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392章 法式崭新步枪;德社的初步战略

第392章 法式崭新步枪;德社的初步战略

“这太疯狂了!我还是无法相信德国人会选择在那里部署装甲部队。”

这是前线与后方的法军将领们今天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航空侦察和地面侦察都证明了一支庞大的德军机械化部队正在尝试穿过阿登森林,队伍首尾长达数十公里之多。

法军将领们在客观上已经认同这个状况,并努力做出应对,然而他们在心理上还是无法接受,觉得匪夷所思。

阿登地区的海拔不高,平均也就百米出头,然而坎坷崎岖、树多林密、沼泽遍地。

在这种鬼地方即使是徒步步兵部队想要通过都得费尽力气,更别提摩托化部队、甚至是机械化部队了。

当今坦克使用的引擎功率有限,功重比较低,连续不断的满负载越野非常容易导致引擎过热、变速箱故障,而在这种地形复杂的森林之中,任何一辆坦克抛锚都可能会形成绵延十几公里的大堵车。

更别说成百上千辆坦克所需的燃油了,这种磨磨蹭蹭的越野情况下,坦克的油耗会激增,所以要消耗大量的燃油,而军队常用的卡车越野能力不良,在原野间行驶就够呛了,怎么可能通行于阿登地区?

现在,法国人能够宽慰自己的就是穿过阿登森林的德军肯定缺乏大口径火炮,光靠坦克可没法突破色当防线。

色当防线以色当要塞为核心,它们傍水而建,以缪斯河为天然屏障,部署有相当数量的守备部队和一系列火炮。

柏林时间5月21日下午17:11,阿登森林西北部的一处丘陵之中……

隶属于比利时第1猎骑兵师的一个搜索分队正在崎岖的林间跋涉着,他们牵着战马和驮马、拎着步枪,警惕地扫视周围环境。

这儿邻近比利时边界,他们奉命追击而来。

德军在前天向边境线附近部署了一支伞兵部队,人数不多,大约三个连,他们分散袭击了多个哨卡和兵站,切断了电话线,致使比、英、法失去了对阿登森林侧翼的信息来源。

于是身处边界的第1猎骑兵师便被勒令肃清这些卑鄙的袭击者,并重新建立控制。

“上尉,到这里就够了吧,我们已经超过预定距离了。”

“不,我能感觉到他们,他们就在附近。”

这个分队指挥的预感没有错,德军第2伞兵师第5团的二十多人就隐蔽于此。

因为完成任务后遭到追击,而且又是在这种复杂地形仓促撤退,所以三个连的德军伞兵许多都被打散了,只能三五成群各自为战。

沃尔夫少尉现在是这些人之中唯一的军官,自然就担负起了指挥的重任。

这支一路上锲而不舍的追兵有近百人之多,是己方的好几倍,所以沃尔夫不愿意硬碰硬,一直在带队避战撤退,可是却一直没能摆脱这支追兵。

讨论过后,他们决定再尝试一次伏击,希望这次能够让这些比利时人知难而退。

仅剩的八枚s型反步兵跳雷以z字形分散布置,改为电控起爆;二十多人分成三股,两挺mg34架设在左右两边。

望着东张西望的警惕敌军,在不远处趴伏、侧躺着的德军伞兵们也格外忐忑,能否甩掉这些牛皮糖似的家伙就看这一举了。

“哔哔!”

陡然,两声短促锐利的哨子声响起,沃尔夫少尉身旁的下士用力拍下起爆器压杆。

“砰砰砰砰——”

八枚s型跳雷底部的抛射药被引燃,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弹了起来,然后在一米多的高度起爆,爆炸声因为间隔太短而听上去像巨响的“轰隆”声。

成百上千根短钢棒向四周激射,至少十几名比军士兵当场被打成了血淋淋的筛子,受伤的马匹发出悲惨的嘶鸣,压过了人的惨叫。

“噔噔噔——”

