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125章 视察生产线的太子

后明余晖 第125章 视察生产线的太子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28:07

第125章 视察生产线的太子

第125章 视察生产线的太子

杨桢能被任命全权负责海军陆战队修习班不是没有原因的,刚及天命之年的他可以说是大明最资深的两栖作战专家了。

作为从小到大亲眼目睹大明从崩溃边缘走到如今这一步的见证者,杨桢不大追求名利,也自知自己能力有限做不到左右开弓,于是早早的为自己挑好了定位,然后扎根于一个方面潜心研究了半辈子之久。

而他所选择的方面自然就是两栖作战了。

从学习英法的组织模式和战术为开端,到如今完全以本国国情来发展,杨桢在大明海军陆战队的建设过程中可谓居功甚伟,此次新建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大编制陆战队单位也是由他提议的。

实际上这个提议早在两年前就被他上书了,然而一直并未被通过,直至今年才得以采纳。

“啧,此子非同小可。”

斜阳西垂,返回了自家宅邸的杨桢认真审阅起了周长风之作,并在阅毕之后不由得发出了自言自语般的嗟叹。

在战术思想、运用、组织、协同、保障等等诸多方面,这篇短短几千字的杂文居然都有提及,且相当出彩。

虽然受限于篇幅,每一方面都着墨不多,然而却足以体现撰写者的功力了——在思想上相当超脱,但又不算不切实际。

尤其是其中在战术组织上的论调与自己不谋而合,相当对自己的胃口,这让杨桢一时间满意至极。

这种情况下再去看其他人的泛泛之论,顿感索然无味。

即使是他相当看好的严辰武,其所作之文也显得黯然失色,有些呆板和老套了。

“我国朝真是不乏人才啊。”杨桢一边感叹着一边拨通了许瞻洺府邸的电话。

“之崇,你们挑来的这个周长风可算是捡到宝了,是怎么从禁军那边挖来的?”

电话那头的许瞻洺微微一愣,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前些天跟禁军方面扯皮扯得头都大了的遭遇。

他故作轻松地回道:“就商量了一下呗,这点面子他庞令启还是得给我的。”

实际上许瞻洺是打碎牙了往肚子里咽,因为庞令启那老东西从他这儿讹走了整整二十瓶陈年茅台与几十瓶绵竹大曲和泸州大曲!

且不提后者了,光是那二十瓶陈年茅台就至少值几千圆!

许瞻洺觉得自己和庞令启算得上一对冤家,因为自己爱酒,但不怎么喝;而庞令启甚爱美酒,无酒不欢,却不喜。

于是乎,以挖墙脚为由,许瞻洺这几年来下来的美酒可谓被扫荡一空。

这还不算完,因为除了庞令启之外,还有混三旅旅长黄泰泽正在返京的路上,听说他已经准备好来兴师问罪了!

有苦说不出的许瞻洺很无奈,但此刻面对兴致盎然的旧友,他只能迎合着说:“是何事让你这般欣然?那小子做了啥出彩之事?”

于是杨桢就简述了一番,并感叹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许瞻洺也由衷的附和了几句,能挖来个宝贝自然是大好事,良将岂是庸将所能比拟的?

见旧友如此满意,他一时间倒也觉得自己被讹走那么些酒好像也不算亏了。

之前早早的就交上所作之文而离开的周长风自然不清楚现在的情况,此刻他正在同夏筱诗享受共进晚餐的二人时光。

不然为啥要写那么快?如果闲着无事的话,慢悠悠的写多好?

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在千里之遥的武汉府,皇太子殿下所乘坐的豪华列车在“呜呜”的汽笛声中缓缓停在了月台旁。

这是夸娥重型机械公司设计制造的特殊蒸汽机车,复合式三气缸,两个外部低压气缸和一个内部高压气缸,装载36吨水与12吨煤,轴号2-8-4,六节编组,正常最大输出功率2400匹马力。

其最大的外观特征就是火车头被流线型的整流罩所包裹,其测试最大速度高达130㎞/h,实际运营平均速度在90㎞/h左右。

这种实验性的高速蒸汽机车在世界范围内倒也不算罕见,不过通常只用作测试新技术,因为运营成本比较高,所以实际投入民间客运的并不多。

除了专供皇帝的两辆与皇太子的一辆之外,民间一共只有十二辆处在运营状态,其代表了大明火车客运的最高水准。

“殿下,一切无误,都安排妥当了。”

“走吧。”

朱立锲此次是专程前来视察扬越公司新建成的汽车生产线的,作为国家硬实力的重要体现,大明在这方面的底子实在是太薄弱了。

去年大明汽车总产量不过七万多辆,就比意大利多一点,没法跟几十万辆产量的英法相提并论,更别说四百多万辆的美国了。

显然大家还不至于自降身段跟意大利相比,二者体量相去甚远,没有可比性。

由于今天已经是晚上了,不可能赶着去视察,自然要休憩一晚。

虽然皇帝让他去武汉府的行宫下榻,但根本的规矩还是得遵循,因此朱立锲当晚是住在偏殿的。

翌日辰时,火红的太阳早已升起,九月份的九省通衢之地依旧炎热,约莫得等到十月份才会迅速转凉。

最前方是十二辆摩托车开道,稍后是十八辆敞篷越野车,每辆车都各插旗号一杆,清道、绛引、白泽、告止等等仪仗旗,同时都伫立着两名锦衣卫。

而后才是朱立锲与其侍从官员所乘坐的四辆防弹轿车,其两侧亦有十几辆三轮挎斗摩托;车队后部除了十二辆越野车之外,甚至还有两辆三一式四轮装甲车压阵。

微风拂面、旗帜飘扬,如此之仪仗虽然已经是简化过的,然而排场仍显浩大。

扬越公司新建的生产线的工厂设于汉阳县,明人一般把工业园区称作“工坊”,这其中“坊”字取的是隋唐时期的意思,即方方正正的区域,比如耳熟能详的长安一百零八坊。

皇太子殿下亲自到来显然无可轻忽,汉阳县巡检司负责外围警戒,内部保卫则由锦衣卫单独负责。

只见工坊大门口有大几百名公司职员与雇工早已等候多时,在里边的厂房屋顶上,依稀可见有人影晃动。

而水塔上也同样有几名锦衣卫,其中一人手持的是瑞士K31型直拉枪机步枪,但是加装了杭州晶锐光学公司的二二式三倍瞄准镜,此刻正谨慎地留意着四周的动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