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433章 先声夺人

寒门国舅 第433章 先声夺人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433章 先声夺人

第433章 先声夺人

张峦率先选定了皇陵地址,按照李华的想法,那就认同一下,算是附议,跟着上报就行。

这事太简单了。

反正张峦背景雄厚,又有李孜省力挺,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不料倪岳态度坚决,厉声反对:“事前并未与我等商议,此绝非正常之选……请恕在下不敢苟同!”

不说对错,只说正常与否。

这也是倪岳的思维惯性。

你张峦凭啥来了地方后啥事都不干,我们在这儿辛苦干活,你却不见踪影?你说你跑遍了周边所有地方,谁能证明?结果今天刚一碰面直接就好像下命令般,告知我们你选中的地点,让我们遵从你的意思上报?

那我们这两天不是白干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虽同为礼部侍郎,但你只不过是个挂职的,徒有其名,我凭啥要听你的?

李孜省一副弥勒佛的样子,笑嘻嘻地问道:“何为正常之选?不知此话何解?我怎么没听明白……张侍郎,你听懂了吗?”

“我……”

张峦苦着脸,心中那叫一个无奈,打量倪岳时,眼神都有些闪避。

都怪李孜省!

没事老喜欢给我画大饼,说让我把倪岳给斗倒,然后把倪岳家中的女眷全给下狱,然后再赎出来给我送到身边……

你说这不是诱导我犯罪吗?

事都没发生,我却已经在意淫人家的家人了?

我如何好意思面对姓倪的?

但在倪岳看来,张峦这种表现不是什么自惭形秽,而是有意回避,也正好说明张峦心虚,在皇陵选址这件事上搞阴谋手段。

所谓敌退我进,正因为我看出来你不占理,完全是虚张声势,不值一提,那我更要咄咄逼人,这才是官场进退之道。

倪岳怒声呛道:“此选址太过儿戏,倪某绝不赞同!”

李孜省扁扁嘴,没好气地斥责:“好不容易选个地方,你却不同意,难道非要你来选才可?这件事,太子好像是让我等商议后做出决定……你说这话,那是否意味着,咱商议不出个结果咯?”

“选皇陵,绝非小事,不可不慎!”倪岳梗着脖子道,“这中间涉及太多的学问……李道士,你最好不要牵扯其中。”

此时此刻,他犹自不忘威胁一下李孜省。

李孜省是个敞亮人,你恐吓我,我一笑置之。

你有本事自个儿蹦跶去!

反正我不是非得跟你过意不去,我们其实都已经做了上报,还把你们给参劾了,要是你们什么意见都跟我们保持一致,那反倒不妙。

现在可说是正好!

“来瞻,我看我们得多去走几个地方,免得被人说,咱奉命出来办皇差,没有尽心竭力。”李孜省当即就要拉着张峦走。

张峦问道:“不再商议了吗?”

李孜省叹道:“你看能商议出个结果吗?两位,你们就继续在这儿勘查吧,过两天找出比我们更好的选址,再行商议……”

说完拉着张峦,乘坐滑竿下山去了。

……

……

“来瞻,你可以啊,刚才戏演得相当不错,一副完全没自信的神色,直接就把那两个老狐狸给骗过了”

下山途中,李孜省啧啧称赞,“所以说,跟你合作以来,一直都顺风顺水,连做个戏,都是手到擒来。”

“呵呵。”

张峦只能报以苦笑。

我是装孙子吗?

我是真孙子!

问题是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们,尤其在发生争执的时候,为官经验浅薄成了我最致命的弱点,连说话都没多少自信。

却还被你当作是我在装怂,故意麻痹他们?

“两位。”

二人刚下山,这边就有人过来通禀,“李仙师让我们送的奏疏,已经送到京师。且是一路到的内阁,也吩咐过下边的人,要是有奏疏上来,一定要严查,若有关皇陵之事,得延后到来日再往阁部送。”

张峦问道:“这是何意?”

李孜省笑道:“你忘了我是干嘛的?”

张峦一怔,随即想到,李孜省就是银台司的掌舵人,大明的通政使。

而通政使就是负责整理奏疏往上报的,可以说天下的奏疏都得先过通政使司这一关,奏疏过了通政使司并不是送去内阁,而是直接送去司礼监,而只需要关白一份给内阁。

如果是他张峦的上奏,就能走便捷通道,直接上报。

这样就算倪岳和李华的奏疏送到京师,也会延迟一天才上报,如此一来就算不怎么合规矩,甚至事后可能会被问责,但李孜省依然有办法解决。

“来瞻,你放心就好。”

李孜省一副自信满满的神色,道,“这种小事,你交给我便可……要是我连这点事都处置不好,那也没脸面对你了。”

……

……

就在张峦充分享受当一个“奸臣”的快乐,并且优哉游哉跟李孜省商议“大事”时,京师中一份有关皇陵选址的奏疏,被韦泰和覃昌一起亲自送到太子跟前。

朱祐樘不敢擅自做决定,拿着这份奏疏,同时带着韦泰和覃昌一起去清宁宫见周太后。

“皇祖母,选址已经定好了,您看看?”

