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 第545章 财务诡计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545章 财务诡计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1:55

第545章 财务诡计

第545章 财务诡计

自打诞生“财务”这两个字以来,就从来没少过种种舞弊手段。

为了粉饰太平,把未来的收益提前入账,也就是“过早确认收入”的手段比比皆是,甚至就连杨默前段时间突击审计的那些企业里,也不乏这么干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过早确认收入”,那么会不会有“延迟确认收入”?答案是……

有!只不过在专业术语上,这种做法不叫延迟确认收入,而是叫做“将当期利润推迟到以后期间确认”。

而且跟过早确认收入不同,“过早确认收入”可能会出现在所有公司里,但“将当期利润推迟到以后期间确认”,却基本上只会发生在上市企业的盈余操纵里,而且是极少数上市企业的盈余操纵里。

要搞清楚这玩意,首先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不管是虚增也好,虚减也好,上市公司为什么做出隐瞒利润的财报去误导投资者?许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为了避税。

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这是正确答案……它们考虑的是怎么漏税。

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却不尽然,上市公司当然也考虑节税,但它们更需要让投资者看到公司利润平稳增长,符合他们的愿景。

所以一些公司之所以会采用“过早确认收入”手段去粉饰太平,那是因为他们相信当期的财务业绩比未来期间的更重要;故而决定把未来期间的收入在当期加速入账。

现在我们把这个画面翻转,想象一下:特定情况下,管理层可能希望将当期业绩后移,以增大未来期间的利润。

让我们考虑一下这种情况:一家上市公司今天业绩的增长就如同抢钱一样快,或者一家公司今天忽然有一笔天上掉馅饼一般的大额收益或巨额合同。

投资者当然爱看这样的数字,但他们同时也希望管理层在明天可以复制甚至超过这些数字。

满足投资者层层加码的期望是可怕的,这导致一旦面临着某个突如其来的大馅饼,上市公司管理层第一反应先是惊喜,旋即却是浓浓的担忧——在业界有句名言:裱纸无义,投资者无情。你永远不能寄希望于投资者跟正式股东似的陪你一直走下去,当他们无法在你身上收获惊喜和预期时,就会毫不留情地转身离去。

所以,从上市企业本身的角度来说,在公司饮鸩止渴和满足投资者回报期望之间寻找一個平衡,“当期利润推迟到以后期间确认”其实很有必要。

只不过,有资格使用这种财务诡计手段的上市企业其实并不多;毕竟赚钱从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上市公司的体量也摆在那,凭空得到一笔足以大幅推高股价,甚至不得不让公司需要修改财报隐瞒利润的业绩,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其出现的几率大抵类同于普通人忽然中了五百万。

当然,老天爷有些时候很喜欢开玩笑,所以明明是藤泽制药的股价出了问题,但导致了三共株式会社为首的几家联盟企业直接面临着短期内利润暴增的苦恼。

………………

茶室里,穆大小姐目光扫过铃木次健,然后一脸关切地看着某个身材矮小的老头子:“井上社长,据我所知,大冢制药和藤泽制药在短短的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已经两次跟贵公司和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就提前大规模应用手性催化剂的事情进行诚恳交涉了;如此高频率的交涉,可见大冢制药和藤泽制药的压力之巨大;”

“华夏有句古话,叫做再一再二不再三……如果贵公司还是犹豫不决的话,我怕到时候会出现一些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变数来啊!”

穆大小姐轻轻叹了口气:“不管是贵公司还是藤泽制药,都是中日经促会的骨干会员企业,大家的利益休戚与共,身为会长单位,我们大华公司实在是不愿意刚刚才构筑出来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要知道,这段时间为了能通过账面业务去协助藤泽制药将部分药品的技术和产能向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和子公司转移,不管是贵公司还是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大家这些会员单位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力度可是空前的高呢,我怕藤泽制药那边一旦迫于股价压力从而铤而走险……”

