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寒门国舅 > 第438章 朝事归朝事,家事归家事

寒门国舅 第438章 朝事归朝事,家事归家事

作者:天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43

第438章 朝事归朝事,家事归家事

第438章 朝事归朝事,家事归家事

覃昌见过朱骥后,马上回宫。

回到司礼监值房时,恰好见到怀恩刚去见过朱祐樘回来。

怀恩回到京师后,虽然在司礼监中位列第三,却时常见太子,凡是有太子不明白的地方,他一律都会跟太子详细解说,逐渐得到朱祐樘的信任。

覃昌和韦泰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却没任何办法。

一来是因为怀恩资历老,懂的东西的确多。

二就是这会儿能跟怀恩较量的人太少了,或许只有张峦有资格跟怀恩叫板,其他人包括东宫讲官在内,只能与怀恩相安无事。

“我已跟太子进言,在正式登基前,以先皇遗旨的方式,裁撤在京法王和道士等僧道人士,将他们打发出京,分流到各地安置。”怀恩一直都很守规矩,直接跟覃昌说明情况,免得被人觉得他僭越奏事。

覃昌道:“只是僧道?”

怀恩微笑着点头:“还有一些传奉官,尤其是僧道入朝,以道录司等衙门居多,其中还有以道士位列部堂之位的也得裁撤……只是这件事太子还在考虑。不过有几人,必须得予以追究。”

覃昌皱眉道:“你不会想说梁芳吧?”

“嗯。”

怀恩直接点头,道,“以我回京后所知,梁芳和韦兴等人,竟在万妃过世后,妄论易储,乱臣子纲常,必须要严厉惩戒。哪怕先皇已经处罚过他们,但明显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罪责,必须得补上惩罚。”

覃昌听到这儿,不由咽了口唾沫。

他在想,怀恩不会是因为之前有可能被梁芳派人刺杀过,打算事后报复吧?

别人不知道这件事,当时我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对此清楚得紧。

那时候我没有为你伸张正义,你不会为此记恨上我,也要秋后算账吧?

怀恩继续道:“除此外,太子已决定,将回乡的妖僧继晓给捉拿回京问罪!很快就要派人去南方拿人……你作为提督东厂中官,当谨遵上意,不得借故推脱。”

“这个……”

覃昌想了想,点头道,“回头我就安排下去,等圣旨一到就出发。”

继晓,那是梁芳派系的人。

跟李孜省既是朋友,也是竞争对手。

不过继晓已经离开京城很长一段时间,朝中人都快记不得他干过什么,主要是继晓之后,李孜省在朝中闹出的动静更大,僧道出身的那些个奸佞,干涉朝政的程度加起来或都没李孜省一个人多。

怀恩道:“厂卫之事,你得盯紧了……锦衣卫指挥使朱骥立场存疑,或不能托付重任。”

“啊!?”

覃昌愣了一下,随即摇头:“朱骥做事老成持重,之前也不见他犯错,难道连个借口都没有就要将其撤换?甚至是问罪?”

“等太子下旨,你就知道如何安排了。”

怀恩显得漫不经心,摇头道,“我只是提前告知你,让你有个心理准备。这几天积压的奏疏太多,我已做了批阅,你跟韦泰有时间复核一下,适当时便分发下去,朝事可不能因国丧而停辍。”

覃昌听到后,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儿。

你还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呢,怎么说话办事却完全是以上级的口吻呢?

我们敬重你,才拿出与你平起平坐的态度,你也不能这么无礼吧?

……

……

果然。

怀恩把事告知覃昌后不到两个时辰,太子那边就让韦泰前来传手谕,派人去继晓的老家江夏,将人抓回来问罪。

与此同时,还要捉拿梁芳和韦兴等人回京,却没说一定要问罪,只说把他们抓回来,让锦衣卫给审问一下,大概太子对梁芳参与推动易储之事,心存疑虑。

“韦公公,你说这是何意?”

覃昌看看左右,凑到韦泰跟前低声询问。

韦泰苦笑道:“梁芳妄议立储等事,证据确凿,无可争议……咱家正想问问覃公公,陛下此举是何意呢。”

覃昌显得有些无奈,道:“或是太子觉得,易储这件事若无陛下授意,光凭梁芳一介中官,哪里敢造次?所以太子拿他回来问清楚,若一切都是先帝的意思,或许就……”

“唉!”

韦泰也在叹息。

人走茶凉。

朱见深一死,内宫体系几近崩坏,很多人都将面临被撤换的命运。

韦、覃二人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不过覃昌已经历过宦海沉浮,还好一点,韦泰却很不甘心。

我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没几天呢,怎么皇帝一死就要把我给换了?我也没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这就得给人让路?

“这几天……”

韦泰谨慎地问道,“那位张翰林,没什么动静吧?”

覃昌摇头道:“的确没见他蹦跶……自从天寿山回来后,就一直很低调,不过偶尔去趟翰林院,但愿意与之交流的官员少之又少,虽有人到他府上拜访,他却基本上不见客。”

韦泰道:“你说,翰林院这位新晋的掌院学士,真就放弃入阁了?”

