眼,发现这位老大并没有解释的意思,于是覃鑫也只能点点头,跟他打了声招呼后,快速朝着不远处的那个简陋的排房走去。

他现在真的很忙,不管这位老大怎么说,当杨默表露出希望商业一区能尽快投入使用的意图后,他的工作就会更忙。

而且他对杨默的作风也算比较了解,跟围在他身边费心讨好相比,你反倒不如把自己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更能获得这位老大的欢心。

看见覃鑫离开,杨默这才扭过头来跟旁边的小徒弟和苏宇打了声招呼:“走吧,我们去那些店看看。”

………………

十分钟后,三人驻足到一家铺面的门口,看了看身后那条被汽车碾出两条深痕的土路,又看了看招牌上写着的“凤仙沧州火锅鸡”,点了点头。

“巧了,刚好肚子有些饿了,走吧,咱们试试这闻名遐迩的沧州火锅鸡正不正宗……老夫请你们!”

杨默笑眯眯地对着身后二人说道,然后率先掀开了那副极具时代特色的塑料珠帘。

南方或者西北的同学或许没有听过沧州火锅鸡的名字,但这对于中原三省,甚至是山河四省的人来说,却并不陌生。

这是一种源自巴蜀麻辣火锅,但在改进后与鸡肉融合,既有点像麻辣干锅鸡,又有点像是黄焖鸡的沧州美食。

没错,就是河北的那个沧州。

可能有些突破南方人的认知,其实在早在七八十年代,中原三省就很有些地区能够吃辣了,虽然此时的吃辣水平远远无法跟后世相比,但在一些城市的带动作用下,大约有1/5~1/4的地区,其实是能吃一些轻辣甚至中辣的菜品的。

而沧州的火锅鸡和兰陵的辣子鸡,显然在其中功不可没。进了门,一个约莫四十岁左右的妇女立马热情地迎了上来,杨默做主点了一份小锅之后,有些讶异地扫了店里面的两桌客人。

在他想来,在商业1区还是这种宛如大型施工地的环境下,眼下还没到正式的午餐时间,像这种店,应该一桌客人都没有才对。

提起老板娘送上来的茶壶,白蒙蒙先是仔细观察了一下茶壶和杯子的卫生情况,轻轻点了点头,然后给自家师父倒了一杯茶:“师父,看来园区综合管理公司的培训还是比较到位的,这些茶壶和杯子都洗的很干净,没有茶渍和油污不说,店里面的布局也严格遵守了通风、便利、动线不交叉原则。”

杨默点了点头,这些东西是当初由他指导,写在餐饮分类培训手册上的,下面人在培训的时候照本宣科地传下去并不稀奇。

见到自家师父不置可否的样子,小徒弟想了想,继续说道:“咨询办的工作人员在做项目筛选的时候,显然也是动了脑筋的。”

“首先,那个招牌名字就取得不错,放在当下,除非是路边买吃食的小摊,否则不管是当下的中餐店或者火锅店,一般只会取诸如【凤仙火锅馆】之类的名字,消费者除非进店消费,否则根本不知道里面是有什么特色菜品,也根本不知道里面菜品是不是会符合自己的口味……把店主的名字和特色菜品标注在招牌上,不但很容易被记住,也能让客人迅速辨别这家店是不是值得一进。”

杨默点了点头,表情却是没什么变化:“这种做法这几年来已经在一些地区流传开来,算不得什么创新。”

白蒙蒙点了点头:“可是让沧州火锅鸡这个项目入选,本身就代表下面的工作人员的确用心了。”

“首先,临邑县和周边几个县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817肉鸡产业,在有了庞大的产业链做支撑的情况下,开设与鸡相关的项目,本身就有着先天的成本优势和质量优势……这是从经营者角度出发的利好。”

“其次,从我方的角度来说,817肉鸡产业有许多细分的品种,除了胸部和腿部被强化用以供应鸡排原料的肉鸡品种、用于扒鸡生产的肉鸡品种,以及那些用于药蛋生产的特殊品种之外,还有另外六七种被刚刚杂交出来,开始用以市场试探的品种……用不同的餐饮项目去尝试构建不同的使用场景,这其实对我们也有不错的市场价值。”

“当然,上面的两点考虑并不算什么,只要稍稍接受过商业培训的人都能想得到其中的道理,更何况咨询办的职工是从夏留通销社和庆丰食品里抽调过来的精英……靠山吃山的思路对于他们而言并不稀奇。”

