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354章 第三五章 势不可挡!坚固的堡垒往

第354章 第三五章 势不可挡!坚固的堡垒往往

乌敏岛位于新加坡岛的东北方向,是一个不算大的小岛,英国人在此建造、部署了mkI型15英寸(381㎜)的岸防炮。

这种战列舰主炮级别的庞然大物朝向东边的大海方向,以拒止试图进入柔佛海峡的敌舰。

然而其射界有限,只能在小角度范围内微调,所以面对从侧后方登陆的陆战一旅官兵们,操纵岸防炮的英军士兵可以说束手无策。

除了岸防炮兵之外,辅助卫戍乌敏岛的其它部队是英印第8步兵师的一个团(营),大约五百人。

比起在东线被打得丢盔弃甲的第9师,从西线边打边撤的第8师的状况要好很多,建制完全。

似乎是觉得这次来攻的明军也会和西线明军一样慢悠悠的稳扎稳打,这个步兵营的英国士官和军官们都还比较乐观。

可殊不知这次登陆的明军并非善茬——那可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陆战一旅。

官兵们一上岸便即刻收拢部队,组织进攻。

为了避免被敌军伪装良好的反坦克炮给己方两栖坦克造成重大杀伤,所以官兵们率先登陆,肃清登陆场附近任何可能有埋伏的地方。

他们很快就和防线中的英印军展开交火,照明弹接连不断地升空,以惨白的光芒将乌敏岛西北部照得敞亮无比。

“卧倒!隐蔽!”

“我去!特娘的!右前边有个暗堡!”

“医护兵——”

一名拿着火箭筒的士兵俯卧在地,迅速匍匐到了一处相对安全的石堆后边,瞅准时机探出身子瞄准发射。

“砰!”

明亮的尾焰从发射筒后边喷出,近一百米的距离对于三七式甲型火箭筒已经快到极限了,早已过了最佳射程。

这枚火箭推进榴弹以抛物线的弹道不偏不倚的落在了那个暗堡上,正在拼命扫射的重机枪突然就哑火了。

然而过了几秒,它又开始喷吐火舌。

那名使用火箭筒的士兵又连续发射了两枚破甲弹和一枚杀爆弹,终于让那挺重机枪彻底沉寂。

“嘟嘟—嘟——”

在尖锐的唢呐声和哨子声中,数百名陆战队步兵以稀散的疏开队形向当面之敌发起冲击。

排山倒海的呐喊声中,惊惧胆寒的英印军官兵们迎来了不可阻挡的洪流。

陆战队步兵们端冲锋枪凶猛扫射,将不知所措的敌人射杀在堑壕中。

“冷静!冷静!守住你们的位置!”

一名英军中尉正在大声喊叫,可没过几秒,一个身影就跳进了堑壕中,这名中尉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柄刺刀捅了个透心凉。

但这名明军标兵刚拔出刺刀,还没转身就被一个挥着工兵锹的大个子英军下士给扑倒了。

工兵锹高举,眼看就要顺势劈下。

边上刚打完一梭子正在换弹匣的中士班长毫不犹豫的松手丢了自动枪,反手拔出手枪“砰砰砰”连开五枪。

“草!差点就交代了!”

“别磨叽,走,随我来。”

缺乏自动武器的劣势在这种近接作战时显露无遗,前些天马来半岛作战时英国人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事实证明,官老爷们在不吃血亏之前往往会选择原地踏步,何况英国人长期以来对陆军的重视程度就要低于皇家海军。

目前看来,吃了亏的英国人肯定要早于原定历史开始大量装备冲锋枪了。

随着一发黄色信号弹升空,没过多久,十几辆两栖坦克才悠然登陆。

随它们而来的还有几艘登陆艇,上边装载着分解状态的四门80㎜榴弹炮。

在它们的支援下,势如破竹的陆战一旅官兵们开始风卷残云半的肃清乌敏岛的敌军。

仅仅半个小时以后,一支五十多人的巡逻队就逼近了乌敏岛炮台。

夜色下,那些操纵岸防炮的英军士兵不敢相信明军这么快就粉碎了小岛上的守备力量。

“该死!这些懦弱的印杜人!”

“爆破炮台,立刻,把炸药拿过来!”

