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2章 龙兄虎弟

寒门国舅 第2章 龙兄虎弟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5:31

第2章 龙兄虎弟

第2章 龙兄虎弟

秋风萧索。

日暮西山,炊烟袅袅,丝丝缕缕映着天边的金黄,素绸与暮色融为一体,烟囱旁古砖旧瓦的屋顶上几株枯黄的狗尾巴草,正倔强地迎着秋风摇摆,小碎影斜映下来,碎石铺就的门户院落显得格外寂寥。

小院一角,张延龄坐在古藤编织的椅子上,后背披着的衣服滑落当了坐垫尚且不知,喉头好像被什么堵住,终于忍不住呜咽一声,差点儿没哭出来。

“酒醉时瞎说,老天爷你也当真?”

“我就是开个玩笑,过过嘴瘾罢了。”

“让我醒来!我要重新享受世间繁华。手机,电脑……那是我永远也割舍不掉的精神寄托……”

某人,前世是中医博士。

听起来很牛逼,好不容易靠着学历和关系进了某市三甲中医院,也不过是个混资历的小角色,给各种主任、副主任当跑腿小弟。

当牛做马也就罢了,唯叹医院门庭冷落,跟对面某综合大医院的热闹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天跟自己大学同学、如今在医疗器械行业混得风生水起的同学一起喝酒,谈到了中医发展,被狠狠地奚落一通。

大概意思是,你学历越高,临床经验积累越少,就越难混,还不如早早下海辞职单干。

但他坚信中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不虚传,只不过是有很多古方没发掘出来而已,每每以清肺排毒汤在新冠治疗中的杰出疗效进行佐证。

“要是我能回到古代,把那些古方都学回来,很多疑难杂症定能被我攻克,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牛逼靠吹,光辉的未来则靠憧憬和想象。

但他自己也知道那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妄念,再牛逼的医术那也要接受职场的历练,说你行伱就行不行也行,当大夫靠的并不是牛逼的药方而是资历的积累。

然后老天仿佛受到了感召,真就把他塞回了大明中叶。

回忆杀尚未结束。

他视线略微一偏,落在了旁边一张年不过十三、略显稚气,却带着一副少年老成令人生厌的国字面孔上,那大脸上先带着难以言喻的诡异笑容,随即又紧张兮兮涌上些许关切之色。

“老二,你咋在这儿?”

“谁把你推出来的?”

“受凉了咋办?”

“你咋还站起来了?能下地了?嘿,老娘又该酬神了!”

“快把衣服披上,看你瘦成麻杆儿,还逞能?”

“早说你愚笨,你不但愚笨,脑子还不好使……咱就躲在后面,跟着喝口汤不就行了?你非听胡老二撺掇往前冲,就凭你这小身板,挨那两下没死就是好的……死鸭子嘴硬,挨打还不服,人家不可劲儿揍你揍谁?”

大哥。

张鹤龄。

这名字好啊,他心里想,一个张鹤龄,一个张延龄,眼下成化二十二年秋末冬初,按照历史发展,再过三个月,他们的姐姐就要成为大明太子妃,再过一年他们一家就要走向富贵荣华……

简直不要太完美。

但就是有那么点小瑕疵,这位爷的人生前半段有多显赫,后半段就有多凄凉,五十岁就要被塞进牢房,数着日子等砍头。

“你咋回来了?爹呢?”

他瞅着眼前这货,实在开心不起来。

一家子缺心眼儿!

历史上都以为是张家俩儿子不行,却没想想什么爹教出什么儿子,就算老爹是个秀才,有那么点社会地位,那也是迂腐不堪,且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

当个教书先生至少能保证一家温饱,可惜他那老爹四十多岁了还做着科举梦,想着一步登天,家里一妻一妾两儿两女需要养活,却不事生产,眼前破败萧索的院落,就是一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回来了,正在村头跟老王喝酒,老王又抱了个儿子,把爹羡慕得不行……我饿了,进去找小娘弄点吃的。”

正说着话,但见个四十来岁围着粗布围裙的妇人从屋子里走出来,布衣荆钗也难掩一股成熟妇人的风韵,板着脸,顺手把一旁的扁担给抄起来。

张鹤龄见状脸色一垮,怯生生唤一声:“娘。”

“出去!”

这位正是张峦的正妻,也是张家兄弟的老娘金氏,金氏将张鹤龄赶出门口,让儿子站在门神贴画前,放下扁担,拿起一旁挂着枯叶的桃树枝条往儿子身上扑打,一边捣腾一边念叨:“神灵护佑吾儿,病邪通通灭形……”

一番折腾下来才让张鹤龄重新进院。

金氏招呼:“等你爹回来,帮你爹打一打。”

张鹤龄嘟嘴:“让姐姐去……娘,我饿了,有饭吃没?你也不给个花销,爹饿了我一天。”

金氏见儿子急吼吼进灶房,急忙问道:“这趟进城有信没?”