说到这,穆大小姐的声音停了下来,然后静静看着那个小老头,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大家都不是纯情小白,这里又是不可名状的岛国,私下里各种财务造假和舞弊手段层出不穷,真要是把藤泽制药逼急了,你当他们不会拆东墙补西墙地把你们那些拆借出来的资金挪作他用么?目前你们几家会员单位之间的拆借资金已经达到了2200万美元/周之多,藤泽制药那边也不用挪太多,“借用”个六七千万美元,就够你们受的了……你要知道,这可是实打实的现金流,而不是账面上的那一串资产数字。

至于后果……

呵呵,除了伱们几家公司之间彻底闹掰外,后果又有能多严重?你要搞清楚,不管是藤泽制药也好,你们三共株式会社也好,真正最需要负责的投资者是谁!真的是那些韭菜么?

还是那些财阀伸出来的口器?

既然这些回报是从左兜转移到右兜,你觉得这件事会以什么结局收尾?

不就是换一个社长,再加上鞠躬赔罪么,还能有什么结果?甚至就连报纸上,新闻都不会给你刊登一下。

这苦果最终还不是得你们自己咽下去?

老头自然听出了穆大小姐未尽之言,也把她心里的想法猜测个七七八八。

穆大小姐的这番猜测乍看极具华夏特色,完全就是把国企的那一套逻辑搬了过来,很有些七八十年代国人那种完全不晓世事的感觉,但事实上这却是非常精准的预判;即便是老头,却不得不承认一点,虽然中日两国的国情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就这件事来说,结果却是很有可能与穆大小姐猜测的是大差不差的。

想到这里,他的表情不变,只是轻轻看了一眼对方:“穆部长,很感激你肯为我们三共株式会社设身处地的着想……不得不说,在这一块,穆部长您要比杨总更重视我们这些战略合作伙伴。”

老头这是在侧面表达对于杨默的不满,毕竟三共株式会社虽然挂着大华公司战略合作伙伴的名头,可杨默最近这一年多以来,除了早早就敲定下来的GAP种植基地、人工桑黄培植基地等一众项目外,便没有其它更进一步有价值的深度合作了……那个中日合研的手性催化剂和中日经促会虽然意义非凡,但却不是单独跟三共株式会社单独合作的,因此不能计入进去。

小小地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抗议之后,小老头话锋一转:“所以,我想洗耳恭听一下,穆部长对于此时有什么好的建议?”

说到这,老头轻轻瞥了瞥一旁的铃木次健:“我听铃木常务说,您这次邀请我们过来,是想商谈一下盈余操控的事宜,而听您刚才的意思,想必是打算让我们三共株式会社接受大冢制药和藤泽制药的建议,冒着风险将刚刚研制出来的手性催化剂大规模商用,然后采用当期利润推迟到以后期间确认的手段,去最大化地消弭股价飙升所带来的风险。”

微微顿了顿,小老头双手撑在双膝上,眼睛直直地盯着穆丽雅,嘴角却是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却是不知道,穆部长是想建议我们递延收入呢,还是平滑利润……又或者是干脆把当期销售挪至后期入账?”

穆丽雅闻言,瞳孔微微缩了缩,看向这个小老头的眼底,闪过一丝戒蒂。

将当期利润推迟到以后期间确认的方法在后世属于烂大街的常识,别说在投行里当VC/PE了,就连稍微懂点财会知识的人都基本知道;但在当下,却是正在摸索阶段的全新手段,因此这个名叫井上的小老头一口气说出三种设想来,实在是足见这位社长并不是吃干饭的。

所谓的“递延收入”,其实就是在当期提取准备金,在后期转回,形成后期利润;只不过由于这种盈余操纵手段需要再会计分录上增加资产负债表负债科目“递延收入(或未明确收入)”的余额而演化出来的简称。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1、相对比较简单便捷,公司在以后期间需要这笔收入来提高公司的账面利润,为投资者提供一份漂亮的财报时,只需要再做一笔分录,将其挪至收入即可。

