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235章 闹着耍

寒门国舅 第235章 闹着耍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5:31

第235章 闹着耍

第235章 闹着耍

芳娥把点心送进端敬殿内殿后,转头就去见了邵妃。

反正宫女平常不住在端敬殿内,正好当天张玗又不想再看到她,等于说她有了一段比较长的假期,因为当晚和来日并不是她轮值。

启祥宫。

“宸妃娘娘,事情就是这样,太子妃在东宫内显得无所事事,很是烦闷无趣,问了奴婢等人有关如何消遣之事。奴婢不知该如何作答……”

芳娥把这几天经历的事,尤其涉及张玗的情况,如实跟邵妃讲了。

邵妃毕竟没有万妃的头脑和狠辣,在宫里也没有相应的地位支撑,她现在所想,就是通过万贵妃余威,把自己的儿子扶到太子之位上。

此时启祥宫后殿,正有一个人偷听。

乃梁芳。

他不是故意藏在这儿窃取机密,而是最近经常跑到邵妃跟前献殷勤,以期巩固跟邵妃的同盟关系,这次只是事有凑巧。

邵妃道:“太子妃初入宫门,心中有所烦闷,也是理所应当之事。想当初本宫入宫时,也如她这般,只是这两年才适应不少。”

芳娥一听,好家伙,你居然同情你在宫里的敌人?

她不知道的是,邵妃对于入宫这件事一直抱有遗憾。

因为邵妃是宫里所有后妃中最不情愿留在皇宫内苑的,史书记载,其临死前已贵为“太皇太后”,特地让她的大孙子嘉靖帝朱厚熜下旨,免去江南女子遴选入宫之事,算是遗恩乡里。

“她还说什么了?”

邵妃突然对这个刚入宫的“儿媳妇”,生出了几分兴趣。

“没……没了。”

先前的话,已经把芳娥给彻底整不会了,现在甚至有点无语。

“也罢。”

邵妃一挥手,道,“回去后好好当差,非大事无须到本宫这里来汇报……跪安吧。”

等芳娥走后,梁芳从后殿出来。

邵妃在梁芳面前态度显得很谦和,她也知道,好姐姐万贞儿已作古,宫里宫外能帮上她的人越来越少,而与太子矛盾冲突日益激化、诚心实意帮她的只剩下梁芳了。

“宸妃娘娘,看来东宫这个太子妃,有些不甘平庸,将来或成隐患。”梁芳对先前芳娥的汇报做了一番总结。

邵妃却有些不以为然,微微摇头:“进了深宫内苑,烦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像本宫,长居在此,圣颜难慕几回,有些清苦甚至私下里有一点想法,不足为奇。”

梁芳皱眉。

万贵妃是那种进取心和控制欲都非常强的女人,后宫皆由她做主。

邵妃却是另外一种性格,很会讨好人,把万贵妃和皇帝都哄得舒舒服服,就是在矛头对外这方面不够尖锐。

梁芳警告道:“娘娘,太子身边的人,都是咱的对手,切不可掉以轻心。”

这是在提醒邵妃,现在是你讲同情心、同理心的时候吗?敌人的妻子,当然是我们的敌人。

“嗯。”

邵妃颔首,“梁公公,最近有什么需要本宫帮忙的吗?本宫家眷在京师,虽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有需要的话也可以供你差遣。另外,宫里边有什么事,你不方便向陛下禀报,也可以跟本宫提出来,本宫自会择机转达。”

邵妃很想跟梁芳保持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

如今的她在宫里话语权太低了,即便偶尔获得侍寝的机会,也远没法跟当初的万贵妃相提并论。

梁芳笑道:“娘娘是否听到外面一点流言蜚语?请娘娘放宽心,一点小麻烦罢了,奴婢能自行应对。

“倒是娘娘您有时间一定要在陛下面前多提几句,如今少了万娘娘推进易储大计,总不能再没人说了吧?有时候陛下在这件大事上,还是太过于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了。”

梁芳想要提醒的是,娘娘你要多吹吹枕边风。

不然,没人跟皇帝提,你儿子想要登上储君之位恐怕就真的没戏了。

“知道了。”

邵妃皱眉不已,“最近陛下染恙在身,我能陪他的机会很少。梁公公可否为陛下寻觅一些良药?”

