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434章 最有威慑力的中官

寒门国舅 第434章 最有威慑力的中官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434章 最有威慑力的中官

第434章 最有威慑力的中官

朱祐樘是个实在孩子。

遇事不决,他不会跟他父亲一样刚愎自用,胡乱做出一个决定,或是直接撂挑子不干,让别人去伤脑筋。

为保险起见,他当即让覃昌去传了几位重要的大臣入宫,商议这件事。

传见的人,除了吏部尚书李裕外,还有内阁首辅万安、次辅刘吉,以及吏部左侍郎徐溥,再就是礼部尚书周洪谟和右侍郎徐琼。

这几人,在朱祐樘看来,都是非常懂礼数的,遇到先皇陵寝选址问题时,找他们问话应该不会有何差错。

其他人奉诏入宫都显得很正常,但这次吏部左侍郎徐溥也在奉诏之列就显得有些出人意料了。

因为谁都知道太子要扶持新人入阁,这个人之前一直被几个重臣认为极有可能是张峦,但因张峦从出身到资历都不达标,再加上张峦自己也主动上疏请辞,甚至还向太子举荐了徐溥。

再加上徐溥乃之前东宫讲官中地位最高的人,所以其入阁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次奉诏前来,更多被看作是太子对徐溥的一种考验。

“我也不知为何,岳父和倪先生所报之事,看起来迥异,但仔细一想却又是同一回事,均对对方很不满意……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朱祐樘说话语气很随和。

对张峦的称呼显得更为亲近些,若是不知情的,还以为太子态度直接就倾向张峦。

只有熟悉朱佑樘的人才知道,其实太子为人正直,一般情况下都能做到帮理不帮亲。

刘吉急忙走了出来,恭敬地道:“殿下,以臣所见,既有争执,就应当以实际负责此事的人为准,照理说……张学士奏疏在前,且已先选好了皇陵所在,后面礼部倪侍郎再报,却参劾张学士不事皇差,这分明是……”

“有什么话就直说,不必遮遮掩掩……”

朱祐樘很不喜欢刘吉这种拐弯抹角的说话风格。

刘吉道:“臣站在张学士一边,认为倪侍郎乃无事生非。”

万安不由瞪了刘吉一眼。

好似在问,你咋抢我的台词?

你个混账东西,也学会见风使舵了,是吧?明知道现在张来瞻得势,就不分青红皂白站在他那边?

不好意思,我也站在他那边……也没有任何理由!

李裕道:“陛下,既然有两种备选方案,双方都说自己才是做事的那方,那可能是中间有什么误会,不应直接降罪于谁。若双方都指责对方未能尽心尽意,最大的可能便是做事时,未能通力合作。”

这会儿的李裕,就想出来搅浑水。

作为靠巴结李孜省上位的吏部尚书,李裕知道这将是自己仕途的终点,同时清楚中枢大换血在即,自己做尚书的时间不会维持多久,所以根本就无须站在谁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反正只要没什么大过错,他很快就会退下去,安心回老家去养老。

眼下应该着眼于如何把自己的政治资源传递下去,至于为自己谋求官职和新朝的地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朱祐樘点头:“我也认为,双方应该都是善意的……你们还有别的意见吗?”

眼前已经有内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二人分别出来说话,剩下的人基本保持中立,并不想掺和进倪岳和张峦的纷争中去。

却在此时,徐溥出列道:“回太子殿下,臣有不同的见解。”

“徐先生,你有看法就说吧。”

朱祐樘一挥手道,“什么话都能说,在这里没什么避忌。”

徐溥这才道:“以臣所见,双方抵达天寿山后,既没有合作选址,又互相攻讦,应该都有错,无非是谁的过错更大些罢了。”

万安连忙道:“徐侍郎,这里可不兴胡乱攀咬人,陛下刚驾崩,一切都应该以和气为先。”

“万阁老,以在下之意,孰是孰非必须得查明。”徐溥一脸正色,严肃道,“事关皇陵选址,一定要做到慎之又慎,若是去选址的两方人为了赌气,贸然选了处衰位当作皇陵所在,却推说是风水宝地,这样的选址能采用吗?”

万安瞅了吏部尚书李裕一眼,好似在说,你也不管束你的手下?

就这么让他在这里发杂音?

“臣还听说。”

徐溥又补充道,“怀公公已抵达京城,其为人处世素有经验,为何不倾听一下他的意见呢?”

这话就有点儿得罪韦泰和覃昌的意思了。

韦泰蹙眉打量徐溥。

心说,你这算什么意思?

一个奉诏回京的老太监,到现在连官职都还没委派,你居然想让太子听取他的意见?中官到底现在以谁为尊?

你是不想干了是吧?

朱祐樘闻言面色一喜,随即疑惑地问道:“对啊,怀大伴既已回京,为什么没入宫呢?他几时到京师的?”

