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3章 为五斗米折腰

寒门国舅 第3章 为五斗米折腰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5:31

第3章 为五斗米折腰

第3章 为五斗米折腰

张延龄伤好大半,这一世首次出门就是随父亲去兴济城,找大房借钱。

一早起来,一家人就忙着收拾,跟以往出门要摆架子显阔不同,此番要装出一副落魄寒酸样,其实也不用太过刻意,只是把平时那些掩饰去除,就是家里当下最真实的状态。

“父亲,儿想与你们一同去。”

小美女张玗一副娇怯的模样,用哀求口吻对父亲道。

张峦拿出封建老顽固的气势,喝斥道:“闺门之女出去走动成何体统?就算真要去孙府,你也不能露面。老大,你干啥呢?”

张鹤龄正覥着脸跟老娘金氏讨要花销:“爹,等等我……娘,一文钱真的不够啊,中午买俩火烧,我跟二弟一人一个根本就吃不饱,再来一文吧……嘿,谢谢慈母娘亲。”

金氏抠抠搜搜拿出两文钱,全都被张鹤龄揣进兜里,美其名曰替弟弟保管。

本来张峦只打算带张延龄出门,不料张鹤龄也央求一起去,反正张家就俩小子,张峦实在拧不过也就应允了。

“早去早回,城里不太平,可别被什么邪煞给沾上。”

金氏比较迷信絮叨,在张峦和儿子出门前,好一通叮嘱,“大儿,照顾好伱弟,他身子骨还没好齐全,走久了怕是吃不消,你就随他坐坐,可千万莫要再惹事。他爹,回来的时候不行就雇个驴车……”

“知道了知道了,娘你咋这么烦?老二,跟着哥,哥护你周全。”

张延龄在旁听了,心头莫名升起一股暖意。

熟知历史的他虽然知道眼前这货以后不是个玩意儿,但兄弟亲情的稳固倒是由始至终,反正就是蛇鼠一窝沆瀣一气,兄弟俩在不是东西这件事上是穿同一条裤子的,就算不是兄弟齐心,也没闹出兄弟阋墙之事。

如此说来,这个大哥还是可以交的。

……

……

张家住的农庄位于兴济城外六七里地,这时代围着县城有不少村镇,加之千里沃野地势平坦,又紧靠大运河,距离官道也近,南来北往行人攘攘,倒也不显得寂寥。

快到城门时,张峦还在吩咐儿子。

“到了大宅,都给我老实点,为父准备拿你俩学业说事,跟大宅那边支取几两银子。”

张鹤龄闻言一脸贼笑:“爹,你都没让俺哥俩上私塾,以我和二弟会那俩字,说要读书上进,人家能信吗?”

张峦一听来了火气,骂道:“小屁娃娃懂个球?不这么说,还能咋说?”

张延龄似有意无意提醒:“父亲为何不拿你去国子监读书的事说说呢?爹今年乡试是落了榜,但以爹的学问,考个乡贡当贡监,从北雍肄业就能外放当官,岂不好?”

此话让张峦一怔,满脸不解:“你从哪儿听来的?不懂别瞎说。”

嘴上责怪儿子,但这话却在老父亲心中产生涟漪,以至于往后一段路,张峦都在细细思忖。

张延龄心想,这是打开你心中的潘多拉魔盒了吧?历史上要不是因为你在京当贡生,一家老小都留滞京城,恰好碰上太子选妃,否则怎会那么巧天上掉那么大的馅饼砸到你头上?历史上的朱祐樘选太子妃,乃成化二十三年正月万贵妃死后仓促进行,当月即完成,并没有在全国大范围遴选,也就是说只选了京郊各处破落户家的女娃,正因为老张家人在京城且在朝中有些许背景,才使得张氏女顺利入选。

这又不得不提到张延龄的两个“姑父”了。

徐琼。

沈禄。

全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爷仨还没到张家大宅,迎面遇到个堆着笑脸一身蓝衫的书生,老远便打招呼:“这不是来瞻吗?可是要去县学?哎哟,俩小子这么大了?”

却是张峦的同窗。

二人寒暄一会儿,来人有些感慨地望向穿着发白旧衣衫的哥儿俩:“来瞻,听说你最近光景不太顺溜,看娃儿都成这般模样了……我这边有家学塾,正在招募先生,每月束脩六钱银子,秋后还能支个三五石米。下次大比还要三年,总要为屋头妇孺做个盘算。”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最近张峦经常进城,少不得借钱周转,这事就在一群认识的人中传开了。

张峦岂能受得了这种侮辱?心高气傲的他当即回绝:“不必了,我打算考北雍,这不正要去大屋谈及此事。”

“啊?那……祝兄心想事成。”

此人与张峦作别时,脸上略带揶揄之色,显然他心中早就把张峦当成不切实际空有理想的傻逼,只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明说而已。

张鹤龄饶有兴趣问道:“爹,你要去读书啊?”

