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378章 切 分 吃;晋准将衔,授上骑都尉

第378章 切 分 吃;晋准将衔,授上骑都尉

在失去荷属东印杜以后,荷兰人发现本国已经和大明没什么交集了?

两国相隔整个亚欧大陆,经济贸易上的往来也不多,而且在荷兰的大明企业其实比在大明的荷兰企业更多。

从前天上午开始,荷兰政府正式宣布开始没收“与大明侵略罪行有干系”的大明在荷企业。

众多进出口贸易公司和工厂都被大批的军警上门查封,与之有关的在荷兰商业银行和荷兰通用银行的上万笔大额存款也被冻结。

事实证明,欧洲人所谓的“文明”二字在很多时候只是干坏事以后扯的幌子罢了。

意料之外但却又在情理之中,周长风悠悠道:“荷兰人这是把路走绝了啊。”

夏筱诗一本正经地思索了一下,说道:“先生,我感觉这有点像…投名状。”

几乎只剩下本土的荷兰一下子就从二流列强跌落成一个三流工业国,虽然还有荷属安的列斯、荷属阿鲁巴,但这只是两个芝麻大的小岛而已。

所以她本能的觉得荷兰方面这是想抱紧大腿。

“也不能这么说,荷兰作为低地三国之首,和德国接壤,地缘因素决定了它对于英法的重要性。”周长风随口解释了一句。

“嗯。那…当下整片大陆都乱起来了,这荷兰还能独善其身么?他们现在连海外的资源都没有了,只能依赖英法的庇护了吧。”

周长风不屑地笑了笑,“小诗,荷兰人就像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你等着哦,德国人马上就到你家门口,Bf-109将在鹿特丹的天空中翱翔、III号会在阿姆斯特丹的王宫前边隆隆驶过。

作为荷兰方面恶劣行径的报复性回应,大明朝廷也下达了相同指示,将荷兰在华企业统统没收。

这些企业和其它资产一部分收归国有,另一部分转手给愿意接盘的民营企业。

“哎,别,厢房有人的呢。”

“嗯哼?”

谈笑间,周长风伸手挑逗了一下妻子,后者一如既往的有点羞涩。

可惜生产之后是不能急着办事的,状况较好的顺产也最好要等上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以便身体逐渐恢复。

相对于校尉级军衔晋升,晋升将军的仪式更为重大,准备工作也更多。

兵部寄来了信函,表示具体日期是四月二十八日,当天早晨到兵部军擢司即可。

在吐槽大明朝廷办事效率不咋地的同时,周长风从自己的老丈人那里了解到近期各大官署都忙得不可开交,大胜的一系列影响正在迅速波及本土。

礼部各司要筹备扶持当地政权;工部各司要组织人手对当地交通设施进行修复和扩建……

旧港油田和巴厘巴板油田的修复工作完全按照计划进行,至今还没有遇到过重大阻碍。

在进攻爪哇期间,荷印军陆航曾组织过一次针对旧港nKPm炼油厂的空袭,大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意。

参与空袭的编队包括15架马丁B-10轰炸机和8架护航的P-36战斗机,尽管确实对工厂设施造成了一定的损坏,但这支编队很快被从附近三个机场紧急起飞的数十架明军战斗机围攻。

面对蜂拥而至的大明空军战斗机,最后仅有几架飞机侥幸逃脱,余者被尽数击落。

这场空袭行动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有限的航空兵力量应该被用于轰炸明军舰队或登陆部队,空袭油田除了拉仇恨以外毫无意义。