“但是,在齐鲁大部分地区并不怎么能吃辣的情况下,敢把沧州火锅鸡这种项目过审,就不一样了。”

“如果我猜的不错,他们一方面是想借用默默百炸的成功经验,用辣味容易上瘾的特点,在口味上逐渐黏住客户,从而尽可能规避掉大华园区目前地理位置偏远的不利因素;”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辣味的火锅类产品更契合与朋友聚餐的消费场景,对于促进彼此的交情效果也更明显……不管是不是被辣味推动的,然而一旦经历过了这种热烈的就餐交谈体验后,那些人就会在清淡饮食的用餐环境下产生心理对比,最后再度选择过来……这是火锅鸡的场景粘度优势。”

“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在贵州的时候没少吃辣味火锅或者菜品,跟到了齐鲁后这大半年的生活一对比,我很深切地感受到,吃辣味菜品和不辣的菜品,在诸如饮料、酒水、以及后续菜品的消费**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咨询办的工作人员敢在并不怎么喜欢吃辣的德州地区过审这个火锅鸡项目……很明显,他们是想依托餐饮项目,尝试增拓更多产品的使用场景,给产品构筑更多的通路渠道。”

说到这里,白蒙蒙认真地看着杨默:“所以,师父,我很诚恳地建议你让人奖励负责审核这家店的职工……这年头,肯冒着风险,这么为单位考虑的员工,真的不多!”

杨默闻言,笑了起来:“不错!回头我让人问问负责审核这家店的人是谁,的确应该给他奖励!”

后世的餐饮渠道被许多产品,尤其是酒水和饮料视为兵家必争之地,但实际上,餐饮渠道的价值被发掘和真正重视起来,却是98年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大家伙的眼睛可是只盯着超市和商店呢。

所以,从细节看用心,负责这家店项目审核的工作人员的确是动了脑子不说,这件事也再次证明,基层里面根本不缺人才,而是缺乏一双能发现他们才能的眼睛。

………………

或许是因为这段时间客人并不多,备料不太够的缘故,足足等了十多分钟,杨默等人点的火锅鸡才送了上来。

看着那名为“小锅”,实际上将近满满一盆的鸡肉和各色菜品,白蒙蒙的眼角忍不住跳了跳。

你确定……这是小锅?这尼玛别说三个人了,只怕是五个人吃都够了吧!

有些狐疑地看着正帮着众人点火的老板娘,小姑娘忍不住开口:“老板,你是不是上错了……这好像应该是大锅吧?”

老板娘扫了扫那个铁锅,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是小锅,没错啊!”

杨默用脚轻轻提了一下小徒弟,示意她别出糗。

这丫头是南方人,进了钻探公司以后也一直没怎么在外面吃过饭,自然不知道北方这边传统的上菜量有多大。

见到小徒弟乖乖闭嘴之后,杨默饶有兴致地看着老板娘从围裙兜里掏出一双由某个三产单位直供的一次性筷子,撕开外面的塑料膜之后,从那个满是油汤的锅底下夹了一筷子豆芽,对着众人示意一下,然后一嘴吃进嘴里。

“诶?老板娘,这是在干什么?”

杨默如同一个没见识的年轻人一样,诧异地问道。

老板娘嚼了两口,把那筷子豆芽吞下去后,这才笑着解释道:“三位客人有所不知,新闻上说了,现在不少地方为了节省成本,都开始在用潲水油做菜了……那玩意吃了不得拉肚子?”

“所以,为了让客人们吃的放心,园里有规定,各家各户凡是做出来的菜,都得由老板当着客人的面吃上一筷子才成……这叫验明正身!”

“放以前,可只有皇帝才有这待遇呢,诸位方向,有了这规定在,这园区里没有哪家店敢胡乱用油……想想看,也就是现在客人少,要是客人多的话,一桌一筷子吃下来,那肚子里也全都是油了,要是敢用脏油的话,那不得第二天就要送医院?”

说着,老板娘一脸骄傲地看着三人:“所以呢,诸位以后要是进了园子,尽管放心大胆的吃就是了,但凡你们碰到那种胆敢不吃第一筷子的老板,甚至是敢不给你们一次性筷子的老板,马上去综合管理楼的投诉办里去告!保准一告一个准,那家店会被狠狠地罚上一通不说,你们还能现场拿奖金!”

“除此之外,看见俺们的厨房没有,除了炒配料的那个小格子是遮起来的,其余部分全都是透明玻璃的……这是园区强制要求的,但凡客人从外面发现了厨房卫生不干净,也立马可以去举报,而且一告一个准!”

