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251章 夹带私货

寒门国舅 第251章 夹带私货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0 00:55:31

第251章 夹带私货

李孜省最终还是决定,听从覃昌的建议给张峦授鸿胪寺卿的官职。

可惜的是,虽然李孜省权倾天下,但毕竟不是吏部尚书,甚至连吏部侍郎都不是,在具体操办这件事时只能从外部着手,促成吏部听从他的指挥棒行事。

为了彰显出对张峦的重视,李孜省特地把吏部右侍郎徐琼请到自己府上,想要给徐琼上上眼药,让其站出来具体操刀。

徐琼听说李孜省直接给自己的便宜大舅子安排了个正四品鸿胪寺卿的实缺,差点儿惊掉下巴。

“李侍郎,您没说错吧?来瞻他可只是……监生出身,且入北雍尚不过半年……甚至于这半年来他都没怎么入雍就学,更谈不上有什么士林名望,直接就给他放实缺,会不会……惹人非议?”

就算徐琼知道张峦有李孜省当靠山,但也没想到李孜省这个靠山这么“靠谱”。

这是他娘的靠山吗?

李孜省笑道:“你以为是我想要这么做吗?不不不,徐侍郎,你错了,大错特错,这其实是陛下的意思。”

“……”

这下徐琼更加无语了。

李孜省据实以陈:“陛下对张鸿胪非常欣赏,特地让司礼监掌印覃公公亲自到我府上吩咐,要给来瞻授以与其官品相匹配的实职,使其在官场有所历练。你说他本就是鸿胪寺卿,正四品京官放在别的位置上,他能胜任吗?”

徐琼终于明白了李孜省话里的意思,当即顺着对方的话展开:“鸿胪寺卿的差事多为杂事,只要有佐官打点好一切,其本身需要负责的地方并不多,完全可以慢慢学,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啰,我如徐侍郎你所想,就是这么打算的。”

李孜省笑眯眯地道,“这些话我直接带给来瞻不合适,还是让徐侍郎你去说为宜,不知意下如何?”

“可是……”

徐琼为难道,“李部堂最近于吏部中增加了官员考免条款,严禁以私掺杂吏部事。且像鸿胪寺卿这等官职,以旧制当廷推方能决断,若是在下贸然提出来,会不会……”

说到后来顿住了。

徐琼虽也算是李孜省举荐上来的官员,但他注重名声。

之前就受了攀附中官这一坏印象的牵累,长久不得升迁,现在他更加不敢僭越,便向李孜省提出现在的吏部尚书李裕不好惹……不是你想让谁当鸿胪寺卿,我都能安排上,关键是我上司那一关过不了。

李孜省笑道:“李尚书乃忠君体国之人,我的吩咐他不会听,但陛下的口谕他能不遵从吗?你尽管放心就好,你尽管把事跟他提出,若他不同意我会亲自与之说明。”

在这点上,李孜省还是比较自信的。

吏部尚书李裕表面上看起来跟奸佞对立,但其本身就是李孜省举荐上位的,二人还是同乡,无论李裕如何积极表现,在外塑造何等清高自傲的形象,传统文臣早就把李裕当成李孜省党羽看待,根本就不会给其好脸色看。

徐琼点头:“此事,在下自会跟李部堂提及,且看他态度如何。李侍郎您也要早些去与李部堂商谈,否则……只怕通过的机会不大。”

随后又说了几句,徐琼告辞离开,李孜省多少有些不满,没有亲自到门口送客,等徐琼背影消失在月门后,立即叫来庞顷。

庞顷见李孜省满脸愠怒之色,不由好奇地问道:“徐大人未能尽您心意?”

“不是。”

李孜省皱眉不已,道,“这人还是太过注重虚名了,叫他做事一推六二五,啥责任都不想承担……也就因为他是来瞻的姻亲,否则我都不想帮他……看把他给傲的。”

庞顷听出李孜省对徐琼多有不满。

给你权限,让你去安排张峦补任鸿胪寺卿的事,那是给你机会,让你好好表现。

李孜省沉吟一下,道:“张来瞻若升了鸿胪寺卿,咱在朝中也算有了臂助。炳坤,你把事情告诉来瞻了吗?”

