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234章 比烂大赛;国际包裹

第234章 比烂大赛;国际包裹

“难以置信呐,江浙竟有这样一股兵马。”

“着实骇人,时至今日才被发现,湖州府刑厅、孝丰县刑房、地方兵备道都难辞其咎!”

“晋地那谋害外厂缉事人员的行径同样令人发指,非严惩不可!”

在十一月初二早上文华殿的例会上,一众阁臣都对此深感不满。

谨身殿大学士、民政阁臣谢沁端是个低调的人,平常言辞不多,他苦笑道:“承平良久致使戒心懈怠,我也有错,该上疏请罪了。”

大明的“民政”不仅仅只是婚姻、福利、赈济等社会事务,它其实相当于“内政”,所以还包括治安维稳、移民管理、行政管理等等,因而刑部、户部事务皆是由民政阁臣主持的。

表现得最为淡定的邹卓昀悠悠道:“这恐怕只能说是管中窥豹,近来准备好应付各地闹事吧。”

当在房间里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整个屋子中很可能已经有了上百只了,此所谓冰山一角。

在场的老油条们都清楚这个道理,虽说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一想到在大明各地存在着成千上万的接受过训练的、囤积有武器的激进分子,他们依旧忧心忡忡。

近几年,英国、美国、法国都陆续曝出过类似的情况,许多明人还幸灾乐祸、居高临下的看笑话。

比如说法国,由于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的缘故,百姓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大受影响,阶级矛盾加剧,这种情况下的右、极右主张无疑格外具有吸引力。

在万千百姓中,欧战结束后的无数退伍军人成了典型的行动派,他们对政府的能力失望与怀疑——毕竟连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的政府真的能算合格?

名为“火十字团”的党派吸纳了大量的退伍军人,组建了一支规模无比庞大的准军事组织,他们向法国各阶层招揽、吸纳激进分子,短短几年就从三万余人膨胀到四十万之众。

火十字团不仅有手枪、步枪、机枪在内的各种轻武器,还装备了相当数量的火炮等重武器,甚至连飞机都有。

规模浩大、武力十足,迅速崛起的火十字团很快就成了无法忽视的政治力量。

他们时常组织**示威,乃至策划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法兰西共和政府,而左翼力量则坚决反对,予以强硬反击,同样组织民众与其对峙和冲击。

此外,同为极右的法兰西行动党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这样的境况被明人当笑话看,可没想到如今自己家也闹笑话了。

对于大明的寻常百姓而言,近来的连串事件和官府的行动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动荡不安。

至昌三十七年注定是让明人印象深刻的一年,享受了多年的、相对稳定的日子即将走到尽头了。

许多安逸惯了的年轻人这才理解为什么他们的祖辈那么勤俭节约,还喜欢像松鼠一样囤积食物——家里往往有一个角落堆积着平时不取用的煤炭、白糖、粮食、食用油等生活物资。

精明的商人们闻风而动,售卖枪支的店铺趁机降价促销,地方警务机构登记造册的柜台外排起了长龙。

“唉,讲真的,干我们这一行的,要不了多久就能看破世间百态了,无趣。”

“你怎么还突然多愁善感起来了?”

中午,在南城区的一家不起眼的普通酒楼中,沈瑜与周长风正在边吃饭喝酒边闲谈。

前者一连连轴转的忙碌了近半个月,好不容易得了两天的休息,不过在家躺尸了一天以后,今天被周长风给叫了出来。

“没什么,只是忽然有感而发。”双目走神的沈瑜用食指弹了弹杯盏,“我觉着吧,许多时候各国之间无非是在比烂罢了,以往把别国丑事当做笑话,可现今大明亦是如此,不禁让人失落。”

“你倒是还很关心社稷啊,是真心热爱大明的?”周长风笑着打趣道,随即便收敛了笑意,沉吟道:“你的这个感觉没错,国家是个庞大而复杂的集合体,不出差错是不可能。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和争斗,很多时候比的是谁犯的错少,而不是谁做的对事更多。”

沈瑜对此表示认同,他叹了口气,转而好奇地问道:“克行,去年伱拉着我去军政司的时候咋不见你洞悉的这么深刻?大半年就深谙世事了?”