2、在当下的审计环境下相对比较稳健。由于这些资金是公司正大光明赚取的收入,只是当下没有将其全部记进收入账而已,因此审计师也不会多问,一般也并不会过于深究。

事实上,这种递延收入的手段,一度成为九十年代那些需要“广积粮草备荒年”的上市企业的主要盈余操控手段,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期,微软因为涉嫌垄断遭到详细调查,同时又因为他们的未确认收入(季度)实在是太夸张,这才引起了业内的警惕,甚至促使各国的注会协会发布了新的立场公告,这种将贸易暴利挪至后期的手段才被判定为违规;甚至千禧年安然公司那次臭名昭著的会计欺骗,本质上就是因为采取了这种手段。

至于“平滑利润”,其实细分下来有很多种操作方法,

不过当下的主流手法主要是“利用准备金平滑利润”和“以对金融衍生品进行不当会计核算来平滑利润”这两种。只不过利用准备金平滑利润乃是重罪;而大华公司是央企,目前的业务范围里没有金融这一块,因此“以对金融衍生品进行不当会计核算来平滑利润”这一手段,就不详细解释了……不过看名字也知道这一手段大抵是怎么操作的,如果你自己就是股民,瞅一瞅你目之所及处,又或者复盘一下08年的那次次贷危机,说不定也能发现一些很清楚的表征。

至于小老头最后补充的那个“把当期销售收入挪至后期入账”……

手段实在是太粗糙不说,由于需要跟你的主要业务客户通过口头承诺来打配合,中间的变数和风险太高,即便没有审计师来查你,你也很有可能因为中间的小插曲功亏一篑,所以在此也略过不谈。

(这次总归不会有人说我水了吧?)

……………………

穆丽雅迎着小老头那略有些调侃的目光,一边极速思索着这货为什么忽然表露出这么一副不太符合社交礼仪的态度,是不是中间有些不为自己所知的变数;一边却是优雅无比地拿起茶杯来轻轻抿了一口。

放下茶杯后,穆大小姐脸上的笑容不变,却是轻轻摇了摇头:“井上社长,都不是。”

说着,微微歪头看了看一旁始终规规矩矩坐着的铃木次健,发现从他脸上看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后,这才樱唇轻启:“井上社长、铃木常务,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考虑,通过大量提取并购准备金的形式来进行盈余操控,然后有效规避短期内获取巨额的利润对于贵公司股价造成的冲击?”

小老头和铃木次健对视一眼,语气里一下子多了些意外和复杂:“大量提取并购准备金?”

穆大小姐轻轻点了点头:“没错,大量提取并购准备金,在【完成并购交易前的残期缩小收入】,然后并购失败,在后期将其转回为利润。”

小老头听到“完成并购交易前的残期”这几个字时,眼底闪过一丝精芒。

其实通过大量提取并购准备金的形式来进行盈余操控,在当下也并不能算作是很新的手段,自打岛国进入完全泡沫期后,一些企业,尤其是岛国那些有着“第二副业”的实体上市企业,也没少用这一招。

毕竟你要知道,在完全开放的资本市场里,实体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并购乃是最常见的手段……当然,有价值和潜力的并购对象,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好找就对了。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并购这一行为,本身就会为投资者带来一些巨大的挑战,合并后的公司很难做同比分析不说,而且并购会计准则会扭曲经营活动现金流,要求在正式提交并购申请前必须提取并购准备金不说,被并购的企业也可能会隐藏并购之前赚取的一些收入,因此买房公司可以在并购后的期间将这些收入予以确认……这几点一结合,便同时拥有了将利润转化为经营计提成本、腾挪资金、甚至是小幅增加企业实收利润的功能,而且审计起来极为麻烦,属于审计部门见了就想绕道走的那种。

所以,要想规避短期内获取巨额的利润对于股价造成的快速抬升,没有比这种手段更有效的了。

只不过,这种手法虽然从安全性、可操作性、甚至是平滑性上来讲都属于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却要有一个前提……

想到这,小老头轻轻吸了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盯着穆大小姐:“杨夫人,您的意思是……大华公司那边,有好的项目壳子可以合作?”

