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437章 没有野心的张学士

寒门国舅 第437章 没有野心的张学士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437章 没有野心的张学士

第437章 没有野心的张学士

涉案的几个人,包括李孜省在内,都被暂时投闲置散,需要在家中等候事情出结果才能复出履职。

但张峦却听从了儿子的意见,跑去翰林院露脸。

平常翰林院没什么重要差事,加上张峦升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后,还没正式跟同僚见过面,所以趁此机会跑去走了一圈,顺带想看看那些眼高于顶的翰林官对他的态度。

“来瞻,你怎来了?”

谢迁听说张峦到了翰林院,赶紧迎出来。

二人怎么说也算是“老相识”了,谢迁觉得有必要带张峦一把。

毕竟张峦属于闯入者,处处都显得太不懂规矩了。

张峦解释道:“谢翰林,你看我这不是在翰林院中供职么?长期懈怠政务也不好,趁着有空,过来走走。”

谢迁耸耸肩,颇为无奈:“你现在正处在风口浪尖上,实在没必要出来走动。过几天就是太子的登基大典,就算有同僚之情需要叙叙,你也可等到那时……”

“实在是闲不住啊。”

张峦感慨道。

谢迁闻言不由莞尔一笑。

要说张峦虽然在翰林院中没什么资历可言,但为人是真的坦诚和善,一看就是那种比较适合当朋友,而不适合当同事的人。

朝中太多人身上都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谢迁对那些人并不怎么待见,反倒是张峦让他耳目一新,觉得可以交往一下,因为在张峦身上能看到他人所没有的真诚。

“天寿山皇陵勘址究竟是怎么回事?”

谢迁把人请到翰林院内一处公事房,二人坐下来后,谢迁好似闲话家常般问道。

张峦一脸苦恼地道:“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为什么非要跟倪侍郎闹得不可开交的地步。”

“可我听说,是来瞻你先跟李孜省一起参劾的倪岳。”谢迁直指问题的关键。

张峦无奈道:“乃倪岳不肯配合,找他商谈事情总是推三阻四,虽说他先前曾帮太子在文华殿视事,可当时他出于什么目的,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既然觉得他有意推诿,甚至故意给我制造麻烦,那跟上面申诉一下,总该可以理解吧?”

谢迁心说,你能把参劾同僚的原因说得这么正大光明,方式还如此新颖,真越发觉得你这人与众不同。

“那我参劾对了,还是错了?”张峦问道。

谢迁摇头道:“这件事,我回答不了你……太子不都派人去调查了么?想来很快就会有结果……”

“其实我并没太往心里去。”

张峦笑着说道,“谢翰林,我这么说吧,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进入翰林院体系做官……这里边供职,好像光有个学士名头也不够,没人把我当回事啊!”

谢迁笑道:“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在翰林院,官职高低固然很重要,但更多是要看品德和操行,谁的资历深,谁的能力强,其实都一目了然。”

张峦无奈道:“我出身低,资历也不够,所以我自知不能胜任翰林院的差事,可能还是都督府比较适合我。所以我已经上疏请辞了。”

“嗯。”

谢迁道,“你这么做是对的,但眼下乃非常时期,可能太子还需要你。就算你想退下去,也得先熬过这段时日再说。”

听到这里,谢迁已经把张峦当成了“自己人”。

毕竟像张峦这样把话说得如此坦诚,在朝中也没拉帮结派,更看不出有什么政治野心的人,实在太少见了。

要说张峦跟李孜省走得近一些,谢迁也看在眼里,但其实李孜省在一般翰林眼中,并不是大奸大恶之辈。

再加上李孜省眼下已是日暮西山,谁都知道新皇登基后,一定会拿李孜省这样的前朝佞臣开刀,所以现在还肯往李孜省身边靠拢的,若不是傻子,就是张峦这样对前途没什么野心的人。

“来瞻,你还是得避忌些。”谢迁劝慰道,“李孜省此人,毕竟是道士出身,能力不高,之前曾长期把持朝政,开罪的人不少。今年内,定会有很多人上疏参劾,而他接近你……或不怀好意。”

正因为信任张峦,谢迁才会出言忠告。

像这种话,刘健他们就不会明说,也就是谢迁这样的实在人,才会跟张峦讲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

张峦无奈道:“我跟李尚书毕竟认识很久了,从我家小女候选太子妃伊始他就在背后帮忙,牵扯很深……你说都这会儿了,有必要跟他割席吗?连他自己都说,最近这段日子,已没人围绕在他身边,而我这个人嘛……对啥都看得很开,跟他走近些,互相被利用一下……其实也挺好。”

谢迁白了张峦一眼,摇头道:“既然有心做官,就应该多与清流走近些,李孜省到底不是什么善茬。”

“呵呵。”

张峦心想。

他是不是善茬不要紧,关键是我们“志趣相投”。

就好像这次我跟他去天寿山选皇陵地址,就非常契合,他还给了我不小的贿赂,让我觉得跟他交朋友真值。

甚至在跟他合作的事情上,连我儿子都没法把我拉回来,就凭你谢于乔?