“我跟你的成熟不在一个方面。”周长风幽幽道:“有些‘世事’你已经习以为常了……”

这话让现场的氛围一下子古怪了许多。

良久的沉默以后,神情趋于平静的沈瑜抬手将杯盏中的酒水一饮而尽,问道:“你肯定不会只为了找我吃酒闲聊,讲吧,还有别的啥事?”

“……”周长风也不含糊,直接向他讲了一下有关入股枪厂的想法。

“小厂子怕是不能满足你的要求,稍大些吧,如果要想能在厂里说上话,几万圆是要的。”

“这样的枪厂怎么找?”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可比后世要珍贵得多,许多事物不打听的话压根就不知情,掌握信息渠道的人极其吃香。

“我抽空给你物色几家,过几日给答复,你不妨先说说你愿意掏多少钱出来,五万起步,别说你没有。”

对于周某人入了宁祐公主的伙,沈瑜并不诧异,因为这完全符合周某人应有的政治立场。而通过塞钱来拉拢人心又是很常见的操作,所以沈瑜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百分百确信这家伙手里是有至少一笔巨款的。

“的确有,我大概最多拿八万吧。”周长风回道。

“八万?你小子行啊。这样,就近来,先南直隶,再看上海那边。”

要是换作别人,沈瑜肯定觉得他一共拿了至少二十万的拉拢钱,但周某人则不然,搞不好把那“意外之财”一口气全拿出来了。

午饭之后,二人结账以后就准备离开了。

临走前周长风顺手抽出了一张请柬,笑吟吟地塞给了沈瑜,“明年一月二十八,婚礼。”

后者今天穿的便装的袖子稍宽些,他不以为意地将之插进袖子里收好,打了个嗝,“年节前?这个时间挑得好,我肯定准时到。”

等他回到家以后,随手脱掉了外套,顺带把那绛红色的请柬放到了茶几上,然后就半躺在了椅子上。

妻子徐夏月拿起茶壶倒了杯茶,埋怨道:“好不容易得了两日休息,还惦记着往外跑!又同谁出去鬼混了?”

沈瑜接过茶杯一饮而尽,左手指着茶几上的请柬含糊道:“你看请柬就知道了。”

面露疑色的徐夏月打开了那外封写着“囍帖”二字的请柬,里边是米色的,印着红框和花鸟纹饰,中间写着:

「两姓联姻,良缘永结……周克行,夏子婕。诚邀。佳期至昌三十八年一月二十八日,吉时申时二刻。席设帝国谘政院礼堂。敬备喜筵,恭候光临。」

嘶!这是不是搞错了?

“这不对吧?”徐夏月抬起头,诧异地问:“地点…为何是谘政院?”

“啊?”正欲起身的沈瑜也一脸困惑,伸手接过了请柬。

“先生你之前没看吗?可是有误?”

“呃…落款没错啊,就是他俩。”

这下徐夏月和沈瑜都沉默了——离谱,在那地方办婚宴,闻所未闻啊。

少顷,后者禁不住笑道:“不愧是他,实在是国朝的一朵奇葩啊。”

不止是沈瑜夫妇,其他收到周长风所发的请柬的人们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反应。

可以说朱泠婧别出心裁的想法直接把本该这场平平无奇的婚礼的逼格给拉满了。

而在这时候,刚刚返回江心洲驻地的周长风却忽然收到了一个奇怪的国际包裹。

“什么鬼,从国外寄来的?啥时候送来的?”

“一个时辰吧。”小李不假思索地答复道:“邮政所已经验视了,就是一本册子。”

于是乎,时隔半年之久,周长风竟然还真收到了自己的那个笔记本。

厚实的质感、熟悉的汉字笔迹和布防草图……在瓜达拉哈拉所遭遇的种种见闻一下子就涌现在了脑海中。

虽然当时恩里克说是“暂时借走,以后会寄还”,但谁会当真?