然而当急匆匆的岸防炮兵们在手忙脚乱的布置炸药和电线时,枪声变得越来越响。

几分钟后,随着最后一声恩菲尔德步枪的枪声落寂,如狼似虎的明军就冲了进来。

意图顽抗的一名英国士官眨眼间的工夫就被乱枪打死,身上霎那间就出现了十几个涓涓流血的孔洞。

“坡特荡哟歪喷!闹!哦威尾咬咻特!”

明军士兵们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式英语——这些都是《战地西洋语喊话》那本小册子里收录的。

这本专为南洋地区作战而印发的册子很薄,一共只有几句常用语,分为英语和荷语,以汉字谐音来表达“西洋语”。

当为首的英军上尉率先放下手枪,举手投降之后,在场的其他英国人也接二连三地把步枪和手枪缓缓放下。

至此,这门威力巨大的381㎜岸防炮一炮未发就沦为了战利品。

四散溃逃的英印军一齐去争抢那寥寥几艘交通艇,想要逃到对岸的新加坡岛上。

然而秩序全无,那么多人挤来挤去,谁也不愿意让谁,乃至发生了火并。挤满了士兵的交通艇好不容易才驶出码头,但很快就因为严重超载而翻船。

登陆乌敏岛实际上算是声东击西,因为明军大部队的主攻方向其实是西北和正北。

稍晚一点的时候,陆战二旅开始对新加坡岛的西北处实施夜间强渡,第三十三步兵师则在正北边强渡。

明明已经天黑,但不停歇的炮火和不间断的照明弹把十几公里长的战线照得亮如白昼!

依照登陆作战的条令,第一梯队的登陆部队是先建立稳固的滩头阵地,挡下敌军可能的反攻。

等后续部队上岸,兵力充沛之后再向纵深发起进攻。

截止到子夜时分,数以千计的明军已经上岸,英印第11步兵师经过前些天的战损已是一支士气低落的疲惫之师,他们完全不敢主动发起反击。

但这样被动应战与等死有何异同?在照明弹的光照下,只见数不清的明军步兵正排山倒海一般汹涌而来,英印军上下惊恐万状。

“长官,我们需要支援,至少一个师的中国步兵在进攻我们!”

竭尽全力抵抗的机枪手们在歇斯底里地操纵维克斯重机枪疯狂扫射,仿佛只有这样才能驱散内心的恐惧!

然而这更多的只是心理作用,因为基本上所有明军在遭遇机枪火力打击以后就立刻卧倒了,真正被杀伤的人并不多。

而伴随步兵一齐进攻的步兵炮则被推到了距离敌阵地很近的地方,有个别胆大不惧的炮组成员甚至将其推到了不足二百米的位置!

三七式112㎜步兵炮身管短、重量轻,这种只有八倍径的短身管火炮的最大射程仅有3900m,战斗全重760㎏。

不过步兵炮本身就是用于为步兵分队提供强有力的近距火力支援,不追求射程,只追求灵活和威力。

112㎜杀爆弹装填2.07㎏梯恩梯,威力巨大,土木工事在它发射的炮弹面前不堪一击。

炮组成员们顶着密集的子弹,操纵步兵炮向那些肆虐的机枪掩体开火,大团火光和震耳的轰响后,工事坍塌,破碎的肢体和衣裤纷纷落下。

明军轻而易举的粉碎了英印第11师的前两道防线,但却与赶来增援的澳军第44步兵旅的两个营爆发了遭遇战。

在短暂的惊诧以后,双方立刻做出反应,寻找周围一切可利用的地形和物什来作为临时掩体,然后开始激烈的对射。

试图向侧翼包抄的三十三师九十七团三营遇到了大麻烦,迎面撞上了四十四旅的两个连队和一些装甲车。

虽然对方也是仓促赶来,还没来得及布置阵地,然而几辆布伦机枪车和维克斯装甲车的存在让他们仍然占据优势。

上头了的营长等军官竟直接引领部队发起正面进攻,他们立刻遭到了这些澳军的猛烈还击。

在迫击炮的支援下,三个队大约五、六百人以三个梯次发起冲击!

“万胜!!!”

“杀光他们!”