梁芳似乎从中体会到什么,点头不已:“奴婢知晓了,陛下乃九天上的真龙,一点小病小灾根本不足为虑……陛下定可长生永存!”

还是多整点儿仙丹妙药献上去更加实在,反正皇帝都信这个,谁让掌权者到最后都追求长生不老呢?

……

……

梁芳见过邵妃,没有再去御马监官衙处理积累的事务,而是在日落前分出宫回到家中。

他很想知道韦兴审问郑有铭的进展。

心中抱有极大的期待,路上他就在想,要是回去后韦兴能直接给我带来十几副望远镜,且能让我告发太子窃占他人功劳,啧啧……

可惜美梦常有而美事不常临。

当他回到家里问过知客,方知韦兴到现在都还没登门,甚至没派人前来打招呼。

“这都快一天了?还没个结果?”

梁芳也觉得纳闷儿。

还是说你韦兴心思也不纯良,在这时候就准备跟钱能沆瀣一气了?

“来人呐!”

梁芳怒道,“派人去找姓韦的,问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让他务必亲自来见!今晚无论多晚,这府门都开着,他休想躲清静!”

……

……

韦兴此时也是焦头烂额。

先是审问了郑有铭,还审问了郑家其他人,得到的讯息几乎完全一样,那就是这些生意他们才接手没多久,也就是前几天有户姓田的人家,把生意转给了郑家。

而郑家在没有细查的情况下,直接接收下来并展开经营。

“嘿,那田氏好大的本事,能在这时候将如此棘手的营生转嫁到旁人身上,旁人还真就这么坐享其成了?你说这群人是真没脑子,还是觉得自己脑袋多了?”

韦兴说这话的时候,就站在刑架下方,故意说给郑有铭听。

郑有铭此时已是有气无力,用嘶哑的声音道:“公……公公饶命,小人绝未包藏祸心,若知晓背后情由,一定找人知会梁公公和韦公公您,断不至于……如此……”

“哼,现在只是你的人一面之词,还要等把人逮回来后,才能探究清楚,看看是不是你撒谎!”

韦兴拿着茶碗,想喝茶却没胃口。

正如其所言,他的确是接受不了空气中的血腥味。

因为他爱干净,一直都负责御用监,斯斯文文大半辈子,压根儿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喊打喊杀。

……

……

跟随郑家人出去抓人的官差回来了。

但传回的消息,却让韦兴有点儿吐血。“……大人,去看过了,不过早已是人去屋空。”郑家管事跪在地上,一脸如丧考妣的神色。

“什么?”

韦兴抓起茶碗就直接丢在这人身上。

郑有铭高声道:“不可能……不是让你们把人看好吗?怎会这样?”

管事吓得脸色煞白,颤颤巍巍道:“东……东家,不是您吩咐的吗?把人看起来,然后放出风去,让人知道他在哪儿,以便他家丫头自投罗网……”

韦兴听了皱眉不已,插话道:“这是放饵钓鱼呢?鱼没上钩,饵先丢了?你们到底要跟老子闹哪出?觉得咱家好说话,会接受你们这些信口胡诌的鬼话,是吧?”

“饶命啊,饶命啊。”

这次跪着的管事开始磕头求饶了。

也是他看到自家家主被打成那死逼样,生怕下一个被用大刑的人就是他自己,在事情没办好的情况下,只能一味地求情。

“我他娘的……”

韦兴站起身,来回踱步,一时心力交瘁,大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

旁边的将领建议道:“公公,何不通知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人,让他们帮忙调查一二?在京师及周边地区找个人,应该不难吧?”