覃昌分析道:“其实入不入阁,影响并不大,谁是阁臣真有那么重要吗?就像万安和刘吉,如今是阁臣吧?但太子有事也不会听他二人的。再说咱司礼监,你说现在谁掌权……”

韦泰听到这话,心中不免生出感慨。

我们俩,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一个首席秉笔兼提督东厂太监,都不如下面一个怀恩管用。

这就说明,官职只是个名头,最重要的还得看太子听谁的话。

就好像皇帝活着的时候,只听李孜省的,几时见过参详万安和刘吉的意见?这也是现在朝中清流对李孜省喊打喊杀的根本原因,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政治规矩,不能因为皇帝的喜好便让固有规则作废!

……

……

朱祐樘登基大典迫在眉睫。

此时朝中御史言官最为忙碌。

成化朝时,他们受朝中奸佞的气太多,当时皇帝可不听他们的话,或者说直接就把言官撂到了一边,从不把他们当回事。

现在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太子愿意听取谏言,自然是对着朝中一些在朝或是已经致仕的大臣,好一通参劾。

在朝的待遇还好点儿,毕竟言官有所顾忌,生怕直接撕破脸以后不好相处。那些已经离朝的,比如说之前连朱见深都看不过眼的彭华,瞬间成为他们的主攻方向。

这天下午日落时分,怀恩带着几份参劾奏疏,去端敬殿拜见太子。

因为再过两天,就是太子的登基典礼,怀恩自己也希望太子能拨乱反正,在他看来,韦泰和覃昌二人也是朝中动乱的根源,需及早撤换下来,所以现如今他做事基本上是绕过那二人,只对太子负责。

“怀公公,您不能进去。”

覃吉在殿门前将怀恩给挡下来。

“为何?”

怀恩皱眉,不解地看向覃吉。

他跟覃吉都是宫里的老人,当然以地位论,怀恩比覃吉高了不知多少。

但现在覃吉作为太子身边的长随,很有可能会象征性进入到司礼监或是御马监充任管事太监,怀恩自然得重视一些。

至少覃吉不作恶,也能规劝太子向善,怀恩是挑不出这人身上毛病的。

覃吉叹道:“今日太子妃之父进宫,正受邀在里边用膳,一场家宴才刚刚开始。太子有吩咐,不许任何人进去打扰。”

“哦?”

怀恩听到这里,不由点头。

不可否认,怀恩对张峦抱有极大的戒备心理。

不过问题就在于,张峦并没有对怀恩表现出敌意,反倒在他回朝这件事上,张峦还出过大力,再加上张峦之前帮太子扫清登基障碍,在皇帝弥留时挺身而出给朱见深治病,而不避嫌疑……

从各方面来说,张峦算是尽到仁臣职责!

“那我就先等等吧。”

怀恩丝毫也不介意。

我这趟能回京,等于是白捡的机会,难得这把老骨头临入土前,还有机会对朝政进行拨乱反正,帮太子扫除奸邪,并维持朝廷清明,那我这条老命算什么?

就更别说是在这里站一两个时辰,耐心等候里面的宴席结束了。

“嗯。”

覃吉也不阻拦,做出邀请的姿态道,“请到偏厅等候吧,那里边有椅子和茶水,可以慢慢等,不会很难熬。”

“有劳了。”

随后怀恩便与覃吉一起到偏厅去。

……

……

端敬殿内。

张峦正在跟女儿、女婿一起吃饭,旁边还有人作陪,却是同时受邀入宫来的张延龄。

对倪岳和李华,甚至是怀恩等人来说,跟太子相见,说的一定是朝事。

可老张家人不一样。

哪怕是张峦现在正陷入到朝中某些争议事件中,还在等最后结果出炉,但这并不妨碍他带着儿子来看自己的女儿女婿。

朝事归朝事,并不影响一家人团聚。

“岳父,这时候不太方便,请恕不能敬您酒。”

说这话时,朱祐樘挠挠头,表现得有些不好意思,丝毫也没有帝王的架子。

张峦赶紧道:“太子殿下您实在太客气了……臣能进宫来与您同席用餐,已是莫大的荣幸,就算不喝酒又有什么关系呢?”

朱祐樘笑了笑,转变话题道:“先前天寿山选皇陵之事,实在难为你了。”

“不为难。”

张峦道,“或许是臣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才会让倪侍郎参劾我。有些事,我也是秉公之言。”

张玗白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一眼,道:“说那些干嘛?先吃饭吧。”

“对,先吃饭。”

朱祐樘又笑着看向张延龄道,“延龄,动筷子啊……你喜欢就多吃点儿,千万别跟姐夫客气。”

张延龄道:“太子殿下,您很快就是九五之尊,贵不可言……让我这个小孩子先动筷,合适吗?”

张玗白了弟弟一眼,斥道:“这么多好吃好喝的还堵不上你的嘴?别学你哥,吃饭的时候还多嘴多舌。”

朱祐樘道:“岳父,其实我刚得到李孜省的一份密折……他单独给我上奏,说其实去年有关地动的谶言,都出自你之口,尤其是应在东朝之类的言辞,也都是你拜托他向父皇建言。

“其实你对于天机演变之事,乃真正的行家里手,有关堪舆玄空,或是给父皇选皇陵,根本就不在话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