不断有人被机枪撂倒,然而打红眼了的明军官兵们仍旧前仆后继的冲击,可以说大多数人此刻都因为气血上涌而丧失了理智。

集团冲锋的震撼场景吓傻了许多澳军士兵,随着距离拉近,那几辆皮薄馅大的装甲车也被火箭筒和破甲枪榴弹所击毁,成为一团团熊熊燃烧的金属篝火。

不足三百人的澳军转眼间就被汹涌而来的人潮所淹没,搅在一起的双方展开了血腥的白刃战。

大量澳军士兵一个照面就被冲锋枪和自动枪击毙,紧接着就得手足无措地应对那些寒光闪闪的剑形刺刀。

几分钟的搏杀摧毁了这些澳军的斗志,死伤惨重的他们居然只剩下了不足七十人。

追杀他们的明军步兵一路尾随,竟直接冲进了澳军第44旅的防线。

因为敌我双方混在一起不敢开火,现在这些澳军就不得不在阵地中与明军交战了。

3月7日凌晨4:12,反击无果的澳军被迫放弃阵地,残兵败将们开始向后方撤退,连带着沿途的那些英印军也随之逃跑。

等到天亮时,第一战车旅的一部已经登陆,三个队共四十三辆三八式中型坦克迅速列队。

他们被分配给两个主攻方向的步兵部队,开始向纵深大举进攻。

雪花般的战报和求援申请让远东司令部上下焦头烂额,绝望的亚瑟-特德一根接一根地吸着香烟。

“阁下?阁下?”副官小心翼翼地说:“伦敦方面的询问电文到了,我们该怎么办?”

亚瑟自嘲的笑了一下,平静道:“按照事实回复,战况很糟糕,士气低落,但我们暂不考虑投降,我们会尽一切可能守卫。”

但事实是整个新加坡要塞已经乱套了,胜利的天平恐怕再也无法逆转了。

在西边,英印第11师和澳军第44旅已经败退,目前是依靠新西兰第5步兵旅在苦苦支撑。

在北边,齐装满员的澳军第6步兵师遭到了明军的大规模进攻,交战烈度超乎寻常,但大概也坚持不了多久。

数量众多的溃兵直接逃进了新加坡城区,宁可和宪兵打架也不愿意返回前线。

“立刻返回前线!你们这些懦夫!”

“让新加坡见鬼去吧!英国人已经放弃了这里,我们为什么还要拼命?”

浑浑噩噩的溃兵在酒吧、舞厅徘徊,喝得烂醉如泥,希望借此忘却战争带来的恐惧。

醉酒的败兵们开始打砸抢来发泄不满,犯罪行为比比皆是。

被击败后,为了维护可怜的自尊心,那就只能去欺负平民了咯。

因为明军已经占领了乌敏岛,并在那儿部署火炮不断轰击实里达空军基地,所以远东空军已经成了摆设,被压制在了地面上。

大明空军因此越发嚣张,早晚不停的轰炸任何暴露的敌军目标。

运输机在城区上空播洒传单,声称殖民地当局对溃兵的纵容让当地百姓陷入危机,而且还没收了民用枪支,为解黎民之倒悬,明军要向城区空投枪支,以帮助百姓保卫自身生命财产。

从当天下午开始,不断有运输机扔下空投武器箱。

每个小型空投箱重125㎏,装有10支二十式自动枪、10支三九式冲锋枪、30枚手榴弹,以及大量配套的子弹。

仿制于温彻斯特m7907的自动枪很便宜,而应用冲压工艺的三九式冲锋枪那就更为廉价了。

二者虽是便宜货,但都是正儿八经的自动武器,可谓物美价廉。

在潜伏的大都督府特工们的带领下,一部分勇敢的华裔华侨被临时组织起来,伏击当地军警。

一队军警在路上走得好好的,突然被十几支自动武器扫射一通,那场面可想而知。

特工们还手把手教导那些武装侨民制作燃烧瓶——找些汽水玻璃瓶和布条,再来些汽油就完事。

“哒哒哒—哒哒——”

“他们在二楼!”

“当心!寻找掩护!”

几名殖民地警察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密集的子弹撂倒,前边的一辆维克斯装甲车正在旋转机枪塔,然而还没转过去,四、五个冒着火的玻璃瓶就被甩了下来。

玻璃瓶破碎发出清脆的声响,紧接着“呼”的一声,随着汽油流淌,烈焰瞬间吞没了整辆装甲车!

一时间,新加坡城区枪声大作,到处都是交火的动静。

阅毕情报站发回的电讯,总兵官邱培生不禁赞许道:“好小子,你这招够狠,这下英人更加吃不消了。”

他对面的周长风轻松地笑道:“俗话说得好,坚固的城池往往是从内部被攻陷的。当地那么多侨胞,不里应外合一下就太可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