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241章 逐利乃天性;真实面目

第241章 逐利乃天性;真实面目

周长风其实觉得这一帮子权贵为了撮尔小邦的些许利益而起争执有些掉价。

就好像一家巨企收购了一家小公司,明明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董事会成员们却吵得不可开交。

日本列岛缺乏自然资源,或者说缺乏易开采的矿产资源,虽然古时候有较为丰富的铜金银矿藏,但近代以来已经陆续告罄了,本身就在工业化条件方面处于天然劣势。

而赌国运失败后又处于经济崩溃的分裂状态,这种情况下哪儿能像历史上一样靠着巨额赔款来大力发展工业?

西方势力在各藩立足以后的注资也基本局限于轻工业和市政建设,宗旨在于更好的倾销商品。

所以如今的倭国各藩所拥有的工业体系是完全残缺与混乱的状态,重工业寥寥无几。即使是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和中岛飞行株式会社技术水平也停留在依赖外国技术转移、核心零部件需要进口的程度。

历史上著名的八幡制铁所是借助赔款的一部分才建设起来的,不过而今在大明势力范围下的福冈藩也存在与之类似的钢铁厂,名叫福冈金属工业株式会社,企业所有权主要归于宣慰司下属的集团。

大都督府情报处的统计分析认为,如今的日本哪怕重新统一和整合,其工业能力大致也只有世纪之交的水平。

见在场的权贵们仍然在你一言我一语地洽谈,周长风不禁嘀咕道:“这还只是日本,等以后抢一遍南洋大大小小的资产,怕不是都上瘾了……”

位居上席的朱泠婧也在心中暗叹,虽然的确没什么油水,但架不住这是多年以来的头一回,人们都很重视,也在潜意识中将之认定为今后利益分配的模板。

这次如果分的少,那谁敢保证下次就一定能分的多?

“短期的收获不能代表未来成就的顶峰嘛,岂能为了区区小生意伤了和气?”许之焱打了个圆场,稍稍缓和了一下有些不对劲的氛围。

“日后啊,南洋的石油行当也不见得能插手,那方面恐怕朝廷更信任葛延枝。”杭州中升飞行器公司的总裁表达了自己的顾虑。

葛延枝即当朝广信侯葛茂,大明国立油气公司虽然有三成五的股份属于工部,但基本上由他全权管理。

不同于其它勋贵喜欢投资挂名,葛茂是完全亲自下场经营的,其人倾心于石油化工,对之抱有极大热情,除此之外还喜好古玩字画。

南洋地区最重要的资源无疑是石油和橡胶,此外还有锡、铜、奎宁等矿产资源和医药资源,其中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对于大明而言是排在首位的。

权贵们很无奈的认知到,虽然是暴利,然而于国于军都至关重要的石油资源是他们很难插手的,大蛋糕的最大一块一开始就默认被分走了,他们只能在其余的蛋糕中较劲。

“衍生的行当似乎也行,据闻美国人正在研究石油化工合成纤维,若是能成,便可以之量产织物了,咱们的生丝势必要受影响。”

“据闻?这老早就被证实了,那所谓的‘尼龙’纤维在国内也研究的差不多了。”

“如此,不妨考虑向新行当投入一二。”

除了商洽利益分配和轻工业之外,众人还讨论了一下医药资源的事。

自从荷兰人在南洋地区广泛种植金鸡纳树开始,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爪哇、婆罗洲、菲律宾已经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奎宁原料产地,历史上同期,其产量在世界范围内占比可达95%之巨。

而今虽然大明本土的云南、琼崖、小琉球也有广泛的种植,但品质和规模还是比不了更具得天独厚气候地形条件的南洋地区,后者向全世界输出了90%的商品化奎宁原料。

在今后的南洋、乃至太平洋战场上,疟疾这一泛滥成灾的疾病是绝对无法忽视的,其对军队战力的影响不亚于缺粮少弹。

疟疾多由携带病原体的蚊虫叮咬所感染,主要症状是忽冷忽热,多汗,高烧可至40c,死亡率9%-31%。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身在南洋地区作战的美军疟疾发病率高达400%,也就是说平均每名士兵前后感染过四次疟疾。