自那以后,直至BDa联军投降,荷兰人都再没有胆敢组织过油田的空袭行动。

大明国立油气公司由广信侯葛茂全权负责管理,他实际上在其中占有相当股份,但并不是只占股等着收钱。

经过派去的特别任务团队的评估和初步修复,他给予朝廷的答复是比较乐观的——两到三个月就能完全恢复至正常产量,今年预计可以发回国内三百七十万吨成品燃油。

当然,前提是运力足够。

大明各大财团、或者说官僚资本集团这些天正在喜气洋洋地接收着马来亚、苏木达喇、婆罗洲、爪哇的荷兰资产。

国立油气公司将旧港油田收入囊中,巴厘巴板油田则被崇胜石油公司拿下。

江浙船业集团吃掉了位于巴达维亚的丹戎不碌干船坞公司,泗水干船坞公司的各种设施则被太安船舶公司全部接收。

如此种种,采油井、炼油厂、造船厂、银行、汽车修理厂、飞机修理厂等等全都被瓜分得一干二净。

分蛋糕、切蛋糕、吃蛋糕,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

不过这些只是暂时的,随着傀儡政权被扶持建立,这些企业在表面上也都会陆续交还回去。

二十六日到二十八日,从欧洲传来了一系列新的变故要闻。

大量集结于边境线的德军给予了波兰人极大的底气,俄属波兰率先宣布脱离沙俄统治,正式独立。

紧接着,爱沙尼亚民兵(人民独立军团)和起义的爱沙尼亚俄军开始攻击当地亲俄势力,军营被攻陷、官僚被逮捕,他们随即宣布独立。

次日,芬兰大公国议会经过慎重考虑,多票通过提案,再次宣布独立。

二十二年前,当沙俄因革命陷入混乱时芬兰人就尝试过独立,但随着沙俄局势重新归于稳定,面对大批迫近的灰色牲口,芬兰的短暂独立时光就结束了。

这一次,芬兰人下定决心绝不会再屈服了。

在沙俄精华地带,情况更为糟糕。

在斯摩棱斯克到布良斯克大约五百公里长的战线上,经过红蓝双方的调兵遣将,已知成建制的部队就有11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4个步兵旅,以及大量的民兵部队,双方总兵力超过二十万人。

一场浩大的交锋不可避免,大都督府参谋处开始根据已知情报进行推演。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周某人日思夜想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

“话说,先生,当年与你一同结业的学员现今大多都怎么样了啊?”

大清早的,夏筱诗在帮助周长风穿戴常服和佩刀。

后者不以为意地答道:“我当年的成绩本来就是最好的那一批,不过这只能决定起点。说实话,战功很多时候要靠运气,仗能不能遇上、能不能打赢,这些都说不准。”

“我从前同我的好友们讲,伱能在三十之前当上将军。”夏筱诗回想了一下以往的事,撇嘴道:“她们还不信,哼。”

拎着佩刀的周长风笑道:“我跟你认识时还只是少校,但即使是少校,也是当年结业的学员中最快的几人。这才过了三年而已,要不是确确实实打了几场漂亮仗,想当将军至少要等到四十岁。”夏筱诗已经完全满足于现状了——丈夫是正经的将军,这是多少姑娘梦寐以求的?

“往后你能不去前线了吗,先生你不是常说你留在本土也很重要么?”

“不,是一样重要。”

穿戴整齐的周长风转身望着她,伸手摸了摸她的脸颊。

出发!

来的次数多了,也渐渐感受不到当时初见兵部官署时的宏伟之感了。

途经大门岗哨时,执勤的中尉带头抚胸行礼,站岗的卫兵们也一齐将步枪放立于身体左侧,右手平置于胸前。

几个月来战无不胜,各大官署都是一派又喜又忙的景象,其中又以兵部和大都督府最为明显。

今天专门主持升衔授勋仪式的也不是别人,正是许瞻洺,他也已经在之前升为中将了。

“人生四大喜,今天觉着如何?”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看着比平常格外气宇轩扬的周长风,如是问道。

“嗯……”后者沉吟了好一会,认真回道:“这是起点,不是终点。”

“好,换别人或许是自大,但你……哈哈哈”许瞻洺禁不住笑着说:“不敢不信啊。”

得人垂青者,升迁必然快速;功勋卓著者,升迁也不会慢。

两者结合,那……很难想象大明水土是怎么孕育出这样一个妖孽的。

事实证明,自己当年花掉的那几十瓶茅台、绵竹大曲、泸州大曲是非常划算的,天底下从未有如此小本万利的事!