爆炸掀起的硝烟和尘土还未散去,mg34那短促而密集的独特枪声就响彻林间,雨点般的子弹像镰刀一样横扫而过。

第1猎骑兵师的素质绝对合格,这种搜索分队有一个加强班前出一百米作为尖兵探路,然而沃尔夫少尉特意放过了他们。

现在,当身后传来爆炸的轰响、身侧传来机枪的咆哮以后,这些打头的比军士兵们才惊讶的发现德军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几名钢盔盔罩上绑系着枝叶的伞兵探出半个身子,端着mP38冲锋枪向几十米开外的比军士兵们猛烈开火。

仨人当场中弹,其余人因为卧倒及时而逃过了第一劫,但随即就有几颗m24木柄手榴弹旋转着飞落到了他们身旁。

缕缕青烟从手榴弹木柄底部滋滋滋的冒出,惊恐的比军士兵们连滚带爬的躲避,但很快就被炸得七荤八素,又或是被横飞的子弹击倒。

在最初的混乱以后,后边的搜索分队主力马上就回过神来。

“你在做什么?不要待在这里!少尉,带着你的人向右边迂回!”

带队的上尉指挥着几挺Fm30轻机枪全力开火,其余的士兵们也端着毛瑟m89步枪连连射击。

猎骑兵师的侦察部队本就是精锐,由他们组成的搜索分队又怎么会被动挨打?

不过这场精锐之间的对决持续的极短,因为兵力劣势的德军伞兵们没有恋战,在伏击得手以后便迅速脱离了战斗,继续向东南方向撤退。

当懊恼的比利时人在救治伤员、打扫战场的时候,一名军官突然大喊了一声。

“停,安静!”

士兵们不解的向他看去,随即,一阵低沉的引擎轰鸣声从头顶上空传来,由远及近越来越响。

就在他们上空,57架Ju-87B俯冲轰炸机和14架Bf-109D战斗机组成的机群正向色当要塞飞去。

此时,德军第3山地师已经基本做好了对色当要塞的进攻准备。

在之前一天一夜的时间里,该师一共组织了超过二十次班排级别的侦察行动,还有三次连级的火力侦察,但效果一般。

法军常年经营此地,绝大多数地点都已经被标明记录于册,防线上的火炮只需查阅射标和诸元小册子就能直接开火,炮击之精准让人觉得那些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

面对这样的防线,缺乏重武器的部队怎么可能拿下来?

第3山地师手头可用的身管压制火炮极为有限,只有gebg36型75㎜山炮而已,其余的步兵炮、无后坐力炮、反坦克炮都没法执行对坚固阵地的破坏射击任务。

这也是法国人信心满满的缘故,不过他们显然打错了算盘,低估了航空技术飞速发展的成果。

“敌军飞机!注意!注意!”“进入掩蔽部!”

面对漫天的德军战机,防线中的法军官兵们心都凉了半截,遮天蔽日的庞大机群给予的压迫感几乎让人喘不上气。

法军目前大量装备的防空武器是哈奇开斯13.2㎜高射机枪,另外也有一些25㎜高射炮,不过因为军费有限的原因,并未大量装备。

可仅凭高射机枪怎么可能支撑起一把有效的防空伞呢?

一架架斯图卡开始对色当防线上的关键目标实施经典的“死亡回旋”——俯冲-投弹-拉起-翻转,反复循环轰炸扫射。

接连砸下的一枚枚500㎏航弹绽放出硕大的火团,剧烈的冲击波让大地震颤。

一门施耐德mle-7913型105㎜野战炮被近距离命中,当场化作被掀翻的废铁,摇轮、炮镜、驻锄等等部件更是飞出去数十米远。

连串的13.2㎜机枪弹从地面射向天空,交织成一道错落的火网,仿佛要将其中穿梭的德军战机给兜住似的。

然而高射机枪的威力实在过于孱弱,往往连续命中多发以后仍会让飞机带伤逃离。

Ju-87B俯冲轰炸机一般在机腹挂载一枚500㎏重型航弹、左右两翼各挂载一枚50㎏轻型航弹,被盯上了的防空阵地随即就遭到了猛烈空袭。

德军飞行员驾机向其俯冲,地面与驾驶舱玻璃上的一道道标记线对齐代表着不同俯冲角度,当反射式瞄具套中那些法军高射机枪时,轻轻摁下射击钮,mg17航空机枪便发出特殊的“滋滋”声,向目标泼下一长串子弹。