“通知到了。”庞顷道。

“他咋说?”

李孜省笑着问道。

庞顷道:“自然是感激涕零,还说以后会多为李侍郎您办事,任凭驱驰。”

“听听,这才是识时务者,张来瞻的本事不比姓徐的大多了?随便说句话,都比姓徐的中听。”

李孜省称赞道。

庞顷笑道:“那是因为张鸿胪把咱当自己人,而这位徐大人不是吧?”

李孜省诧异地问道:“他为啥不是?谁让他当上吏部侍郎的难道他心里没数吗?”

“未必尽然。”

庞顷提醒道,“以他的资历,其实早就可以升六部侍郎了,只是之前没人给机会罢了。他最初肯定是感念道爷您的恩德,但到了京城后,遇到昔日翰林院那帮同僚,耳渲目染之下,就想做回清流,未必愿与您走得太近。”

“所以我才会说他傲,且没把心思放在对的地方。不管他,叫他来就是要让来瞻知道我时不时就提携他的人做事,至于这个人自己感念恩德与否,不用太过在意,吏部少个侍郎帮我做事差得了许多吗?”

李孜省说着,又一抬手,“你去把我的朝服拿来。”

庞顷好奇地问道:“您这是……?”

李孜省道:“我当然是要入宫去瞧瞧。到底啥话本,能让陛下如此痴迷,一部话本换个正职的鸿胪寺卿当……这种好事我咋没遇上?我也想亲眼见识一下张来瞻那神乎其技的本事。”

……

……

紫禁城。

乾清宫。

李孜省入宫后,直接来到乾清门外等候面圣。

等了许久,才见覃昌从里面出来,覃昌对李孜省的到来还很纳闷儿:“李大人,您怎突然跑来见驾了?是昨日与您说得不够清楚吗?”

李孜省笑道:“没有,乃一些朝事想跟陛下禀告一番,若陛下问及太子妃之父事,也好做一下应答。”

“这就安排好了?”

覃昌也很意外。

你李孜省办事效率真够可以的。

“陛下有空暇吗?”李孜省问道。

覃昌随即就明白了。李孜省这是为了彰显他想面圣随时都可以,压根儿就不用等皇帝传召自己就来了。

这跟旁人大不一样。

成化朝中后期,由于朱见深长期不临朝,大臣想见皇帝一面非常困难,一年中见皇帝几回还得是在参加大型活动时。

但李孜省就有直接跟皇帝沟通的权力,这是那些阁老、尚书所不具备的巨大便利。

“有是有,但陛下目前还在看话本,您是知晓的,咱家再帮您请示一下……”

覃昌认清楚李孜省与一般大臣不同之处后,再次进去请示。

……

……

乾清宫内。

朱见深坐在榻上,面前摆着一张八角桌,桌上放了本书。

朱见深拿在手上仔细端详,一副深沉入定的模样。

“陛下,李仙师来了。”

覃昌走过去提醒。

“李卿,来来来,到朕这边坐。”

朱见深见到李孜省,招招手道。

李孜省一脸荣幸之色,随即走到榻前,直接与皇帝并坐。

朱见深道:“你看看这里,写得很好啊,说的正是官场中事……你就是做官的,你给评断一下,现实是否也如此呢?”