现在,许瞻洺可以切身理解九百年前欧阳修“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的感慨了。

晋海军准将衔,授上骑都尉,予一等鹰扬勋章。

在悠扬的乐声中,许瞻洺念完了没什么新奇的诰书,将之卷好收拢放进了精致的紫檀木匣子中。

他伸出双手递予,周长风也伸出双手接过。

封赏用诰书和敕书,军职、军衔晋升除将军外统一使用敕书。二者均由兵部军擢司拟订,接着呈交至宫中盖上敕命之宝或诰命之宝的印玺。

你小子是不是高兴得忘形了?该说话怎么都忘了?

许瞻洺向他使了使眼色,他这才反应过来,补上了一句“陛下万岁”。

要说不开心那肯定是假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少年时代谁还没有过一个将军梦了?

前来贺喜的熟人不少,但更多的是不熟的和接触不多的人。

“啥时候办升迁宴?我等着吃穷你。”

得知周某人晋升,沈瑜今天也忙里偷闲溜了出来。

“你要是乐意的话,我单独给你办一桌。”

好歹也相识三年之久了,还是并肩作战、经受过考验的,周长风和他的关系向来极好。

“呵,你就说什么时候吧,我平常忙得很,不提前确定到时候可抽不开身。”

“就过几天,初一吧。”

二人边走边谈,之后索性去了一家茶楼,找个角落边吃点心边喝茶,慢慢聊。

在兴致勃勃地讲述了这段时间的经历以后,他俩的话题最后不可避免地回到了公事。

沈瑜习惯性地斜眼看了看附近,确认邻近位置无人、远处也没有人刻意关注这边以后,开口道:“眼下多方汇总消息,基本可以笃定美国的打算,参议院已经在讨论针对我国朝的贸易禁运法案了。”

哦豁,该来的总会来啊。

“基本上以汽油和机床为主吧?”

“差不多,其余的都无足轻重,只是技术封锁会稍麻烦些。”

现在的美国虽然体量巨大,但是论高精尖技术仍然没有和欧洲老牌列强们拉开差距。

石油问题已经解决,大明现在需求量比较大的就是机床了。

不似历史上的日本,还急需进口废钢铁和稀有金属来维持冶金业。

本土的机器制造业虽然产量不小,但问题在于分摊到庞大的市场上就显得太少了些,机床厂的订单都排到明年秋季了。

根据朝廷的登记汇总,截止至昌三十八年,大明统共有66万台各型机床,其中五分之一属于官营兵工厂,多用于制造武器装备。

英国有大约71万台、沙俄有43万台、美国有94万台;德社因为包含奥地利的缘故,多达129万台。

其中美国的工业能力过于离谱,尽管眼下的机床保有量看似不算太多,但历史上其在四一年时有105万台,四二年时就激增至124万台,四三年时达到153万台,四四年时更是暴增到了177万台。

大明现代机器制造业始于广州南洋舰队修船所尝试自制的第一台小型车床,迄今已有四十多年了,但机床工业真正步入正轨得等到至昌二十二年。

现在大江南北一共有大大小小十三家厂商主营机床制造,其中五家官营、八家民营,年产量统共有4.3万台。

看似不少,但这无法满足增长的工业需求。

十年前,大明每年的进口机床数量多达4万台,这几年有所下降,但也在2万台左右徘徊。

周长风点了点头,“这方面我有听说过,内阁那边之前就打算抓紧时间再向美国抢购一批,能买多少是多少,现在应该都快动身了吧。”

“说起来,咱们这边有个主意。”神色平静的沈瑜放低声音,“计划展开对美国政商两界分化,笼络一些人;再辅以舆论宣传开战有弊无利,应该坚定孤立和门罗主义。这样应当能让他们迟缓些。”

“这就是你们对美国国情研究以后考虑的策略?”周长风哑然失笑,沉吟道:“嗯……也不是不行,但可能来不及了,如果早一点实施应该会好很多。”

沈瑜不禁惊讶地问:“来不及?朝廷已经笃定要发兵澳洲了?”

说完,他顿了顿,补充道:“要是不方便讲你就别说了。”

“那倒不至于。”周长风摆摆手,拿起了一块绿豆糕,“过几天御前会议才会商量这件事,现在没定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