尖啸着落下的航弹和暴雨般密集的子弹将那几处防空阵地化作了炼狱,短暂支棱了几分钟的防空火力顿时沉默了。

当这一机群在色当要塞上空肆虐了一阵子之后,另一个轰炸机编队姗姗来迟。

24架Do-17轻型轰炸机在少量Bf-109的护航下飞抵此地,开始进行水平轰炸。

三百多枚sc50轻型航弹陆续落下,如同下了一场冰雹似的。

身处缪斯河东岸的德军士兵们心满意足的欣赏着这一幕——此起彼伏的爆炸掀起漫天扬尘,滚滚浓烟几乎将当面的法军阵地吞没了。

“现在是时候了!进攻分队准备行动!”

“出发,上上上!”

一道道身影翻身跃出了进攻出发阵地,奔向河滩边掩藏着的橡皮艇。

士兵们扛着橡皮艇冲下了水,然后将之一放,接着一齐划水冲向对岸。

第3山地师的山炮也开始对色当要塞实施压制射击,而位于一线的无后坐力炮、步兵炮、迫击炮则时刻准备轰击暴露的敌军火力点,直接支援己方步兵部队。

架设在进攻出发阵地两翼的mg34也断断续续的发出嘶鸣,这些布置在三脚架上、处于重机枪状态的mg34以一次次长点射压制残存的法军。

在强力的空袭支援下,第3山地师成功在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当后续部队赶来巩固阵地的时候,法军也先后组织了四次反击,然而没能奏效。

失败的反击也决定了这场攻防战不再有悬念,作为倚仗的火炮和掩体大部被毁,士气低落的法军在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里都再未有任何行动,非常消极。

诡异的状况持续到了当天夜里,重整旗鼓的德军山地步兵们从多个方向发起轮番进攻,渗透、突袭法军阵地。

次日凌晨,当第8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历经千难万险冲出阿登森林以后,却发现自己居然派不上用场了。

各自为战的驻防法军已经坚持不住,开始陆续撤退,其中被分割包围的几个连级单位更是干脆把枪一丢原地投降了。

“这真是一支不错的步枪,充满了机械质感,一定很坚固。”

数十支mas-36步枪被堆放在地上,三名德军士兵正拿着其中几支摆弄着。

作为前两年才开始量产的新式栓动步枪,法国人打算用它来替换老旧的勒贝尔和贝蒂埃步枪,然而想在短短三年工夫里替换保有量巨大的步枪显然是天方夜谭,何况mas-36的量产速度偏低。

驻防色当防线的法军部队有幸获得了几批稀罕的mas-36,然而压根没来得及开上几枪就成了别人的战利品。

随着色当失陷,阻挡科伦布茨集团军群的楔子被拔除了。

现在,5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31个步兵师的德军大部队正源源不断的穿过阿登森林,五十万大军向着豁然开朗的法国腹地滚滚而来……

“……现在的战况足以证明一切,了解自身力量的德国人民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粉碎英国、法国资本家和官僚集团的幻想。”

“……我们应该加快向巴黎进军的速度,巴黎市民们已经厌倦了官僚集团的**,和对右翼势力的纵容。”

前线捷报连连,5月22日早晨,恩斯特在国务委员会上发表了讲话。

任何政治集团都难保不发生意见、立场、权利的斗争,德社上层对于路线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二十年前的开始阶段,以及击败英法干涉军、签订《鹿特丹条约》之后的那几年。

德社对自身的历史任务有着比较明确的定论——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和制度的优越性。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保证政权安定。

为了达成这个前提,除了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以谋求自保以外,近些年的主流看法则认为应该主动出击,解放整个西欧。

相对来说,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在于英国。

作为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日暮西山的大英帝国仍然拥有实力强大的舰队,急不可耐想在海上挑战其霸主地位的后果必定是惨重的。

国防部的意见是,应通过新兴的空军削弱英国海军,在西欧大陆建立一系列针对英国的空军基地,保证多方位的压制,并辅以强大潜艇部队和破交舰队,迫使英国放弃敌对。

另外,在达成陆上战略目标以后,应着重建设强大的、正规的水面舰艇部队,以期在遥远的未来应对来自美洲的、可能的威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