“不然咋样?”

张峦瞅了小儿子一眼,脸上多少有点挂不住。

小儿子才建议他的事,转眼就拿到同窗面前当自己落魄后拒绝他人援助的挡箭牌。

张延龄不由在心里感慨,果然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的儿子,要说不是亲生的都没人信。

……

……

父子仨到张家大宅,走的并不是正门,而是侧门,大概张峦也要脸面,借钱不走正门免得被人赶出来时脸上不好看。

上前敲门,敲了半天也没人应。

最后张鹤龄都急了,上去帮着老爹一通猛砸,好歹把里面的人给叫了出来。“赶着叫魂呢?哟,这不是二房把门头的爷吗?怎好心上门来了?”

出来的是张府管事,见到张峦父子三人不太友善,大概张峦以前这种事没少干,谁都知道张峦登门的目的。

张峦陪笑:“来见二哥,转眼到年关,谈谈地里收成的事。”

“先等着。”

对方碍于情面,还是转身进去通传,先把父子三人带到侧院一处鸡窝前候着。

张鹤龄见到鸡笼里上窜下跳的老母鸡,拿着根草棍就上去逗弄,一边逗一边笑。

不多时,管事出来,招呼父子三人过了一道门廊,里面是个四方四正的院子,张峦招呼俩小子先在院子里等,他则随着管事进到里面找张家家主张殷。

“老二,咱走的时候抱只鸡回去,给咱下蛋吃,咋样?”张鹤龄撺掇弟弟。

张延龄道:“大哥,咱是来借钱的,能别想那偷鸡摸狗的事情吗?人家少只鸡,不会想到是咱干的?”

“嗯?”

张鹤龄惊讶地望着弟弟。

以前跟弟弟谈到这种事的时候,弟弟可比他热衷多了,怎么今天反倒教训起自己来了?

“老二,你挨了这顿揍,我总觉得跟以前不太一样了,那一棍子把你的胆儿都打没了?你不干我干,他要是不给咱钱,看我不把他鸡笼子给搬了!”

听得张延龄直想给这个大哥翘大拇指。

还是你牛逼。

天不怕地不怕,大概你以后也把大明朝堂当成眼前的张家予取予夺吧?兄弟俩正百无聊赖,各拿个草棍在地上划拉,对面门口进来个少年郎,十六七岁衣着光鲜,跨步到兄弟二人前。

“又是你俩?怎跑这儿来了?”

来人乃张殷的二儿子张越。

张鹤龄将草棍往地上一丢,气势汹汹:“就算这是你家,但也是张家地头,谁说我们不能来?”

张越似懒得搭理两兄弟,一副冷漠神色:“别又是跟着你爹来借钱……唉,要点脸吧,怎么不去跟你姑借呢?人家豪门大户,我们小门小户……谁家日子好过了?光有借没有还,如此下去一家要拖累好几家!”

说完,张越便进里院去了。

“狗眼看人低。”

等张越走远了张鹤龄才骂骂咧咧。

张延龄也看出张越瞧不起自己一家,但要命的是,他觉得人家说得挺在理。

过不下去了不想着如何创造财富,只想赊借。

能说人家势利眼吗?

最多只能说人家耿直,有话直说。

……

……

张家正堂。

张峦坐在客首位子上,正低着头,小心翼翼等着张殷给出答复。

提出借钱的请求,等着别人找借口回绝,再进行情感上的拉扯,这对借钱人来说最为煎熬。

“……来瞻,家里近况你不是不知道,陈公致仕后,咱在朝中唯一的凭靠就是你家那位在南京翰林院掌院的徐翰林,关系虽有些疏离,但好歹是个纽带。先前你屡次来借银子周转,我都尽可能通融,便在于此。”

这说的是张峦当初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徐琼当小妾,为张家获取政治资源的事情。

而张殷先前愿意借银子给张峦,就是看在其妹夫的面子上。

张峦叹道:“可惜人在南京,能帮上忙的地方,不多啊。”

“帮不帮得上忙,都在其次。”

张殷道,“眼前倒是有个事,要跟你说说。朝中有位锦衣卫指挥佥事,万通万国舅,你应该听说过,他的庄子基本都在霸州一带,但咱兴济也有他的地……”

“知道知道。”

张峦道,“万家几位国舅,在北直隶声名贯耳,权势熏天啊!”

张殷点头:“这不正好巧了吗,他在兴济的门人,听说你家有个丫头,生得花容月貌,想纳过去当个小妾,先前来我府上问过,我跟他们说,你家妮子已与人许配婚约,怕是不成。

“我寻思着,要是你同意这桩婚事,把事办成了,以后有万国舅这个高门给咱张家撑腰,无论以后张家在兴济立足,还是你上京求学,甚至求个传奉官,那都是一句话的事情。这种事我到底不能做主,你自己寻思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