朱祐樘把奏疏呈递给周太后。

周太后却摆摆手,似不愿意接这个烫手的山芋,慈祥地道:“傻孩子,你给哀家看作甚?这是你自己就可以做决定的事。为人子,此等事当然以你的意志为准!毕竟关乎大明国运,受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你,哀家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

以周太后之意,我死后葬在哪儿是注定的事情。

反正我赖也要赖在我丈夫英宗皇帝的坟里。

但是你不一样。

这是你爹的坟墓,关乎到你的气运,按照规矩必须由你这个儿子来定,而不是由他老娘我来做主。

朱佑樘为难道:“可是孙儿不懂这些啊。”

周太后问道:“是他们商议后一致做出的决定吗?”

“并非如此。”

朱祐樘道,“倪先生和李华都没有上奏,只是岳父自行上奏,还特意说明,倪先生和李华到了万寿山后,做事拖沓,多有懈怠之意,且不断推诿,拒绝与岳父就选址展开商谈。”

“哦?出城后他们是起什么龃龉了吗?”周太后皱眉。

如果说朱祐樘看不懂其中的门道,周太后这样的老狐狸是能看出些许端倪的。

朱祐樘道:“具体不好说,皇祖母您自己看吧。”

“好吧,是太子你让哀家看的,那哀家姑且就看看。”

周太后说完,把奏疏拿过来,也不用旁人来念,就瞪大眼去瞅。

上面的字很大,似乎就是为了方便有老花眼的人能看清楚。

周太后看了半晌后,摇头叹道:“你岳父真是个好人哪!他一直尽心竭力做事,仅仅只是说倪岳和李华做事不像话,但并没有非要置二人于死地的意思。”

朱祐樘很好奇。

心说咱说的是一回事吗?

周太后道:“除了你岳父上奏外,倪岳和李华那边就没上奏?”

“还不曾见到。”

朱祐樘有些迟疑,皱着眉头道,“他们昨日才到地头,可能没那么急切吧。”

周太后微微颔首,道:“那就再等等,看看倪岳和李华怎么说。孙儿,你别把倪岳当成好人,这人……唉!不知该怎么说!不过也是,他到底是东宫讲官出身,按照道理来说,做学生的不能恶意揣测自己的先生。”

朱祐樘提醒道:“岳父也做过几天东宫讲官呢。”

“那都一样。”

周太后道,“你只要做到秉公处理,不厚此薄彼就行了。”

……

……

另一边的倪岳和李华,当晚就商议出结果,一定要选个跟张峦不一样的皇陵地址给报上去。

于是乎。

在没有详细勘察张峦所报地点的情况下,李华便不得不放弃这个前世他看好的选项,并且按照倪岳的要求,对张峦的选择进行一番攻击,再跟倪岳一起参劾张峦和李孜省在选皇陵之事上做事不当,懈怠不前……

说白了,就是参劾你们不用心为先皇做事。

让你们到了西山后总是不见人影,还说什么在埋头做事,光看你们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就知道你们是在偷懒。

如此不好好办事,还想指挥我们?

妄想压我们一头?

于是乎,在李华完全不明白背后关节的情况下,就被倪岳利用,二人一起上奏参劾张峦、李孜省。

奏疏于第二天下午送到京师,却在第三天才送到司礼监。

“这二人……”

韦泰看到二人的上奏后,差点儿要吐血。

覃昌拿过来一看,也是皱眉不已,问道:“他二人攻讦未来国丈,还说得如此理直气壮,他们就没调查一下张侍郎先前做过什么?他们比张侍郎晚两天上奏,竟还敢说别人什么事都没做?”

韦泰道:“是不是有人刻意把奏疏给压下来了?”

覃昌指了指后面的署名处,道:“都是有时间的,就算是迟了一天,也都合情合理,昨日黄昏才送到京城,你说早能早到哪儿去?”

韦泰皱眉道:“那他们上这道奏疏是何意?”

覃昌到底经验丰富,道:“听说现在东宫的人,普遍都认为张侍郎能力不及,在为先皇选陵寝这件事上,一致认为应当听倪岳和李华的,毕竟二人算是个中翘楚。但是……这事不简单。”

“那应该如何应对?请覃公公不吝赐教。”

韦泰一方面防备覃昌,一方面恪于经验不足又不得不虚心向覃昌请教。

覃昌道:“如实上报,这不是咱这些人应当做的决定。”

……

……

随后,二人便赶紧把奏疏送去给朱祐樘过目。

朱祐樘又不出意外的带着奏疏去见周太后。

却被告知周太后正在礼佛,且周太后这次似乎也想避嫌,直接不过问这件事了。

“太子殿下,老祖宗的意思,是让你自行决定。”

陈贵走出来道,“她说,她只是一个老人家,不该多过问朝事。孰是孰非,还是您自己来判断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