同时,由于疟疾特效药奎宁的主要产地被占领,耗尽库存以后的美军不得不改用疗效稍逊、且有副作用的化学合成药物阿的平。

以商人思维来看待这种情况的话,未来的战争无疑是巨大的商机——军队的医药需求肯定是放在首位的,而且既然拿下了主要原料产地,那么奎宁的生产成本也会直线下降。

需求倍增、成本大减,想不赚得钵满盆满都不可能啊。

神情如常的朱泠婧端茶杯,也不用袖子遮掩,直接抿了一口,淡淡道:“财帛勾心,要谨记贪心并不好,容易坏事。”

这倒不是警告和敲打,只是向在场的权贵们提个醒——赚钱归赚钱,朝廷也允许发战争财,但要是动了歪心思,那到时候双方都难堪。

比如说二十年前欧战打得正酣时,英国人、法国人因为装备短缺,不得不满世界的寻找额外的供货商,购买步枪、机枪、子弹、帐篷、携行具、罐头等等,而大明某食品厂商接下了超过自身能力极限的订单,只能以次充好,最后坑了不少英法士兵。

这事被英法两国大力吐槽,但并未深究。

商人的逐利性、为了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的特点长久以来都是大明君臣所提防的,因为古往今来因此吃亏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又譬如在嘉靖、万历年之后,官营冶铁行业逐渐衰败,大名鼎鼎的官营遵化铁厂也裁撤关门,自那以后官府开始转为定期向民间采购铁料,时不时就会遇到以次充好、蒙混过关的情况。

后明在此基础上更甚,官府习惯于向民间采购需求物,客观上促进民营公司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兴旺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

明军在远征准噶尔、乌斯藏的时候就被坑过几次——官府分包军需物资给地方商号票号采购和打造,结果滥竽充数,气得前线将领直骂娘。

“……那便这般吧,祝佑我国朝无往不利。”平度伯余永昱率先举杯,先干为敬。

有他带头,其余人也接连举杯祝佑,然后仰脖一饮而尽。

这些天让大家上心的分蛋糕事宜就算是完成了,互相通气,十几名权贵都捋清了自己的大致利益分划。

作为“旁听者”的吴正仁也了解了这一切,他将把朱泠婧这边的情况向皇太子那边如实反馈,并做好协调。

既然事情谈妥了,这场晚宴似乎一下子就变得索然无味了起来?

大家交谈的话题又回归了一开始的东拉西扯的琐事。

相隔一桌的许之焱忽然看向了周长风所在的这一桌,然后笑道:“这位便是周克行吧,以往就听闻过大名,今日亲眼得见,的确一表人才啊,必然是社稷之栋梁。”

坐在朱泠婧左前方这一桌的三人默认是她的亲信或家臣,罗符和方述均早已是熟面孔了,但周长风却还是第一次在这种场合上亮相,这多少吸引了一点权贵们的兴趣。

客观来说,现在的周长风在他们看来仍然只能算是小人物,顶多是有些名气、得了赏识的小人物。

但他们也很清楚,战争不同于和平时期,其地位跃升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做生意的可能走对了路子,几年就暴富;士兵也可能建功立业迅速晋升,乃至成为将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例子太多了,更何况是周长风这样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轻人,今后成长为军界大佬也不是不可能,等到那时候大家就可以互相照拂了。

眼下称赞几句、帮点小忙、给些恩惠都是恰当的前期投资,人脉资源就是这样一点点的积攒起来的,假以时日,方方面面的困难都能找到帮手。

被一帮子政、军、商的大人物轮番称赞,这种感觉反倒让人压力山大,以至于周长风都有些难以招架。

“领兵可不是容易事,行军布阵都极有讲究,”吴正仁抚须道:“太子殿下也曾闻听过你的事迹,直呼天赋异禀,指不定日后能立下不世之功呢。”

“呃…太子殿下谬赞了,在下…从来都只是恪尽职守而已。”

“哦?恪尽职守?”吴正仁笑吟吟地调侃道:“谎报有恙、只身前往佛郎机也算么?”