所以周长风默认这玩意永远失去了,可万万没想到今天竟然失而复得。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区区一个笔记本跨越遥远欧亚大陆、辗转万里重回他的手中,这让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包裹中除了笔记本之外还有一封信,烫金的信封看着颇为高级,信纸的质感也很好,是由法文所书写的,其言:

「周:

这一定是出乎意料的来信。虽然拉丁文才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但了解它的人不多,我听说你曾经在法国呆过一段时间,那我就用法文来撰写这封信。

我履行了我的承诺,现在你收到了你的笔记本。

你的事迹已经被报道了。很难想象在瓜达拉哈拉不愉快的见面后不久,你和我就在塔拉韦拉交手了,那的确是一场精彩的战斗。周,你的战争艺术的造诣很高,战役结束后,我去了109高地现场勘察,防御阵地的布置一定出自你手,它太特别了,可以用优雅和完美来形容,像一件艺术品一样。

我参考了你的作品,但很可惜它应该派不上用场,对于追求荣耀的意大利军队而言,进攻永远是最高优先级的……

你的朋友

恩里克-比安奇」

看完这封信的周长风一脸吃了苍蝇的表情,禁不住反手就把信给扔到了地上,但想了想还是又弯腰捡了起来。

哎,留着做个纪念吧。

恰好过来报告的谢万诚笑着问道:“这谁啊,能惹团长生气?”

“一个傲慢的傻比。”周长风很嫌弃地回了一句,然后拉开抽屉把笔记本放了进去。

恩里克的自大言辞和迷之自信让他不免想笑——追求荣耀、进攻至上?

等德军山地步兵师翻越阿尔卑斯山脉、从上滚滚而来的时候,你意军进攻一个试试?

还是说你意军打算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大胆进攻慕尼黑?

翌日,初三,早晨。

例行公事一般的西伯利亚寒流准时侵入大明地界,很快越过了天山一带,哈密、兰州、西安等地的气温接连骤降;之后的几天里,中原和江南也将接连降温。

驻扎于济南府的空军第九驱逐支队的一名飞行员在例行飞行训练中违规行动,擅自驾机以超低空飞行,紧贴着黄河河面穿越即将竣工的济南大桥下方,结果在成功穿越以后却失控栽进了黄河,机毁人亡。

「……务必引以为戒,肆意妄为者严惩不贷!」

军中通报训诫的声音从收音机中传来,周长风嘀咕了一句“失手在阴间”,伸手将之关掉,然后捋了捋衣襟,走出了自己的值房。

在出了试验样品之后,又历经几个月的修修改改,定向地雷终于具备了一定的实战能力,差不多算是合格了。

故而军器局派了一个小组前往现场审查,评估是否验收,王桓安则打电话邀请他周长风过来凑热闹参观一下。

秋高气爽的日子已经接近尾声了,应天兵工厂的职工们身着的衣服已经明显厚实了许多。

广袤的试验场的一角,一块平坦地的中间被掘了个单人立姿散兵坑,前方摆着一枚弯板似的定向地雷,再往前的二十米到一百米的距离上,依次排列了五层间隔二十米的人形靶。

“……比原先要靠谱许多了,可严寒时的起爆失败率还是比较高,有时候能有近半哑火。”一名工程师叹道。

“确实,电发火的玩意一冷就不好使。”军器局评估小组的一名中年人随口回道。

众人在一百五十米开外的壕沟中找好了掩护,随即准备实测。

用的还是标准的方盒子形状的起爆器,摇柄摇三圈,然后下压旋转。

“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转瞬间传遍了偌大的试验场。

六百克梯恩梯和黑索金混合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火药气体将一百八十个细短钢棍和四百颗钢珠瞬间推洒向了前方。

整个扇形的杀伤区域内,竖立的人形靶被暴雨般的预制破片打得千疮百孔,让人顿生密集恐惧症,引得前往凑近观察的众人纷纷嗟叹。

“骇人哦,这个威力…极佳。”那为评估小组的中年人抚须道:“但可靠性还是得继续下工夫啊。”

心满意足的周长风则反复把玩着一枚样品,笑道:“考虑到便捷和安全,在凸起的这一面印句话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