以岛国股市目前的崩盘情况,没有一个好的并购项目当借口去计提并购准备金的话,别说投资者不信了,就连官方部门,也会立即寻上门来对你展开问询和调查——别以为岛国就真的对他们的阿美莉卡爸爸予取予求了,他们现在照样在努力避免本国资本外逃。

所以,这就是刚才这位井上社长并没有提到大量提取并购准备金这一手段的主要原因,在如今泡沫刚刚破碎,各类资产和人工依然昂贵无比的情况下,本国境内哪来还会有什么好项目给他们并购?而小老头对穆大小姐的称呼忽然从“穆部长”变成了“杨夫人”,其中的意味也不言而喻。

在全球发达经济体转向资源重商主义的如今,岛国的大部分企业之所以把华夏当成首选投资地和贸易对象,其中固然有前文说过的地缘关系原因和跟阿美莉卡的产业对抗考量,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通过这种合作来获取华夏的资源和市场。

可问题是,这一点他们清楚,华夏的一体人也清楚,杨默更加清楚,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原本想象中自己挥舞着钞票,对方就会屁颠屁颠跑过来卖好的情况,根本没有发生。

所以到了现在,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跟杨默这货打交道,那完全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甚至是两分钱一分货,你能够做到等价交换就已经是不容易了,要想在他身上占便宜……休想!而很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穆大小姐是决计不会那么好心地主动为他们担忧股价突然暴涨后他们三共株式会社面临的要命问题的,甚至可能还巴不得他们三共株式会社股价在飙升后难以为继的迅速跌落下来,这样大华公司那边才有更多的可乘之机。

可穆大小姐就是主动关切这件事了,甚至还贴心地给了他们一个相对最稳妥的盈余操纵方案。

这固然是明晃晃的别有所求,但同样也意味着这件事是杨默点头了的——目前只有华夏那边才有着众多潜力项目,而在这其中,又只有包括大华公司在内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手里,才有着短期内增值潜力巨大,同时又风险可控的优质项目。

换而言之,只有兼并大华公司这些大型企业抛出来的优质项目,才有可能当成利好消息去说服投资者,并能在岛国相关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成功计提大量的兼并准备金。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杨默那边既然有所求,那就定然会拿出实打实的好处来交换。

所以……

计提出来的那些兼并准备金,未必真的会在后期转回为三共株式会社的利润,而大华公司那边拿出来遮人眼目的项目壳子,也未必真的就是壳子了。

穆丽雅对于小老头忽然改口称呼自己为杨夫人的事情并不如何介意,她很清楚,别看自己代管的那些出海品牌在岛国混的风生水起,但在这些人的眼中,自己的份量跟在国内掌握了大量资源,同时又让对方吃了无数个闷亏的杨默,差了老大一截。

有些时候最尊敬你的,往往是你的对手。

所以一些事情,用“杨夫人”这个身份去谈,可比“穆部长”这个身份要有说服力多了……她甚至相信,如果自己不是以杨默代言人地身份去交涉一些事情的话,对方甚至连听都懒得听。

想到这,穆大小姐轻轻抿了抿嘴,声音却压低了几分:“华夏境内的壳子项目倒是没有,不过老挝那边的不错的项目倒是有两个。”

“井上社长,想必你也从宋主任那边听到了我们大华公司除了正在拓展中亚的市场外,同时也打算大力开拓墨西哥市场的事情,所以……不知道您清不清楚我们在老挝开设的那几家仿制药厂?”

墨西哥?老挝?

仿制药厂?

小老头和身旁的铃木次健对望了一眼,仿佛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眼底顿时闪过一丝精芒。

轻轻咳了咳,小老头的脸上露出一丝旁人很难察觉到的得意:“杨夫人,您今天邀我和铃木常务过来的用意,我大抵清楚了;”

“不过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鄙人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

PS:最近事特别多,还特别急,所以提前打声招呼,这段时间我会尽量保证更新,但如果哪一天忽然没更,又没写请假条,也不要奇怪,那大概率是倒霉催地被拉壮丁充当牛马苦力去了。

哎~花样少男的人生,为何要过得如此沧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