韦泰道:“回太子殿下,人已经到了,只是需要休息两日……”

“不用了。”

朱祐樘坚决地道,“赶紧请他过来,这次的事,我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

……

众人本来商议完就可以出宫。

却因为徐溥突如其来的建议,令他们不得不继续留在文华殿等待怀恩入宫。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见到怀恩到来,而此时有关皇陵选址的商议,可说是毫无进展。

“老奴参见太子殿下。”

怀恩见到朱祐樘后,显得很激动,直接就跪下来磕头。

朱祐樘赶紧起身,绕过桌子下了玉阶,亲自把怀恩搀扶起来,动情地道:“怀大伴,你可算回来了。好久不见,你身子骨可还好?”

怀恩显得很激动。

眼前的太子,乃他亲眼看着成长,以前呆板木讷,唯唯诺诺,经常被人欺负。

而他为了维护大明的法统,一直坚定地站在东宫这边,尽力保护太子,维护太子的利益,最后甚至因此被先帝发配去守皇陵。

可以说朱佑樘能有惊无险地长大,怀恩功不可没。

眼前太子终于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他老怀甚慰的同时,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劳太子挂心,老奴一切都好。”

怀恩眼睛通红,哽咽道,“老奴惊闻圣主仙游,宛若晴空霹雳,肝胆俱裂……入京前后皆寝食难安……”

说到这儿,怀恩竟抱着朱祐樘失声痛哭起来。

在场的人也不由跟着抹一把眼泪。

万安一边装腔作势擦泪,一边在想,你这没卵子的家伙,此时装什么蒜?

当初先帝把你发配出京,你不恼恨?

现在太子马上就要登基,把你召回来委以重任,你应该高兴才对。

要换作是我,现在指定心里偷着乐。

“怀大伴,快过来……你年老力衰,又兼旅途颠簸,想必力不能支……快给怀大伴搬一把椅子过来。”

朱祐樘回到御座上,向怀恩招手。

“不用,不用,奴婢站着就是。”

怀恩可不想承认自己老迈到不能动弹的地步。

但架不住太子对他太尊重了,最后还是任由内侍找来椅子,他挪步上前,施施然坐下。

如此一来,怀恩成为在场人等中,除了太子外,唯一有座位的。

要是换作别人,肯定会引起不满。

但这可是怀恩……

就算老奸巨猾如首辅万安,跟怀恩对视一眼后,都难免心中发毛。

想到当初怀恩在朝时,独自就把朝事给挑起来,所有人都被怀恩耍得团团转,那种压制力让人倍感无力。

甚至在怀恩离京后,朱见深还特意召集近臣开会,商讨之后有事应该以谁的意见为准,最后探讨来探讨去没个结果……一切就在于谁都知道,论治国能力,没人能与怀恩相比。

但也不能借此就说怀恩乃朝中智计最高的存在,只能说当时,地位高的那些人,论能力没有谁比怀恩强。

当时朝中也是有能人的,但没爬上高位,又不能绕过阶层直接上位,才导致怀恩走后大明朝廷几乎到了无人可托以重任的地步,再后来……就是李孜省上位的故事了。

万安不由琢磨开了,老李咋不在呢?

有老李在,至少能对这老太监形成威慑……反正我是不行的。

朱祐樘道:“怀大伴,我们在商议给父皇皇陵选址的事情……这里有两份奏疏,你且看看。”

说完,朱祐樘也不避嫌,直接把两份奏疏交给怀恩。

怀恩许久没处理过政务,却丝毫不慌乱,接过来草草看完,就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怀恩道:“以老奴所见,这件事应该派人去彻查。”

万安皱眉道:“怀公公,你的意见,倒是与某人不谋而合,却不知该如何查起呢?”

“这风水之事,朝中又不是只有一两人懂,既然在皇陵选址问题上,钦命去办差的人给出两套不同的方案,那就应该找更多懂行的人前去勘探,提前不告知他们哪一处是谁选的,让他们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备选,让他们一同参详。”怀恩道。

朱祐樘听完,不由眼前一亮,赞道:“怀大伴言之在理。既然双方都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均觉得对方做得不好,那就让更多的人去查探,比较印证一番,那就知道谁在消极怠工了。”

“此计甚好。”

刘吉跳出来附和。

万安不由狠狠瞪了刘吉一眼。

好似在说,你不会在发现怀恩回来,还深得太子信任后,又准备转头投入怀恩阵营吧?

劝你别痴心妄想!

怀恩办事能力卓绝自不必说,就说他不跟外臣往来这件事,当初就是铁板一块,这次回来应该也不会有所改变。

巴结怀恩……

等于白搭。

“那诸位,你们对此事还有什么旁的见解吗?”

朱祐樘又问在场其他人。

连怀恩都这么说了,万安、李裕等人也不得不屈服。

主要是反对不了。

怀恩的气势太足了,再加上所提的意见很中肯,既没偏帮倪岳,也没帮新贵张峦,等于说毫无倾向。

谁出来说话,难免会一上来就开罪怀恩,都觉得不值当。

“既无意见……”

朱祐樘站起来,朗声道:“那就多派一些人去天寿山。顺带……可以让倪先生和岳父他们回来了!这件事……暂时不要让他们知道,免得……会认为朝廷不信任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