周长风:“……”

见他微窘,斜后方的朱泠婧不禁觉着特别逗,面庞上也洋溢着一抹笑意。

尴尬不?你不是很能吗?继续能啊。

于是乎,宴席之间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说实话周长风觉得同样是权贵,这些家伙给人感觉要好很多,虽不说平易近人,但整体上也是和蔼的。

再回想一下自己去年被朱泠婧一通操作给拉到旗下的经历,以及初次和她见面时莫名其妙的对话,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正事谈妥,饭饱酒足,这场晚宴也就没有拖延下去的必要了,很快就以朱泠婧的先行离去而宣告结束。

周长风与罗符伫立在窗边,向西南方向望去,广阔的京城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后者拿出了两根每盒一圆多的太湖牌香烟,分给了周长风一根,然后划着火柴将之点燃了。

“咋样?初次与这些富贵人见面,感觉与以往臆想的多有不同吧。”

“的确,看着和蔼,实际言辞的字里行间和眼光中都在包含着利害。说实话,他们和殿下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一直以来周长风都认为上位者是有亲和力和人格魅力的,高傲、粗俗的家伙绝不是合格的权贵。

穿越前是这样,他也想当然的认为穿越后也是一样。但在遇到朱泠婧以后,这个认知就被打破了,让他觉着大明的权贵素质参差不一,但今天的见闻却让他重新恢复了一开始的认知。

罗符禁不住笑了,“殿下对寻常外人也颇为亲和的,唯有对亲信才露些真性情,这于情于理都很正常吧。”

“也是。”

“伱今后有何抱负么?”

“嗯?不好说,主要还是为了国家昌盛吧。”

身旁的罗符哈哈一笑,“比我这等没抱负的人强,只想着能过上好日子。”

“其实差不多,区别在于我想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你可真会说话。好了,不讲了,家有妻儿,那便就此告辞。”

独自徘徊于窗边良久,周长风才结束了神游物外的思索,乘电梯下楼离开。

权贵们的真实面目并未超乎他的意料,这些人所追求的就两件事,一是保持影响力、维护地位,二是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利益。

或许这就是大部分人的最高追求了?

好在至少他们的追求暂时是和大明、或者说中国的利益相重合的,适当的对外扩张确实是有必要的。

即便以较为保守的态度来看,不想着称霸全世界,只想在亚太地区安稳度日,东瀛列岛和南洋地区也得掌握在手。如此不仅能够以充沛的自然资源反哺本土,还能够部署驻军,将外来威胁远远的挡在万里开外,而无需面临被堵家门口的憋屈。

让周长风觉得颇为有趣的是,大明其实还有对澳洲的攻略计划——之前去大都督府时曾经看到几名参谋人员在搬运一具1:150万的澳大利亚沙盘,上边还插满了红蓝两色的小旗子。

虽然以他的权限无法调阅高度保密的作战计划文件,但仅此其实就可以断定上层的勃勃雄心了。

作为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之一,将澳洲收入囊中就等于坐拥了一个堆积如山的仓库和无垠的农场,铁矿石也好、羊毛牛奶也罢,怎么看都无比诱人。

他不由得感叹道:“真要是成了,那也太滋润了,只是打下容易、守住困难。”

驾车去了码头、乘船返回江心洲驻地以后,周长风才知道今天一下子竟然接连收到了两封私人电报。

一封是恒光公司发来的,表示他们已经初步做好了“简易便造手提机枪”的大致设想,罗列了他们确定的一些指标。

另一封则是自己姐姐发来的,很简短,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话——你小子,上次订婚也不吱一声,现在进展到底怎么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