杨默闻言,笑吟吟地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这些规定,事实上,这些规定就是是他定的。

原因很简单,这几年是肝炎肆虐的几年,而且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未来不短的一段时间里,不少人对于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畏之如虎。

因此虽然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报道还不算多,社会舆论也没有形成,但所谓先人一手便是胜,在这个被杨默视为引流重点的商业一区里,杨默自然要把餐饮这个重中之重的引流利器给严防死守好。

………………

沧州的火锅鸡果然名不虚传,在特意调低了辣度,再加上使用了方圆切割厂直供的冰鲜新品种后,这一锅集鲜、咸、弹、韧、辣为一体的美食,让重生之后就没怎么沾过辣椒的杨默吃的酣畅淋漓。

回味了一下舌尖残存的辣味,又瞅了瞅另外两桌吃的大汗淋漓,但却直呼痛快的客人一眼。

杨默起身走到柜台结账,仔细打量了一下上面的东西,想了想后,笑眯眯地接过对方找回的零钱:“老板娘,我想问一下,自从你们店挂牌之后,我们咨询办的工作人员有没有过来帮你们调整经营策略?”

我们咨询办?老板娘闻言,错愕地看着眼前的杨默。

听着话里的意思……这么年轻的一小伙,竟然是个领导?打量了一下杨默身上那件乍看不怎么醒目,但细看之下用料和做工极为精细的夹克,老板娘瞅了瞅他脸上那温和的笑容,又瞅了瞅苏宇和白蒙蒙身上那股隐约高人一等的气质,不由得信了。

很早以前就听默默百炒的陈姐说,越大的领导越是平易近人,只有那些上不上下不下的殿前小鬼,才会一脸盛气凌人的架势。

想到这里,她赶紧擦了擦手,带着三分狐疑,有些拘谨地问道:“领导,您是园区的?”

杨默笑了起来,从夹克里掏出工作牌双手递了过去:“老板,不用紧张,我是大华资产管理公司的,就过来走走看看,了解了解你们商户现在还存在什么样的困难而已,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你们。”

看到工作牌上写的“业务审核部部长”那几个大字,杨凤仙的脑子有些发晕,连站都快站不稳了。

我滴个乖乖。

大华资产管理公司?

就是旁边那个门口的招牌刷着深红大漆的单位?他们可是园区综合管理公司的领导单位,还有绿军装24小时站岗的说!

部长……?那得多大的官啊!想到这,杨凤仙艰难地咽了咽口水,然后颤巍巍地将工牌还给了杨默:“那、那个领导……实不相瞒,园区里对我们挺好的,咨询办的人也隔三差五过来,试着帮我们把生意搞起来。”

说着,杨凤仙小心翼翼地指了指依旧还在喝酒吹牛的那两桌客人:“多亏了他们,又是帮忙进材料又是帮着我宣传的,我这刚开起来没多久的店,一天好歹也能有上个四五桌,这糊口却是够了。”

见到杨默脸上始终都是那副温和的表情,想起园区综合管理公司那些人的作风,杨凤仙总算没有那么紧张了,当下微微叹了口气:“可是说真的,眼下这边还没建好,到处都是乱糟糟的,虽然每天的确有不少人因为工作,又或者好奇跑过来溜达,顺便去那个已经建了一半的休闲广场去玩耍,但这漫天尘土飞扬的,又有几个人愿意进店吃口东西?”

说到这,杨凤仙微微顿了一下:“不过还好,当初搞这火锅鸡,我原本担心这边人根本吃不惯的,不过这近大半个月下来,发现这边的人还是能接受的……只要再熬个一个月,等这边建好了,想必这生意也能逐渐起来了。”

说到最后,这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很坦然地笑了笑:“话又说回来,这做生意啊,就得熬,熬个两三年,总归还是应该能看到盼头的……管理公司那边已经帮我们免去了一年的房租,又时不时地跑过来帮这帮那的,就算是眼下的生意不咋样,但我还能有啥不知足的?”

杨默闻言,却是笑了起来:“有不少人喜欢跑休闲广场上去玩耍么……老板,话说回来,如果你肯信我的话,我不妨给你出个主意,难说不需要熬那么久,甚至不需要熬到这边全部建好,生意就能好起来。”

杨凤仙惊诧地看着他:“不需要全部建好,生意就能好起来?这、这……”

杨默看着这位一副想要质疑,却又不敢质疑的中年妇女,忍不住笑了起来:“其实,这也并不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