“陛下……您……”

李孜省没想到,皇帝直接招呼他过去是为了品鉴话本中的内容。

他随即凑过头,却实在难以看出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

前言不搭后语,无法像朱见深那样联系前后文来进行分析点评。

朱见深见李孜省一脸懵逼之色,笑着道:“也是,就看这么一小段就让你评判,是有些难为人。这上面说有人千里做官只为财,断案甚至无须过堂,只是随便找人问问,用一些幕宾的建议来定案。”

“这……”

李孜省听到这儿,顿时觉得张峦胆子贼大,写出的话本像是在抨击大明官场昏暗,地方官为非作歹。

一旁的覃昌见李孜省脸色不太好看,笑着提醒:“陛下,这都是话本中的事,做不得准。”

朱见深点头道:“朕也觉得,这话本中很多故事写得过于儿戏了。说起来,情节是很吸引人,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但很多事未必是真的。”

李孜省心想,你真是身在高位从不知下面百姓疾苦。

张来瞻这写的都算克制的,要是真把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录入书中,只会比这更加荒诞不经。

“朕虽知其中有不少情节乃说书编戏,只图让人看了畅快,心生愉悦,但还是从中看到大明市井的风貌,其中那些文人墨客与大户千金的缠绵故事,说起来让人感慨不已……”

结果掺杂进大姑娘小媳妇的桥段,竟能让皇帝如此热衷?

这种夹带私货的方式……真让人意想不到。

李孜省问道:“陛下,不知这话本讲的究竟是什么人什么事?”

朱见深道:“人很多,事也很多,一时间朕都不知该如何总结。有的看过就忘了,却忍不住要看第二次,这可比平时在宫里听戏赏曲儿有趣多了。”

李孜省点头道:“陛下说的是,宫里能排的戏多是老生常谈,曲儿也多是陈词滥调,陛下估计早就腻歪了。”

“是啊。”

朱见深道,“自从万侍走后,朕心中便烦闷不已,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致,却是这话本内容虽有离经叛道之嫌,朕却忍不住总想看下去,带给朕不少启发,有的部分甚至忍不住要往回多看几遍才过瘾……”

李孜省问道:“看一遍都不行?”

“不够。”

朱见深眉飞色舞地道,“说起来,这话本水准极高,朕以前不是没看过话本,但写出如此水准的真就从未曾见过。”

旁边覃昌笑道:“李先师或有不知,陛下这几天对这话本很是推崇呢。”

李孜省道:“陛下还是要多注意躬体,不能因沉溺看书减少休息时间,如此反倒不美。”

“知道你关心朕,但最近这几天朕心中烦闷确实少了。”

朱见深脸上带着笑意,道,“先前让人与你说,给太子妃之父安排个官职,你打算给他个什么职务呢?”

李孜省道:“鸿胪寺卿一直出缺,或可以让他暂代一下,此差事未必需要对官场之事太熟悉,有人从旁协助他办差便可。”

“嗯。”

朱见深颇以为然地点头,“此言有理。若是安排个重要差事,只怕以他的能力无法胜任,会影响朝堂正常运转,实在是得不偿失;若是要他离开京师到地方任职,也不妥,毕竟正四品大员已是一地知府,更何况按例还得越级拔擢,若惹出乱子来,影响太坏。最好就安排个可有可无的差事,让他多接触一些官场中事便可。”

覃昌在旁笑容可掬。

至少李孜省在这件事上完全采纳了他的意见,这就代表李孜省遇到事情时还是“听劝”的,这样就有了合作基础。

朱见深道:“朕听人说,太子妃之父善于治病,之前还有所怀疑,现在看来,他不但会治身体上的病,连心病也能治,的确是个能人。本来朕有意让他进太医院,但想了想……还是罢了。”

李孜省听完心说你可千万别让他去。

否则你那些御医很可能都会失业,然后合起伙来对付他,想张来瞻初到京师不久,肯定无法与一群坐地户缠斗。

朱见深笑道:“先前说要给你升官,朕已有打算,晋你为礼部左侍郎,通政使司那一档子事仍交给你来打理。再让你兼太常寺卿……朝中有什么事,多与朝中大臣商议解决,有你在,朕就放心了。”

李孜省闻言赶紧站起来,躬身行礼:“臣感念陛下恩德,定当尽心竭力,不辱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