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126章 卡车是怎样造成的

后明余晖 第126章 卡车是怎样造成的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28:07

第126章 卡车是怎样造成的

第126章 卡车是怎样造成的

K31全称为Karabiner-31,就是31型卡宾枪的意思,发射7.5x55㎜ gP11型尖头弹,膛压很大,射速较快,精度极高,是瑞士陆军的主力步枪。

同时期的李-恩菲尔德、莫辛-纳甘、斯普林菲尔德等旋转后拉枪机步枪的射击精度普遍在2.5-4.0摸a,而K31却能达到夸张的1.5摸a。

以精密制造业而出名的瑞士能做出一型如此精准致命的步枪倒也不离奇,但是直拉枪机存在先天性的可靠性问题,且制造工艺较为复杂。

明军对此鸡肋玩意不屑一顾,但是锦衣卫和翊安警务司却一起采购了二百支,安装上瞄准镜供特勤单位使用,因为他们无需面对泥泞的糟糕的使用环境;而明军则继续使用自产的二一式步枪作为狙击步枪的基础。

“生产线的试产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自大前日起,三日共试产九十四辆,七十辆检验合格,期间共退回次品零部件五分之一……”

一行人此刻已经来到了总装厂房,长长的重型传送带上间隔摆放着一辆辆的卡车主结构,旁边半空中的传送吊缆上则吊着一个个的轮胎。

不过现在流水线都处于停止状态,尚未自昨天傍晚下班时的情况下恢复生产。

朱立锲走到了传送带旁边,侧首问道:“这般境况还需多久?若是日后正式投产,产量可能稳定?”

一名工程师拱手答复道:“如今零部件废品、次品率不低,还需调试、熟悉一段时日。等一切正常后,理论日产量约莫七十五辆,年产量有二万五千左右;若是加班加点,可达四万辆之多。”

“这个产量较之泰西诸多车厂还是少了。嗯…现在可能继续制造?”

“回殿下,大抵需得等上一会。”

既然皇太子殿下想亲眼观摩,大家自然要让他如愿,反正就是按部就班的来嘛。

于是在经理与管事们的组织下,职工们陆续前往了各自的岗位,鼓风机、电动机、汽锤、传送带等等都陆续启动了。

须臾之后,在这个分厂的经理的带领下,朱立锲一行人来到了铸造厂房。

尚未走进这里就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热浪,冲天炉其实并未停歇,此刻里边的职工们正在大声呼喊。

“到时候了,该捅风眼了,快过去!”

“要出铁了!”

炉子中,底部焦炭在燃烧,巨大的热量仿佛要熔融一切似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正在里边发生着。

少顷,黄白色的炙热铁水从出铁孔涌出,然后顺着槽流淌进了桶形的铁水包中,接着被吊钩给拉了起来,送往隔壁的铸造车间。

砂型铸模早都已经被准备好了,不远处的几个工人正在拿着铲子和锤子在不断的制作铸模。

巨大的铁水包自然不是人力能搬动的,所以它被倾斜着往一个小些的桶中倒了点铁水,然后两名工人用大钳子将之夹起,稳步走到地上的一个砂型铸模旁边,缓缓将铁水浇注进去……

这儿是铸造厂房的景象,而在锻造厂房,搁着老远就能听到“咚咚咚”的短粗和响亮的声音。

四、五个光着膀子的工人合力用大钳子夹着一根红热的钢胚,将之伸到巨大的汽锤台子上,然后就是不断的快速锻打,一边锻打一边旋转,使之成为想要的形状……

在这个自动化生产还不发达的年代,许多制造工序看起来都很原始,但现况就如此,甚至许多国家在几十年后也依然沿用这种制造方法。

当然,工厂自己能生产的零部件只是一部分,像窗玻璃、雨刮器、轮胎、引擎等等则是由其它厂商和公司负责。

一行人兜兜转转,最后又重新回到了总装车间。

重型传送带上的摆放着的卡车主结构每经过一道“关卡”就停了下来,十几名工人就围上去为之安装零部件,如此不断循环。

就这样,原本只是“骨架”的卡车渐渐成型,朱立锲看到那半空中的传送吊缆挂着一台台的65匹马力六缸汽油机,当已经基本成型的卡车在流水线上停下时,工人们就立刻扶着将那引擎安装进车头。

他注目着一辆总装完毕的卡车驶下了生产线,然后问道:“我看过你们将来之规划,除却再新建一条年产二万五的卡车生产线,还另有一个年产十万辆拖拉机的打算?”

“是的殿下,其实起初的计划更为宏大,是要单开一片工坊,建个日产一百五十辆的大厂的。”这次回答的是一名胖胖的经理。

“哦?那缘何要削减一半。”

“呃…主要是怕熟练工不足,良品率上不去。”

虽然神色如常,可朱立锲对此回答并不满意。

建设工厂、布置生产线又不是说弄好就弄得好的,没个两年工夫能成?这段时间完全有可能解决熟练工的问题。

“卡车永不嫌多,所谓匮乏熟手致使良品率不佳…不该是问题。”他平静道:“老带新也好、组织培养教习也罢,设法解决掉,可明白?”

“明白、明白,殿下之意,肯定及时传达,咱们…一定调改。”

前后在扬越公司新建的这个分厂待了近两个时辰,心满意足的朱立锲才终于离开了。

在返回下榻的行宫后,他在后院中一边踱步一边思索着,詹事吴正仁则随同他一起。

“汽车保有量多多益善,经略、建设都不可或缺,如今世界局势又这般……”

“殿下,我国朝在这方面起步晚,近十年才有起色,急不来的。”

“我自然清楚,但眼下不可不急啊,得抓紧近三年的工夫。”朱立锲负手而立,缓缓说道:“我有意新建一座大规模的卡车装配工坊,地点就在上海吧,方便;然后向美、加二国的福特、道奇、通用公司订购大批的散件卡车,运抵之后组装。财事恐怕要做做微调,得从某方面抽出这笔钱来。”

有些诧异的吴正仁愣了两秒才犹豫着回道:“可是拟订的财事不宜大作变动吧,不知殿下所言之‘大批’是几何?”

实际上因为现代化建设所需,大明对于卡车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在自产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其实每年都会进口一些卡车。

“两年之期,十五万辆吧。”

“这似乎多了…美、加二国汽车公司多以民用轿车为主,卡车产量并不多。况且这笔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