韦兴闻言驻足,把头凑到那名将领面前,几乎是脸贴着脸,然后柔声质问:“我找他干嘛?”

“您……”

将领懵了。

韦兴指了指外面:“工坊就在那儿,原材料也在那儿摆着,咱家随便造几个出来不就行了?什么香皂、琉璃的,再或是望远镜,难道找个田家人,比造那东西都更重要?”

将领这会儿总算听明白了。

找到人了最多是报复一顿,只能泄愤。

而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把东西造出来,好给梁芳交差。

就在此时,门口来人了。

“韦公公,梁公公让人前来传话,说是您务必今日内就要给他个准信儿……还说今晚无论多晚,您都可以亲自前去他府上汇报。”

“我他娘的……”

这会儿的韦兴,也只能跳脚骂娘了。

……

……

韦兴带着人往外走,似乎真的要先把生产之事给搞定。

他人才刚出刑房,京营将领便跟出来问道:“公公,里面那家伙……怎么办?”

“抓都抓了?难道还给他放回去不成?”韦兴恶狠狠地道,“他名下的产业,一律充公!”

“啊?”

将领听了一脸的不可思议。

韦兴阴测测地道:“现在他是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得是屎了……难道让咱家跟梁公公说,正主没抓到,事办砸了?”

将领心说,您不是说把望远镜和香皂造出来就能交差么?

这怎么还说事情办砸了呢?

您想侵占郑家的利益就明说嘛,何必这么上纲上线?

“走,把工匠提过来审问。”

韦兴似又要针对下一个目标展开行动。

……

……

韦兴把琉璃工坊、香皂工坊的人全都给提拎了出来,但这群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被官兵关押,来这儿又是干嘛的。

这两处工坊压根儿就没正式投产,且张延龄布置陷阱时,自然会找那种完全不知其根底的人前来充数,他们最多知道琉璃和胰子大致是怎么造的,但具体流程和生产工艺却完全不清楚。

处理工坊前,张延龄已经把人全部解雇了,眼前这些工匠全都是郑家接手后重新招募来的。

琉璃和香皂这两种产品,当下最多只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只要张延龄不把完整的技术交出来,或是由他亲自把关和指导,靠一群全无头绪的工匠去突破技术难题,那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时间,甚至永远也突破不了。

“这琉璃是谁造的?”

韦兴面对一群工匠,没有直接动粗,而是拿起一个琉璃罐子问道。

琉璃工坊的人走了出来,战战兢兢地回道:“是俺们造的。”

“咋造的?现在这种琉璃片,你们能造出来吗?”

说着,韦兴把望远镜上卸下来的镜片,拿给一众琉璃工坊的工匠看。

工匠们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脸上全都是茫然之色。

“问你们话,聋了?”

韦兴不耐烦地喝道。

“可以试试!”

有工匠回道。

韦兴点头:“那现在就造!是用炉子烧制吗?你们有多少人?”

“二十六人!”

工匠领班恭敬地道。

“谁雇的你们?”

韦兴又问。

“乃郑老爷……就是他……”

工匠领班指着郑家管事道。

郑家管事高声喝斥:“少他娘的冤枉人,谁雇你们了?乃……东家叫我去雇请来的,不关我的事!”

“那……工坊以前的人呢?”

韦兴到底谨慎,他感觉眼前这群人很可能就是一群被郑家临时请来开工的傻子,当下最好是把作坊最早的那批工匠找出来,完全复制以前的生产工艺。

他却不知道,这里压根儿就不曾有专业的琉璃工匠,有着全套烧制经验的仅有一人,那人姓张,叫张延龄。

这里曾有过几个烧火、搬抬的力夫,以及找过几个铸模师傅倒是真的。

“原先的作坊没人啊。”

郑家管事硬着头皮解释:“找到这儿的时候,只有地上摆放着的一些琉璃制品,以及炉子里的这些东西,还附有一份草图,说是照着上面造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