还是省省吧!

谁都阻拦不了我一颗年老且躁动的心。

权力不重要,但权力背后的美酒佳人那才是我毕生所求,且至死不悔。

……

……

张峦没在翰林院待太久,在谢迁陪伴下草草逛了一圈,便告辞离开。

等人走后,谢迁本想去修撰书籍,却被刘健给叫了过去。

“于乔,这会儿你怎去与张来瞻相见?”

刘健对谢迁的所作所为表达了不满。

明明我们都把张峦当成亟需清除的异己了,你居然还去跟他凑近乎?难道你谢于乔见异思迁,要与敌人站在一道,想来个左右逢源?

谢迁道:“我倒觉得,来瞻这人心思不坏。”

刘健摇头道:“他的心思如何,谁会在意呢?关键他是外戚。在大明朝,外戚不得干政,这是长久以来的共识,尤其太子如今方成年,当下只有一位太子妃,要是以后出现外戚干政,甚至影响到朝堂安宁,我等便是大明的罪人。”

“不至于如此严重吧?”谢迁皱眉。

这么大一口屎盆子扣下来,我都接不住。

我不过就是跟张峦说了几句话,就成大明罪人了?

“怎么?你不觉得张来瞻野心勃勃吗?”

刘健道,“他入朝短短半年光景,就能晋升到如此高位,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且他与李孜省、邓常恩等人多有往来,足见其乃有野心且不择手段之人。”

谢迁道:“可是,有关他入阁之事,始终只是传言,连他自己都上疏回绝了,如何能怪到他头上?”

刘健道:“问题是太后似对他寄予厚望,这又涉及内宫干政的忌讳。”

谢迁心说“我去”,这又是外戚干政,又是内宫干政,感情一个国丈一个太后,人家都不能过问一下新皇登基事宜?

咱这臣子当得是不是太累了?

又得防备权贵擅权,又得防备奸佞小人上位,还得维持正道……可问题是,我们无论如何努力,在成化朝都没做出点成绩来啊。

咋的,新皇还没登基,我们就得把新皇未来的行止全都牢牢掌控在手上,以后他得按我们所定的规矩办事?

这也未免太霸道了吧?

刘健再道:“太子登基已在近前,到时必定会因为谁入阁之事而争论不休。如今我等一致保举徐侍郎入阁,此事已不容置喙,定不能让张来瞻有机会出来捣乱。”

“这不正好吗?”谢迁道,“我去试探张来瞻口风,一旦发现他有进取之心,也好回来相告。”

刘健一听。

你谢迁居然舍得一身剐,甘愿承担骂名,也要去跟佞臣外戚张峦接近?充当我们的细作?

谢迁再道:“人家怎么说也是掌院学士,虽名不副实,但他来一趟,我怎么说也得去接待一下,不然别人还以为翰林院的人做事没规矩。

“这朝中令人不屑的官员太多,也不差这一个……连我自己,都不知是为何还坚持留在朝中。刘兄,这次的事,让我去办吧。你安心处置翰林院事务,不必担心我的前程,大不了我告老还乡……”

……

……

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

东厂督公覃昌,过来面见锦衣卫指挥使朱骥,同时也是问询有关邓常恩、赵玉芝等人的提审情况。

朱骥特地屏退手下,走上前低声道:“覃公公,目前邓常恩等奸邪,咬出朝中不少颇有清名的铮臣,说他们不但收受贿赂,还曾做过行贿和贪赃枉法之事,并且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唉!”

覃昌叹了口气道,“头些年,朝廷里是有一些乱象,都说这大浪淘沙,但要是不随波逐流就想独善其身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太子也不可能那般斤斤计较,非要把每个人都揪出来……只需找几个名声不好的,推出来充当替罪羊便可。”

朱骥道:“可是……有官员牵扯到……眼下之事……”

“谁?”

覃昌皱眉问道。

“乃礼部右侍郎倪岳。”

朱骥道,“据说他曾收受邓常恩白银五百两,还得到阁臣万安所给的一尊金佛,让他去替太子争取文华殿内问政之事……还说……”

“还说什么?”

覃昌对此很重视。

朱骥此时已经不打算再上万安那条贼船,直言不讳道:“还说梁芳和韦兴二人在京时,也曾给他送去大批财宝,但具体是何途径,连邓常恩都不知晓,却知道有这么回事。”

覃昌一抬手道:“此事关系重大,朝中人跟奸佞有往来,可以理解,也无法杜绝,但毕竟牵涉到太子,不得不慎。

“目前有关皇陵选址的事,悬而未决,暂时不要造次!这件事……你就当权且不知,看看未来事情走向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