“问爹吧,他去哪儿都不让我跟随,就把我晾在人家门口,我不知道。”

晚霞,落日。

张延龄站起来,望着低矮院墙外的光景,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应该出去走走,认识一下自己面对的全新的生活环境。

……

……入夜。

昏黄的桐油灯下,一张发黄木板拼成的古旧方桌前,父亲张峦带着浑身酒气,独占靠东的位置。

北边坐着张延龄和张鹤龄,对桌而坐的是正一脸凄哀抱着碗吃饭的姐姐张玗。

别看张玗年刚及笄,却有着不属于这粗鄙乡村的惊人美貌,眉如春山,眼横秋水,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眼波流动,令人望而神迷。她有着一张精致的瓜子脸,面庞白皙细嫩,琼鼻洁白如玉,樱唇娇艳欲滴,美得不可方物。

未来母仪天下的大明皇后,如今不过是个待字闺中的农村小姑娘,真可谓明珠蒙尘。

西边坐着张峦的妾侍汤氏和小女儿——年八岁面带灵动之色的张怡。

母亲金氏则没坐在桌前,靠着窗,嘴里抱怨着什么,就差抹眼泪了。

终于,张峦打破了饭桌上的静默。

“我都说过了,现在不比从前,陈公致仕后,我张家也跟着没落,以前旁人巴结不得,现在全都闭门不见。明天我再去趟大宅,跟他二爷再作商议……”

张峦即便显得落寞,却也有一家之主的风范。

金氏道:“大宅还会给咱脸吗?你去了多少趟,人家给过你好脸色看?都不是一个爹生的,人家只在乎自家子孙,谁在意咱家?”

贫贱夫妻百事哀,张峦跟金氏虽然没明面上探讨钱财的问题,但其实每句话都不离。

“小的先进去。”

张峦重颜面,沉声说一句。

汤氏拉着女儿进内屋,国色天香的张玗也放下碗筷跟了进去,张鹤龄打个哈欠正要走,却被张延龄拉了一把。

“爹,咱要去跟二爷借钱吗?”张延龄问道。

张峦并没有亲兄弟,所以张延龄也就没有亲的二大爷,但张峦的大伯张缙有两个儿子,长子张岐乃景泰五年进士,曾在成化年间做到过辽东巡抚,可惜在成化四年犯事被革职。

“……(成化四年四月庚子)巡抚辽东佥都御史张岐,以挟私生事,酷害边军,为军士所奏。命给事中邓山、刑部员外郎周正方往按之……”

张岐于成化十年过世后,张家一直由张岐的弟弟张殷主持。

别看张岐早早致仕,但其跟同为河间府出身的进士陈钺交好,“……监察御史郑已、张诰、谢文祥同劾奏礼部尚书姚夔举用张岐之罪,乞寘于法,且以岐之初进,主事彭韶独言其奸,及其被劾,左给事中陈钺与岐同乡里,独不署名,并请赏韶而罪钺……”

陈钺是天顺元年进士,乃张岐后辈,河间府献县人氏,当官之初多次受到张岐的提携,所以在言官参劾张岐时不署名而被迁罪。

后来陈钺也当上辽东巡抚,用到了张岐的政治资源,所以跟张岐家一直来往密切,后来陈钺做到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直到陈钺于成化十九年被问罪革职,属于河间府这套乡党政治体系垮台,张家才跟着势弱下来。

张峦瞬间脸色就变了,瞪儿子一眼:“与你何干?”

张延龄道:“明天我也想跟着去……我伤好了,想出去走走,如果爹带着受伤的儿子登门,或许还能获得同情,说不定二爷就会借我们银子了。”

张峦正要骂,突然琢磨一下,觉得儿子所说颇有点道理。

张嘴去借钱,空口白牙人家未必会给,但要是带个孱弱还挂着伤的小儿子前去,或许人家就看在同宗的面子上,把银子借了。

金氏道:“老爷,带孩子去吧,让他长长见识。”

张峦一时踌躇,没有回答。

张延龄又道:“我觉得,明天我们还应该去一趟孙府。”

听到“孙府”,莲足尚未跨进里屋的张玗将好奇又充满憧憬的目光投射过来,因为张延龄口中的孙府与她关系密切,孙家公子孙伯坚与张玗可是有婚约的。

孙家在兴济属于大户人家,孙伯坚被张玗看作是能拯救她脱离水火的白马王子。

可惜这个白马王子是个病秧子。

“去孙家作甚?还嫌不够丢人吗?”

张峦自然以为儿子说的是去跟未来亲家借钱之事。

张延龄道:“去退婚。”

“什么?”

别说张峦了,一家老小都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张延龄。

张延龄据理力争:“孙家公子体弱多病,自打他跟姐姐订下婚约,病就一直没见好过……姐姐嫁过去说不定要当寡妇,还不如早点把婚退了,让姐姐另觅个好人家。”

张延龄话说到这儿,张玗小姑娘瞪过来的眸光中满是委屈和愤怒,大有将弟弟五马分尸的倾向。

好不容易趁着当年家里有点势力和地位的时候,结下一段好姻缘,你说退就退?感情即将嫁入豪门大户的不是你?金氏道:“他爹,孩子话也在情理之中。”

母亲之语让张延龄敏锐地意识到,退婚的心思老夫妻俩其实早就动过了,只是没好意思提罢了。

先从谁口里说出来,未来意义可就不一样。

张峦摆摆手,似有什么难言之隐,道:“也罢,明天你与为父同去,穿件旧而不脏破的衣衫,去了后莫言语,一切听为父的来。”

*********新书启航,天子跪请大家多多收藏,推荐票、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